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演变及思考
1
作者 刘立婷 史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1,共7页
自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首次被报道以来,其诊断及分级标准不断演变。近年来,新生儿ARDS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其研究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就2012年柏林标准、2017年蒙特勒标准和2023年第二届小儿急性肺... 自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首次被报道以来,其诊断及分级标准不断演变。近年来,新生儿ARDS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其研究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就2012年柏林标准、2017年蒙特勒标准和2023年第二届小儿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更新的儿童ARDS诊断标准(PALICC-2标准)在新生儿ARDS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比较3种诊断标准的异同,分析3种诊断标准应用于新生儿ARDS时其分级标准、触发因素、发病率、病死率、不良预后和治疗等的差异,并提出未来新生儿ARDS诊断标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标准 变迁
下载PDF
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杨波 金肇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1-626,共6页
目的 观察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西维来司他钠)、联合组(常规治... 目的 观察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西维来司他钠)、联合组(常规治疗+西维来司他钠+乌司他丁),各52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分数(PaO_(2)/FiO_(2))、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恢复速度、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联合组治疗前MLIS评分、SOFA评分、ELWI、PaO_(2)/FiO_(2)、WBC、NEUT%、ESM-1、suPAR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MLIS评分、SOFA评分、ELWI、WBC、NEUT%、ESM-1、suPAR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脓毒症所致ARDS中可减轻患者肺损伤及炎症反应,加快恢复,改善肺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西维来司他钠 乌司他丁
下载PDF
自制水枕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刘晓丽 张勤 +4 位作者 贾平 王丽 郭丹阳 蒲在春 刘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中自制水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经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124例,按入住ICU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使用自...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中自制水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经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124例,按入住ICU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使用自制水枕(静脉营养袋注水)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软枕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氧合指数、操作时间(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时从翻身操作开始到结束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人工气道滑脱、人工气道弯折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7 d后的氧合指数均升高(P均<0.05);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后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操作时间分别为9.02 (8.36, 10.31)、9.51(8.64, 10.79)min,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发生人工气道滑脱0例、人工气道弯折11例(17.74%)、压力性损伤9例(14.52%),对照组分别为0例、13例(20.97%)、26例(41.94%),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重度ARDS患者采用自制水枕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有助于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水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损伤
下载PDF
基于肺部超声的预测模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林海 姚明明 +2 位作者 秦子文 付诗琳 汪红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的肺部超声(LUS)-ARDS评分模型,并将其性能与胸部CT比较。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急诊或ICU收治的325例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按照3∶1的比例分别纳入训练... 目的建立并验证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的肺部超声(LUS)-ARDS评分模型,并将其性能与胸部CT比较。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急诊或ICU收治的325例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按照3∶1的比例分别纳入训练集243例和验证集82例,以专家团队诊断结果为“参考”,将患者分为ARDS组(训练集63例,验证集37例)和非ARDS组(训练集180例,验证集45例),患者均接受LUS检查,检查方法为肺部12分区法,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LUS-ARDS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US-ARDS评分对ARDS的诊断效能,获得诊断截断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243例(26.03%)ARDS和82例(45.12%)ARDS患者分别被纳入训练集和验证集;将肺左侧LUS通气评分、肺右侧LUS通气评分和前外侧胸膜线异常数构建LUS-ARDS评分为LUS-ARDS评分=LUS-ARDS评分=2.6×左侧LUS通气评分+1×右侧LUS通气评分+3.4×前外侧区域胸膜线异常数,该评分系统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5%CI:0.85~0.95),验证集中的ROC的AUC为0.85(95%CI:0.77~0.93);在有胸部CT的患者中,LUS-ARDS评分的ROC的AUC为0.85(95%CI:0.78~0.90)。结论LUS-ARDS评分可用于准确诊断ARDS,其可能是诊断ARDS的一个有用的辅助工具。其诊断性能与胸部CT(金标准)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预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特征研究
5
作者 原静 李书芳 郎元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医生识别高危患儿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ARDS风险儿童(ARF-PARDS)入院后是否进展为PARDS,将其分为PARDS组和非PARDS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结局,并探讨影...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医生识别高危患儿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ARDS风险儿童(ARF-PARDS)入院后是否进展为PARDS,将其分为PARDS组和非PARDS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结局,并探讨影响因素及其预测评估效能。结果(1)相对于非PARDS患儿,PARDS患儿的BMI数值较大(P<0.05),男童比例较高(P<0.05),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较高(P<0.05),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较小(P<0.05),利尿剂、血液制品及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较多(P<0.05),血清K+水平略低(P<0.05),而血清Na+水平较高(P<0.05)。(2)PARDS患儿生命体征各指标变化大多平稳,仅血氧饱和度/吸入氧分率的比值(SFR)水平初始值较低,后续有明显升高(P<0.05)。(3)入院时较高的SFR是ARF-PARDS患儿进展为PARDS的保护因素(P<0.05),应用利尿剂是ARF-PARDS患儿进展为PARDS的危险因素(P<0.05)。(4)PARDS患儿的PICU时间和机械通气(MV)时间都明显偏长(P<0.05)。47例PARDS患儿院内死亡11例,生存率为76.60%,明显低于非PARDS患儿生存率(P<0.05)。结论进展为PARDS可恶化ARF-PARDS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电针尺泽、上巨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2的影响
