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1
作者 于铭锐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思政课作为大中小学的必修课,贯穿各学段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双重培养过程,新时代多元信息和价值观的冲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思政课的教学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为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如何整合大中小... 思政课作为大中小学的必修课,贯穿各学段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双重培养过程,新时代多元信息和价值观的冲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思政课的教学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为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如何整合大中小学各学段教育资源,系统化开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成为新时代课程改革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德育 新课程改革
下载PDF
科普思政一体化新模式探索
2
作者 杨丁晨 刘通 李维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将科学普及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科普思政是开展科学普及与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在“大思政”背景下,科普思政发挥学科专业特色,探索“一核三环”新模式,以育人目标一体化、育人内容一... 将科学普及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科普思政是开展科学普及与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在“大思政”背景下,科普思政发挥学科专业特色,探索“一核三环”新模式,以育人目标一体化、育人内容一体化、育人过程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保障实践成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性人才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普及 教育 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视域下的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
3
作者 房敏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期61-62,65,共3页
在小学阶段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策略研究,聚焦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推动思政课从课标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再造、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在小学阶段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策略研究,聚焦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推动思政课从课标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再造、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 课程建设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4
作者 陈艾琪 《炫动漫》 2024年第1期0227-0229,共3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课程思政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包括重视社会环境、促进对外交流中的思政元素传播、延伸课外阅读、利用好其中的思政元素等措施。为了保障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有望培... 本文探讨了基于课程思政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包括重视社会环境、促进对外交流中的思政元素传播、延伸课外阅读、利用好其中的思政元素等措施。为了保障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有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一体化 高中英语教学 教育 综合素质 全面素质
下载PDF
应用型培养模式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研究
5
作者 薛林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期0018-0021,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重心逐渐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使得如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又能做好思政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两个角度,探讨了应用型培养模式下高校课程...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重心逐渐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使得如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又能做好思政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两个角度,探讨了应用型培养模式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实施策略和路径,同时针对存在的挑战提出了具体对策,并对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课程思政一体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实施,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培养模式 高校课程 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乡镇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
6
作者 王红绍 《基础教育论坛》 2024年第2期12-14,共3页
各个学段之间衔接不好、各个学科之间重复性内容过多、思政课程与现实生活衔接不紧密等,是乡镇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鉴于此,乡镇中小学教师应采取跨学段纵向衔接、跨学科横向贯通、跨生活多向关联等策略,冲破学段壁垒、打... 各个学段之间衔接不好、各个学科之间重复性内容过多、思政课程与现实生活衔接不紧密等,是乡镇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鉴于此,乡镇中小学教师应采取跨学段纵向衔接、跨学科横向贯通、跨生活多向关联等策略,冲破学段壁垒、打破学科界限、突破教材限制,构建一种跨学段、跨学科、跨生活的思政一体化教学体系,以此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益,促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中小学 思政一体化 教学策略
下载PDF
高中思政课“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探究——以南汇中学教育集团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为背景
7
作者 郭秋香 《现代教学》 2024年第1期87-88,共2页
本文以如何在高中思政课中进行“五育融合”为切入点,从提高教师“五育融合”能力、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和建立体现“融合度”的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思政一体化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进行“五育融合”的实现路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 立德树人 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视域下高中思政课的实施策略
8
作者 张大勇 钟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12期9-11,34,共4页
思政一体化旨在形成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的连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调价值观的连贯性和教育的系统性。高中思政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落实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高中思政课程的有效开... 思政一体化旨在形成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的连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调价值观的连贯性和教育的系统性。高中思政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落实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高中思政课程的有效开展是落实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的重要节点,这需要教师不仅有“突围”意识,更要提高一体化教学实施能力,并在实践中立足于教学评一体化,采用纵向多元评价方式以增强教学评价衔接性,拓展教研工作的范围以促进思政课程衔接,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他们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重视师资团队一体化建设,凝聚育人合力,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高中 实施策略
下载PDF
课程统整视域下推进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唐云红 侯志中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第11期68-72,共5页
传统课程分化的教育体系导致学校课程思政功能弱化,主要表现在学科课程思想引导功能淡化、文化叙事功能窄化、情感体验功能虚化。课程统整基于人的整全发展逻辑,将各分散的学科课程凝结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生命成长。... 传统课程分化的教育体系导致学校课程思政功能弱化,主要表现在学科课程思想引导功能淡化、文化叙事功能窄化、情感体验功能虚化。课程统整基于人的整全发展逻辑,将各分散的学科课程凝结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生命成长。课程统整与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有着内在的耦合性,为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构建和实施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径,课程统整也成为当前教育推进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关键。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程统整要以学校立德树人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纵向衔接、横向整合、内外联系”为基本内涵,构建覆盖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统整框架。当前,以课程统整思维推进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要突出四方面工作:理晰思政大概念,以思政大概念统整课程;加强思政顶层设计,以思政一体化统整政策;遵循思政教育规律,以思政一体化整合要素;重视思政队伍建设,以思政一体化培训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课程统整 中小学 完整的人
下载PDF
思政一体化背景下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少虹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第3期78-80,共3页
