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9篇文章
< 1 2 2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PA、PSP、CD64、sCD14-ST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
1
作者 王俭 胡林兵 +2 位作者 罗宁 徐华英 冯小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前白蛋白(PA)、血清胰石蛋白(PSP)、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I(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眉山市四所医院收治的498例儿...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前白蛋白(PA)、血清胰石蛋白(PSP)、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I(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眉山市四所医院收治的49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23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6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比较三组儿童的临床资料,同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则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获得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AUC分别为0.885、0.780、0.818、0.848、0.934。其中,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9.20%,81.40%,诊断价值均较高。结论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清PA水平呈低表达,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呈高表达;且细菌感染较非细菌感染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PA水平降低,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和CD64指数则升高;联合检测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有助于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前白蛋白 血清胰石蛋白 CD64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胜 白永凤 +3 位作者 吴辉飞 郑美霞 陈荟琳 陆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ARI患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ARI患儿鼻咽拭子标本1650份,采用实时荧光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ARI患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ARI患儿鼻咽拭子标本1650份,采用实时荧光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收集患儿一般信息,按性别和年龄(0~<12个月、1~<4岁、4~<7岁、7~14岁)分组,并分析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特点。结果1650例患儿样本中有874例检出≥1种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为53.0%。各病原体检出率:肺炎支原体(MP)28.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0.3%、人鼻病毒(HRV)4.7%、腺病毒(ADV)2.1%、甲型流感病毒(FluA)0.4%、乙型流感病毒(FluB)0.1%。有60例患儿以多重感染形式(≥2种病原体检出),多重感染最多的是RSV+HRV(30.0%),三重感染2例(3.3%)。不同年龄组间病原体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4岁年龄段病原体检出率最高(63.7%),各年龄组间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明显。单一病原体感染中,RSV以1~<4岁组患儿检出率最高(27.7%),MP以7~14岁组患儿检出率最高(57.7%),四组患儿间MP、R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常见病原体在每月均有检出。结论MP、RSV是导致ARI住院儿童的主要病原体,且不同病原体检出率与住院患儿年龄密切相关。病原体的存在形式以单纯感染为主,多重感染中以双重感染为主。加强对呼吸道病原体的监测和扩大监测范围对儿童ARI防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住院儿童 呼吸道病原体 流行特征
下载PDF
血清MyD88和TRAF-6联合检测在儿童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3
作者 杨静 刘华朋 柳旎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儿童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组)。... 目的探讨血清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儿童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组)。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非细菌感染组(42例)和细菌感染组(38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8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32例)。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22例)。以同期80名体检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儿童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评估预后的效能。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组血清MyD88、TRAF-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细菌感染组血清MyD88、TRAF-6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0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MyD88、TRAF-6水平依次升高(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yD88、TRAF-6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734、0.876。预后不良组细菌感染、下呼吸道感染、重度病情所占比例和白细胞(WBC)计数、反应蛋白(CRP)、MyD88、TRAF-6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病情、CRP升高、MyD88升高、TRAF-6升高均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693、1.864、3.218、2.869,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142~2.510、1.228~2.830、1.561~6.633、1.511~5.44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yD88、TRAF-6、CRP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848、0.900、0.817、0.951。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MyD88、TRAF-6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对儿童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C反应蛋白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下载PDF
2021—2022年温州市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变化分析:一项单中心研究
4
