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6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HR和SII早期联合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1
作者 齐洪娜 李佳 +5 位作者 宫平 米晓璐 王园园 肖青勉 王维展 王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96-500,共5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中变化,探讨其早期联合检测对ACOP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中变化,探讨其早期联合检测对ACOP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收治的ACOP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毒组30例、中度中毒组35例和重度中毒组55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情况分为DEACMP组17例和预后良好组10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MHR、SII、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记录患者60 d内DEACMP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ACOP发生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HR和SII对ACOP患者发生DEACMP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不同中毒程度患者MHR、SII、IL-18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中度、轻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DEACMP发生率分别为0,5.71%和27.27%,有统计学差异(χ^(2)=14.777,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OP患者中毒程度与DEACMP发生率呈正相关(r=0.648,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R、SII水平升高均是ACOP患者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OR=7.757、5.169,均P<0.01)。入院时MHR、SII、IL-18、CRP及MHR+SII预测发生DEACMP的AUC分别为0.840、0.862、0.771、0.706和0.899,MHR和SII联合应用预测能力优于MHR、SII、IL-18和CRP(P<0.05)。结论MHR和SII是ACOP患者发生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MHR和SII早期联合检测有助于ACO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早期 预后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莹 卢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葫芦岛地区177例符合急性CO中毒诊断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的影响因...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葫芦岛地区177例符合急性CO中毒诊断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77例患者中男性91例(51.41%),发病年龄集中在60岁以上,共86例(48.59%);发病时间集中在凌晨4~8点,共42例(23.73%);地域主要集中在农村,共139例(78.53%);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共113例(63.84%);中毒方式以取暖方式不当为主,共107例(60.45%);中毒场所主要在家中,共132例(74.58%)。177例患者中死亡2例,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18例(10.17%)。既往合并基础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就诊时间、昏迷时间及早期出现脏器损害(包括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呈正相关,GCS评分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呈负相关。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集中在农村的老年人群,中毒原因主要由家中取暖方式错误,其中合并基础疾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就诊时间及昏迷时间长,GCS评分低,早期出现脏器损害均与发生迟发性脑病相关,应早期识别迟发性脑病的高危患者,对其尽早进行干预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脑损伤 高压氧
下载PDF
高压氧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佳 尹可浩 费斌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研讨高压氧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急诊救治的AcMP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全部患者均治疗10天,比较两组... 目的研讨高压氧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急诊救治的AcMP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全部患者均治疗1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意识复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识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对照组(23.53%),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能够辅助改善AcMP患者的动脉血气,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急诊救治
下载PDF
基于度中心度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网络有效连接变化
4
作者 邓雪梅 李婷 翟昭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38-543,共6页
目的:采用度中心度(DC)和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方法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脑功能网络有效连接变化,探索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ACMP患者(ACMP组)及37名健康对照组(HC组)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在两组... 目的:采用度中心度(DC)和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方法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脑功能网络有效连接变化,探索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ACMP患者(ACMP组)及37名健康对照组(HC组)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在两组间DC值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中,选取左侧颞下回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体素GCA分析;提取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DC值和GCA有效连接值,分析它们与MMSE、MoC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比较,ACMP组左侧颞下回、左侧海马、左侧海马旁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的DC值增高,右侧辅助运动区、右侧小脑Crus1区及Crus2区的DC值减低(P<0.05,FWE校正);左侧颞下回与双侧楔前叶、右侧颞下回及左侧中央旁小叶的双向有效连接效应均存在异常,另外左侧颞下回至右侧顶上回和双侧小脑Crus1区有效连接增强,至双侧扣带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有效连接减弱,而右侧中央旁小叶至左侧颞下回的有效连接减弱(P<0.05,GRF校正);相关分析显示,网络有效连接的变化与MoCA、MMSE评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ACMP患者在脑网络中表现出异常程度的度中心性,主要在默认网络、中央执行网络、感觉运动网络间出现有效功能连接异常,提示患者在早期即存在全脑多功能网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度中心度 格兰杰因果分析 有效连接
下载PDF
天智颗粒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乔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及对活化蛋白(AP)-1、核因子-κB(NF-κB)、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9月通辽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EACMP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及对活化蛋白(AP)-1、核因子-κB(NF-κB)、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9月通辽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EACMP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联合组,各30例。高压氧组予高压氧及常规治疗,联合组在高压氧组治疗基础上予天智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恢复时间及神经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8、IL-10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活化蛋白(AP)-1、核因子-κB(NF-κB)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高压氧组相比,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电图恢复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MMSE、MoCA、ADL评分均升高,血清IFN-γ、IL-8均降低,IL-10升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1、NF-κB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压氧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组MMSE、MoCA、ADL评分均升高,血清IFN-γ、IL-8均降低,IL-10升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1、NF-κB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智颗粒联合高压氧治疗DEACMP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智颗粒 高压氧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早期不同频次高压氧配合亚低温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6
