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穆凯代斯·尤力瓦斯 迪丽努尔·买买提依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3-5,共3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发生机制为深静脉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导致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障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难度大、治疗选择多样。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APTE诊断和治疗上有了较大的突破。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出现和影像...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发生机制为深静脉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导致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障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难度大、治疗选择多样。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APTE诊断和治疗上有了较大的突破。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出现和影像学检查的发展,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向,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该文总结了近年来APTE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早发现、早治疗APTE,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实验室 影像学 诊断 药物 机械性治疗 危险分层
下载PDF
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宏鑫 巩媛 +2 位作者 兰俊 王健庄 白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2-215,221,共5页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近期预后不良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综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诊治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84例,根据发病后30d...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近期预后不良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综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诊治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84例,根据发病后30d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31例)和存活组(253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该类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分析。结果死亡组合并感染比例、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同时死亡组血清钙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感染比例、低血钙水平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是发病30d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感染、血钙水平、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评分、Logistic回归模型P值对于发病30d内死亡进行预测,约登指数为43.57%、53.83%、44.82%和71.75%。结论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与是否合并感染、血钙水平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评分等多种因素有关;基于上述指标构建预测模型可早期准确识别预后不良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老年 死亡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的关系
3
作者 夏小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50-252,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0例及同期体检者20例,根据是否患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组,体检者纳入对照组(20例)、小...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0例及同期体检者20例,根据是否患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组,体检者纳入对照组(20例)、小面积阻塞患者纳入观察A组(20例)、大面积阻塞患者纳入观察B组(20例),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关系、心电图评分诊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效能。结果:Daniel心电图评分、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后径对比分析,均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P<0.05);观察A组较观察B组低(P<0.05)。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V1导联T波倒置、V2导联T波倒置、V3导联T波倒置、V1~V4导联T波倒置、I导联S波>1.5 mm、Ⅲ导联Q波>1.5 mm、Ⅲ导联T波倒置、S1Q3T3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右束支传导阻滞、V1-V4导联T波倒置、V2导联T波倒置、V3导联T波倒置、Ⅲ导联Q波>1.5 mm、Ⅲ导联T波倒置、S1Q3T3检出率较观察B组低(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同Daniel心电图评分、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后径呈正相关(P<0.05);Daniel心电图评分同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后径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Daniel心电图评分截断值为3.21分时,诊断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5.00%、AUC值0.842、95%CI值为0.665~0.892。结论: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关系密切,通过Daniel心电图评分可以鉴别及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心电图 Daniel心电图评分 右束支传导阻滞 敏感度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现状
4
作者 候学智 黄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7-1033,共7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的危险分层是治疗的导向,针对不同的危险分层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抗凝治疗是急性PTE治疗的基石,但单纯抗凝治疗与中、高危人群中早期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系统溶栓...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的危险分层是治疗的导向,针对不同的危险分层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抗凝治疗是急性PTE治疗的基石,但单纯抗凝治疗与中、高危人群中早期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系统溶栓能够快速减轻血栓负荷,缓解右心室功能障碍,可以更早地改善血流动力学,但存在出血的高风险。目前,导管介入治疗正在迅速发展,并发展出了不少与之匹配的装置,旨在更好地完善急性PTE治疗方案,以满足肺栓塞治疗的临床需求。