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塌渍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云霞 李晓晖 +3 位作者 尚祥岭 王红燕 袁鑫帅 李晨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5-67,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渍疗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比较两组肺部感染评分表、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感染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及相应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塌渍疗法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肺部感染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的效果
2
作者 李威 冯晓丽 +5 位作者 王康萌 黄开来 孙刚 陈蓉 赵振强 关海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目的比较颈内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串... 目的比较颈内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脑卒中患者91例,分为球囊扩张组51例,支架置入组40例,比较两组基线和临床资料。mTICI 2b~3定义为血管良好再通,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定义为临床预后良好。结果支架组患者术后血管良好再通率和90 d良好临床预后率较球囊组高,分别为70%比60.8%和60%比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0.391)。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0%比11.8%、32.5%比41.2%、22.5%比1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396、0.564)。结论颈内动脉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的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患者,急性期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可能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
3
作者 霍敏中 冯锦昉 +1 位作者 方挺松 梁振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结果。比较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区、梗死核心区患侧与健侧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的灌注参数(rCBF、rCBV、rTTP、rMTT);分析脑组织异常灌注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4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4.5~9.0 h内经溶栓治疗结果,比较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2分,n=28)与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2分,n=15)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rMTT、rTTP值。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经NCCT检查发现,59例患者可见早期的低密度病灶,其余4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NCCT阳性率为59.00%。CTP检查结果发现,100例患者中9例经过CTP检查灌注正常,其余91例患者脑灌注均有异常现象,与临床症状相符,CTP检查发现阳性率为91.00%。CTA检查结果发现,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88例,无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12例。多模式CT结果: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区健侧、患侧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的CBF明显较健侧低,患侧的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核心区患侧的CBV、CBF明显较健侧低,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梗死核心区相比,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明显较高,rMTT、rTTP值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BF较治疗前高,rMTT、rTTP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灌注异常者中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明显较血流灌注正常者高(95.6%vs.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4.5~9 h内经溶栓治疗患者43例,其中预后良好者28例,预后不良者15例。预后良好者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预后不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者rCBF较预后不良高,rMTT、rTTP较预后不良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CT可早期发现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异常情况,可用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多模式CT 梗死核心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196例围术期护理
4
作者 杜立新 任金红 +6 位作者 于新妍 张文玉 孙堂桂 侯璞璞 李中辰 张利勇 李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6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9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机械取栓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以做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出血86例,复发脑梗死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股...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9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机械取栓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以做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出血86例,复发脑梗死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结论:总结机械取栓围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 机械取栓 围术期护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
5
作者 方敏 干克娜 +2 位作者 刘卉 曾宏亮 罗征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6-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三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4 h留置胃管,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A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个月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3个月mR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于手术前开展鼻饲,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相关发生率,有助于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状态,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时机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 脑梗死 卒中相关肺炎
下载PDF
血清Omentin-1、AQP4、VILIP-1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任晓慧 荆丽娜 牛萌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LVS)患者在急诊血管内治疗术后血管再通后血清视椎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通道蛋白-4(AQP4)、网膜素-1(Omentin-1)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4例我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就诊的ALVS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LVS)患者在急诊血管内治疗术后血管再通后血清视椎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通道蛋白-4(AQP4)、网膜素-1(Omentin-1)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4例我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就诊的ALVS患者,入院后均行血管内治疗术,根据术后90d改良Rankin(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16(75.32%)、预后不良组38例(24.6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1个月Omentin-1、AQP4、VILIP-1的表达水平,Pearson分析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与mRS评分相关性,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术前血清VILIP-1、AQP4水平较低(P<0.05),Omentin-1水平较高(P<0.05),术后1个月血清VILIP-1、AQP4水平较低(P<0.05),Omentin-1水平较高(P<0.05),且术后1个月更为显著(P<0.05);术后1个月血清VILIP-1、AQP4水平与mRS评分呈正相关,Omentin-1水平与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VILIP-1、AQP4为术后90d预后不良危险因素,Omentin-1为预后不良保护因素(P<0.05);与低危组比较,高危组术后90d不良预后发生率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血清VILIP-1、AQP4、Omentin-1水平为ALVS患者血管内治疗术后血管再通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评估和预测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视椎蛋白样蛋白1 水通道蛋白-4 网膜素-1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致严重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
7
作者 刘海 安志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86-0089,共4页
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造成的严重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观察运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而出现的严重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目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为介入组,接受标准药... 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造成的严重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观察运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而出现的严重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目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为介入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各组人数相同,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帮助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和病因类型。其次,记录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另外,记录术中及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评估手术风险和安全性,以及随访90天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介入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血管再通概率中有TICI≥2b级、TICI3级、TICI2b、TICI2a级等数据,对比患者住院时和后期的NIHSS评分。对90天的随访结果进行对比,介入组的死亡概率更低。在此期间,分析影响介入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影响因素,从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看出,治疗后的介入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住院时和住院后的NIHSS评分、取栓次数等各方面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患者住院时NIHSS评分、病发一直到血管再次通的时间都会对治疗后期产生影响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更有利于其快速恢复健康,这种治疗方法更安全有效,在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的过程中,还能使其血流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脑梗死 康复
