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7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联合急诊护理在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吴小玲 郭小艳 吕云侠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急诊护理在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急诊...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急诊护理在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心理护理联合急诊护理在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康复,降低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急诊护理 急性肝炎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2022年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暴发:可能发病机制的分析
2
作者 邓国宏 石拓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3-379,共7页
截至2022年11月,欧洲地区共22个国家累计报道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572例。在病例中最常检出的病原体为人腺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者们针对这两种病原体提出了可能引起发病的病因假说,但具体病因和致病机制仍尚未明确。本文... 截至2022年11月,欧洲地区共22个国家累计报道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572例。在病例中最常检出的病原体为人腺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者们针对这两种病原体提出了可能引起发病的病因假说,但具体病因和致病机制仍尚未明确。本文从病原学及免疫病理的角度对可能引起此次肝炎疫情的致病机制进行了分析,为调查致病机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不明原因 严重急性肝炎 致病机制 腺病毒 组织嗜性 超抗原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一例猫急性肝炎的诊治
3
作者 杨慧芳 寇秋霜 刘垒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3期47-48,共2页
猫的急性肝炎是肝脏实质细胞的急性炎症,猫肝功能受损会影像体内各项技能正常运转,消化系统发生混乱,临床上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症状为主要特征,严重时伴有呕吐、黄痘等症状。
关键词 急性肝炎 诊治
下载PDF
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急性肝炎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束晓梅 陈雪梅 冒青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8-649,共2页
目的 探讨B19感染在急性肝炎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急性非甲~戊型肝炎病人、32例健康儿及36例甲肝病儿进行近期B19感染的检查,包括B19 DNA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19表面蛋白抗原,并比较B19阳性组、甲肝组、病因未明组的临床... 目的 探讨B19感染在急性肝炎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急性非甲~戊型肝炎病人、32例健康儿及36例甲肝病儿进行近期B19感染的检查,包括B19 DNA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19表面蛋白抗原,并比较B19阳性组、甲肝组、病因未明组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肝功恢复时间。结果 21例中B19 DNA阳性4例(19%),对照组B19 DNA均阴性,差异有显著意义。B19 DNA阳性4例中2例检测到B19特异性抗原,对照组均阴性,差别无显著意义。4例B19感染病人、17例病因未明者及甲型肝炎病人在发热、黄疸及关节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但B19感染组皮疹的发生高于另外两组。血清ALT及胆红素水平3组间无明显差异。B19感染组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3例于2周内恢复,4周全部恢复正常。结论B19感染可能为小儿急性肝炎的较重要病毒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 急性肝炎 聚合酶链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 儿童
下载PDF
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的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金荣华 郎振为 +2 位作者 许德军 阎惠平 张士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4-155,共2页
探讨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的病因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9例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分别进行乙、丙和庚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部分病例经原位杂交证实。结果59例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乙、丙、庚型肝炎病... 探讨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的病因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9例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分别进行乙、丙和庚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部分病例经原位杂交证实。结果59例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乙、丙、庚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检出例次分别为29、18、35,其中乙、庚较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出为高,差异显著(P<0.01)。单纯急性乙、庚及非甲-庚型肝炎部分肝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肝组织免疫组化进一步确定的急性非甲-戊型肝炎仅占42.4%(25/59)。有18.7%(11/59)仍为非甲-庚型肝炎。隐匿性的HBV、HGV感染是血清证实为急性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因。仍有部分病例为非甲-庚型肝炎,提示有另外的致病因子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戊急性肝炎 病因学 免疫组化 血清
下载PDF