该文虽未对其临床相关应用优势展开对照研究,但是却基于危险分层的治疗思路,对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吸入性血栓清除装置、裂解性血栓清除装置等不同类型进行了综述,并论述其在各自应用范围内的优势及发展趋势,旨在为当前学术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危险分层 导管定向溶栓 导管血栓清除术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林火 杨凡 蔡茂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究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E)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凝血纤溶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石狮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的100例APE患者作为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 目的:探究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E)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凝血纤溶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石狮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的100例APE患者作为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华法林)及观察组(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内皮功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凝血纤溶指标[蛋白C(PC)、蛋白S(PS)、D-二聚体(D-D)]、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凝血纤溶指标、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hs-CRP、NT-proBNP、sICAM-1、ET-1、TXB2、PS、PC、D-D、GPⅡb/Ⅲa、P-selectin、AngⅡ、vW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APE,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凝血纤溶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低分子量肝素钙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凝血纤溶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与标准化护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翠玲 任立新 +3 位作者 刘鹏珍 徐喜媛 孙德俊 杨敬平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观察应用标准化护理和尿激酶 2h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病人的疗效。方法 经核素肺灌注显像、D 二聚体、彩色超声波及胸部CT等无创诊断技术确诊的 2 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病例 ,行尿激酶 2h法溶栓治疗 ,应用临床监测及... 目的 观察应用标准化护理和尿激酶 2h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病人的疗效。方法 经核素肺灌注显像、D 二聚体、彩色超声波及胸部CT等无创诊断技术确诊的 2 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病例 ,行尿激酶 2h法溶栓治疗 ,应用临床监测及核素肺灌注显像进行疗效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标准化护理。结果 应用标准化护理和尿激酶 2h法溶栓后 ,治愈 8例 ,显效 4例 ,好转 5例 ,有效 4例 ,无效 4例。溶栓过程中患者未见严重出血 ,血压及心率平稳 ,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应用标准化护理和尿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疾病治疗 标准化护理 尿激酶 静脉溶栓疗法 疗效观察 PTE 脂肪栓塞综合征 病例分析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长程抗凝治疗后血栓变化与D-二聚体的动态改变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艳 张霞 +4 位作者 李晶菁 侯冬梅 刘华 倪松石 王霆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索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否作为反映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长程抗凝治疗后血栓变化情况的有效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D-二聚体水平及同步CT血管造影(CTPA)确诊的6... 目的探索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否作为反映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长程抗凝治疗后血栓变化情况的有效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D-二聚体水平及同步CT血管造影(CTPA)确诊的62例APTE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长程抗凝治疗,观察血浆D-二聚体变化,随访终点时患者肺动脉血栓变化以CTPA复查结果作为最终依据,并将其分为血栓复发组(5例)与未复发组(57例)。将随访终点的D-二聚体检测结果与CTPA结果进行Kappa分析,以判断两种方法确诊APTE的一致性。结果经规范抗凝治疗后,APTE患者血浆D-二聚体均逐渐下降;随访终点时,复发组血浆D-二聚体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μg/L:958.4±213.1比209.9±122.0,P〈0.05);对症状无反复、D-二聚体持续阴性者,复查CTPA也提示肺动脉血栓消失或趋于慢性机化;而症状反复、D-二聚体水平波动增高者,复查CTPA则证实肺动脉血栓活动复发;Kappa分析提示两种检测方法有高度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621,P=0.000)。结论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可替代CTPA作为APTE抗凝治疗效果的随访指标,具有良好的医疗经济学效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复发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勇 张洪亮 +5 位作者 罗勤 赵智慧 赵青 柳志红 熊长明 倪新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4-989,共6页
目的:评价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E)患者复发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首次发作的急性PE患者共204例,入院后再次取血检测其血浆D-dimer水平,并根据该检测... 目的:评价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E)患者复发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首次发作的急性PE患者共204例,入院后再次取血检测其血浆D-dimer水平,并根据该检测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恢复正常组(恢复正常组,n=138)和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持续升高组(持续升高组,n=66).分别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其后每年一次进行系统性评估随访.首要研究终点是复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事件.结果:出院时,华法林治疗2周左右达标后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在2.0~3.0,204例患者中66例(32.4%)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持续升高,138例(67.6%)患者恢复正常.平均随访(31±19)个月,持续升高组患者复发VTE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恢复正常组(21.5%vs 5.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间之后,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持续升高是急性PE患者复发VT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HR=4.10,95%CI:1.61~10.39,P=0.003),其对于VTE复发风险的阴性预测值(NPV)为94.2%.结论:出院前血浆D-dimer水平与急性PE患者的复发VTE事件风险明显相关,且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D-二聚体 复发静脉血栓栓塞事件 阴性预测值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疗效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璠 封辰叶 +1 位作者 刘廷威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长程抗凝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将2003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90例,按接受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序贯抗凝治疗和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长程抗凝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将2003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90例,按接受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序贯抗凝治疗和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分成两组(即序贯抗凝组53例,单药抗凝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烟率、基础疾病患病率及严重程度和肿瘤类型分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60 d后单药抗凝组低氧血症的改善优于序贯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抗凝组的再栓塞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序贯抗凝组(2.7%比20.8%,8.1%比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与序贯抗凝组类似(24.3%比22.6%),出血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18.9%比2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单药抗凝治疗可更加有效治疗癌症相关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肿瘤 肝素 低分子量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血尿酸增高的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运剑 许鹏 +3 位作者 陆慰萱 季颖群 刘春萍 张伟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2-345,i002,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后血尿酸(UA)改变及其对判断PTE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64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30)和肺栓塞组(PTE组,n=34)。