原文传递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王晓丽 秦晋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接组(n=25)和单纯机械取栓组(n=25)。比较血管再通情况、取栓相关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血管再通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23,P>0.05)。两组患者取栓次数和术后再灌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4;χ^(2)=0.095,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入院时改良Rankin(m 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4、0.415,P>0.05)。单纯机械取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低于桥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选择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疗效相当。单纯机械取栓能够降低术中出血转化发生率,取得理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桥接 单纯机械取栓 疗效
下载PDF
基于TASL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9
作者 李小雷 单春辉 +3 位作者 赵明娟 张晖 暴云锋 陈英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患者136例并根据其治疗后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70例)与预后不良(66例)两组。记录责任血管狭窄度、疗前选择性脑血流量(territorial cerebral blood flow,TCBF)、疗后TCBF_(10 d)、相对选择性脑血流量(relative CBF,rTCBF)以及病灶体积,同时收集患者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卒中分型、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风险因素信息,将上述指标纳入统计模型。对两组间的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统计其单因素差异性,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联合logisitic回归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判。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Z=16.022)、基线NIHSS评分(Z=148.400)、卒中分型(Z=49.640)、责任血管狭窄度(Z=27.193)、TCBF_(疗前)(Z=693.000)、rTCBF(Z=18.874)及病灶体积(Z=-10.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联合分析中,年龄(OR=0.108)、基线NIHSS评分(OR=0.615)、卒中分型中的穿支动脉疾病(OR=90.154)、TCBF_(疗前)(OR=4.611)及病灶体积(OR=0.138)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5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判定方法切实有效(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具有较高价值。责任血管灌注的改变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药物保守治疗方法下,患者90 d预后更易受到年龄、基线NIHSS评分、卒中种类、CBF_(疗前)及病灶体积的影响,并不依赖于责任血管的灌注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药物治疗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IVT桥接EVT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陈静 陈泽鹏 +3 位作者 江沛 张强 周敬华 周华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ALV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IVT桥接EVT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取栓次数及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 β,S100β)]、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S100β、D-D水平低于对照组,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各种类型出血率、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T桥接EVT治疗过程中加用替罗非班可改善ALVOS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凝血功能水平,短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11
作者 熊建 屈战利 +2 位作者 任瑜 尹均明 季一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探讨血管痉挛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3-06就诊于南充市中心医院的42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且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治疗期间...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探讨血管痉挛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3-06就诊于南充市中心医院的42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且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治疗期间发生血管痉挛进行分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管痉挛发生的因素。比较2组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分析血管痉挛是否影响患者预后。结果纳入428例患者,其中34例发生血管痉挛。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年龄、冠心病、高血压、术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总取栓次数、支架取栓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和术前mRS评分是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2组间mTICI分级、术后90 d mRS评分、24 h和出院时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痉挛未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年龄、术前mRS评分是血管内治疗期间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取栓总次数和支架取栓次数可能影响血管痉挛的发生。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血管痉挛并未降低再灌注成功的可能性,且不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血管痉挛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琦 米晓斌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阿替普酶组,接受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尿激酶组,比较两组神经功...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阿替普酶组,接受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尿激酶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脑血管储备功能变化、溶栓后24 h脑出血情况及预后状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阿替普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尿激酶组,Barthel指数高于尿激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阿替普酶组CVR值高于尿激酶组,PI值低于尿激酶组(P<0.05),SS-QOL评分高于尿激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阿替普酶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脑血管储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方案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脑血管储备功能 神经功能 脑出血
下载PDF
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张宁 刘静 +3 位作者 崔涛 王敏 黄箫琪 于创伟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2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6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0例...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6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行机械取栓术,术后均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用浓溶液静脉泵入并维持24 h。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观察组患者预后的指标,建立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延长,且两组治疗3个月后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NIHSS评分、PT、APTT、hs-CRP、S100β均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3.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良好(χ^(2)=8.616,P=0.376)。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能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PT、APTT、术前NIHSS评分、hs-CRP、S100β为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替罗非班 机械取栓术 炎性反应 凝血功能 预后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因素
14
作者 巨文盈 高旸 +2 位作者 何雨轩 左朦 吴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29-73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RNI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对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赋分建立预测RNI的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在312例AACIS患者中,159例(50.96%)具有RN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史(OR=0.518;95%CI 0.290~0.926;P=0.027)与Van Swieten评分(3~4分)(OR=0.537;95%CI 0.294~0.981;P=0.043)是AACIS患者经MT后影响RN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mTICI分级(2b级或3级)(OR=3.912;95%CI 1.706~8.982;P=0.001)是其独立保护因素。构建的AACIS患者MT术后RNI预测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8(95%CI 0.565~0.690;P<0.001),最佳截断值为3分,敏感度为68.39%,特异度为52.98%。结论由AACIS患者糖尿病病史、术前Van Swieten评分、术后mTICI分级组成的预测评分模型对预测患者MT术后RNI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快速神经功能改善 预测评分模型
下载PDF
