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0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血小板因子、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王敏博 蔡武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血小板因子、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血小板因子、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加曲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调节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小板因子及神经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阿加曲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塞
下载PDF
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对比探讨
2
作者 岳忠勤 彭娥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89-0092,共4页
探究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价值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行CT及MRI检查,并回顾分析了其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不同的影像检查诊断急性脑梗塞的灵敏度、... 探究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价值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行CT及MRI检查,并回顾分析了其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不同的影像检查诊断急性脑梗塞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本组50例病患中,在不同的发病时间其MRI的检出率都明显高于CT,其检出率98%(49/50)明显高于CT的62%(31/50)(P<0.05)。结论 CT与MRI检查均可有效对急性脑梗塞作出诊断,但对于发病时间较短的患者来说MRI检查其检出率明显较高,在急性脑梗塞早期首选MRI检查,尤其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尤为敏感,及早作出诊断对早期脑梗塞患者的治疗起到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急性脑梗塞患者 早期诊断 价值对比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塞早期CT与MRI诊断研究进展
3
作者 梁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6-0109,共4页
急性脑梗塞是高发于中老年人的突发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综合因素影响所致,此病救治时间窗较短,具有较高死亡率、致残率,故而在患者疾病早期给予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十分重要。而早期的明确病情诊断是采取早... 急性脑梗塞是高发于中老年人的突发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综合因素影响所致,此病救治时间窗较短,具有较高死亡率、致残率,故而在患者疾病早期给予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十分重要。而早期的明确病情诊断是采取早期治疗的重要前提,CT与MRI均为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技术,两者对于急性脑梗塞而言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CT MRI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4
作者 赵超群 王镕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7-0070,共4页
探究不同剂量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效果,评价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方法共纳入医院诊疗的9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划分成三组,包括A组、B组、C组,均有32例患者。全部患者均采取二甲双胍治... 探究不同剂量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效果,评价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方法共纳入医院诊疗的9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划分成三组,包括A组、B组、C组,均有32例患者。全部患者均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疾病,其中A组用药剂量≤500mg,B用药剂量为500-1500mg,C组用药剂量≥1500mg。比较各组血糖、血脂水平、血压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情况,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结果 B组、C组FPG、2hPG及HbAlc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存在价值(P<0.05),C组FPG、2hPG及HbAlc水平低于B组,差异无价值(P>0.05);B组、C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A组,HDL-C水平高于A组,差异存在价值(P<0.05),C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B组,HDL-C水平高于B组,差异无价值(P<0.05);B组、C组治疗后的DPB、SBP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价值(P<0.05),C组治疗后的的DPB、SBP水平低于B组,差异无价值(P>0.05);C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存在价值(P<0.05);C组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均低于A组、B组,差异存在价值(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高剂量的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机体血糖、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控制病情、降低病死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改善机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脑梗塞 不同剂量 二甲双胍 应用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分析
5
作者 李小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72-0075,共4页
进一步分析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目标以2022年8月-2023年7月救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为主(随机分组)。其中,50例观测组病人行单药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50例研析组病人行联药注射(丹参+依达拉... 进一步分析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目标以2022年8月-2023年7月救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为主(随机分组)。其中,50例观测组病人行单药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50例研析组病人行联药注射(丹参+依达拉奉),研讨记录观测组以及研析组100例病人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治疗效果、炎症因子、血流流变学;结果 治疗后,50例行单药注射的观测组病人神经功能破损、炎症因子以及血流流变学指标,高于50例行联药注射的研析组病人,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效果,不及50例行联药注射的研析组病人(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对降低急性脑梗塞病人炎症因子,改善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破损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流流变学指标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丹参 急性脑梗塞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陈晓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59-0162,共4页
观察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形式抽样到我医院运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为观察病例,住院时间均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同时运用抽签法安排出两个小组,参照组(30... 观察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形式抽样到我医院运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为观察病例,住院时间均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同时运用抽签法安排出两个小组,参照组(30例)组织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30例)组织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观察组在溶栓后的6h、溶栓后的24h、溶栓后的7d相应NIHSS评分值均比参照组要低(P值<0.05);观察组的并发症产生率要比参照组低(P值<0.05)。另外,观察组脑梗塞再产生0例。观察组的住院指标比参照组低(P值<0.05)。结论 针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病患实施护理干预后,病患的并发症产生率与NIHSS评分均得到控制。因此,更值得临床去借鉴开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阿替普酶 早期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塞 NIHSS评分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作用分析
7
作者 王建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9-0142,共4页
探讨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4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联用介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探讨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4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联用介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作用显著,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肢体功能等有明显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介入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肢体功能 血管再通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效果研究
8
作者 钟秋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9-0072,共4页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1-2023.11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n=30)分为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和研究组(接受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各15例。比较各组美国国立卫生院...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1-2023.11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n=30)分为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和研究组(接受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各15例。比较各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对比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53.33%(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可缓解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血塞通 老年急性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准确性评价