PTE组经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制备PTE模型,制模后死亡4只,存活30只。两组分... 目的探讨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后血尿酸(UA)改变及其对判断PTE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64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30)和肺栓塞组(PTE组,n=34)。PTE组经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制备PTE模型,制模后死亡4只,存活30只。两组分别于术后第1、4、7、14和28d各处死6只,测定血UA、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压(RVP),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PTE组栓塞后1周内可见肺泡内渗出并出血,肺泡间隔增厚,其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1周后肺泡结构基本正常,间质内炎性细胞减少。栓塞后第1、4和7dPTE组血UA高于Sham组(P均<0.05),PaO2明显低于Sham组(P<0.05或P<0.01),血UA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r=0.638,P<0.001);1周后血UA随病理改善和PaO2上升而恢复正常;两组mPAP、RV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PTE后血UA升高,其对临床诊断PTE和疗效观察的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血尿酸增高 实验性血栓栓塞 组织病理学改变 动脉血氧分压 平均动脉压 苏木素-伊红 炎性细胞浸润 PaO2 PTE 严重程度 SD大鼠 自体血栓 静脉注入 染色观察 泡间隔 泡结构 细胞减少 0.05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伴发晕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媛华 王辰 +1 位作者 朱玲 边喜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伴发晕厥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评价其治疗转归。方法:516例急性PTE患者,按照是否伴发晕厥分为2组,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的症状、体征,并进行心脏超声、核素肺灌注显像和(或)CT肺动脉造影检查,在治疗... 目的:研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伴发晕厥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评价其治疗转归。方法:516例急性PTE患者,按照是否伴发晕厥分为2组,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的症状、体征,并进行心脏超声、核素肺灌注显像和(或)CT肺动脉造影检查,在治疗后14d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16例急性PTE患者中有67例出现晕厥,发生率13.0%。PTE伴晕厥者以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为主,心悸的发生率高于无晕厥者(P<0.001),低血压或休克、P2亢进和发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晕厥者(P<0.01);右心室功能不良在PTE伴晕厥者中多于无晕厥者(69.6%vs40.4%,P<0.001),核素肺灌注显像7个以上肺段受累者(73.3%)多于无晕厥者(48.1%);CT肺动脉造影(CTPA)显示,PTE伴晕厥者有94.7%累及中央肺动脉,而无晕厥者有74.3%累及中央肺动脉(P=0.001);治疗后14d,PTE伴晕厥者死亡4例(6.1%),明显高于无晕厥者(P=0.002)。结论:PTE伴晕厥者多有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右心功能障碍,肺血管堵塞面积较大,容易发生病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血栓 晕厥
下载PDF
从“二证二法”探析中医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辨证思路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兰 朱广旗 +1 位作者 郭军 张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49-51,共3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以中医辨证治疗。从中医学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本质进行探讨,从"二证二法"的理论基础及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治疗进行论述,对中医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二证二法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中医辨证思路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1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小花 薛临萍 +2 位作者 王芳 姚晓东 杜永成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822-1825,共4页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随年龄增长、肺栓塞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老年肺栓塞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心肺疾病,致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随年龄增长、肺栓塞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老年肺栓塞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心肺疾病,致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误诊、漏诊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患者 老年 疾病 临床综合征 发病原因
下载PDF
超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的应用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乌兰 石燕清 +3 位作者 王红春 李柔萱 李永杰 赵梦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8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分层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1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PTE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A组)55例... 目的探讨经胸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分层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1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PTE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A组)55例和非大面积PTE组(B组)6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胸心脏超声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收集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情况。结果 A组舒张期右室横径/左室横径比值(RVTD/LVTD)、舒张期右室前后径/左室前后径比值(RVD/LV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ID)及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DVT发生率及下肢静脉栓塞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以腓静脉最为多见,约占24.85%,其次为胫后静脉、胭静脉,分别占21.21%、18.18%。超声各指标对A组与B组进行分层预测,RVTD/LVTD、RVD/LVD、RVID、RVAWM、TRPG、累及静脉条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874、0.711、0.725、1.000、0.594,大于0.7是RVTD/LVTD、RVD/LVD、RVID、RVAWM、TRPG,具有良好预测价值,累及静脉条数的预测性较差。