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3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肾衰竭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静霞 陈智红 +4 位作者 习晓红 张唤 李春珍 叶风芳 董洁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2,140,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肾衰竭(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儿童303例AR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个月内治疗期间有无并发低血压分... 目的 分析急性肾衰竭(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儿童303例AR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个月内治疗期间有无并发低血压分为并发低血压组(n=61)与未并发低血压组(n=24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303例ARF患者共61例并发低血压(占20.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通量透析方式(95%CI 1.196~4.984,P=0.014)、血流量>300 mL/min(95%CI 1.056~4.851,P=0.036)、血红蛋白(95%CI 0.444~0.703,P=0.000)、白蛋白(95%CI 0.153~0.833,P=0.017)均是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方式、血流量>300 mL/min、血红蛋白、白蛋白均是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因素
下载PDF
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策略进展分析
2
作者 汪霞 丁兰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急性肾衰竭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的急救护理措施以稳定病情,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急救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因此提高急性肾衰竭急救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重点包括水... 急性肾衰竭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的急救护理措施以稳定病情,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急救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因此提高急性肾衰竭急救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重点包括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以及血压和血糖的稳定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本文主要就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策略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 急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下载PDF
1例犬急性肾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3
作者 刘玉玲 李文学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近年来,动物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见于幼龄与老龄动物。一体重4 kg的4岁泰迪出现精神变差、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遂进行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犬体内存在炎症反应;血液生化检查结... 近年来,动物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见于幼龄与老龄动物。一体重4 kg的4岁泰迪出现精神变差、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遂进行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犬体内存在炎症反应;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白球比偏低,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磷等指标升高,怀疑肾脏出现问题;超声波检查结果确定其患有急性肾衰。经过一段时间药物治疗后,患犬痊愈。文章对该病例的发病症状、检测结果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兽医临床治疗急性肾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肾衰竭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郭志娟 汪俊 +1 位作者 金涛 畅龙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诊的10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诊的10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预后状况(心律失常次数、低血压次数、24h尿量恢复600mL时间、Kt/V值)、血压变化及水肿症状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cr、BUN显著低于对照组,C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次数、低血压次数、24h尿量恢复600mL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Kt/V值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肿症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增强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 CRRT治疗 肾功能
下载PDF
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指标影响
5
作者 蒋金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05-0108,共4页
探究为肾衰竭患者实行连续性、间歇性血液透析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52例急性肾衰竭患者,收治周期为2019年~2021年,按照每组26例分为甲、乙两组,前者实行连续性血液透析,后者实行间歇性血液透析。两组急性肾衰竭患者均接受基... 探究为肾衰竭患者实行连续性、间歇性血液透析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52例急性肾衰竭患者,收治周期为2019年~2021年,按照每组26例分为甲、乙两组,前者实行连续性血液透析,后者实行间歇性血液透析。两组急性肾衰竭患者均接受基础的肾功能检查,检查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液透析治疗后对采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系统II综合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甲组、乙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指标数据相近,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无论是甲组还是乙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指标降低数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心律失常和低血压发生次数,甲组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APACHE II评分,甲组与乙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APACHE II评分,甲组为(17.30±5.51)分,乙组为(20.10±5.24)分,甲组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尿量达到600ml/24h时间,甲组为(15.41±5.27)d,乙组为(22.91±8.42)d,甲组明显更佳(P<0.05)。结论 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对比发现,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效果更佳,便于患者肾功能逐步改善,降低透析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连续性 间歇性 急性肾衰竭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钠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艳 蔡炳冈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少尿期、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透析4 h时,观察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透析0 h时明显延长,但较透析2 h时明显缩短(P<0.05);透析2、4 h时,对照组的APTT、TT较透析0 h时明显延长(P<0.05);透析2、4 h时,观察组的APTT、T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液透析器堵管、心力衰竭、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提高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少尿期、住院时间,改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衰竭 肾功能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7