作者 丁洁 刘伟 刘素彬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频次高压氧配合亚低温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组和低频组,各40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不同频次的高压氧配合亚低温治疗,...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频次高压氧配合亚低温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组和低频组,各40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不同频次的高压氧配合亚低温治疗,高频组患者每日进行亚低温高压氧治疗2次,低频组患者每日进行亚低温高压氧治疗1次,持续3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率;治疗前后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简易调查表(MMSE)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期间2组患者氧中毒、减压病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提升,血清NSE、S100β、TNF-α及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MMSE量表分数高于低频组,血清NSE、S100β、TNF-α及IL-6水平低于低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高频组DEACMP发生率略低于低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次高压氧配合亚低温疗法应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治疗疗效良好,可降低DEACMP发生风险,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 亚低温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何承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采取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干预对其苏醒时间、迟发性脑病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AC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两组... 目的:探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采取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干预对其苏醒时间、迟发性脑病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AC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高压氧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迟发性脑病发生情况。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74、9.484,P<0.05);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ALT、AST、BUN、S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0、5.626、10.277、12.752,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1,P<0.05)。结论:ACOP患者采取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干预具有确切的疗效,有助于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风险,促进肝、肾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醒脑静联 高压氧
下载PDF
院前联合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帕丽旦·阿皮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62-0165,共4页
探讨院前+院内急救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实施效果。方法 我院将纳入的32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16例)、对照组(16例)。分别进行常规急救护理、院前+院内急救干预,分析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生命体征更稳定,临床效果更好,不良情... 探讨院前+院内急救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实施效果。方法 我院将纳入的32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16例)、对照组(16例)。分别进行常规急救护理、院前+院内急救干预,分析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生命体征更稳定,临床效果更好,不良情况少,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进行院前+院内的综合性急救护理,可以减少肺水肿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强化临床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与常规急救护理方式比较,预后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 院内 急救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分析
9
作者 解朝焱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0033-0035,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3年0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急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3年0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急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心肌酶指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LDH、CK、CK-MB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LDH、CK、CK-MB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内科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心肌酶指标,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急诊治疗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舱内外护理的有效性研究
10
作者 王红利 李慧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202-0205,共4页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舱内外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3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高压氧治疗舱内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各项指...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舱内外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3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高压氧治疗舱内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时配合舱内外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治疗 舱内外护理 有效性
原文传递
PBL联合CBL模式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教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胡天明 王文杰 +1 位作者 皮静花 刘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009-0012,共4页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教学方案,探讨问题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该过程中应用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共计40名,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两组。单纯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问题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教学方案,探讨问题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该过程中应用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共计40名,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两组。单纯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问题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研究组)。对比各项指标。结果 教学效果、实习生满意度、教学前后相关考核成绩、实践期间差错性事件和投诉发生率等指标,均以研究组表现更为理想,组间比较P<0.05。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可大幅提升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处置能力,减少差错性事件,降低投诉率,使教学效果、实习满意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教学 问题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急诊内科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评价
