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指标与急性自发性荨麻疹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陈惠勇 杨文林 +1 位作者 熊婧琳 尹嘉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指标与急性自发性荨麻疹(AS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ASU患者164例为观察组,依据风团数量及大小、分布范围、持...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指标与急性自发性荨麻疹(AS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ASU患者164例为观察组,依据风团数量及大小、分布范围、持续时间、瘙痒程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84例,中度组50例,重度组30例,另选40例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成人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对象抽取静脉血检测SAA、hs-CRP、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对检验结果和AS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轻度组SAA、hs-CRP、WBC、NEUT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组SAA、hs-CRP、WBC、NEUT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SAA、hs-CRP、WBC、NEUT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SAA、hs-CRP、WBC、NEUT指标水平与荨麻疹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r=0.335、0.235、0.224、0.230,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AA、hs-CRP、WBC、NEUT指标诊断重度ASU的AUC值分别为0.910、0.857、0.694、0.698;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6.46mg/L、7.35mg/L、7.77×10~9/L、4.31×10~9/L;约登指数分别为0.777、0.603、0.315、0.389;敏感度分别为87.6%、70.0%、73.3%、87.6%;特异性分别为91.0%、90.3%、58.2%、52.2%。结论:SAA、hs-CRP、WBC、NEUT在ASU中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ASU病情的判断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自发性荨麻疹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178例急性自发性荨麻疹转归为慢性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孙艳茹 刘文博 +2 位作者 范梦娇 张凤杰 王振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自发性荨麻疹(ASU)转归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178例ASU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发病季节、初发病程、自诉可疑过敏原、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自发性荨麻疹(ASU)转归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178例ASU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发病季节、初发病程、自诉可疑过敏原、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血常规、血清总IgE测定、治疗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ASU转归为CSU的危险因素。结果:178例ASU中42例(23.60%)转归为CSU,单因素分析自诉食物过敏(P<0.001)、 ASST试验阳性(P<0.001)、初发病程(P<0.001)与ASU患者转归为CSU具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示自诉食物过敏(P=0.029)、ASST试验阳性(P=0.043)、初发病程长(P<0.001)均是影响ASU转归为CS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物过敏、ASST试验阳性、初发病程长是ASU患者转归为CSU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自发性荨麻疹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维生素D与急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张好勤 段欢欢 +1 位作者 康霞 唐旭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与急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及临床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急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方法68例急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与急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及临床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急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方法68例急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病例组不同性别患者25(OH)D水平,分析25(OH)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总IgE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25(OH)D水平(23.55±7.88)ng/ml低于对照组的(29.68±11.69)ng/ml,总IgE水平(236.61±189.06)IU/ml高于对照组的(127.69±57.74)I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25(OH)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068,P=0.582>0.05)。病例组中,男性患者的25(OH)D水平为(24.61±8.28)ng/ml,女性患者的25(OH)D水平为(22.29±7.31)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25(OH)D水平与血清总IgE呈负相关(r=-0.285,P=0.034<0.05)。对照组25(OH)D水平与血清总IgE无明显相关性(r=-0.113,P=0.475>0.05)。结论维生素D水平下降可能与急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自发性荨麻疹 维生素D 总免疫球蛋白E 严重程度
下载PDF
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婴幼儿急性自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4
作者 黄朝頔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第5期762-763,共2页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婴幼儿急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口服,2.5mg(2.5mL)/次,1次/q12h。对照组40例,采用炉甘石洗剂,外涂,5次/d。两组重型病例均分别给予4例甲...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婴幼儿急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口服,2.5mg(2.5mL)/次,1次/q12h。对照组40例,采用炉甘石洗剂,外涂,5次/d。两组重型病例均分别给予4例甲泼尼龙针(1~2)mg/kg体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次/d;1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1mg/kg体重,1次/d。结果两组皮疹消退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5.0%。经χ~2检验,χ~2=31.75,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瘙痒消退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0%。经χ~2检验,χ~2=24.76,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选用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婴幼儿急性自发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替利嗪口服溶液 婴幼儿 急性自发性荨麻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