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风险评估
1
作者 王东君 张春岩 +2 位作者 晁祥嵩 李志 王兴权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胆囊炎严重程度分级和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肝硬化合并急性胆囊炎(AC)患者手术风险。方法2021年2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AC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LC)治疗。术前采用《东京指南(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胆囊炎严重程度分级和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肝硬化合并急性胆囊炎(AC)患者手术风险。方法2021年2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AC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LC)治疗。术前采用《东京指南(2018年)》评估胆囊炎严重程度,其中Ⅰ级55例,Ⅱ级/Ⅲ级37例。常规计算MELD评分,其中低危组64例,中高危组28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风险的因素。结果各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患者手术时间为(88.8±11.8)min,显著长于Ⅰ级患者【(77.1±10.4)min,P<0.05】,术中出血量和腹腔引流量分别为(91.4±18.7)mL和(339.7±40.7)mL,显著大于Ⅰ级患者【分别为(79.5±12.2)mL和(285.9±36.4)mL,P<0.05】,而低危与中高危MELD评分患者手术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级/Ⅲ级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显著高于Ⅰ级患者的7.3%(P<0.05),中高危MEL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显著高于低危患者的9.4%(P<0.05);以中转开腹以及术后发生并发症为手术风险组(n=18),结果风险组胆囊炎Ⅱ级/Ⅲ级和MELD评分为中高危比例分别为61.1%和55.6%,显著高于非风险组的35.1%和24.3%(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囊炎Ⅱ级/Ⅲ级和MELD评分为中高危是肝硬化合并AC患者LC手术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评估胆囊炎严重程度分级和MELD评分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LC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AC患者的风险而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肝硬化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分级 终末期肝病模型 治疗
下载PDF
胆囊后三角入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安宏超 徐宏征 崔宏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44例行经胆囊前三角入路LC(前入路组),另44...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44例行经胆囊前三角入路LC(前入路组),另44例行经胆囊后三角入路LC(后入路组)。记录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中转开腹率等;检测术前1 h和术后24 h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消化疾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结果 后入路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前入路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入路组心率、血压和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前入路组(P<0.05)。手术前后,前入路组和后入路组患者GIQL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组和前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后三角入路能够缩短LC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应激行为较少,术后并发症较少,该手术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后三角入路 胆囊前三角入路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董永升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AC)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郏县中医院收治的AC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常规药物治疗)和B组(常规药物治疗+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对比两组治疗有效... 目的分析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AC)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郏县中医院收治的AC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常规药物治疗)和B组(常规药物治疗+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胆囊指标、炎性因子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临床症状评分(厌食、黄疸、口苦、发热、便秘、恶心、腹痛)、胆囊指标(胆囊横径、胆囊壁厚度)、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计数(WB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VAS、PPI、PRI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患者在常规服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疼痛感,降低炎症指标、胆囊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药物 急性胆囊炎 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有效率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激激素、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姚远 樊文良 +1 位作者 王洋 褚青波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激激素、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激激素、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侧方组(n=79)和顺/逆行组(n=78),侧方组患者行侧方入路剥离胆囊,顺/逆行组患者行顺/逆行剥离胆囊。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的应激激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胆管损伤指标[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尿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肠屏障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侧方组和顺/逆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7.71±3.38)mL vs(56.63±4.87)mL]、术后引流量[(18.89±2.11)mL vs(70.26±5.34)mL]比较,侧方组明显少于顺/逆行组,住院时间[(4.01±0.38)d vs(4.95±0.43)d]和术后引流置管时间[(2.71±0.35)d vs(3.51±0.41)d]比较,侧方组明显短于顺/逆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后72 h,两组患者的血清GH、Cor、AngⅡ呈升高-降低趋势,且术后24 h,侧方组患者的血清GH、Cor、AngⅡ明显低于顺/逆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后72 h,两组患者的尿L/M、IFABP呈升高-降低趋势,且术后24 h,侧方组患者的血清DBIL、ALP水平明显低于顺/逆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方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0%,明显低于顺/逆行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后门诊随访,侧方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75.95%,明显高于顺/逆行组的6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术中选择侧方入路、顺/逆行剥离胆囊效果确切,但侧方入路并发症少、预后效果良好,且能降低患者术后应激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入路选择 应激激素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重症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作者 吴宇 孔晓宇 +3 位作者 张海宏 康学峰 邱小宝 蔡常春 《腹部外科》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诊普通外科(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EGS)Ⅲ级及以上重症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诊普通外科(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EGS)Ⅲ级及以上重症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LC的急性胆囊炎病人1381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重症组(112例)和普通组(1269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转ICU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重症组相较于普通组,手术时间[(100.54±22.23)min比(61.31±10.48)min]、术中失血量[40.00(20.00,60.00)mL比5.00(5.00,10.00)mL]、术后引流量[100.00(60.00,152.50)mL比30.00(20.00,40.00)mL]、术后住院时间[(7.31±2.68)d比(4.03±1.23)d]均有所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中转开腹率为3.57%(P=0.208)、术后转ICU率为4.46%(P=0.297)、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7.14%(P=0.133),与普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GSⅢ级及以上重症急性胆囊炎早期行LC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和轻度急性胆囊炎术后相比并不增加,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可作为该类重症急性胆囊炎的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诊普通外科 安全性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赵英 朱玉敏 陈若玉 《包头医学》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及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及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5,P=0.027)。