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与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水平的关系
1
作者 姚晓阳 卢凌鹏 +3 位作者 沈海涛 张传富 刘路遥 蒋秀娣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0-214,255,共6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斑块与抗氨基甲酰化蛋白(CarP)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配对,收集同期于上海市第七人民...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斑块与抗氨基甲酰化蛋白(CarP)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配对,收集同期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体检且无ACS病史的10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血清抗Car P抗体水平分为阴性组(n=108)和阳性组(n=92),阳性组分为低水平组(n=53,<抗Car P抗体水平中位检测值)和高水平组(n=39,≥抗Car P抗体水平中位检测值)。根据颈动脉斑块检查结果将ACS患者分为无斑块组(n=23)、稳定斑块组(n=34)和不稳定斑块组(n=43)。比较ACS患者与体检者的临床特征,不同颈动脉斑块类型ACS患者的抗Car P抗体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肌钙蛋白水平,以及不同抗Car P抗体水平研究对象ACS的检出率和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结果ACS患者的吸烟比例、饮酒比例、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脂血症比例、体重指数、收缩压、血糖水平、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抗Car P抗体阳性率、抗Car P抗体水平、不稳定颈动脉斑块比例均高于体检者(P<0.05)。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抗Car P抗体水平、抗Car P抗体阳性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肌钙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抗Car P抗体水平、抗Car P抗体阳性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患者(P<0.05)。高水平组ACS的检出率和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比例最高,阴性组、低水平组、高水平组ACS的检出率和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抗Car P抗体与ACS患者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与ACS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斑块 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
下载PDF
肌钙蛋白即时检验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疑似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2
作者 陶金喆 张晨 骆睿翔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院前急救车上应用即时检验(POCT)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接诊的60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随机分... 目的探讨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院前急救车上应用即时检验(POCT)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接诊的60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收集患者病史资料、进行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测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OCT检测cTnⅠ,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EDLOS)、从首次医疗救治(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EDLOS较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从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院前应用POCT检测cTnⅠ能够缩短疑似ACS患者的EDLOS、缩短从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降低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院前疑似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验 院前急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肌钙蛋白Ⅰ 随机对照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胺碘酮禁忌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3
作者 侯磊 徐美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胺碘酮禁忌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胺碘酮禁忌型ACS伴急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胺碘酮禁忌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胺碘酮禁忌型ACS伴急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心搏百分比(pNN50)、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实验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χ^(2)=4.632,P=0.031);治疗2个月后,2组RMSSD、SDNN、pNN50及SDANN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hs-CRP、TNF-α、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胺碘酮禁忌型ACS伴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较好,对改善心率变异性指标、实验室指标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胺碘酮禁忌型 急性心律失常 瑞舒伐他汀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血尿素氮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高晓倩 于华惠 +4 位作者 刘圣 焦晓璐 吕倩雯 张铭 秦彦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06-612,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联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PCI手术的ACS...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联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PCI手术的ACS患者。经过36个月的随访,本研究共纳入了487例患者,包括114例发生MACE的受试者和373例没有发生MACE的受试者。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UN与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比及其95%CI,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变化来评估BUN的预测效果。结果调整混杂因素后,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与低水平BUN组相比,高水平BUN组发生MACE风险增加约4倍(OR=4.722,95%CI 1.716~12.993)。将BUN纳入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基本预测模型及SCORE模型后,AUC面积显著提高(P<0.001)。结论血BUN可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预测ACS患者PCI术后的MACE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血尿素氮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下载PDF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
5
作者 薛文平 秦巍 +2 位作者 刘婷婷 张爱文 史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PCI的49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分为对比剂... 目的 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PCI的49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分为对比剂肾病组(n=56)和非对比剂肾病组(n=440)。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hs-CRP水平,使用血液分析仪测定术前血清Alb水平,并计算hs-CRP/Alb。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s-CRP/Alb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对比剂肾病组相比,对比剂肾病组患者术前血清hs-CRP水平、hs-CRP/Alb均明显升高(P<0.001),Alb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与非对比剂肾病组相比,对比剂肾病组患者术前肌酐水平、对比剂剂量明显升高(P<0.05);对比剂肾病组患者术后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血尿酸显著低于术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hs-CRP/Alb、肌酐水平、对比剂剂量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Alb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s-CRP/Alb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965,截断值为0.19。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前血清hs-CRP/Alb较高与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相关,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对比剂肾病 高敏C反应蛋白 白蛋白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结局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6