6
作者 孟建标 刘昊 +1 位作者 赖志珍 张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31-334,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受损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使肺泡中充满富含蛋白的水肿液^([1])。在炎症、损伤及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起到稳定内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受损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使肺泡中充满富含蛋白的水肿液^([1])。在炎症、损伤及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起到稳定内皮细胞的作用^([2])。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可活化内皮细胞,降低内皮细胞间连接的稳定性,促进血管的炎症性重塑,且与ARDS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4])。尺泽穴为肺经“合穴”,电针尺泽有平喘及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电针 尺泽 上巨虚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下载PDF
PiCCO与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比较
7
作者 蔡晓扬 宁耀贵 孙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比较给予脓毒症休克(SS)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SS合并重度ARDS患者共计10... 目的:比较给予脓毒症休克(SS)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SS合并重度ARDS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给予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目标达标率、生命体征、代谢指标、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6 h后的复苏目标达标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后尿量(UO)、平均动脉压(MAP)均提高,心率(HR)均降低,研究组UO、MAP均较对照组更高,HR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均升高,乳酸(Lac)水平均降低,研究组ScvO_(2)较对照组更高,Lac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VP监测,给予SS合并重度ARDS患者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提高复苏目标达标率,维持生命体征,改善代谢指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中心静脉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白奎 郭凤杰 秦国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51-455,共5页
目的 探究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通过随机及前... 目的 探究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通过随机及前瞻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不同通气方式在ARDS患者中的作用,其中A组52例接受改良式俯卧位通气,B组46例接受传统俯卧位通气。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俯卧位通气4 h后)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动力学指标[气道阻力、静态肺顺应性(Cst)]、氧合指数及腹腔压力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情况。结果 (1)A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B组,撤机成功率高于B组(P<0.05);(2)干预后,两组患者HR均较干预前上升,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两组Cst水平均较干预前上升且A组高于B组,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两组腹腔压力均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低于B组,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69%(4/52)]低于B组[23.91%(11/46)](P<0.05);(6)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A组病死率[23.08%(12/52)]低于B组[43.48%(20/46)](P<0.05)。结论 改良俯卧位通气对ARDS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相关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且预后状况良好,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静态肺顺应性 氧合指数 腹腔压力 预后
下载PDF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因素
9
作者 郭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90-794,共5页
目的研究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导致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4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接受V-V ECMO治疗的5... 目的研究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导致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4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接受V-V ECMO治疗的57例COVID-19导致的重度ARDS患者,并根据出院30 d后的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幸存组。比较两组基础信息、临床指标、药物疗程以及与COVID-19关联紧密的高血压、糖尿病、炎症反应等,筛选出影响预后和存活率的可能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初步明确新冠重度ARDS患者接受V-V ECMO治疗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57例患者中,幸存组19例(33.3%),死亡组38例(66.7%)。V-V ECMO使用48 h后,两组乳酸(Lac)、白介素-6(IL-6)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和高血压对患者的存活率无影响,但糖尿病对V-V ECMO治疗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有影响(P<0.0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糖尿病对COVID-19导致的重度ARDS患者接受V-V ECMO治疗的效果有一定影响,Lac、IL-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陈利媛 张雪峰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5期155-159,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重症患者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价值。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句容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ARDS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重症患者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价值。