12
作者 陈俊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1-0074,共4页
分析急诊内科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共计4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基于医疗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急诊内科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干预组疗效占比高于对照组(P<... 分析急诊内科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共计4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基于医疗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急诊内科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干预组疗效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功能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氧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内科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提供紧急救治和治疗措施,迅速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并对预防和减少一氧化碳中毒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宣传教育和综合管理,还可以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头颅核磁共振联合脑电图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杜昀 王华洵 王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0-0073,共4页
评估头颅MRI联合脑电图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临床调查方式,调取8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资料,入院后12 h内接受头颅MRI和脑电图,接受系统治疗方案。进行随访观察,按照是否出现迟发性脑病分2... 评估头颅MRI联合脑电图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临床调查方式,调取8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资料,入院后12 h内接受头颅MRI和脑电图,接受系统治疗方案。进行随访观察,按照是否出现迟发性脑病分2组,分别为DEACMP出现组(41例)和DEACMP未出现组(48例)。汇总资料,比较两组各项头颅MRI和脑电图检查结果,同时使用ROC曲线分析头颅MRI、脑电图以及二者联合对DEACMP的预测价值。结果 DEACMP出现组的脑损伤率(78.05%)高于DEACMP未出现组(16.67%),有统计意义(P<0.05)。DEACMP出现组脑电图异常率(85.37%)高于DEACMP未出现组(56.25%),有统计意义(P<0.05)。ROC模型提示:头颅MRI下AUC及95%CI为0.715[0.602,0.813],脑电图下AUC及95%CI为0.678[0.564,0.753],二者联合下AUC及95%CI为0.839[0.729,0.891],二者联合应用对于DEACMP的预测价值高于头颅MRI、脑电图(P<0.05)。结论 DEACMP患者头颅MRI和脑电图中有异常表现,并且头颅MRI、脑电图对DEACMP都有预测价值,但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MRI 脑电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下载PDF
急诊内科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卫东 孙杰 +2 位作者 诸海军 赵庆忠 万健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就急诊内科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观察分析,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本院的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50例/组的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就急诊内科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观察分析,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本院的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50例/组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急诊内科治疗(高压氧+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心肌酶指标对比中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下,观察组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显著(P<0.05)。最后,在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稳定因素中,认为患者的心肌损伤、昏迷时间等对病情影响较大,是挽救生命的要点,在对比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其实施急诊内科治疗有效性良好,有助于缩短治疗用时,提升抢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具备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痴呆症状的影响
15
作者 黄芳玲 黄艳青 +2 位作者 黄旭 王素娥 彭争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9-1677,共9页
目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一氧化碳中毒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_(2))改善DEACMP患者痴... 目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一氧化碳中毒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_(2))改善DEACMP患者痴呆症状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DEACM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HBO_(2)治疗的患者纳入HBO_(2)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纳入对照组。HBO_(2)组每天接受1次HBO_(2)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完成6个疗程。使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诊断痴呆,并使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对痴呆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ection,ADAS-Cog)、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及病情变化与医护的临床面询印象量表(Clinician’s Interview-Based Impression of Change-Plus Caregiver Input,CIBIC-Plus)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行为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精神行为症状及整体状态变化。进一步分析与患者痴呆症状相关的客观检查结果,包括磁共振成像检测脑白质病变和异常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及治疗后2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HDS评分及CDR分级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ADAS-Cog、FAQ、NPI评分及CIBIC-Plus分级均显著改善,且HBO_(2)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大于对照组(均P<0.05)。HBO_(2)组治疗DEACMP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vs 65.87%,P<0.05)。客观检查结果(脑白质病变和异常EEG)显示HBO_(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HBO_(2)可有效改善DEACMP患者的痴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 痴呆 神经心理学评价 脑白质病变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与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涓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 分析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措施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85例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由急救中心120送入院的患者视为试验组,送入院过程中行相关院前急救;另43例由家属送入院的患者视为对照组,未实施院... 目的 分析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措施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85例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由急救中心120送入院的患者视为试验组,送入院过程中行相关院前急救;另43例由家属送入院的患者视为对照组,未实施院前急救,所有患者到院后均采取相关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格拉斯哥评分。结果 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死亡发生率为0,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20.93%、9.30%,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将对照组中4例死亡患者剔除,试验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并配合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与死亡情况的发生,并迅速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临床治疗
