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0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容量指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远期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琦 杨树 +2 位作者 成旭东 黎炳护 余能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0.3 vs≥0.3)和脑血容量(CBV)指数(>0.7 vs≤0.7)进行分组,将组间临床资料及术后1年mRS评分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1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术后1年达到良好预后的有34例(55.7%)。高CBV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低CBV组(76.9%vs 40%),低HIR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高HIR组(73.9%vs 44.7%)(P<0.05)。CBV指数是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保护因素(P=0.046)。结论CBV指数可预测AIS患者EVT远期预后情况,有望为患者EVT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CT灌注 血容量指数 低灌注强度比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聂红霞 于善花 +3 位作者 周芳 彭艳艳 张浩江 陶中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联合组和单纯...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联合组和单纯溶栓组,各54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单纯溶栓组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EDA联合组在单纯溶栓组基础上采取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功能康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小血流速度(V min)、最小血流量(Q min)]、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及不良反应。结果EDA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单纯溶栓组的77.78%(χ2=4.696,P=0.030)。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EDA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2组V min、Q min较治疗前增大,且EDA联合组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NE、MDA、ROS水平较治疗前下降,SOD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EDA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EDA联合组与单纯溶栓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6%vs.5.56%,χ2=0.135,P=0.713)。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可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相关性
3
作者 吕华东 蓝瑞芳 +1 位作者 陈强棠 劳小芳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后是否发生sICH分为sICH组和无sIC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后是否发生sICH分为sICH组和无sIC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预测sICH的效能。结果 血管内治疗术后36 h内,15例(18.75%)患者发生sICH。sICH组和非sICH患者的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FIB-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入院时FIB-4较高、高龄为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FIB-4预测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sICH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 入院时FIB-4与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有关,其可作为sICH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症状性颅内出血 肝纤维化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对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杜鑫 裴帅 +2 位作者 张翼 杨旭 贾晓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对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考治疗...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对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考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研究组联用阿司匹林、西洛他唑辅助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对照组单用氯吡格雷辅助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治疗后总有效率、出血率和再闭塞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FM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FMA评分分别为(26.73±5.22)、(62.38±14.4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41±4.67)、(50.96±1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为(50.58±6.28)U/L,明显高于对照组[(47.14±6.1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出血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再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氯吡格雷辅助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相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进一步促进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快速恢复,还可有效改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卒中 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 西洛他唑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评《神经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5
作者 吕强 王胜 魏卿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I0003-I0003,共1页
《神经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由李德爱、吕良忠、魏筱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211758。全书立足现代医学视角,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及其药物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死亡... 《神经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由李德爱、吕良忠、魏筱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211758。全书立足现代医学视角,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及其药物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严重疾病。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两种药物功能互补互促,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急性缺血性卒中 药物治疗方法 人民卫生出版社 神经功能缺损 加味通窍活血汤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药物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李娜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5期42-44,4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试验组(n=40)与参照组(n=40)。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试验组(n=40)与参照组(n=40)。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炎性指标变化、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炎症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氧化氮水平、GC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G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丁苯酞注射液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王伟松 《大医生》 2024年第11期68-70,共3页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rt-PA)与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rt-PA)与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卒中与生活能力相关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BI评分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提示无差异(P>0.05)。结论 在AIS的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与rt-PA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卒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价值及对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戈 李培华 +1 位作者 杨才能 尹伊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剂量双源CTP检查。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脑组织灌注异常率及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比较低剂量组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CBF、CBV、TTP、MTT、图像质量评分及脑组织灌注异常率、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CTP参数CBF、CBV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MTT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低剂量组疗效不良患者治疗前CBF、CBV低于疗效良好患者,TTP、MTT高于疗效良好患者(P<0.05);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CBF、CBV、TTP、MTT预测AIS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为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820、0.702、0.817。结论低剂量双源CTP能满足评估AIS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临床要求,且能辅助临床预测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血管内再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 组织灌注缺损 血管内再通治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严重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9