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各个项目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进一步组间比较,干预组生理功能(64.34±8.83)分、情感职能(56.89±7.55)分、精神健康(58.81±6.51)分、生命活力(62.52±7.52)分、社会功能(67.16±7.03)分及总体健康评分(64.39±7.2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受到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肝门阻断在中度急性胆囊炎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赵海远 马俊永 +3 位作者 刘刚 李阳 杨万超 赵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评价肝门阻断在中度急性胆囊炎手术中预防出血和胆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内中度急性胆囊炎接受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资料。共计纳入160例患者,其中60例接受了肝门阻断(阻断组),另外100例没有接受肝... 目的评价肝门阻断在中度急性胆囊炎手术中预防出血和胆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内中度急性胆囊炎接受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资料。共计纳入160例患者,其中60例接受了肝门阻断(阻断组),另外100例没有接受肝门阻断(传统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传统组相比,阻断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短、术中胆道损伤和胆囊床残余胆囊均较少(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中阻断组术后胆瘘的发生率为1.7%,明显减少(P<0.05);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和再次入住ICU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中度急性胆囊炎手术中,肝门阻断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技术可以改善围手术期结果和减少术后胆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急性胆囊炎 肝门阻断 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下载PDF
清肝利胆法配合胆囊穿刺引流治疗高龄重症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8
作者 黄敬宇 石秀全 +4 位作者 陈杰 朱杰 杨郑 强泽好 高翔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给予高龄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穿刺引流+清肝利胆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治疗,治疗组(30例)... 目的:探讨给予高龄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穿刺引流+清肝利胆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进行PTGBD+清肝利胆法治疗。观察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总疗效。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WBC、ALT及GGT水平相比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PTGBD+清肝利胆法的中西医结合方案,给予高龄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患者不适情况,提高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效果,获得更理想总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重症 高龄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清肝利胆法
下载PDF
中医特色系统护理联合加速康复理念对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胡冬 陶利 柳敏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系统护理联合加速康复理念(ERAS)对急性胆囊炎(A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2例AC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系统护理联合加速康复理念(ERAS)对急性胆囊炎(A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2例AC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中医特色系统护理联合ERAS模式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7 d。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中文版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MQ-Specific)]以及术后6 h,24 h,72 h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舒适度[舒适状况量表(GCQ)]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MQ-Specifi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72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后6 h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72 h两组患者GCQ评分均较术后6 h逐渐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系统护理联合ERAS能够有效缩短AC患者LC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以及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系统护理 加速康复理念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刘花艳 库朝阳 陈太丽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A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C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腹...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A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C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TGBD治疗,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肝功能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炎性应激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ALP、IBIL、TBIL水平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TNF-α、IL-6、CRP、WBC水平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术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TGBD应用于AC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肝功能指标及炎性应激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急性胆囊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肝功能、围手术期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耿蕴峰 张景承 +1 位作者 薛菲 王冬冬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肝功能、围手术期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东京指南2018》(TG18),将其... 目的探讨早期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肝功能、围手术期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东京指南2018》(TG18),将其中发病3 d内手术的103例纳入观察组,将其中发病3~4d后手术的101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γ-谷氨酸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围手术期指标;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补体C3、C4,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γ-GT、ALP、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γ-GT、ALP、ALT、AST水平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转开腹率、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均较对照组更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病3 d内手术能够有效保护肝功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中转开腹率及住院费用,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机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12
作者 曲紫瑶 姜宜秀 +1 位作者 王子宜 孔庆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 观察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威海市中医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与左氧氟沙星片... 目的 观察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威海市中医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与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髓过氧化物酶(MPO)、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与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急性胆囊炎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龙骨牡蛎汤 急性胆囊炎 黄疸 肋痛