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句容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ARDS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氧合指数为(286.25±22.50)mmHg、动脉血氧分压(77.72±5.5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9.25±4.47)mmH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3、6.191、4.956,P均<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以及呼气末正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人工气道拔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会使患者血气指标得到改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促使患者的康复速度更快,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也满意此种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康复情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护理风险干预在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王颖 郭娜 +1 位作者 齐艳玲 刘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21-0124,共4页
分析为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提供护理风险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电脑抽号法分为两组间均含有30例急性患者的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前组应用护理风险干预,后组应... 分析为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提供护理风险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电脑抽号法分为两组间均含有30例急性患者的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前组应用护理风险干预,后组应用常规干预,将两组的不同加以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干预效果、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应用护理风险干预为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干预 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效果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创伤出血性休克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12
作者 司筱芊 赵秀娟 +1 位作者 朱凤雪 王天兵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出血性休克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共314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2名,女性患者162名,年龄中位数为63.00(49.7... 目的:探讨创伤出血性休克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共314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2名,女性患者162名,年龄中位数为63.00(49.75~82.00)岁。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临床指标,根据入院7 d内是否发生ARDS将患者分为两组,即ARDS组(n=89)和非ARDS组(n=225),通过判定差异寻找ARD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是否出现ARDS的回归模型。结果: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的发生率为28.34%,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史、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受伤原因为车祸伤和肌钙蛋白Ⅰ升高,各独立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分别为4.01(95%CI:1.75~9.20)、5.22(95%CI:1.29~21.08)、1.07(95%CI:1.02~1.57)、2.53(95%CI:1.21~5.28)和1.26(95%CI:1.02~1.57),P值分别为0.001、0.020、0.009、0.014和0.034。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男性0.59(95%CI:0.51~0.68)、冠心病史0.55(95%CI:0.46~0.64)、APACHEⅡ评分0.65(95%CI:0.57~0.73)、受伤原因为车祸伤0.58(95%CI:0.50~0.67)、肌钙蛋白Ⅰ0.73(95%CI:0.66~0.80),总体预测值为0.81(95%CI:0.74~0.88)。结论:ARDS在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男性、冠心病史、高APACHEⅡ评分、受伤原因为车祸伤和肌钙蛋白Ⅰ升高是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监测这几项指标有利于早期识别和治疗创伤出血性休克后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创伤 出血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MP-9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13
作者 胡苗 向淑麟 +7 位作者 熊滨 韩林 庞静 蒋玲玉 计德斌 王晗 黄真 任彦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后24 h内休克发生情况将其分...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后24 h内休克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61例)和ARDS非脓毒性休克组(52例)。选取同期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患者治疗后28 d转归情况,将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分为存活组(27例)和死亡组(34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以及MMP-9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MP-9对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ARDS非脓毒性休克组的MMP-9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RDS非脓毒性休克组的MMP-9表达水平高于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MP-9可有效预测ARDS并脓毒性休克的发生[AUC(95%CI)=0.666(0.565~0.767)],其最佳临界值为28.53 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47.50%,特异度为94.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9[OR(95%CI)=0.976(0.954~0.999)]、氧合指数[OR(95%CI)=0.978(0.957~1.000)]、IL-6[OR(95%CI)=1.004(1.000~1.008)]是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MP-9可有效预测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AUC(95%CI)=0.735(0.605~0.865)],其最佳临界值为33.83 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77.78%。结论MMP-9对ARDS并脓毒性休克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对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脓毒性休克 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单味中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石燕婷 马春林 +1 位作者 倪琦 林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26-730,共5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非心源性因素引起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进行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1]。ARDS是一种异质性和多因素疾病,起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非心源性因素引起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进行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1]。