作者 黄伊凡 祁心怡 +3 位作者 刘秀静 谢振迪 余坚 陈占国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79-286,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2021年和2022年温州市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s)病原谱变化特点,为温州市儿童ARIs的精准诊治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ARIs住院患儿的1... 目的:对比分析2021年和2022年温州市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s)病原谱变化特点,为温州市儿童ARIs的精准诊治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ARIs住院患儿的13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对比分析2021年和2022年ARIs住院患儿的病原谱特征,以及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和病原体感染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2021年和2022年病原体总阳性率分别为70.74%(3 477/4 915)和70.74%(6 099/8 622)。2022年检出率排名前五位的主要病原体,从2021年依次为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副流感病毒(HPIV)、腺病毒(HADV)和偏肺病毒(HMPV),转变为HRV、肺炎支原体(Mp)、HRSV、HADV和HMPV。2022年Mp、HADV和HMPV检出率较2021年明显升高(均P<0.01),HRV、HRSV、HPIV检出率较2021年明显下降(均P<0.01)。2022年呼吸道病原体总体检出率男童略高于女童,以2~<4岁组最高,夏季检出率最高(均P<0.01)。与2021年相比,2022年Mp感染有暴发趋势,以夏季最为明显,尤其是7~14岁年龄组。不同的主要病原体好发年龄段有低龄化或高龄化趋势,感染高发季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前、延长或季节互换。2022年单一感染明显升高,多重感染明显下降,多重感染以HRV+Mp为主。结论:2022年温州市住院儿童ARIs病原谱与2021年相比有较大变化。低段幼儿仍是重点防治对象,Mp、HADV和HMPV感染率上升以及H3N2大暴发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持续加强ARIs的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谱 变化 趋势 住院患儿
下载PDF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特征研究
5
作者 周高静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环境污染等因素致使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环境污染等因素致使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本研究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6
作者 黄幼芳 蓝惠华 +1 位作者 林一 张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5期825-828,共4页
目的调查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的489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886例、女2010例,年龄1 d~102岁。分析患者血清M... 目的调查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的489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886例、女2010例,年龄1 d~102岁。分析患者血清MP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和CP-IgM抗体检出情况,并对比MP和CP感染类型、人群及季节分布特征。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2021年至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IgM抗体和CP-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4.48%(709/4896),其中MP阳性率为12.58%(616/4896),CP阳性率为1.63%(80/4896),MP+CP阳性检出率为0.27%(13/4896),以单一MP感染为主。女性MP阳性率高于男性[17.31%(348/2010)比9.74%(281/2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48,P<0.001);不同性别C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05)。MP、CP在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7.938、55.070,均P<0.05),MP以0~14岁儿童为主要感染对象,CP以6~40岁为高发年龄。夏季总MP阳性率[15.30%(268/1752)]、总CP阳性率[2.40%(42/1752)]均高于其他季节;不同季节总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47,P<0.001),MP感染高发于夏秋季;而不同季节总C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14,P=0.249)。结论MP、CP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其中以MP感染为主,呈现季节、性别和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急性呼吸道感染 IGM抗体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1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五项病毒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刘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1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儿童五项病毒联合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ARI患儿共计10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柯萨奇B组病毒(CVB)的免... 目的探讨1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儿童五项病毒联合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ARI患儿共计10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柯萨奇B组病毒(CVB)的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分析五项病毒阳性检出率,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程度、不同发病季节患儿的阳性率。结果100例患儿中共38例患儿检出病毒抗体阳性(38.00%),其中单种病毒感染36例(36.00%),混合病毒感染2例(2.00%),所有感染类型中以MP感染居多(15.00%);不同性别患儿的五项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岁患儿与<1岁、>6岁患儿相比MP阳性率、总阳性率更高(P<0.05),<1岁患儿与>6岁患儿相比总阳性率更高(P<0.05),<1岁患儿与1~6岁、>6岁患儿相比RSV阳性率更高(P<0.05);重度患儿与轻度、中度患儿相比RSV阳性率、总阳性率更高(P<0.05);冬季发病患儿与春季发病患儿相比总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MP是引发儿童ARI的主要病毒,五项病毒分布受到年龄、病情程度及发病季节影响,1~6岁患儿易受到MP感染,<1岁患儿易受到RSV感染,患儿病情加重多由RSV导致,且病毒性ARI在冬季高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柯萨奇B组病毒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特征
8
作者 赵常亮 蒋海燕 +1 位作者 吴玥 刘利军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将2016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包头市7家三级医院儿科40180例0~12岁ARI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纳入研究,并按性别、年龄、季节...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将2016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包头市7家三级医院儿科40180例0~12岁ARI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纳入研究,并按性别、年龄、季节、年份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高通量荧光基因芯片技术进行26种34个亚型病原体基因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40180例标本中,共32887例检出病原体,检出率为81.85%;其中16289例(49.53%)为单一病原体感染,11679例(35.51%)为双重感染,4919例(14.96%)为三重及以上感染。累计检出58993株病原体株,其中细菌检出率为66.69%(26798/40180);病毒检出率为71.89%(28884/40180)。细菌中前3位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病毒中前3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男性22727例(56.56%),女性17453例(43.44%);病毒与细菌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180、5.645,P值均<0.05)。