下载PDF
清肝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付凯 王红霞 李昆仑 《国医论坛》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肝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首次排气、排便、右上腹疼痛消失、退热时间,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白细胞介素(IL-8、IL-10)、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退热、右上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SS、VIP、IL-8、CRP、TNF-α、COR及R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SOD、GSH-Px及MO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胆囊炎术后疗效确切,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功能,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利胆汤 熊去氧胆酸 急性胆囊炎术后 胃肠功能 氧化应激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后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
14
作者 程国凌 徐化楠 刘义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PTGBD)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行PTGBD手术后行序贯LC手术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PTGBD)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行PTGBD手术后行序贯LC手术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行PTGBD手术后序贯LC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A组47例(PTGBD后5~8周行LC术)与B组53例(PTGBD后3~4周行LC术)。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OTGBD术后序贯LC术前年龄、白细胞计数、γ-谷氨酰转肽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察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胆囊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B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腹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PTGBD术后序贯LC术的最佳手术时机为PTGBD术后5~8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 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的治疗体会
15
作者 周威 支绍钢 张健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 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的治疗体会总结。方法 选取医院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炎症... 目的 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的治疗体会总结。方法 选取医院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功能(IgM、IgA及IgG)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37例患者中17例治疗显效,19例治疗有效,1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6/37);围术期治疗方面,手术时间为(64.24±7.98) min、术中出血量(54.23±4.96) mL、术后排气时间(1.77±0.33) d、首次进食时间(4.73±0.53) d、住院时间(6.72±1.25) d。术后,患者hs-CRP、IL-6及TNF-α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IgM、IgA及IgG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发生胆瘘,并发症发生率为2.7%。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手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效果显著,可使炎症反应减轻,使免疫能力提高,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且疗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 经皮胆囊造瘘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疏肝利胆汤加减辅助治疗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效果观察
16
作者 马斌 胡八位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加减辅助治疗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轻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加减辅助治疗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轻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9/49),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RP、WBC、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加减辅助治疗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利胆汤 急性胆囊炎 肝胆湿热证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刘耀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在急性胆囊炎(AC)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6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在急性胆囊炎(AC)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6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质量、不同时间[麻醉前(T_(0))、插管后1 min(T_(1))、切皮时(T_(2))、气腹5 min后(T_(3))、术毕(T_(4))]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水平、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水平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完全阻滞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两组MAP、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两组MAP、心率水平均低于T_(0)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4)时,观察组MAP、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CRP、TNF-α、IL-6和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可提高AC手术患者麻醉质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治疗体会
18
作者 赵佳 姚周佳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BGD)治疗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施行PTBGD治疗的36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效...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BGD)治疗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施行PTBGD治疗的36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前后的炎症反应指标与肝功能检测指标以及手术指标。结果3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PTBGD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8.33±2.67)×10^(9)/L、(21.18±4.27)mg/L、(2.47±0.52)ug/L、(35.42±8.19)U/L、(15.48±4.22)umol/L]较术前[(11.79±3.56)×10^(9)/L、(45.92±11.13)mg/L、(1.34±0.36)ug/L、(65.58±11.47)U/L、(29.85±6.16)umol/L]均显著低(P<0.05);手术时间(46.21±8.55)min及住院时间(3.15±1.02)d;患者术前1 d体温(38.62±0.59)℃与术后3 d(37.28±0.36)℃相比,术后3 d体温显著降低(P<0.05);术后,患者发生脱管、胆汁引流不畅、感染分别为1例、2例、1例,均无出血、胆漏、胆痿形成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TGBD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简便、微创,可作为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首要选择,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 B超引导 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吕广战 董拓周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入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6例患... 目的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入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比较两组手术及住院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胆囊炎采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炎症反应,临床疗效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当,但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