作者 方婧涵 王鑫焱 +7 位作者 梁发 吴侑煊 张康大 贾白雪 张晓丽 王安心 缪中荣 韩如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0-1138,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严重预后不良(SDD)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SDD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关键技术及急救流程改进(ANGEL-ACT)登记研究数...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严重预后不良(SDD)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SDD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关键技术及急救流程改进(ANGEL-ACT)登记研究数据库中的患者1677例,男1111例,女566例,年龄≥18岁。根据是否发生SDD(术后90 d mRS 5~6分)为将患者分为两组:SDD组(n=478)和非SDD组(n=1199)。采用多因素分析、LASSO回归及RF-RFE方法筛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DD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性能检测及内部验证。结果训练集中有380例(28.1%)患者发生SDD,验证集中有98例(30.2%)患者发生SDD。综合三种变量筛选方法,最终选择10个SDD的危险因素纳入模型,分别为年龄、入院NIHSS评分、是否成功再通、入院血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发病到穿刺时间、入院收缩压、ASPECT评分和有无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模型1包含治疗前7个变量,模型2包含治疗前和治疗后共10个变量。训练集中模型1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95%CI 0.674~0.736),模型2的AUC为0.731(95%CI 0.701~0.760)。两个模型的校准斜率均为1.000,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显示两个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度。结论年龄、入院NIHSS评分、是否成功再通、入院血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发病到穿刺时间、入院收缩压、ASPECT评分和有无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SDD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两种风险预测模型可分别在血管内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以较好地预测SD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严重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TASL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10
作者 李小雷 单春辉 +3 位作者 赵明娟 张晖 暴云锋 陈英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患者136例并根据其治疗后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70例)与预后不良(66例)两组。记录责任血管狭窄度、疗前选择性脑血流量(territorial cerebral blood flow,TCBF)、疗后TCBF_(10 d)、相对选择性脑血流量(relative CBF,rTCBF)以及病灶体积,同时收集患者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卒中分型、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风险因素信息,将上述指标纳入统计模型。对两组间的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统计其单因素差异性,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联合logisitic回归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判。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Z=16.022)、基线NIHSS评分(Z=148.400)、卒中分型(Z=49.640)、责任血管狭窄度(Z=27.193)、TCBF_(疗前)(Z=693.000)、rTCBF(Z=18.874)及病灶体积(Z=-10.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联合分析中,年龄(OR=0.108)、基线NIHSS评分(OR=0.615)、卒中分型中的穿支动脉疾病(OR=90.154)、TCBF_(疗前)(OR=4.611)及病灶体积(OR=0.138)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5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判定方法切实有效(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具有较高价值。责任血管灌注的改变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药物保守治疗方法下,患者90 d预后更易受到年龄、基线NIHSS评分、卒中种类、CBF_(疗前)及病灶体积的影响,并不依赖于责任血管的灌注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药物治疗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 血流量
下载PDF
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出血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涂英杰 张盼盼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以及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神经介入...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以及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神经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5.66%,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1,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安全性更高,治疗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神经介入治疗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出血风险
下载PDF
基于CISS分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分析
12
作者 严银天 施雪英 +3 位作者 唐雄伟 方平 曹莉 方国真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CISS分型方法进行亚型分析,对比不同亚型AIS患者应用的不同血管内治疗的预后情况,为AIS患者提供临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比较患者入院时、治疗后30d、90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CISS分型方法进行亚型分析,对比不同亚型AIS患者应用的不同血管内治疗的预后情况,为AIS患者提供临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比较患者入院时、治疗后30d、90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结果:与入院时相比,两亚型AIS患者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治疗后30d、90d的NHI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AA亚型桥接治疗组治疗后30d、90d的NHI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直接取栓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直接取栓组(P<0.01);CS亚型两组患者治疗后30d、90d的NHI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AA亚型AIS患者桥接治疗预后优于直接取栓治疗,CS亚型AIS患者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预后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CISS分型 直接取栓 桥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多种炎症标志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近中期预后的相关性
13