年龄<3岁者占69.35%(27865/40180),其病毒、细菌、白色念珠菌、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均高于≥3岁儿童(χ^(2)值分别为1505.948、4613.823、48.792、4361.449,P值均<0.001)。春季送检10858份(27.02%),夏季送检7048份(17.54%),秋季送检9765份(24.30%),冬季送检12509份(31.13%),除了肺炎克雷伯菌,其他病原体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一年四季均以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在病毒感染中,春秋两季以副流感病毒为主,夏季以腺病毒为主,冬季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不同年份的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2016年至2021年肺炎链球菌是感染占比最高的病原体。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0~12岁ARI患儿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其次为细菌、肺炎支原体。男性患儿发病率高于女性患儿;年龄<3岁者高于≥3岁者;冬春季高于夏秋季,医务工作者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分布 高通量荧光基因芯片 流行特征 肺炎链球菌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管理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王鑫 陈巍 张淑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8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月黑龙江省医院互联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联合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月黑龙江省医院互联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联合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两组均完成14 d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管理质量、自我管理水平、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14 d后查对制度、护理文书、病房管理及感染防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4 d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4d后满意度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基于互联网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和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健康管理 急性呼吸道感染 管理质量 自我管理水平 满意度 依从性
下载PDF
自贡市自流井区红旗街道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情况研究
10
作者 武春莲 武梦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39-0042,共4页
探讨研究自贡市自流井区红旗街道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I)及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桂湖社区的老年人群510例,对所有老年群体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所有... 探讨研究自贡市自流井区红旗街道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I)及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桂湖社区的老年人群510例,对所有老年群体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所有人群的ARI、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流感发生情况。观察所有人群当中特征因素不同下的ARI发生情况。观察所有未接种流感疫苗人群未接种的具体原因。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进行前的4个月之内,510例人群当中共有118例(23.10%)出现ARI。本次调查研究进行前的12个月之内,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数共有19例(3.7%);还有67例(13.1%)不能明确的记得自己是否接种流感疫苗,424例(83.1%)未接种流感疫苗。未接种流感疫苗和接种流感疫苗的ARI发生比率差异显著(P<0.05)。随着年龄的持续增长,发生ARI的比率也随之升高(P<0.05)。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原因主要为不知道流感疫苗(40.8%),自觉身体素质好(30.9%),对接种不良反应有所担心(14.6%),社区医师未建议(13.9%)。结论 自贡市自流井区红旗街道社区老年人群发生ART的情况比较严峻,且绝大部分社区老年人未接种流感疫苗。在社区今后的ARI及流感防控工作当中一定要实施多样化、全方位的宣传,让老年人可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 疫苗 接种
下载PDF
海南省2012-2021年儿童RSV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海梅 张宇庆 +9 位作者 蔡思铭 谭晓宇 张雪梅 万科成 陆雄富 朱厚才 杨子江 刘嘉宇 杜宇昂 霍开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8期833-838,共6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治儿童RS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海南省多家医院住院治疗的59312例A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对RSV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 目的分析海南省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治儿童RS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海南省多家医院住院治疗的59312例A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对RSV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RSV、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腺病毒、Q热立克次体、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59312例ARTI患儿的RSV-IgM阳性率为2.07%(1226/59312)。2016—2018年RSV-IgM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并在2017年、2018年达到高值,分别为4.46%、5.20%,随后呈下降趋势。男性ARTI患儿的RSV-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2.21%vs 1.82%;χ^(2)=10.714,P<0.001)。夏季ARTI患儿RSV-IgM阳性率最高(2.59%),秋季最低(1.70%)。1226例RSV-IgM阳性患儿中,单纯RSV-IgM阳性485例(39.56%),混合感染741例(60.44%)。其中合并1种其他病原体感染505例(41.19%),合并2种其他病原体感染191例(15.58%),合并3种其他病原体感染45例(3.67%)。对于RSV-IgM阳性患儿,以临床诊断为肺炎的占比最高,以咳嗽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混合感染患儿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单一RSV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2012—2021年住院ARTI患儿RSV-IgM总阳性率为2.07%。RSV感染以夏季发病率最高,秋季发病率最低。各年龄段均有RSV感染发生,其中婴儿期RSV感染率最高,学龄期最低。男性RSV感染率高于女性。RSV感染常合并1种病原体感染,多为肺炎支原体。RSV感染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鼻塞、流涕、喘息和气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海南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30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瑞 袁旭 +1 位作者 田学文 鲁艳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常见病原体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双扩增技术(即T7核酸扩增和生物素信号放大技术)检测致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7种病原体包括:RSV、甲型流感病毒(Fl... 