作者 孙红言 朱莉 +2 位作者 孙兆青 张贺 汤蕙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建立一个风险预估模型用于预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72例急性冠... 目的建立一个风险预估模型用于预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7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建模组(75%)及验证组(25%),通过LASSO回归分析来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通过逻辑回归分析以确定独立危险因素,从而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用于评估模型的判别能力,校准曲线用于模型的校准,另外通过决策曲线分析用于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122例患者(18.15%)发生了MACE,其中建模组和验证组分别为82例(16.27%)和40例(23.81%)。最后,确定了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置入枚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五个变量来构建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812和0.803,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区分能力。此外,校准和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论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置入枚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是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模型可指导此类患者的精准治疗,并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从而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风险模型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结结局局的的相相关关性性:一项回顾性研究
7
作者 曹紫晨 孟凡华 +1 位作者 周雅奇 付真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943例,根据患者残余胆固醇(RC)三分位数将患者...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943例,根据患者残余胆固醇(RC)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RC低水平组(≤0.28 mmol/L,n=553)、RC中水平组(0.28~0.54 mmol/L,n=563)和RC高水平组(≥0.54 mmol/L,n=560)。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包含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非计划血运重建。结果经过中位随访时间67(60,73)个月,共193例患者出现MACCE事件,其中,低水平组62例,中水平组72例,高水平组59例,RC中水平组(12.8%比11.2%,HR=1.152,95%CI 0.817~1.622)和RC高水平组(10.5%比11.2%,HR=0.957,95%CI 0.667~1.374)患者MACCE发生率相较于RC低水平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RC低水平组患者相比,RC高水平组患者病死率更低(0.2%比0.5%;HR=0.336,95%CI 0.035~3.231)。但Cox多因素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RC水平不是患者MACCE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接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RC水平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预后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张蕾 胡波 彭奇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实施氯...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实施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实施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85.45%(χ^(2)=5.930,P=0.015)。治疗2周后,2组LVESD、BNP水平均降低,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治疗期间各发生1例皮疹。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LVESD、LVEF、BNP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麝香保心丸 氯吡格雷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内连续发生的机制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9
作者 符雨思 赵振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0,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是中老年群体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CS、AIS院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在心血管和神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是中老年群体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CS、AIS院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在心血管和神经科学领域备受关注[1]。据相关文献报道,ACS发生后AIS首周、首月、首年和十三年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8%、1.1%、2.2%和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卒中 危险因素 治疗 机制
下载PDF
疼痛灾难化、心因性焦虑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疼痛与运动恐惧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10
作者 王颖颖 张静 +2 位作者 孙玉静 白银洁 徐黄菲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为进一步制订心脏康复运动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选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运...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为进一步制订心脏康复运动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选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程度数字评分表、疼痛灾难化量表、心脏焦虑问卷及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疼痛、疼痛灾难化、心因性焦虑和运动恐惧得分分别为(5.44±2.31)分、(24.20±9.29)分、(33.20±8.19)分和(46.10±6.14)分,且两两呈正相关(P<0.01);疼痛、疼痛灾难化和心因性焦虑是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灾难化和心因性焦虑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疼痛与运动恐惧间发挥链式中介效应,占总间接效应的62.1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恐惧处于较高水平,疼痛灾难化、心因性焦虑在疼痛与运动恐惧间发挥链式中介效应,因此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认知和心理变化,降低二者的不良影响,进而缓解患者运动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运动恐惧 疼痛灾难化 心因性焦虑 链式中介效应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马清济 陈亮 潘美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发生ACS,纳入ACS组。根据ACS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等),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比例1∶1)同期选择58例发生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纳入SAP组。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长度、钙化斑块(CP)体积、非钙化斑块(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和总斑块负荷等斑块特征参数。此外,根据预后将58例ACS组患者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组(n=15)和非MACEs组(n=43),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CTA斑块特征参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水平与斑块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斑块特征参数对ACS及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AC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非MAC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斑块长度、CP体积、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及总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463,0.246,0.414,0.292,0.251,0.392,0.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AC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95%CI 0.761~0.925)、0.814(95%CI 0.703~0.926)和0.721(95%CI 0.573~0.869);发生AC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9 mm、152.99 mm 3和42.56%;灵敏度分别为91.67%、91.67%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75.00%、63.54%和77.08%。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MACE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94(95%CI 0.515~0.876)、0.711(95%CI 0.502~0.920)和0.735(95%CI 0.551~0.919);发生MACE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02 mm、169.62 mm 3和45.37%;灵敏度分别为77.78%、66.67%和88.89%;特异度分别为59.18%、85.71%和61.22%(P<0.05)。结论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参数不仅对老年ACS有较好的鉴别作用,还可有效预测ACS患者1年内MAC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特征