作者 吴俊英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患者血液透析中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依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基... 目的分析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患者血液透析中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依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基础护理)、研究组30例(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2、2.069、4.13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2.266、3.322,P<0.05)。结论ARF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采取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措施 急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目标管理理论下的干预模式在急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中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丹 张莹莹 付晨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下的干预模式在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2021年收治的80例ARF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下的干预模式在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2021年收治的80例ARF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上实施目标管理理论下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APACHEⅡ)、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 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SPB评分低于对照组(t=6.275,P=0.001;t=8.064,P=0.001)。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躯体活动(t=7.236,P<0.001)、治疗行为(t=8.841,P<0.001)、社会心理活动=8.522,P<0.001)、饮食行为(t=5.699,P<0.001)]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下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重症医学科ARF患者的健康情况和自我感受,并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透析 目标管理理论 护理干预模式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肾衰竭1例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刘倩 马士恒 张旭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过程中合并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情况、可能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1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病例资料,以“流行性腮腺炎”、“肾损害”、“肾衰竭...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过程中合并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情况、可能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1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病例资料,以“流行性腮腺炎”、“肾损害”、“肾衰竭”、“并发症”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病程中出现肾衰竭的原因和治疗措施,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在流行性腮腺炎病程中,患者会发生肾功能损伤,可能为病毒的直接作用。结论 在流行性腮腺炎病程中,肾功能损伤可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肌酐升高、高血压、脑病等症状。通过抗病毒、积极利尿、保护肾功能等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血压、尿量、肾功能及尿常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肾衰竭 并发症
下载PDF
1例皮肌炎相关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患者多学科协作的护理
10
作者 杨孟琴 张婷婷 +2 位作者 林炎虹 邱胜 龚妮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11期154-156,共3页
总结1例多学科协作模式下救治皮肌炎相关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建立多学科医护协作团队,护理要点:肌无力的护理;吞咽障碍的护理;急性肾衰竭的护理;联合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宣教及随访等。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 总结1例多学科协作模式下救治皮肌炎相关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建立多学科医护协作团队,护理要点:肌无力的护理;吞咽障碍的护理;急性肾衰竭的护理;联合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宣教及随访等。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肌无力改善,肾功能恢复,53 d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衰竭 多学科协作 内科护理学
下载PDF
血清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及血清α_(1)微球蛋白水平与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1
作者 徐海波 徐良 刘莉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胱抑素C(Cys C)及血清α_(1)微球蛋白(α_(1)-MG)水平与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5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分析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胱抑素C(Cys C)及血清α_(1)微球蛋白(α_(1)-MG)水平与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5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期,将其分为Ⅰ期患者(n=41)、Ⅱ期患者(n=40)、Ⅲ期患者(n=24),比较不同时期患者入院时血清β_(2)-MG、Cys C、α_(1)-MG水平差异,再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恢复组(肾功能恢复患者,n=67)和损伤组(肾功能永久性损伤患者,n=38),分析血清β_(2)-MG、Cys C、α_(1)-MG水平与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探究血清β_(2)-MG、Cys C、α_(1)-MG水平对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Ⅲ期患者血清β_(2)-MG、Cys C、α_(1)-MG水平均高于Ⅱ期患者、Ⅰ期患者(P<0.05),Ⅱ期患者血清β_(2)-MG、Cys C水平均高于Ⅰ期患者(P<0.05)。恢复组患者β_(2)-MG、Cys C、α_(1)-MG水平均低于损伤组(P<0.05)。血清β_(2)-MG、Cys C、α_(1)-MG曲线AUC均明显高于参考线(AUC>0.5),其cut off值分别为3.59mg/L、3.21mg/L、33.36mg/L。结论:血清β_(2)-MG、Cys C、α_(1)-MG水平与急性肾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相关。临床治疗急性肾衰竭需在血清β_(2)-MG水平>3.59mg/L、Cys C水平>3.21mg/L、α_(1)-MG水平>33.36mg/L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β_(2)微球蛋白 胱抑素C 血清α_(1)微球蛋白 急性肾衰竭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张泽 朱健 窦燕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0期86-90,共5页
目的探究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乙肝相关ACLF合并ARF 62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探究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乙肝相关ACLF合并ARF 62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肝肾功能、炎性因子、血常规指标、电解质水平;比较2组治疗后90 d内生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2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周后,2组凝血酶原活动度、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血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乙肝相关ACLF合并ARF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肝肾功能改善,对机体电解质水平影响较小,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人工 慢加急性衰竭 急性肾衰竭 丙氨酸转氨酶 肾小球滤过率 凝血酶原活动度 电解质
下载PDF
一例猫急性肾炎引发急性肾衰竭的诊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斯宇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2期190-192,共3页
该文对2022年4月接诊的一只4岁公猫的诊治经历进行了探讨,经主人描述及临床检查发现该猫精神不佳,浑身无力,无食欲,不排尿且导尿见血,体温略高,初步诊断为尿路堵塞。采集血液和尿液,进行血液生化检测、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和影像学... 该文对2022年4月接诊的一只4岁公猫的诊治经历进行了探讨,经主人描述及临床检查发现该猫精神不佳,浑身无力,无食欲,不排尿且导尿见血,体温略高,初步诊断为尿路堵塞。采集血液和尿液,进行血液生化检测、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该猫患有急性肾衰竭。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用药进行输液及皮下注射,治疗7d后病情基本痊愈。该文针对该病例提出了全面的诊治方法,在临床方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诊治
下载PDF