鸡骨草胶囊治疗急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睢凤英 蒋小红 +2 位作者 江肖明 陈丽英 赵铁山 《右江医学》 2002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 :为了验证鸡骨草胶囊治疗急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情的纳入标准 ,选择 12 5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5例和对照组 6 0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口服鸡骨草胶囊 ,每日 3次 ,每次 4粒 ,2 0天为一疗程 ,并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对照... 目的 :为了验证鸡骨草胶囊治疗急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情的纳入标准 ,选择 12 5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5例和对照组 6 0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口服鸡骨草胶囊 ,每日 3次 ,每次 4粒 ,2 0天为一疗程 ,并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对照组只进行对症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 13例 ,显效 2 4例 ,有效 2 5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5 .38% ;对照组临床痊愈 7例 ,显效 2 0例 ,有效 2 3例 ,无效 10例 ,总有效率 83.33%。结论 :临床使用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疗效满意 ,是目前治疗急性肝炎比较理想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草胶囊 急性肝炎 临床疗效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广州地区近年急性肝炎发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万蕾 叶晓光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774-775,共2页
目的了解近年广州地区散发性急性肝炎的发病特征。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996—2006年急性肝炎住院成年病人的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并分析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发病特征。结果735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中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总阳性数63... 目的了解近年广州地区散发性急性肝炎的发病特征。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996—2006年急性肝炎住院成年病人的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并分析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发病特征。结果735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中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总阳性数638例,阳性率为86.8%,以四种肝炎病毒(HAV、HBV、HCV、HEV)抗体阳性的病例数最多占80.0%,其中甲型、戊型肝炎各占19.5%和45.4%,甲型、戊型肝炎患者均有明显肝损害,追踪观察未见慢性化病例。戊型肝炎病死率2.3%。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和同时感染共84例占11.4%。结论广州地区散发性急性肝炎病例数中病毒性肝炎较多。甲肝和戊型肝炎重肝发生率、病死率较高,故应加强戊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炎 发病 临床 特征
下载PDF
血清学非甲-戊型急性肝炎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金荣华 郎振为 +3 位作者 高冀蓉 许德军 阎惠平 韩红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6,共2页
探讨血清学非甲 -戊型急性肝炎的病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 6 5例血清学非甲 -戊型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 ,分别进行乙、庚、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TT病毒核酸 (TTVDNA)检测。 6 5例肝组织中乙、庚、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及TTVDN... 探讨血清学非甲 -戊型急性肝炎的病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 6 5例血清学非甲 -戊型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 ,分别进行乙、庚、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TT病毒核酸 (TTVDNA)检测。 6 5例肝组织中乙、庚、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及TTVDNA的检出例次分别为 34、32、18和 2 0 ,前两者检出率明显为高 ,差异显著(P <0 0 5 ) ,仍有 10 8%病因不明。在单纯急性乙、庚型肝炎病毒、TT病毒感染及非A -G、TTV感染中 ,部分肝功能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隐匿性的HBV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血清学证实为急性非甲 -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因。部分病例病因分型仍不明确 ,提示有另外的致病因子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炎 非甲-戊型肝炎 病因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及防护指导建议(试行版)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祯祯 陈军华 +11 位作者 刘成军 李英存 何晓燕 陈大鹏 詹学 张志勇 贾运涛 李映良 刘恩梅 华子瑜 李秋 许红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自2022年1月以来,欧、美、日等多个地区和国家陆续出现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感染者多为16岁以内儿童,以消化道症状、黄疸以及转氨酶升高为共同表现,部分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需临床高度重视。为及时识别... 自2022年1月以来,欧、美、日等多个地区和国家陆续出现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感染者多为16岁以内儿童,以消化道症状、黄疸以及转氨酶升高为共同表现,部分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需临床高度重视。为及时识别诊治该病,更好应对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疫情发生,通过梳理国外文献报道及国内外儿童肝病相关指南共识,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制订本诊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 儿童 诊疗 防护
下载PDF
关幼波辨治急性肝炎经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柳诗意 刘燕玲 +1 位作者 洪慧闻 郭朋 《山东中医杂志》 2013年第4期283-285,共3页