血清AGEs、NSE、GST水平与伴T2DM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15
作者 张豪 王怡静 +5 位作者 张亚娟 王小红 何维 李嵩韬 聂莉 赵宗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2637-2641,264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水平与伴2型糖尿病(T2DM)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水平与伴2型糖尿病(T2DM)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85例伴T2DM的AACI患者作为观察组,185例不伴T2DM的AACI患者作为AACI组,另选取同期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体检的18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血清AGEs、NSE、GST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统计观察组和AACI组患者VCI发生率,根据是否并发VCI将观察组患者分为VCI组和非VCI组,比较VCI组和非VCI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AGEs、NSE、GST对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和AACI组血清AGEs、NSE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于AA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AACI组血清GST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于AA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组有73例患者,非VCI组有112例患者。观察组、AACI组VCI的发生率分别为39.46%(73/185)和27.57%(51/185)。观察组VCI发生率高于AACI组(P<0.05)。VCI组患者T2DM病程、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非VCI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有颈动脉斑块患者比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比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比例及血清AGEs、NSE水平高于非VCI组,血清GST水平低于非V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延长、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有颈动脉斑块、合并高血压及血清AGEs、NSE水平升高,GST水平降低均是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GEs、NSE、GST联合预测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大于血清AGEs、NSE、GST单独预测的AUC(Z_(联合-AGEs)=4.632,P<0.001;Z_(联合-NSE)=4.075,P<0.001;Z联合-GST=4.318,P<0.001)。结论血清AGEs、NSE水平升高,GST水平降低均可提高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风险,血清AGEs、NSE、GST联合检测对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2型糖尿病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16
作者 梁炳松 张岐平 +3 位作者 李育英 陈英道 李健 饶源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LVO)机械取栓术(MT)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MCE)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前循环LVO行MT治疗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LVO)机械取栓术(MT)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MCE)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前循环LVO行MT治疗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MT相关资料、术后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等],根据患者MT术后是否发生MCE将其分为无MCE组和MCE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预测价值。结果 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MCE的发生率为30.53%(58/1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占比、术后ASPEC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术后ASPECTS是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影响因素(P<0.05)。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术后ASPECTS联合预测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大于四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MCE发生率较高,术前NIHSS评分高、梗死体积大、术前NLR高及术后ASPECTS高的急性前循环LVO患者MT术后更容易发生MCE,术后ASPECTS联合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对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恶性脑水肿 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不良预后的研究
17
作者 李金泽 张罗今 +5 位作者 石琳 李小婉 张立波 杨本强 李晓秋 段阳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6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多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ACLVO)机械取栓术后发生预后不良的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304例ACLVO患者,将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2分的患者纳入预... 目的探讨联合多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ACLVO)机械取栓术后发生预后不良的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304例ACLVO患者,将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2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140),mRS>2分的患者则纳入预后不良组(n=164)。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不良相关的独立变量,将这些变量纳入列线图模型。应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受试者操作曲线(ROC)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入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管成功再通为ACLVO机械取栓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列线图模型显示出良好的校准和区分能力,ROC分析表明联合多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AC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效能优于各单因素模型,DCA亦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论联合多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CLVO患者机械取栓后预后不良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预后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介入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李士伟 徐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介入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4月通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所有...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介入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4月通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比较两组出院时血管再生能力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出院时外周血Hcy水平和Vaspin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出院时患侧上肢臂丛神经传导速度和Fuel-Meye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ET-1(32.1±10.7)ng/L低于对照组的(69.1±15.6)ng/L(P<0.05),NO水平(33.8±8.8)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5.4±6.5)μmol/L(P<0.05),VEGF水平(84.7±23.2)ng/L高于对照组的(55.4±18.0)ng/L(P<0.05)。出院时观察组Hcy水平(13.4±5.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2.9±8.5)μmol/L(P<0.05),Vaspin水平(2.1±0.8)μg/L低于对照组的(0.9±0.3)μg/L(P<0.05)。出院时观察组臂丛神经运动及感觉分支传导速度分别为(75.3±16.8)m/s和(51.2±10.4)m/s,快于对照组的(56.5±10.7)m/s和(39.8±8.6)m/s(P<0.05),Fuel-Meye评分(59.8±12.2)分高于对照组的(43.4±8.1)分(P<0.05)。结论:针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使用丁苯酞能有效提高介入血管再通治疗后血管再生能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介入血管再通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脑卒中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降血压治疗分析
19
作者 李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45-0048,共4页
论证降血压药物处置手段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群体的作用价值。方法 2021年8月-2023年5月,将8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常规处置,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降血压药物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论证降血压药物处置手段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群体的作用价值。方法 2021年8月-2023年5月,将8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常规处置,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降血压药物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群体推进降血压药物处置,效能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 降血压药物治疗 常规治疗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原文传递
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那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9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尿激...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9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组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别为(8.96±1.13)分、(1.66±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47±1.25)分、(2.04±0.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流速、流速峰值分别为(75.41±5.83)cm/s、(49.58±4.45)cm/s、(95.68±6.78)cm/s,均高于对照组的(67.89±5.74)cm/s、(42.36±4.28)cm/s、(88.41±6.59)c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效果更佳,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预后情况,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尿激酶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