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流专业背景下土木工程认识实习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1
作者 刘迎春 滕振超 +2 位作者 袁朝庆 李科 张云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3期005-008,共4页
在一流专业建设和思政教育引领下,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土木工程认识实习》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大纲改进、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对土... 在一流专业建设和思政教育引领下,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土木工程认识实习》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大纲改进、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方法开展研究,构建“三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实践课程 认识实习 思政教学 课程评价
下载PDF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群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2
作者 魏锋涛 李淑娟 +2 位作者 杨明顺 张燕飞 赵鹏康 《大学教育》 2025年第4期69-73,共5页
文章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群为载体,分析了专业课程群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结合专业课程群思政教学现状与不足,提出了专业课程群思政教学改革措施。具体措施包括重构专业课程群思政教学体系、建立专业课程群思政案例库、构建课程思政融... 文章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群为载体,分析了专业课程群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结合专业课程群思政教学现状与不足,提出了专业课程群思政教学改革措施。具体措施包括重构专业课程群思政教学体系、建立专业课程群思政案例库、构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思政三融合+教学四融入”模式,旨在推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群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课程群 思政教学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
3
作者 姜兰潮 杨娜 +2 位作者 邢佶慧 白凡 窦超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在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背景下,以及以培养复合型、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教学模式创新的新工科建设大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如何融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以实现... 在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背景下,以及以培养复合型、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教学模式创新的新工科建设大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如何融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茅以升先生主持监造的钱塘江大桥(一种早期采用铆钉连接的钢结构桁架桥)为背景,秉承茅以升精神的核心价值,通过对钱塘江大桥的深入学习,结合课后参与各类结构设计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高校学生钢结构创新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等),以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此举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实践并传承茅以升先生所倡导的“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的工程教育思想,以及“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精神,还构建了学习、产业、研究融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实现了知识、能力与价值的深度融合。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构建了一套闭环的内涵思政教学体系,凝练出一种浸润式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模式,达成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塑造价值的总目标。此外,全方位的科学考评及持续改进模式、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教学能力提升举措等研究成果,均可为同类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学产研融通 思政教学体系 内涵 钢结构设计原理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融合创新研究——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质量要求为例
4
作者 李莉 赵云姣 +2 位作者 王艳丽 高磊 赵世文 《物流科技》 2025年第5期179-181,共3页
文章分析传统思政课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下高职物流类专业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探讨物流类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及措施,提出了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院校 思政教学 融合创新 物流管理
下载PDF
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
5
作者 孙娟 李亚莉 +2 位作者 马安娜 王华 张会敏 《护理学报》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的体验,总结思政教学需求,为优化思政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4年3-6月对14名已完成社区护理实践思政学习并进入社区护理实践的在读护理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 目的探讨护理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思政教学的体验,总结思政教学需求,为优化思政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4年3-6月对14名已完成社区护理实践思政学习并进入社区护理实践的在读护理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归纳为:职业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树立正确自身价值观念、自觉增强职业信念、主动落实人文关怀理念)、促进社区护理实践技能操作(深化理解专业实践知识、积极融入社区护理实践、注重实践中的慎独及团队协作)、对思政教学的认同与建议(思政教学体验较为满意、实施方式可多样化、希望跨学科融合)。结论护理研究生对结合思政元素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较为满意,认为能够有效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及社区护理实践能力。可根据思政需求及建议,基于护理研究生视角优化思政教学方案,为探索思政教学新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研究生 社区护理实践 思政教学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三核驱动,四元融通”策略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朱颖芳 孙玉荣 +1 位作者 黄慧华 叶萍 《计算机教育》 2025年第4期142-145,共4页
针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核驱动,四元融通”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阐述如何将课堂理论教学知识点和实践教学环节与思政元素有效结合,通过近3年的实践教学结果,说明教学成效。
关键词 思政教学 教学改革 JAVA程序设计 三核驱动 四元融通
下载PDF
“三临床”思政教学模式对提升本科生急诊教学质量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苟小红 李敏 王绍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6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本科生急诊实习时采用基于“三临床”(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下的思政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进行实习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名,均于急诊实习。根据本科... 目的探讨本科生急诊实习时采用基于“三临床”(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下的思政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进行实习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名,均于急诊实习。根据本科实习生入院实习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1年6月—2022年6月入院的25名本科实习生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2023年6月入院的25名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教学模式基础上接受基于“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下的思政教学模式。对比2组课程活动成绩、实践活动成绩、学习动机、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习生责任心评分、道德修养评分、学习主动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实习生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注意评分、信心评分、关联评分、满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总分分别为(87.18±3.24)分、(88.17±2.45)分、(87.20±2.31)分,对照组分别为(82.42±2.73)分、(83.68±2.35)分、(82.64±2.65)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4.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医学教学过程中,予以本科实习生基于“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下的思政教学模式,可提高实习生责任心、道德修养、学习主动性,降低实习生差错率,同时可提高实习生学习动机、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技能考核成绩,有效提升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临床 多临床 反复临床试验 思政教学 本科生 急诊处理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聂宏伟 张莉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通过对标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重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以及完善教学评价,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文创产品... 