下载PDF
载脂蛋白B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郑怡雯(综述) 黄晶(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436-440,共5页
载脂蛋白B是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重要蛋白质,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而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急性缺血或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表明载脂蛋白... 载脂蛋白B是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重要蛋白质,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而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急性缺血或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表明载脂蛋白B能更全面涵盖致动脉粥样硬化颗粒,有望成为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风险及预后的有力指标。该文综述了载脂蛋白B的结构、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的机制及过程、相应预防、治疗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诺莫图的构建与评估
13
作者 朱星宇 张凯杰 +3 位作者 林剑龙 朱慧静 田建伟 苏菲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 目的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访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6例和非MACE组3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MACE组Gensini评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预后营养指数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期吸烟(OR=2.222,95%CI:1.361~3.628,P=0.010)、高脂血症(OR=1.881,95%CI:1.145~3.089,P=0.013)、预后营养指数(OR=4.645,95%CI:2.788~7.73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OR=5.177,95%CI:3.160~8.483,P=0.001)、全身免疫炎症指数(OR=5.396,95%CI:3.179~9.159,P=0.001)、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2.829,95%CI:1.356~5.901,P=0.006)、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3.451,95%CI:1.596~7.463,P=0.002)是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诺莫图模型评估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AUC为0.888。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诺莫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MACE发生情况,为确保通用性,该模型仍需外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列线图 预测 LOGISTIC模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肖亚楠 肖文涛 +6 位作者 叶发民 郭素萍 张晶晶 屈永生 高传玉 张静 李建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定量血流分数(QFR)是一项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无导丝功能学检查。本研究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参考标准,验证QFR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40%~70%)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定量血流分数(QFR)是一项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无导丝功能学检查。本研究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参考标准,验证QFR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40%~70%)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并行冠状动脉FFR检查的168例NSTE-ACS患者。通过第二代QFR检测仪(AngioPlus,上海搏动医学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离线分析目标血管的QFR,并记录病变血管的解剖学参数,包括最小管腔直径(MLD)、直径狭窄百分比(DS%)、最小管腔面积(MLA)、面积狭窄百分比(AS%)。当FFR≤0.80时,认为冠状动脉狭窄存在功能学意义,即为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结果:以FFR为金标准,对比剂血流模型QFR(cQFR)和固定血流模型QFR(fQFR)识别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AUC分别为0.829(95%CI:0.773~0.885,P<0.001)和0.821(95%CI:0.766~0.875,P<0.001),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30%、56.00%、98.63%和76.83%、59.00%、99.04%。DeLong检验表明,在NSTE-ACS患者中,cQFR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显著优于fQFR(P=0.03)。结论:以FFR为金标准,QFR尤其cQFR对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流储备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刘西霖 孟广刚 孙志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11,17,共6页
目的:现有众多临床研究提示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 RC)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紧密相关。本研究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RC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 DES)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 目的:现有众多临床研究提示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 RC)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紧密相关。本研究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RC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 DES)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置入DES并于术后18~30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通过造影结果,将纳入人群分为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组与非ISR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模型评估RC与DES-ISR的相关性。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RC预测DES-ISR的效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3例ACS患者,其中69例在随访时发生了DES-ISR。与非DES-ISR组相比,ISR组RC浓度水平明显偏高[0.45(0.37,0.63)vs. 0.37(0.27,0.48)mmol/L,P<0.001]。单因素回归分析,RC与DES-ISR显著相关(OR=3.620,95%CI:1.817~7.211,P <0.001);校正其他混在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RC仍与DES-ISR独立相关(OR=3.255,95%CI:1.562~6.659,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RC可有效预测ACS患者术后中远期发生DES-ISR的概率(曲线下面积=0.671,95%CI:0.605~0.736,P<0.0001)。结论:RC与ACS患者中远期DES-ISR风险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药物洗脱支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支架内再狭窄 中远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