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5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中医症状评分为指标应用TreeAge Pro对金叶败毒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性评价
1
作者 魏仲义 崔鑫 谢雁鸣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3期333-340,共8页
目的:探索以中医症状评分为指标应用Tree Age Pro对金叶败毒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性评价。方法:以治疗前后咽痛单症状计分差值和咽喉疼痛症状总计分差值2个指标评价2组治疗方案的经济性。结果:对于“治疗5天后咽痛单症状计分... 目的:探索以中医症状评分为指标应用Tree Age Pro对金叶败毒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性评价。方法:以治疗前后咽痛单症状计分差值和咽喉疼痛症状总计分差值2个指标评价2组治疗方案的经济性。结果:对于“治疗5天后咽痛单症状计分差值”,计算达到临床意义界值需多花费92.82元,约为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26%;对于“治疗5天后咽喉疼痛症状总计分差值”,计算达到临床意义界值需多花费100.94元,约为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29%。结论:基于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患者支付意愿阈值的假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金叶败毒颗粒治疗方案比使用复方双花颗粒治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以中医症状评分为指标开展金叶败毒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经济学评价,更适用于中医药临床实际应用,为临床医生决策提供最优方案,同时为中医药经济学研究提供更符合中医药特色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中医症状评分 金叶败毒颗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就诊情况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杨洋 劳家辉 +2 位作者 曹佳 唐芳 刘亚民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4期96-99,120,共5页
目的:基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门诊就诊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0~14岁儿童URTI门诊就诊资料,构建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进行就... 目的:基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门诊就诊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0~14岁儿童URTI门诊就诊资料,构建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进行就诊情况预测。结果:最佳模型为ARIMA(1,0,0),总体决定系数R2=0.662;医院儿童URTI就诊构成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22.8%(95%CI:20.8%~24.9%),均方根误差为4.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ARIMA(1,0,0)时间序列模型能较好地预测URTI门诊就诊情况,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形成数据驱动的医疗机构创新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时间序列模型 大数据平台
下载PDF
小儿解感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对患儿病情的影响
3
作者 赵月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解感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AURI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头孢呋辛酯)和研究组(n=100,小儿解感颗粒联合头... 目的分析小儿解感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AURI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头孢呋辛酯)和研究组(n=100,小儿解感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的头晕、口干、腹泻、皮疹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化酶-2(COX-2)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解感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AURI能够改善患儿的血清指标和免疫功能,进而能够提高总体疗效,控制病情进展,且联合方案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解感颗粒 头孢呋辛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三焦玄府理论结合辨体论治观察高原居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疗效
4
作者 王新凯 陈定潜 +1 位作者 刘婷 高学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居民基于三焦玄府理论结合辨体论治思想,使用中药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伴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色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URI伴高热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居民基于三焦玄府理论结合辨体论治思想,使用中药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伴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色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URI伴高热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吸氧、止咳、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开始退热时间、发热总时间、退热后复发热比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后发热率低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基于三焦玄府理论结合辨体论治思想,使用中药联合刺络放血治疗AURI伴高热的患者,治愈率高,退热速度快,可以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高热 三焦玄府理论 辨体论治 刺络放血 高原地区
下载PDF
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冲洗对降低幼儿园中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5
作者 罗春绸 方琼 +4 位作者 张丽芬 张淑芸 杨燕珍 林秀梅 严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背景学龄前儿童入幼儿园期间集体生活易引起较高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s)的发生率。目的探讨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冲洗对预防入幼儿园健康儿童发生AURTIs的效果研究,为托幼机构做好卫生保健提供理论基础。设计单中心RCT。方法以幼儿园中... 背景学龄前儿童入幼儿园期间集体生活易引起较高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s)的发生率。目的探讨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冲洗对预防入幼儿园健康儿童发生AURTIs的效果研究,为托幼机构做好卫生保健提供理论基础。设计单中心RCT。方法以幼儿园中班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分组,本研究实施过程不设盲。干预组予常温下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雾洗鼻液及喷雾器行鼻腔护理,每日入园前和出园前各喷雾1次,持续一个学期中的在园日(96天192次)。根据2023年版《鼻腔盐水冲洗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专家共识》推荐的操作方法。对照组班级每天不在入园和出园时有组织地干预。幼儿园保健医生登记每天2次鼻腔冲洗记录及不良反应,中断鼻冲洗时间、首次AURTIs上报时间,鼻部症状开始时间、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退出研究时间。数据剔除标准:CRF表中记录干预组中断鼻腔冲洗时间≥1周(包含周六和周日)的儿童;请假天数超过研究期间应上学天数的20%以上(≥19 d)的儿童;入组后中途退出(如转学等)的儿童;CRF表记录的研究期间有病历为依据的因非AURTIs疾病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或抗支原体感染药物的儿童;CRF表中记录的首次发生AURTI或鼻部症状未在24 h内上报幼儿园的儿童。主要结局指标AURTIs发生率(入组48 h后首次发生AURTI人数/入组人数)。结果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幼儿园中班儿童234名进入本文分析,干预组120名,对照组114名,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体重和实际在园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较对照组儿童在研究期间AURTIs发生率[55(45.8%)vs 81(71.0%)]和AURTIs平均次数[(0.7±1.0)vs(1.4±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男童女童、对照组男童女童AURTI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较对照组男童和女童AURTIs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较对照组儿童首次出现鼻部症状的缓解时间[(2.3±1.0)d vs(2.8±0.9)d]和消失时间[(5.4±1.1)d vs(5.8±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3例发生轻微鼻出血,因儿童能耐受,故继续鼻腔冲洗干预,均未发生鼻部刺激感和耳痛等不良反应。结论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喷雾冲洗护理可降低入幼儿园健康儿童AURTIs发生率及发生次数,同时可有效缓解AURTIs鼻部症状,缩短症状存在时间,临床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海盐水 鼻腔冲洗 健康学龄前儿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疾病治疗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王群爱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疾病治疗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患者常规...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疾病治疗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舒适度、不良情绪、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高热消失时间、炎症消失时间、咽喉肿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护理满意度、简化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加快临床症状的消失,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增进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舒适度 不良情绪