下载PDF
CSF2RB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联研究
17
作者 时婷婷 曾皎 +7 位作者 顾家鹏 张晓莉 张帆 张萍 韩永凯 王旭生 孙永琨 顾仁骏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CSF2R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4821567、rs2413436)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寻求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方法将6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 目的分析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CSF2R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4821567、rs2413436)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寻求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方法将6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是否出现迟发性脑病分为DEACMP组(235例)和ACMP组(429例),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样本,提取外周血DNA,检测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基因的2个SNP位点(rs4821567、rs2413436)所在的基因序列,其中rs2413436位点DEACMP组231例患者、ACMP组405例患者,rs4821567位点DEACMP组232例患者、ACMP组422例患者;采用Sequenom方法分析CSF2RB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联性。统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先用拟合优度卡方检验分析样本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关联分析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ACMP组与DEACMP组CSF2RB基因2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模型(超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下rs4821567及rs2413436基因型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CSF2RB基因的2个SNP位点(rs4821567及rs2413436)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的磁共振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婷 张小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3-718,共6页
一氧化碳(CO)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意外中毒之一。由于高代谢及能量需求,中枢神经系统是急性CO中毒(ACMP)中最易受损的结构。ACMP脑损伤引起的直接症状发生在接触后即刻,可以持续存在,也可能经过假愈期后,出现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其涉... 一氧化碳(CO)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意外中毒之一。由于高代谢及能量需求,中枢神经系统是急性CO中毒(ACMP)中最易受损的结构。ACMP脑损伤引起的直接症状发生在接触后即刻,可以持续存在,也可能经过假愈期后,出现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其涉及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ACMP所致脑损伤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及神经影像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研究,本文就磁共振新技术在ACMP脑损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神经影像学
下载PDF
血清caspase-3 NSE联合O_(2)UCc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价值
19
作者 白艳艳 李睿博 +3 位作者 赵瑞 乔晶晶 张燕 封婷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484-1489,共6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早期脑氧利用率(O_(2)UCc)在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收治的12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患...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早期脑氧利用率(O_(2)UCc)在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收治的12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患者中毒后60d内是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将患者分为脑病组34例和对照组91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的血清caspase-3、NSE及患者的O_(2)UCc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在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caspase-3、NSE、O_(2)UCc与患者发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结果:脑病组患者的caspase-3、NSE测定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脑病组患者O_(2)UCc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NSE、O_(2)UCc、caspase-3+NSE+O_(2)UCc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灵敏度分别为63.41%、57.52%、62.77%、92.33%,特异度分别为85.28%、80.66%、82.94%、78.58%,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02、0.797、0.798、0.936;采用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年龄增大、CO暴露时间延长、意识障碍≥10h、重度中毒、caspase-3升高、NSE升高、O_(2)UCc降低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早期的caspase-3、NSE水平显著升高,O_(2)UCc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具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早期脑氧利用率 预测
下载PDF
头颅核磁共振联合脑电图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白艳艳 李睿博 +2 位作者 赵瑞 张燕 薛瑶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9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脑电图(EEG)检查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7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高压氧治疗,于入院72 h内进行头颅MRI及EEG检查,按照病情有无进展成...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脑电图(EEG)检查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7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高压氧治疗,于入院72 h内进行头颅MRI及EEG检查,按照病情有无进展成迟发性脑病将其分别纳入DEACMP组(36例)和非DEACMP组(42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入一氧化碳时间、昏迷时间、高压氧持续治疗时间及有无并发症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建立MRI和EEG的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DEACMP组患者吸入一氧化碳时间、昏迷时间长于非DEACMP组患者,而高压氧持续治疗时间短于非DEACM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1,t=2.794,t=2.507;P<0.05)。DEACMP组中有27例患者的MRI图像显示急性脑损伤,显著高于非DEACMP组(8例),DEACMP组的苍白球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显著低于非DEAC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45;P<0.05)。DEACMP组和非DEACMP组的EEG检测异常率分别为86.11%(31/36)和57.14%(24/42),DEACMP组EEG异常率高于非DEACMP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吸入一氧化碳时间、苍白球ADC值及EEG异常是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7,OR=0.801,OR=1.53;P<0.05)。MRI联合EEG预测模型的AUC为0.86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2%和76.92%。结论:吸入一氧化碳时间、苍白球ADC值及EEG异常是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MRI ADC值联合EEG检查对DEACMP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型脑病(DEACMP) 磁共振成像(MRI) 脑电图(EEG)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