著名中医学家关幼波(1913~2005),多年从事肝病的临床及理论研究,继承家传,医术求精,辨证灵活,大胆创新,在肝病的治疗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诊疗特色。
关键词 关幼波 急性肝炎 经验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胆碱酯酶检测在急性肝炎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勇才 黄小媛 +1 位作者 廖军 李结秋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检测对肝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评价。方法采用奥林巴斯AU2700生化自动分析仪、强生950干化学生化检测仪(VITROS950)测定急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ADA、CHE的活性。以在本院肝病门诊就诊...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检测对肝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评价。方法采用奥林巴斯AU2700生化自动分析仪、强生950干化学生化检测仪(VITROS950)测定急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ADA、CHE的活性。以在本院肝病门诊就诊的急性肝炎患者共18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105例。结果血清ADA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CHE则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ADA、CHE会有助于急性肝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胆碱酯酶 急性肝炎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急性肝炎74例血糖控制研究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科珊 高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并发症 急性肝炎 血糖控制
下载PDF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谷氨酸转移酶与草酰乙酸转移酶比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锦支 陈人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5年第4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草酰乙酸转移酶/谷氨酸转移酶(AST/ALT)比值对急慢性肝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对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ALT与AST比值作临床分析。方法全部病例均于晨起空腹采静脉血于不抗凝管内,再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出血清,吸出上层血清200~50... 目的探讨血清草酰乙酸转移酶/谷氨酸转移酶(AST/ALT)比值对急慢性肝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对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ALT与AST比值作临床分析。方法全部病例均于晨起空腹采静脉血于不抗凝管内,再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出血清,吸出上层血清200~500μl于特定杯子内,通过速率法采用雅培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分别作AST和ALT测定。结果(1)急性肝炎:AST和ALT均值均升高,ALT升高较快,所以AST/ALT值下降。(2)慢性肝炎:AST和ALT均升高,但不明显,所以AST/ALT值下降也不明显。(3)重症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AST及ALT均升高,但AST升高较明显,所以比值升高明显。(4)酒精性肝炎:AST及ALT均升高,但AST升高较明显,所以比值升高明显。结论由于AST/ALT变化的特殊性,使其单独成为一类诊断指标。AST/ALT值的大小变化并不完全与AST、ALT值的大小变化同步,所以AST/ALT在预示病情程度同时应结合ALT、AST的绝对数值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故血清AST/ALT比值对急、慢性肝炎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谷氨酸转移酶 急慢性肝炎 临床分析 酶比值 AST/ALT值 乙酸
下载PDF
急性肝炎153例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海燕 赵建学 +1 位作者 车军勇 陆玮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7期103-104,共2页
目的研究本地区急性肝炎病原学的构成,为临床决策与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检测入选患者血清各型肝炎病毒的标记物,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与肝脏有关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其他相关指标,结合临床资料,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 目的研究本地区急性肝炎病原学的构成,为临床决策与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检测入选患者血清各型肝炎病毒的标记物,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与肝脏有关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其他相关指标,结合临床资料,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3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56例(36.60%),药物性肝炎47例(30.72%),胆源性肝损21例(13.72%),自身免疫性肝病12例(7.84%);非酒精性脂肪肝10例(6.54%);肿瘤5例(3.27%);酒精性肝炎2例(1.31%);药物性肝炎中老年组19例(44.19%),非老年组为28例(25.45%),病毒性肝炎中老年组9例(20.93%),非老年组为47例(42.73%)。结论非老年组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老年组以药物性肝炎为主,其中又以中药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为常见,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较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炎 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中药
下载PDF