尿NAG与ACR联合血清sCys-C检测对2~4期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衰竭的预警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泽斌 张礼萍 郭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联合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检测对2~4期慢性肾脏病(CKD)并发急性肾衰竭的预警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2月安徽省泾县医院收治的86例2~4期CK... 目的探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联合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检测对2~4期慢性肾脏病(CKD)并发急性肾衰竭的预警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2月安徽省泾县医院收治的86例2~4期CKD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2~4期CKD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情况,并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肾衰竭分为发生组(21例)和未发生组(65例)。对比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2~4期CKD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尿NAG、ACR及血清sCys-C三者联合对CKD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的预警效能。结果2~4期CKD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为24.42%。发生组合并糖尿病占比、CKD分期为4期占比、合并感染占比、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尿NAG、ACR及血清sCys-C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KD分期为4期、合并感染、尿NAG、ACR及血清sCys-C均为影响2~4期CKD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51、2.784、3.013、3.347、3.673,P<0.05)。ROC分析显示,尿NAG、ACR及血清sCys-C对2~4期CKD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预测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40.81μg/L、684.32、208.75 mg/L,三者联合的特异度为98.46%,高于尿NAG、ACR及血清sCys-C单独进行评估的特异度,且尿NAG、ACR及血清sCys-C三者联合预测2~4期CKD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的AUC为0.887,高于尿NAG、ACR及血清sCys-C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尿NAG、ACR及血清sCys-C三者联合对2~4期CKD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的预警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衰竭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下载PDF
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延续护理在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燕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延续护理在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延续护理在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延续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Cr、BUN以及UAE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Cr、BUN以及UAER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F、RP、BP、GH、SF、RE、MH以及VT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情绪处理、自我护理、问题解决以及伙伴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延续护理在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法 延续护理 急性肾衰竭 肾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1例以贫血、急性肾衰竭及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安乃近中毒误诊病例的报道
16
作者 赖雷珍 汤绍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安乃近是一种由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结合而成的药物,解热、镇痛效果较强,主要用于紧急退热。此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较多,在国内外均有用药后出现ADR的案例报道。与之相关的ADR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多样,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诊... 安乃近是一种由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结合而成的药物,解热、镇痛效果较强,主要用于紧急退热。此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较多,在国内外均有用药后出现ADR的案例报道。与之相关的ADR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多样,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治过程中易发生漏诊、误诊。笔者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在已报道的安乃近相关ADR案例中,同时表现为贫血、急性肾衰竭及心力衰竭的病例未见。近年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了1例安乃近中毒致多系统损害并发生误诊的病例,现将其诊疗经过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乃近 药物不良反应 贫血 急性肾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在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孙利洁 马翠云 赵康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在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行血液透析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在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行血液透析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液透析管理能力、用药管理能力、并发症管理能力、饮食管理能力及运动锻炼管理能力等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评分及ESCA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维度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疾病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行为转变理论 综合护理 疾病管理能力 自我护理能力 生命质量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刘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2期160-163,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与试验组,各20例。参比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与试验组,各20例。参比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Scr水平[(112.25±12.44)μmol/L]、BUN水平[(9.88±2.51)mmol/L]、CysC水平[(0.86±0.34)mg/L]均低于参比组,eGFR水平[(64.29±5.65)mL/min]高于参比组(P<0.05)。干预前,两组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16.34±1.46)分]、角色功能评分[(16.62±1.42)分]、情绪功能评分[(16.77±1.45)分]、社会功能评分[(16.75±1.49)分]、认知功能评分[(16.85±1.34)分]均高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对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急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肾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措施 急性肾衰竭患者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周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073-0075,共3页
探究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连续性肾脏替代后取得的成效。方法 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共56例,观察组主要予以连续性肾脏替代干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0~87)岁,平均(54.44±1.06)岁;对照组予以间歇性血... 探究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连续性肾脏替代后取得的成效。方法 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共56例,观察组主要予以连续性肾脏替代干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0~87)岁,平均(54.44±1.06)岁;对照组予以间歇性血液透析干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0~87)岁,平均(54.38±1.02)岁。对比生活质量指标、疾病疗效等。结果 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均高于对照组,显示出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干预后,最终得出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27例(96.43%)高于对照组的18例(64.29%),由此可见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连续性肾脏替代干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别把连续性肾脏替代、间歇性血液透析用于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结果显示出,观察组实施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干预的方式取得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高,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肾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 间歇性血液透析 疗效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