ARDS是一种异质性和多因素疾病,起病急,进展快,病因复杂多样,目前临床上对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中药治疗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纤维化中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爱琴 张震 +2 位作者 徐雅楠 朱金源 张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1-574,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m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主要是由于各种肺内外损伤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其发病机制复杂,起病急且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肺纤维化是ARD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之一,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m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主要是由于各种肺内外损伤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其发病机制复杂,起病急且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肺纤维化是ARD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之一,是导致ARDS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ARDS中肺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一定程度上由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决定。因此,本文旨在综述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在ARDS肺纤维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机制,为ARDS肺纤维化的诊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清醒俯卧位通气体验的质性研究
16
作者 苏汉扬 陈圆 +2 位作者 张星 卢敬梅 王卫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 深入探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的体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3年4-6月对17例行俯卧位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对质性数据的总结和分析,... 目的 深入探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的体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3年4-6月对17例行俯卧位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对质性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共提炼出4个主题,包括治疗动机和期望、患者体验和感受、俯卧位依从性的促进因素、俯卧位依从性的障碍因素。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清醒俯卧位通气的体验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对于需行清醒俯卧位通气的患者,提高患者舒适度、增强患者治疗动机和期望、调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以及支持患者的自我管理努力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清醒俯卧位通气 促进因素 障碍因素 依从性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体位管理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薛海燕 黄慧 +1 位作者 赵丽爽 谭丽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7-1212,共6页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过程中的体位管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位管理 俯卧位通气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多次体外膜氧合上机成功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例报告
18
作者 张晓倩 居来提 +3 位作者 王睿 李颖 郭驹 宋云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2期131-135,138,共6页
近些年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具体的共识及指南,但对于危重型COVID-19的治疗仍较为棘手,其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凝血功能障碍、全身炎... 近些年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具体的共识及指南,但对于危重型COVID-19的治疗仍较为棘手,其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凝血功能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为ARDS的强有力治疗手段,但对COVID-19导致的ARDS使用ECMO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报道了1例新冠病毒肺炎使用两次ECMO,治疗长达90 d,最终抢救成功病例,旨在与大家分享危重型COVID-19救治治疗经验。本研究获得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072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氧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多次辅助循环
下载PDF
血清RAGE、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及IFN-γ/IL-4变化的关系
19
作者 王敬才 郭春艳 +1 位作者 杨丽昕 敬小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52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 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继发性ARDS将患儿分为ARDS组(n=56)和对照组(n=44),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采集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IFN-γ/IL-4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SP患儿性别、年龄、体温以及发病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ARDS组致病菌种类多于对照组,PaO_(2)/FiO_(2)和APS评分、血清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致病菌种类、PaO_(2)/FiO_(2)、RAGE、HMGB1表达、IFN-γ、IL-4和IFN-γ/IL-4均为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经Pearson相关检验,SP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水平与IFN-γ、IL-4和IFN-γ/IL-4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RAGE、HMGB1水平预测SP患儿发生ARDS的AUC分别为0.707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73.2%、64.3%,特异度分别为68.2%、77.3%,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1.8%。结论SP继发ARDS患儿血清中RAGE、HMGB1表达水平较高,与IFN-γ/IL-4呈正相关,监测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FN-Γ IL-4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曾慧志 曾广志 +1 位作者 梅林 陈海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仰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分压(PO_(2))、血氧饱和度(S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O_(2)、SO_(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CO_(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肺活量(FVC)、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_(1)、FVC、FEV_(1)/FV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肺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气末正压通气 俯卧位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