9
作者 韦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43-0146,共4页
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兴安两江医院所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60例则为同期的健康体检者。对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观察,计算阳性率,比... 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兴安两江医院所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60例则为同期的健康体检者。对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观察,计算阳性率,比较观察组组内的血清Hcy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血清Hcy测定值与阳性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30.34±2.57)μmol/L、(96.67%)]居更高水平,P<0.05;关于血清Hcy检测值,观察组中重度、中度、轻度梗塞患者检测结果分别为(39.38±3.17)μmol/L、(32.54±2.58)μmol/L、(19.10±1.96)μmol/L,两两比较区别明显(P<0.05),NIHSS评分按照梗塞程度从轻到重分别为(12.64±1.58)分、(22.42±2.95)分、(34.50±4.26)分,数据比较P<0.05;血清Hcy检测值同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斑块形成组的血清Hcy检测值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通常存在较高的血清Hcy水平,且与神经缺损程度存在一定关系,用于辅助诊断急性脑梗塞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检验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准确性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对hs-CRP、TNF-α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赵倩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7期0093-0095,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水平、各项凝血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NIHSS评分、凝血功能、炎症因子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NIHS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塞干预中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hs-CRP、TNF-α水平,并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塞
下载PDF
银杏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郭彦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53-0056,共4页
分析银杏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汕头大学一附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急性脑梗塞患者共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常规药物加银杏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标、生存质量、总... 分析银杏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汕头大学一附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急性脑梗塞患者共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常规药物加银杏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标、生存质量、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凝血功能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药物联合银杏叶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急性脑梗塞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
12
作者 唐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32-0135,共4页
对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实际效果,展开全面的分析与对比。方法 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这一区间范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人数为60例,细致的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别,确保两个组别患者的人... 对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实际效果,展开全面的分析与对比。方法 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这一区间范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人数为60例,细致的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别,确保两个组别患者的人数均为30例。分别采用单纯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主要观察的具体指标如下:治疗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显著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逐渐有所恢复,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来说,利用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方式,主要作用就是使得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提高。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基础上,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逐渐恢复,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此外,避免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抗血小板 急性脑梗塞
下载PDF
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价值评估
13
作者 马陈建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期0040-0042,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5月~2023年05月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是否采取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均分为A组(行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与B组(行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5月~2023年05月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是否采取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均分为A组(行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与B组(行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炎症因子、氧化因子、血流流变学指标均优于B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均低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效果优于动脉溶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动脉取栓治疗 动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塞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评价
14
作者 邢玉波 卞红梅 邵明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62-0065,共4页
评价阿司匹林+氯呲格雷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治疗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样本,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随机分组,A组阿司匹林+氯呲格雷治疗,B组阿司匹林治疗,对比疗效、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炎症因子、药物毒副反应差异。结... 评价阿司匹林+氯呲格雷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治疗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样本,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随机分组,A组阿司匹林+氯呲格雷治疗,B组阿司匹林治疗,对比疗效、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炎症因子、药物毒副反应差异。结果 A组急性脑梗塞疗效较B组高,P<0.05;A组急性脑梗塞者BI指数较B组高,NIHS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急性脑梗塞者IL-6、hs-CRP、TNF-α等指标均较B组低,P<0.05;A组药物毒副作用率较B组低,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氯呲格雷,可控制炎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阿司匹林 氯呲格雷 疗效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MMSE、NIHSS评分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洁芬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干预效果,并应用MMSE评分、NIHSS评分进行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性护...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干预效果,并应用MMSE评分、NIHSS评分进行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及2个月试验组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与痴呆严重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及2个月试验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程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急性脑梗塞 MMSE评分 NIHSS评分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后EN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急救优化方案的预防效果
16