基于思政一体化视角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能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整合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在关联,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从思政一体化建设入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创新进行了... 基于思政一体化视角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能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整合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在关联,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从思政一体化建设入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借助议题式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指导的建议,旨在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议题式 教学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构建——以“德善”品格教育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第4期40-42,共3页
“思政一体化”充分反映了新时代的教育形势和要求,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引领教师更好地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构建“德善”品格一体化有利于推进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协同、力量协同、过程协同及评价协同。吴江区教育... “思政一体化”充分反映了新时代的教育形势和要求,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引领教师更好地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构建“德善”品格一体化有利于推进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协同、力量协同、过程协同及评价协同。吴江区教育局立足区域特点,针对“德善”品格一体化存在的课程缺乏整体性、活动缺少一体性、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从落实顶层设计,推进“德善”课程一体化;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德善”活动一体化;探索增值评价,健全“德善”评价一体化提出了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德善”品格 区域推进
下载PDF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跨界思政一体化教学尝试
12
作者 汪洁琴 殷斌宇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6-18,共3页
基于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在多学科跨界合作的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中,通过整合教学要素资源,树立主概念,解决主问题,情境聚焦生命而产生场域共鸣,催化价值观升华,以达成生命在场的教学追求。对此,教师要处理好自由心智的转换、驱动情境... 基于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在多学科跨界合作的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中,通过整合教学要素资源,树立主概念,解决主问题,情境聚焦生命而产生场域共鸣,催化价值观升华,以达成生命在场的教学追求。对此,教师要处理好自由心智的转换、驱动情境的催化、人文素养的烘焙、学科隔界的融通,从而让教学直面大概念、大问题,培养高阶思维,有声有色、立体饱满地呈现生命化教育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跨界 思政一体化 高阶
原文传递
教育戏剧助推嘉庚精神融入思政一体化教学
13
作者 施晓云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1期71-73,共3页
“嘉庚精神”蕴含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教育戏剧助推其融入思政一体化教学,利于根据学生的身心接受机理实现接力培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厚值“爱国敬业”情怀,激发使命责任担当。运用教育戏剧助推,要展开教育戏剧核... “嘉庚精神”蕴含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教育戏剧助推其融入思政一体化教学,利于根据学生的身心接受机理实现接力培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厚值“爱国敬业”情怀,激发使命责任担当。运用教育戏剧助推,要展开教育戏剧核心线索,拓展一体化课程内容;使用教育戏剧育人习式,丰富一体化课程设计;确立教育戏剧目标指向,实现一体化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庚精神 教育戏剧 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初高中思政一体化研学作业设计研究——以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活动为例
14
作者 刘萍娇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19期37-39,共3页
当前初高中阶段的思政研学活动出现了零散、重复、游而不学的情况,研学作业存在设计过于简单、学段间区分度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对初高中思政研学作业进行一体化设计。文章以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活动为例,提出研学作业设计可按以... 当前初高中阶段的思政研学活动出现了零散、重复、游而不学的情况,研学作业存在设计过于简单、学段间区分度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对初高中思政研学作业进行一体化设计。文章以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活动为例,提出研学作业设计可按以下步骤开展:首先要对初高中阶段的研学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再根据初高中学生的特点优化研学作业设计,开展有区分度的、丰富的研学活动;最后根据相关实践与研究,追踪了解一体化研学作业设计对思政课育人功效的影响,在落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的同时,总结可推广的教育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高中 思政一体化 研学作业设计
下载PDF
新时代大中小学数学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要素及优化路径
15
作者 贾小玲 何春燕 +2 位作者 邢茁 史建芬 李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9期0194-0197,共4页
文章探讨了新时代大中小学数学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要素与优化路径,并以“数学·启明星”项目为例进行分析。内涵要素包括立德树人全过程、数学价值导向、科技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优良学风。优化路径涵盖跨学段教材体系、融合... 文章探讨了新时代大中小学数学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要素与优化路径,并以“数学·启明星”项目为例进行分析。内涵要素包括立德树人全过程、数学价值导向、科技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优良学风。优化路径涵盖跨学段教材体系、融合性教学、协同育人队伍、多层次评价、监督体系等。项目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趣味活动将数学与思政教育融合,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中小学 数学课程 思政一体化 内涵要素 优化路径
下载PDF
构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6
作者 毛晓明 《虹》 2023年第6期0159-0161,共3页
全面建设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为目标。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同时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整个阶段的思政教育,实现各学段思政理论课程的无缝衔接。但在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 全面建设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为目标。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同时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整个阶段的思政教育,实现各学段思政理论课程的无缝衔接。但在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需要在明确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育人价值的前提下,剖析思考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策略,旨在提升学校思政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育人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思政一体化下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研究
17
作者 谭日新 《学苑教育》 2023年第27期52-54,共3页
受年龄特征影响,中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会有较强的探索心理,但是该阶段其主观思维和判断能力较为薄弱,所以面对不良思想和行为极易被带入歧途。因此,为避免该类问题出现,中小学需对法治教育格外重视,并且也要结合最新育人要求和中小学生... 受年龄特征影响,中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会有较强的探索心理,但是该阶段其主观思维和判断能力较为薄弱,所以面对不良思想和行为极易被带入歧途。因此,为避免该类问题出现,中小学需对法治教育格外重视,并且也要结合最新育人要求和中小学生能力素质,选择最佳的教育模式与手段,以确保思政一体化影响下,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和学习法治知识,并使自身逐步成长为高品质、高能力、高涵养的新时代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思政一体化下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现存问题和教育优化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中小学 法治教育
下载PDF
浅谈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高中思政一体化教学实践策略
18
作者 李思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第8期142-144,共3页
初高中时期是青少年学生逐步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段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这一理念愈发深入人心的今天,要更加注重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工作。目前,高中的政治课程改革已经实现了一定... 初高中时期是青少年学生逐步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段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这一理念愈发深入人心的今天,要更加注重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工作。目前,高中的政治课程改革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接下来需要更加注重在课堂上开展思政一体化的教学,并以此来助力高中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素质教育 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