急性肝炎早期彩色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亚丽 米书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0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肝炎早期彩色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方法对70例急性肝炎患者的彩色声像图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有44例出现胆囊壁增厚,其中患急性黄疸型肝炎32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2例。结论急性肝炎特别是急性黄疸型肝炎... 目的探讨急性肝炎早期彩色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方法对70例急性肝炎患者的彩色声像图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有44例出现胆囊壁增厚,其中患急性黄疸型肝炎32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2例。结论急性肝炎特别是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其改变较肝脏的声像图改变出现得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炎 胆囊壁增厚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急性肝炎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杭敏 王兴田 +3 位作者 王荣 栾智勇 王鹏 谢天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VTQ)评价急性肝炎患者病情转归的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对2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肝炎患者检测剪切波速度,比较急性期、恢复期VTQ值,并与相应病程中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期VTQ值为(1.91...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VTQ)评价急性肝炎患者病情转归的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对2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肝炎患者检测剪切波速度,比较急性期、恢复期VTQ值,并与相应病程中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期VTQ值为(1.91±0.46)m/s,恢复期VTQ值为(1.34±0.29)m/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VTQ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0.600,0.713,0.559)。结论肝脏炎症活动影响VTQ值。在肝炎活动期测得VTQ值不能正确评估肝脏硬度,此时用来评价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急性肝炎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下载PDF
成人巨细胞病毒再发感染导致亚急性肝炎伴糖基抗原19-9升高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迎宾 易姗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240-3241,3244,共3页
成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以潜伏性感染居多,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会活化而发病。CMV感染侵犯肝脏可以引起急性肝炎,但亚急性肝炎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由CMV再发感染所致亚急性肝炎伴糖基抗原19-9(CA19-9)升高患者的临床特... 成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以潜伏性感染居多,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会活化而发病。CMV感染侵犯肝脏可以引起急性肝炎,但亚急性肝炎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由CMV再发感染所致亚急性肝炎伴糖基抗原19-9(CA19-9)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过程,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再发感染 急性肝炎 CA-19—9抗原
下载PDF
论实脾法在急性肝炎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靖 赵文霞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73-97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肝炎 实脾法 临床治疗 脏腑经络 金匮要略
下载PDF
上海市卢湾区1997~1999年急性肝炎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红芳 朱宏幼 《疾病监测》 CAS 2000年第9期330-332,共3页
关键词 上海 急性肝炎 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单一TTV DNA阳性急性肝炎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无恨 王林 +1 位作者 张人凤 孙寿华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3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单一TTVDNA阳性急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 ,排除甲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单一TTVDNA阳性 ( 30例 )为TTV组 ,随机抽样急性乙肝 4 1例为HBV组。两组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检... 目的通过分析单一TTVDNA阳性急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 ,排除甲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单一TTVDNA阳性 ( 30例 )为TTV组 ,随机抽样急性乙肝 4 1例为HBV组。两组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检测结果比较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TTV组与HBV组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 4 2 .8岁及 30岁 ;男女比值分别为 1∶1和 4 .1∶1。两组起病及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黄疸型分别为83.3%及 90 .2 % ;TTV组与HBV组黄疸前期平均分别为 4 .7d及 4 .8d ;TBIL分别为 2 2 2 .1± 10 4 .1μmol/L及 191.0± 5 7.4 μmol/L ;ALT两组分别为 795 .5± 2 4 1.8u/L及 14 5 0 .1± 377.4u/L ;AST两组分别为 4 13.2±12 3.6u/L及 788.9± 183.8u/L。治疗 1月近期效果相同 ,两组均无重型肝炎及死亡病例。TTV组随访 11例 ,随访时间 1~ 5年肝功全部正常 ,10例TTVDNA持续阴性 ,恢复期慢性携带者 9.1% ( 1/ 11)。结论TTV和HBV感染一样可引起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但年龄偏大 ,女性比例较多 (P <0 .0 5 ) ;TTV感染引起的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测异常与急性肝炎相似 ,但以ALT和AST为代表的肝脏炎症指标明显轻于HBV组 (P <0 .0 5 ) ;TTVDNA阳性及转归与转氨酶升降有较好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TTV-DNA阳性急性肝炎 临床特点 随访 ELISA PCR 血清学检测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