下载PDF
奥司他韦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杨克俊 阙茂棋 袁秀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组(n=40)与联用奥司他韦组(n=40)。头孢组予以头孢呋辛钠治疗,联...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组(n=40)与联用奥司他韦组(n=40)。头孢组予以头孢呋辛钠治疗,联用奥司他韦组在头孢组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2组均用药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用药前与用药5 d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白介素-17),不良反应。结果联用奥司他韦组总有效率高于头孢组(95.00%vs.75.00%,χ^(2)=6.275,P=0.012)。联用奥司他韦组退热时间及咳嗽、咽部充血、咽痛消失时间短于头孢组(P<0.05或P<0.01)。用药5 d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白介素-17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联用奥司他韦组低于头孢组(P<0.01)。联用奥司他韦组与头孢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12.50%,χ^(2)=0.139,P=0.709)。结论奥司他韦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症状消失,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奥司他韦 头孢呋辛钠 不良反应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7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8
作者 吴小云 吴惠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联合蒲地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联合蒲地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4.62%,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咽喉肿痛、发烧、咳嗽、流鼻涕消失时间分别为(2.62±0.55)、(1.52±0.72)、(2.56±0.58)、(2.23±0.48)d,明显短于参照组的(3.85±1.25)、(2.36±1.01)、(4.22±1.25)、(4.11±1.35)d,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1β、IL-10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3.53±0.11)mg/L、TNF-α(4.80±1.31)ng/L、IL-1β(22.16±12.06)ng/L、IL-10(74.76±6.76)ng/L均低于参照组的(8.96±2.56)mg/L、(7.76±1.65)ng/L、(55.16±23.64)ng/L、(65.86±8.46)ng/L,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开展常规和蒲地蓝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机体康复的时间,促进炎症因子降低,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蒲地蓝 咽喉肿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传统炎性标志物在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林益娟 陈丽锦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传统炎性标志物在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243例成人URTI的临床资料,以感染病原体类型为依据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87)、病毒感染组(... 目的探讨传统炎性标志物在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243例成人URTI的临床资料,以感染病原体类型为依据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87)、病毒感染组(n=122)、支原体感染组(n=34),对比三组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C反应蛋白(CRP)水平;根据炎症反应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小于6 h组(n=79)和大于6 h组(n=164),评估NLR、MPV、CRP对不同时相的细菌性URTI的预测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的NLR、CRP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支原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菌感染组的MPV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支原体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NLR、MPV、CRP诊断炎症反应时间小于6 h的细菌性URT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95%CI 0.687~0.884,P<0.001)、0.533(95%CI 0.393~0.674,P=0.625)、0.694(95%CI 0.576~0.813,P=0.004),而诊断炎症反应时间大于6 h的细菌性URT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95%CI 0.673~0.824,P<0.001)、0.622(95%CI 0.529~0.714,P=0.010)、0.730(95%CI 0.649~0.811,P<0.001)。结论传统炎性标志物NLR、MPV和CRP均有助于细菌性URTI及非细菌性URTI的鉴别诊断,且NLR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三种指标均可为URTI的类型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C反应蛋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某县级医院2022年第一季度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分析
10
作者 吴维玲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3期45-47,共3页
目的 调查该院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儿科门诊2022年第一季度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1 000份,分析处方的用药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抽查的1 000份处方中,共开具药品2 110次,其中抗病毒药... 目的 调查该院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儿科门诊2022年第一季度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1 000份,分析处方的用药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抽查的1 000份处方中,共开具药品2 110次,其中抗病毒药物486次,抗菌药物424次,抗变态反应药332次,抗菌药物中头孢类占84.7%(359/424),抗病毒药的使用中奥司他韦占94.0%(457/486),抗变态反应药左西替利嗪片占89.5%(297/332)。结论 该院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选药起点及静脉给药率过高、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6配伍不适宜、抗变态反应药物遴选不适宜、奥司他韦使用指征不明确等,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管理,并增强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科 急诊 处方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11
作者 王建利 马柱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URTI患儿3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URTI患儿3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80例,应用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180例,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及炎症反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9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0,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URTI能提升疗效,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蒲地蓝 奥司他韦 临床症状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转归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蔡雪英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疾病转归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4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疾病转归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4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短,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可以促进患儿症状恢复,提高依从性以及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疾病转归 治疗依从性 康复率
下载PDF
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性的Meta分析
13