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通过对标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重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以及完善教学评价,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旨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实践能力以及思想政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思政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李丹 刘一琦 《职业教育发展》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气类、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性课程,不仅是专业素养的坚实基石,更应成为注入思政之魂、雕塑学生思政情怀的关键渠道。通过巧妙融合,使思政元素贯穿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和谐共振...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气类、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性课程,不仅是专业素养的坚实基石,更应成为注入思政之魂、雕塑学生思政情怀的关键渠道。通过巧妙融合,使思政元素贯穿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和谐共振。针对思政教学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以思政铸魂为引领,构建了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致力于重塑教学内容脉络,探索育人教学模式,拓展实践应用场景,创构多元考核标准,最终达到思政理念内化于行的目标。实践表明,在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育才与育人双重目标的和谐统一。Considered as a fundamental course in electrical and automation disciplines,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erves not only as a solid cornerstone f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but also as a crucial channel for instill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ap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sentiments. By skillfully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roughout the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urriculum, we aim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resonance between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Addressing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essing issu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we guide the soul through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ng a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the 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 philosophy. This effort is dedicated to reshaping the content structure, exploring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s, expand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scenarios, creating diverse assessment standards, ultimately internaliz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into students’ actions. Practice has shown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students’ course engageme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ies, and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alizing a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talent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 buil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思政教学 OBE教育理念 育人教学模式 实践应用场景 多元考核标准
下载PDF
“三全育人”理念下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10
作者 李志琴 《汽车测试报告》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有助于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育人要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汽车专业具有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有助于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育人要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汽车专业具有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又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精神。该文对“三全育人”理念进行概述,分析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三全育人”理念下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优化路径,以推进汽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全面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汽车专业 课程思政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技术赋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11
作者 叶春蕾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赋能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尽管技术赋能带来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效果的革新,但教师和高校在应用中仍面临资源整合、师资培训和持续改进等挑战。基于此,围绕技术赋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深入...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赋能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尽管技术赋能带来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效果的革新,但教师和高校在应用中仍面临资源整合、师资培训和持续改进等挑战。基于此,围绕技术赋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深入分析资源整合、师资培训和持续改进三个关键领域,通过精心设计的定制化培训计划、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整合方法以及动态的反馈机制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提升技术赋能教学的效果,推动教育改革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技术赋能 思政教学 模式创新
下载PDF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12
作者 王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第4期200-202,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阐述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一系列有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阐述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改革策略,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技术课程 思政教学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船舶发动机排放与控制”为例
13
作者 周松 席鸿远 周伟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5期69-72,共4页
在“双碳”目标下,专业课程尤其是节能减排方面的课程亟待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骨干课程“船舶发动机排放与控制”为例,初步探讨了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针对课程教学的目标、思政教学融入专... 在“双碳”目标下,专业课程尤其是节能减排方面的课程亟待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骨干课程“船舶发动机排放与控制”为例,初步探讨了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针对课程教学的目标、思政教学融入专业教学的方法以及思政内容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思政元素与课程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教学案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以求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培养学生创新与探索精神的同时,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发动机排放与控制 课程 思政教学 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评《思政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融合实践》
14
作者 张增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9-I0009,共1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平台,如信息技术可推动在线课程、视频、文档等各类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方便师生获取和使用。对此,高校应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主动应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平台,如信息技术可推动在线课程、视频、文档等各类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方便师生获取和使用。对此,高校应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主动应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努力克服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有效衔接、相互融合,切实提升育人质量。由王凯敏所著的《思政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融合实践》一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思政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参考。具体而言,其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高校教育 思政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 育人质量 在线课程 信息技术 教学创新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MWORKS的电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