目的比较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常见病原体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双扩增技术(即T7核酸扩增和生物素信号放大技术)检测致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7种病原体包括:RSV、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核酸(CP),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该院302例检测阳性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结果RSV,Flu B,PIV阳性检出率位列前三,分别为61.6%,19.9%,12.3%,其中Flu A,CP检出率为0。分析上述病原感染患儿实验室指标发现:Flu B感染患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降低比例分别为36.4%、32.7%、45.5%,23.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升高的比例分别为45.3%、26.4%;ADV感染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升高比例分别为76.2%,61.9%,76.2%;MP感染患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增加比例均为88.9%,血红蛋白降低比例为50.0%;RSV感染、PIV感染组患儿除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比例明显,分别为47.3%、41.4%,其余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Flu B、ADV感染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常伴血常规、生化以及凝血部分指标明显波动,相较其他病原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能更易发生重症。RSV、PIV感染患儿肝功能指标可表现为异常升高。除此之外,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也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疗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体 急性呼吸道感染 实验室特征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前后深圳市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常见11种病原体变化分析
13
作者 王荣君 罗小娟 +6 位作者 任振敏 黄丽兰 刘永秋 刘景 唐丹 曹科 陈运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937-940,共4页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乙类乙管”前后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患儿的病原学特征和病原谱的变化,为临床诊治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以2022年1月8日至2022年7月30日的数据作为“乙类乙管”前、2023年1月8日至2023年7月3...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乙类乙管”前后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患儿的病原学特征和病原谱的变化,为临床诊治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以2022年1月8日至2022年7月30日的数据作为“乙类乙管”前、2023年1月8日至2023年7月30日的数据作为“乙类乙管”后,回顾性分析“乙类乙管”前后,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ARTI患儿COVID-19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常见11种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 ARTI住院患儿SARS-CoV-2核酸阳性共检出347例,“乙类乙管”前检出225例,合并检出其他病原体29例(12.89%,29/225),以HPIV最常见(31.03%,9/29);“乙类乙管”后检出122例,合并检出其他病原体28例(22.95%,28/122),以RSV最常见(28.57%,8/28),“乙类乙管”前后SARS-CoV-2核酸阳性合并其他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4,P=0.016)。“乙类乙管”后春季(2023年1月8日至2023年4月30日)病原总检出率(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为60.82%(2 864/4 709),以IVA(22.64%,1 066/4 709)、HRV(19.86%,935/4 709)、RSV(13.29%,626/4 709)为主,混合感染301例(6.39%,301/4 709);夏季(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7月30日)病原总检出率为70.26%(4 012/5 710),以RSV(21.63%,1 235/5 710)、MP(13.91%,794/5 710)、HPIV(10.05%,574/5 710)为主,混合感染710例(12.43%,710/5 710),均显著高于“乙类乙管”前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19“乙类乙管”后ARTI病原总检出率显著升高,检出病原谱发生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病原体
下载PDF
4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分析
14
作者 葛丽霞 齐美琦 +4 位作者 王柏茵 辛德莉 李爱华 罗明 黄芳 《首都公共卫生》 202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呼吸道非细菌性病原体的感染特点,为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应急总医院儿科门诊确诊为ARI的患儿纳入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多种病...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呼吸道非细菌性病原体的感染特点,为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应急总医院儿科门诊确诊为ARI的患儿纳入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明确致病病原体。结果共收集病例460例,检出致病病原体总阳性率为68.0%,未检出肺炎衣原体(CP),流感病毒(I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0.2%,其次是副流感病毒(PIV),为16.3%,肺炎支原体(MP)为5.7%,肠道病毒(EV)为5.7%。单病原感染者占70.2%,双病原感染(即双重感染)者占8.9%,3种及以上病原同时检出者占1.3%。结论IV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体,早期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将有助于儿科医生诊治和控制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儿童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芳芳 王春红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634-1635,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98例作为感染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8例人群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群的CRP与WBC含量,同时进行相关...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98例作为感染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8例人群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群的CRP与WBC含量,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诊断价值判断。结果感染组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感染组的血清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在两组196例入选者中,Spearsman分析显示CRP、WBC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及WBC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1。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多伴随有WBC升高与血清CRP的高表达,也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存在相关性,CRP及WBC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急性呼吸道感染 联合检测 诊断效果 相关性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益清 李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3期115-117,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头孢克肟组与联合干扰素组,每组43例。