作者 唐蕾 毛晶 +1 位作者 王天璐 魏然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 探究多种炎症标志物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近中期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3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90 d的... 目的 探究多种炎症标志物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近中期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3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184例(mRS≤2分)和预后良好组192例(mRS>2分)。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术前各炎症指标对其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年龄>75岁的比例和伴糖尿病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及C反应蛋白均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的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75岁、NLR、SII、FAR是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TICI分级≥2b级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II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次为NLR、FAR。结论 术前NLR、SII、FAR均是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近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这些指标可预测预后不良的风险,尤以SII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炎症反应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血清sCD40L和Galectin-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王俊波 武彦霞 +1 位作者 郭丹丹 李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422-2426,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替耐普酶(TNK-tPA)联合...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替耐普酶(TNK-tPA)联合血塞通急救治疗。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血清sCD40L和Galectin-3水平。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sit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治疗无效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ectin-3、sCD40L对AIS患者治疗无效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180例研究对象中,治疗有效146例(有效组),无效34例(无效组);预后良好142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38例(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1.11%。治疗4周后,有效组的血清Galectin-3、sCD40L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Galectin-3、sCD40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alectin-3、sCD40L水平升高是影响AIS患者治疗无效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lection-3、sCD40L预测AIS患者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5和0.691,特异度分别为70.08%和77.51%,灵敏度分别为62.53%和62.58%;血清Calection-3、sCD40L联合预测AIS患者治疗无效的AUC为0.784,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65.18%和81.25%。血清Galectin-3、sCD40L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74、0.838,特异度分别为67.58%、75.36%,灵敏度分别为75.06%、80.04%,血清Galectin-3、sCD40L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19,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60.05%和90.63%。结论 血清Galectin-3、sCD40L均对AIS患者的治疗无效和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且二者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sCD40配体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急性缺血性卒中 治疗疗效 预后转归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15
作者 郝丕达 苏冉 +4 位作者 王阳 赵晓娟 商玉玲 刘英科 孙全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个体化治...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个体化治疗,试验组在个体化治疗期间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脑灌注成像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6
作者 刘丽娜 石英娜 孙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再通治疗方案,观察组在CTP技术辅助下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良好率为68.66%,高于对照组的4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小血流量(Qmin)、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动态阻抗(dynamic resistance,DR)分别为(4.79±0.48)mL/s、(9.79±0.88)cm/s、(463.92±15.33)Pa·s/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0.40)mL/s、(9.34±0.76)cm/s、(420.39±17.3)Pa·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脑水肿等AIS血管再通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和3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AIS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灌注成像技术 血管再通 溶栓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丽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50-53,共4页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鹰潭一八四医院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双联抗血...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鹰潭一八四医院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2组患者用药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后丙二醛(MDA)、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100.00%vs. 80.00%,χ^(2)=4.630,P=0.031)。用药1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MDA、TNF-α与IL-6水平较用药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参照组(P<0.01);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较用药前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用药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参照组低(0 vs. 20.00%,χ^(2)=4.630,P=0.03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增强疗效,可有效减轻炎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认知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 双联抗血小板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造影剂外渗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鑫宇(综述) 李浩(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3期2298-2301,2304,共5页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给我国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全部卒中类型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而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给我国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全部卒中类型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而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治疗中可能发生的造影剂外渗已成为较常见现象,临床上识别造影剂渗出及预测渗出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非常重要。现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发生造影剂外渗的原因、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造影剂外渗 综述
下载PDF
替罗非班辅助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评估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莉 傅新民 +1 位作者 智文虹 刘志广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及治疗的基础。目前,AIS血管内治疗主要方法有机械取栓、血栓抽吸、动脉溶栓、支架植入等,可有效改善血运及临床症状。但血管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及治疗的基础。目前,AIS血管内治疗主要方法有机械取栓、血栓抽吸、动脉溶栓、支架植入等,可有效改善血运及临床症状。但血管内治疗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是降低手术期间和术后发生血栓形成、栓塞和缺血等并发症风险的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关AIS血管内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特别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使AIS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有3种,分别为替罗非班、阿昔单抗和依替巴肽。替罗非班是国内临床中主要应用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Ⅱb/Ⅲa受体作为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最终通路,其拮抗剂通过直接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快速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替罗非班作为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具体用法、用量及安全性仍有较多争议,且属于超说明书用药。该文就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
20
作者 张前勇 张继 《科学之友》 2024年第9期69-70,共2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通常是由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在过去,脑卒中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患者往往会留下严重的残疾甚至丧命。然而,随着溶栓治疗的出现,这一状况有望被改变。
关键词 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 残疾 部血液供应 血管阻塞 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