15
作者 黄博妍 王闰金 +2 位作者 张诗铭 汪文斌 赵语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2期138-141,共4页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的电类课程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这些课程通常具有高度的理论性,但在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需求方面存在实践能力的不足。该文首先分析传统电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传授专...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的电类课程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这些课程通常具有高度的理论性,但在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需求方面存在实践能力的不足。该文首先分析传统电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国产软件MWORKS平台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此外,该文还探讨如何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中,以培养符合产学研结合改革需求的人才。这些改革不仅能够为高校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也有助于推动电类课程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类课程 产学研 思政教学 MWORKS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16
作者 李小芹 段德功 高素玲 《电脑与电信》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为应对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深度挖掘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特点和国际、国内发展设计了具体的思政教学案例,并详细介绍了对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效,对高校微机原理及应用的思政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课程教学中通过... 为应对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深度挖掘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特点和国际、国内发展设计了具体的思政教学案例,并详细介绍了对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效,对高校微机原理及应用的思政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课程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将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并将思政活动列入考核。根据课堂记录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融入课程思政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思政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下载PDF
高中思政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理论、本体与实践向度
17
作者 王进晓 刘军 《当代教研论丛》 2025年第2期80-83,共4页
生命教育是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学生筑牢三观发展基础的重要过程。在高中思政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思想及高中思政课本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观念为理论支撑,... 生命教育是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学生筑牢三观发展基础的重要过程。在高中思政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思想及高中思政课本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观念为理论支撑,以热爱、敬畏、发展和超越生命为主题的意识、死亡、生存和价值教育涵养学生生命的系统工程。因此,在高中思政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需从生命理念、评价体系、生活资源、教学生态、生命实践五个维度入手,构建成体系、重人本、有成效的实践理路,进而激发高中生争担生命责、敢拓生命路、勇创生命新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思政教学 生命教育 实践理路
下载PDF
深度学习视域下面向内蒙古地区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18
作者 于丹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2025年第2期28-30,共3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研究中,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部分,课程思政教育也可以从中受益。本研究以内蒙古地区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研究首... 近年来,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研究中,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部分,课程思政教育也可以从中受益。本研究以内蒙古地区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研究首先讨论了深度学习的原理及其在心理教育领域的应用,然后采用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算法,对内蒙古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深度学习,可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同时,内蒙古高校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也在研究中得到了探讨。此研究结果将为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学习应用与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对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课程思政教学 教学创新 内蒙古高校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五育融合背景下的BIM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19
作者 潘梁 富春伟 +1 位作者 蓝美珍 谢宏阳 《职业教育发展》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融合发展的高素养技能人才。五育融合在BIM课程思政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通过首先阐述五育融合的内涵与目...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融合发展的高素养技能人才。五育融合在BIM课程思政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通过首先阐述五育融合的内涵与目标,然后分析BIM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深入论述五育融合的BIM课程思政教学作用与意义,最后提炼五育融合的BIM课程思政教学内涵要素,强调培养技能、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和艺术素养,培育复合型技能人才。The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 building as its fundamental task, aiming to nurture highly skilled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ethics, intellect, physique, aesthetics, and labor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ve aspects of educ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within BIM courses, effectively clarifying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begins by explaining the connotation and objectives of integrating the five aspects of education,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issu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BIM courses. It further delves into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the five aspects of education into BIM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Finally, it refines the core elements of this teaching approach,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s, craftsmanship, innovative spirit, teamwork, and artistic literacy, aiming to nurture multi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BIM课程 思政教学 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PDF
飞机维修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
20
作者 刘超 丘宏俊 李佳丽 《广东教育(职教)》 2025年第3期76-78,共3页
课程思政作为当下高校教育领域的一种核心理念与新兴模式,深刻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与新实践,是新时代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践经验充分表明,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构成了专业课教学的... 课程思政作为当下高校教育领域的一种核心理念与新兴模式,深刻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与新实践,是新时代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践经验充分表明,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构成了专业课教学的创新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工作 课程 思政教学 深度融合 路径研究 飞机维修 专业课程 专业课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