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产区西番莲中农药残留水平及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1
作者 梁启富 韦航 +1 位作者 方灵 傅建炜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了评估福建省产区西番莲的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农药多残留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农药残留监管与西番莲上的农药登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福建省西番莲产区采集的82个西番莲样品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98种农药残留检测分... 为了评估福建省产区西番莲的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农药多残留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农药残留监管与西番莲上的农药登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福建省西番莲产区采集的82个西番莲样品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98种农药残留检测分析。采用相对效能因子法对相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进行分组,根据各种农药的急性参考剂量计算各组农药的累积当量浓度,针对一般人群进行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82个西番莲样品中,41个样品检出农药,检出率50.00%;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检出农药样品量的65.85%,存在农药多残留现象;拟除虫菊酯类、咪唑类、新烟碱类、氨基甲酸酯类及三唑类农药对一般人群的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为7.13%、3.84%、0.64%、0.35%和0.33%。评估结果说明以上5类农药对一般人群的农药残留及其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农药残留 急性膳食摄入 风险评估 累积暴露
下载PDF
JMPR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摄入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34
2
作者 高仁君 王蔚 +1 位作者 陈隆智 张文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急性膳食风...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是急性或短期接触毒性与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的函数。急性膳食接触量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点或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模型法。在确定性方法中选取食物的大部分人群消耗量和高残留量来计算膳食摄入量,为了解决混合样品中食品个体之间的残留差异,在计算中引入了变异因子。JMPR根据具体情况分为情形1、情形2a、情形2b、情形3来计算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膳食结构和农产品性状数据库,建立健全市场中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高毒和中等毒性农药登记前应采用JMPR的确定性方法,进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急性膳食风险评估 急性膳食摄入 确定性方法
下载PDF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方翠芬 张文婷 +1 位作者 马临科 陈碧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236,共3页
目的测定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g.中多菌灵的残留量,并评估急性膳食摄入风险。方法浙贝母乙腈提取液的HPLC-UV分析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采用... 目的测定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g.中多菌灵的残留量,并评估急性膳食摄入风险。方法浙贝母乙腈提取液的HPLC-UV分析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采用点评估方法,对20批样品膳食暴露水平进行初步评估。结果多菌灵在0.982 4~196.48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110.3%,RSD 5.5%,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 D)为0.02%。结论 20批浙贝母中多菌灵的残留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多菌灵 急性膳食摄入风险 HPLC-UV
下载PDF
茭白中矮壮素的残留与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付岩 张亮 +1 位作者 王全胜 吴银良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8年第5期18-22,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矮壮素在茭白、茭白植株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茭白、茭白植株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吸附剂净化,电喷雾正离子反应监测模式监测。结果...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矮壮素在茭白、茭白植株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茭白、茭白植株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吸附剂净化,电喷雾正离子反应监测模式监测。结果表明,在0.000 5~0.5 mg/L范围内,矮壮素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0 1 mg/kg和0.005 mg/kg。在0.005、 0.05和0.5 mg/kg添加水平下,矮壮素在茭白植株和茭白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97%,相对标准偏差为3.2%~7.1%。所用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检测要求。消解动态结果表明,矮壮素在茭白植株上的消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7 d。根据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采样间隔期为7、 14、 21d时茭白中矮壮素残留浓度对我国不同人群的急性膳食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矮壮素 风险评估 农药残留 急性膳食摄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