作者 边丽 张秀梅 +1 位作者 李妍 杨国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6期631-63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以此优化急救方案并分析其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发病4.5 h内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的12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以此优化急救方案并分析其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发病4.5 h内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的12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21)和无END组(n=99),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ACI患者溶栓后发生END的风险因素,并根据OR值拟合出END预测评分量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该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并基于此预测模型制定急救优化方案。另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ACI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患者接受急救优化方案的END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差异。结果本研究中ACI患者的END发生率为17.5%。年龄≥60岁、HMCAS阳性、合并房颤、基线NIHSS评分偏高及溶栓前血糖、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水平偏高均是影响ACI患者溶栓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ND预测评分预测ACI患者溶栓后24 h内发生END的AUC为0.905(0.832~0.97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4%和82.48%,截断值为5分,约登指数为0.700。经急救优化方案干预后,ACI患者溶栓后END发生率、NDS评分均明显降低,ALD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1)影响ACI患者溶栓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年纪较大、合并房颤、溶栓前血糖、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水平偏高的ACI患者更应警惕END的发生。(2)根据预测评分量表优化后的急救方案可明显降低END发生率,并明显改善ACI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静脉溶栓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风险预测模型 急救优化方案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红花提取物调节TLR4-NLRP3信号通路对大鼠急性脑梗塞的影响
17
作者 刘明亮 杨森林 马超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426-1432,共7页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红花提取物对急性脑梗塞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均构建急性脑梗塞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阿替普酶组(尾静脉注射阿替普酶5mg/...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红花提取物对急性脑梗塞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均构建急性脑梗塞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阿替普酶组(尾静脉注射阿替普酶5mg/kg)、红花提取物组(尾静脉注射4g/kg)、阿替普酶联合红花提取物组,每组6只。各给药组大鼠给予相应干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无菌0.9%氯化钠溶液,连续7d。通过Zea Longa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评价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伊文思蓝(Evans blue)含量测定;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qRT-PCR检测脑组织TLR4、NF-κB p65、NLRP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脑组织MMP-2、MMP-9、Bax、Bcl-2、TLR4、NF-κB p65、p-NF-κB p65、NLRP3、caspase1、pro-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Zea Longa评分显著升高,梗死面积显著增加,EB含量、细胞凋亡率、MMP-2、MMP-9、Bax、TLR4、NF-κB p65、NLRP3、p-NF-κB p65、caspase1、pro-IL-1β蛋白表达及TLR4、NF-κB p65、NLRP3 mRNA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替普酶联合红花提取物组能显著降低Zea Longa评分及梗死面积,EB含量、细胞凋亡率、MMP-2、MMP-9、Bax、TLR4、NF-κB p65、NLRP3、p-NF-κB p65、caspase1、pro-IL-1β蛋白表达及TLR4、NF-κB p65、NLRP3 mRNA表达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红花提取物对急性脑梗塞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通过抑制TLR4-NLRP3信号通路及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急性脑梗塞受损的神经功能,是潜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阿替普酶 红花提取物 TLR4-NLRP3信号通路
下载PDF
磁共振磁弥散成像联合磁敏感成像在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志宾 陈杏杏 《影像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磁弥散成像(DWI)联合磁敏感成像(SWI)在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AH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其中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AHT)者44例,非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非... 目的:探究磁共振磁弥散成像(DWI)联合磁敏感成像(SWI)在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AH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其中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AHT)者44例,非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非AHT)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DWI、SWI检查,观察AHT和非AHT SWI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DWI联合SWI与单一DWI对AHT的诊断效能,以及对比不同时期和不同梗死灶大小AHT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SWI图像显示,观察组基底节区、脑白质区域可见脑回状、片状低信号,对照组双侧脑半球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信号,基底节区未见异常。DWI联合SWI诊断AH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阳、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5%、95.24%、95.35%、95.45%、95.24%,均大于单一DWI检查的70.45%、71.43%、70.93%、72.09%、69.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联合SWI对急性期AH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DWI检查(P<0.05),对于超急性期、亚急性期与慢性期的AHT,两者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DWI联合SWI对小面积梗死和大面积梗死AHT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DWI检查(P<0.05),两者对腔隙性梗死AHT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联合SWI可提高AHT的诊断率,有助于早期发现AHT,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磁弥散成像 磁敏感成像 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索鸿江 王英杰 赵会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091-0094,共4页
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探讨临床效果表现和安全性。方法 本案例选择的是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参与治疗的80名急性脑梗塞患者,依照随机法将其分到常规组和实验组里,每组皆为40人。常规组患者全部采... 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探讨临床效果表现和安全性。方法 本案例选择的是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参与治疗的80名急性脑梗塞患者,依照随机法将其分到常规组和实验组里,每组皆为40人。常规组患者全部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介入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水平、血清学指标、血管再通率和预后恢复水平。结果 在治疗之前,两组病患神经功能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满足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实验组为10.42±1.0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16±1.97(P<0.05),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之前,两组病患血清学指标没有显著区别(P>0.05),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之后,实验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10.35±1.46,神经生长因子为95.48±11.06,脑钠肽为160.47±14.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5.98±1.97、115.50±14.18和190.48±19.66(P<0.05),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优良率为100.00%,常规组的优良率为85.00%,实验组更高,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死亡率为2.50%,颅内出血率为12.50%,器官功能衰竭率为40.00%,肺部感染率为5.00%,总发生率为60.00%,常规组分别为7.50%、20.00%、37.50%和10.00%,总发生率为75.00%,两组数据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展开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促使其神经功能改善,血清学指标也会有所下降,同时还能大幅度下降死亡率和颅内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静脉溶栓治疗 效果观察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中CT检查与MRI检查的有效性评估
20
作者 周瑞成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790-1792,1796,共4页
目的:观察CT、MRI诊断早期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MRI检查的病灶检出率。结果:CT检查的病灶检出率为53... 目的:观察CT、MRI诊断早期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MRI检查的病灶检出率。结果:CT检查的病灶检出率为53.33%,MRI检查的病灶检出率为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的CT表现以低密度影、边界欠清为主,但部分患者的细胞毒性水肿、脑组织密度并不显著,容易出现遗漏病灶的情况;MRI表现以DWI、T2WI、Flair序列高信号为主,对早期病灶的识别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诊断中,MRI对病灶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但需要先排除脑出血的可能性,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CT MRI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