作者 赵显芳 朱紫陌 +1 位作者 崔白梅 李秀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CNKI)、万方数据库服务平台(WanFangData)、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Web of ... 目的系统评价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CNKI)、万方数据库服务平台(WanFangData)、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及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关于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所纳入研究进行质量筛选、数据提取,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研究1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翘散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1.19,95%置信区间(CI)(1.15,1.22),P<0.00001];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标准化均数差(SMD)=-0.36,95%CI(-0.71,-0.01),P=0.04];治愈疗程短于对照组[SMD=-2.02,95%CI(-3.24,-0.80),P=0.001];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SMD=-2.67,95%CI(-4.06,-1.28),P=0.0002];痊愈率优于对照组[RR=1.54,95%CI(1.35,1.75),P<0.00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RR=0.06,95%CI(0.01,0.30),P=0.0008];咽喉疼痛消失时间短于[SMD=-3.93,95%CI(-7.70,-0.17),P=0.04];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目前临床证据,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是由于纳入研究样本较少,质量偏低,可能会影响此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META分析 有效性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罗伟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29例采用重组人干...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29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的患儿纳入常规组,31例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患儿归为联合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IL-4、IL-8及TNF-α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联合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较常规组短(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症状,且联合用药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重组人干扰素Α1B 炎症因子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下载PDF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效果
15
作者 王聪 乔瑞晗 王骁亚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嗽症状积分表评分、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积分表日间和夜间积分以及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C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LCQ评分,降低咳嗽症状积分表日间、夜间积分以及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止咳胶囊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齐丽琴 王锐堂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凉州区古城镇卫生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凉州区古城镇卫生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度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消退,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整体护理 老年 临床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情控制的价值分析
17
作者 梁慧玲 李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88-0191,共4页
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对提高病情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自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行一般治疗,实验组... 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对提高病情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自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行一般治疗,实验组加用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100.00 vs 87.50)%参照组(P<0.05);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中鼻塞(1.12±0.57 vs 2.84±0.61)分、流涕(1.35±0.41 vs 2.58±0.89)分、发热(1.25±0.41 vs 2.72±0.39)分、咳嗽(1.18±0.36 vs 2.35±0.48)分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能够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 中药足浴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
原文传递
观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18
作者 魏梦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70-0173,共4页
对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 分别随机选择7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对象,共1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舒适护理模式对组间患者疾病治疗指标及其生活质量予以... 对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 分别随机选择7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对象,共1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舒适护理模式对组间患者疾病治疗指标及其生活质量予以观察。结果 舒适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退烧时间、炎症改善时间、干预时间与治疗费用与对照组有明显差距,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常规护理模式下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相近,无统计学价值(P>0.05);舒适护理模式下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有明显差距,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干预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退热、炎症改善以及治疗时间更短,能够在降低治疗费用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效果,因此建议该护理模式在临床积极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舒适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观
原文传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治疗效果分析
19
作者 韦毓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97-0100,共4页
浅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分析,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参考。方法 抽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xx医院收入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6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荆防败毒饮加减),就... 浅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分析,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参考。方法 抽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xx医院收入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6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荆防败毒饮加减),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组件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升高,生化指标均降低,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缩短,差异有意义(P<0.05);不良反应相比无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咳嗽时,应该根据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入中医治疗,这样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症状消失时间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原文传递
观察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风热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20
作者 陈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40-0043,共4页
观察小儿风热感冒应用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明确研究对象,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某院儿科门诊的小儿风热感冒病例中遴选120例进行研究。依据双盲法将其分为A、B两组,各60例。A组应用宝泰康治疗,... 观察小儿风热感冒应用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明确研究对象,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某院儿科门诊的小儿风热感冒病例中遴选120例进行研究。依据双盲法将其分为A、B两组,各60例。A组应用宝泰康治疗,B组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同贝)治疗。观察比较2种药物治疗效果,用药前、后患儿炎症消退情况、风热感冒相关症状缓解时间,并对2种药物用药安全性展开分析。结果 临床有效率上,A组达到93.33%、B组达到83.33%,组间对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2组用药前,患儿血清炎症各指标组间对比,p>0.05;用药5日后再次检测发现,2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A组恢复情况优于B组,p<0.05。A组患儿退热时间,鼻塞、咽痛、流涕、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B组,p<0.05。ADR发生率上,A组仅有1.67%、B组也仅有3.34%,2组对比,p>0.05。结论 对于小儿风热感冒,应用小儿宝泰康颗粒可帮助快速缓解各项症状,帮助炎症消退,减轻患儿不适感,同时该药的临床疗效好,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宝泰康颗粒 风热感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用药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