头孢克肟组予...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头孢克肟组与联合干扰素组,每组43例。头孢克肟组予以头孢克肟,联合干扰素组在头孢克肟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2组均持续用药4 d。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控制时间,用药前、用药4 d后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计数(NE),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干扰素组总有效率高于头孢克肟组(95.35%vs. 81.40%,χ^(2)=4.074,P=0.044)。联合干扰素组咳嗽、喘憋、发热及肺啰音控制时间短于头孢克肟组(P<0.01)。用药4 d后,2组血清CRP水平、LYM、NE较用药前降低,且联合干扰素组血清CRP水平、LYM、NE低于头孢克肟组(P<0.05或P<0.01)。联合干扰素组与头孢克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vs. 4.65%,χ^(2)=0.179,P=0.672)。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能够提高疗效,快速控制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重组人干扰素 头孢克肟 炎性因子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对COPD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政 黄志英 刘成辉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325-1327,共3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COPD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COPD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两组均维持一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aO_(2))、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莫西沙星 血气指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分析
18
作者 莫丽燕 章建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9期1369-1371,共3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794例,采集其鼻咽分泌物,用荧光免疫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Flu A、B...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794例,采集其鼻咽分泌物,用荧光免疫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Flu 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型),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共检出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1,381株,2018-2019年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16.35%,2020-2021年总检出率20.10%。与2018-2019年相比,2020-2021年RSV检出率增高,而ADV、PIV-2、PIV-3、Flu-B的检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在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5),PIV-3在2018-2019年主要流行于春夏季(4.70%、5.76%),在2020-2021年主要流行于秋冬季(3.2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存在明显的年龄分布及季节性差异,以RSV感染为主,其次为PIV-3,Fl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儿童
下载PDF
2019—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监测分析
19
作者 吴俊 赵科伕 刘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18-123,共6页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患者的监测结果。方法筛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监测科室(呼吸内科、儿内科与重症监护科)SARI患者的资料,并采集患者鼻...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患者的监测结果。方法筛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监测科室(呼吸内科、儿内科与重症监护科)SARI患者的资料,并采集患者鼻咽拭子、呼吸道分泌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甲乙通用性流感病毒。结果2019—2021年,共监测SARI患者934例,占监测科室同期入院病例的12.04%;2019年、2020年和2021年,SARI患者分别占入院患者的10.62%、14.90%和11.40%。2020年,检测出的SARI患者占比较高。2019—2021年,SARI监测病例主要集中于冬春季节,以5岁以下儿童病例占比较大(54.82%),男女比例为1.66∶1。SARI的监测科室分别为儿内科(82.12%)、呼吸内科(17.77%)以及重症监护科(0.11%);2019—2021年采集的934份咽拭子标本经实验室检测,阳性标本39份,阳性率为4.17%,主要感染病毒类型为B型Victoria系[27例(69.23%)]。SARI与流感阳性感染患者中合并症最常见的为肺炎,SARI合并并发症的467例患者中,99.36%的患者转归为治愈或好转,不合并并发症的患者中,99.57%的患者转归为治愈或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SARI病例采样前最常用的药物为抗生素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SARI病例中,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中有98.66%疾病转归为治愈或好转,而不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中,99.53%的患者疾病转归为治愈或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3)。结论2019—2021年,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SARI病例多为男性、儿童、老人,冬春季为高发季节,流感阳性患者主要感染菌株均为FluB,且所有患者转归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监测结果 鼻咽拭子 呼吸道分泌物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
20
作者 张恒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疗效评估。方法:选择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者73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头孢呋辛酯和头孢呋辛酯联用小儿豉翘清...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疗效评估。方法:选择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者73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头孢呋辛酯和头孢呋辛酯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了疗效检查,包括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等,并对两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儿童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总退热时间、咳嗽及流涕症状的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单独使用抗生素的患儿。观察组患儿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治疗效果更好,可显著降低患儿退热时间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过程中对儿童的安全性更高,值得未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高热 抗生素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头孢呋辛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