结论经胸心脏超声TRPG是评价PTE危险分层的敏感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PTE的常见危险因素,经胸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利于筛选出PTE高危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超声 危险分层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志英 顿晓熠 +1 位作者 马怿民 叶立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研究较少。文中探讨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以及Wells PE评分对内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解放军第474医院临... 目的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研究较少。文中探讨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以及Wells PE评分对内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解放军第474医院临床疑诊肺血栓栓塞症的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151例,其中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80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PE评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计算约登指数,并得出最佳分界值。结果 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PE评分诊断糖尿病肺血栓栓塞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035、0.635±0.045和0.705±0.043。Padua评分与修正的Genev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与Wells P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修正的Geneva评分与Wells P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Padua评分最佳分界值为3分,约登指数为0.51;修正的Geneva评分最佳分界值为3分,约登指数为0.24;Wells PE评分最佳分界值为1分,约登指数为0.39。结论 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PE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均可预测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Padua评分预测价值高于修正的Geneva评分,与Wells PE评分的预测价值相当;但3种评分预测价值有限,仍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adua评分 修正的Geneva评分 WELLS PE评分
下载PDF
瑞替普酶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涛 张国明 +2 位作者 严飞 刘正 霍强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9期1657-1660,1665,共5页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APTE老年患者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56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老年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26例,应用...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APTE老年患者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56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老年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26例,应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及治疗72h出血并发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随访6月,比较两组出血性事件、复发及猝死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及血管再通率显著较高(P<0.05),而治疗72 h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MPAP显著较低(P<0.05),而动脉氧分压(Pa O_2)、氧饱和度(Sa O_2)FEV1及FEV_1/FVC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的D-二聚体(D-Dime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显著较低(P<0.05)。随访6个月,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复发率及猝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老年患者应用瑞替普酶和低分子肝素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瑞替普酶 低分子肝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乔人立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正确诊断 治疗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 流行病学资料 抗凝治疗 临床表现 病死率 PE
下载PDF
肺实质受累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烨颖 李积凤 +1 位作者 邝土光 杨媛华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比较肺实质受累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与无肺实质受累的APT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帮助临床医生诊治肺血栓栓塞症。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 目的比较肺实质受累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与无肺实质受累的APT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帮助临床医生诊治肺血栓栓塞症。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6例肺实质受累的APTE患者(受累组)和26例无肺实质受累的APTE患者(APTE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等。结果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和发病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受累组呼吸困难比例低于APTE组(65.38%vs 88.46%,P=0.048);而胸痛(57.69%vs 15.38%,P=0.002)、发热(30.77%vs 0,P=0.002)、咳嗽(57.69%vs 19.23%,P=0.004)、咳痰(53.85%vs 11.54%,P=0.001)比例均高于APTE组。受累组实验室检查炎性指标白细胞[(9.93±4.51)×10^(12)/L vs(7.26±1.93)×10^(12)/L,P=0.008]、中性粒细胞[(71.9±14.9)%vs(62.55±10.68)%,P=0.012]、C反应蛋白[(10.24±8.67)mg/L vs(1.29±1.22)mg/L,P=0.001]、血沉[(35.81±21.87)mm/h vs(10.06±9.55)mm/h,P=0.001]均高于APTE组。两组间栓子累及肺段数差异无显著性(P=0.791)。结论肺实质受累的APTE胸痛、发热、咳嗽、咳痰发生率高,炎性指标升高。但在血栓子累及肺段数方面并无特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受累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中医证型和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峰 王植荣 +1 位作者 王庆海 王庆凯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期1-1,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证素分布规律。方法采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178例,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病性证素进行提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症候分布排序...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证素分布规律。方法采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178例,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病性证素进行提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症候分布排序为瘀血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闭阻证>气滞心胸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正虚阳脱证>寒凝心脉>水凌心肺证。病性证素分布排序为血瘀>痰>气虚>气滞>阴虚>脱>寒>饮。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以瘀血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闭阻证为主。中医证素以血瘀、痰、气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证型 病性证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