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合并毛霉病1例报告
1
作者 林丽 李双月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0期1384-1385,共2页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白血病亚型,占白血病的51.7%,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发病中位年龄68~70岁[1-2]。毛霉病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感染,是一种起病急、病死率高及诊断困难的罕见病[3]。本文...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白血病亚型,占白血病的51.7%,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发病中位年龄68~70岁[1-2]。毛霉病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感染,是一种起病急、病死率高及诊断困难的罕见病[3]。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AML合并毛霉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以总结该病的诊治特点,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罕见病 诊治特点 毛霉病 白血病亚型 老年患者 毛霉目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川楝子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作用靶点与机制
2
作者 姜津 刘航 +2 位作者 曾昭明 蒋世宇 莫中成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7-12,2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方法,分析川楝子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可能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Drugbank、Uniprot、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分别获取川楝子与AML的相关靶点,经韦恩分析获取川楝子作用于AM...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方法,分析川楝子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可能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Drugbank、Uniprot、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分别获取川楝子与AML的相关靶点,经韦恩分析获取川楝子作用于AML的潜在靶点,并结合KEGG和GO分析,探讨川楝子发挥抗AML的作用机制;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筛选其核心作用基因,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小分子药物与疾病核心靶点的作用方式,并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蛋白。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川楝子可能通过作用于185个蛋白发挥抗AML的作用;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川楝子通过影响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以及调控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影响AML的发生和发展;川楝子的有效成分与6个核心蛋白靶点均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靶向作用于这些核心蛋白靶点可发挥抗AML的作用;GEPIA数据库分析发现人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SRC)基因的表达与AML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低表达SRC的患者预后较好,可能是川楝子抗AML的潜在作用靶点之一。结论川楝子中的有效成分可通过调控多靶点蛋白影响细胞凋亡,调控PI3K-Akt、MAPK信号分子等多种途径发挥抗AML的作用,SRC可能成为川楝子改善AML预后的潜在作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 网络药理学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晓雄 达万明 +4 位作者 李红华 赵瑜 王全顺 王书红 朱海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4-396,共3页
为了探讨FLAG方案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refractoryandrelapsedacutemyeloidleukemia)的疗效,本研究采用FLAG方案(氟达拉宾50mg,静脉点滴,30分滴完,第1-5天;阿糖胞苷1000mg/m2,静脉点滴,第1-5天;GCSF150-300μg皮下注射第0-... 为了探讨FLAG方案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refractoryandrelapsedacutemyeloidleukemia)的疗效,本研究采用FLAG方案(氟达拉宾50mg,静脉点滴,30分滴完,第1-5天;阿糖胞苷1000mg/m2,静脉点滴,第1-5天;GCSF150-300μg皮下注射第0-5天)治疗27例难治和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其中难治性AML10例,复发AML17例。结果表明:27例患者中,13例难治和复发AML达完全缓解(CR率48.2%),4例达部分缓解(PR率14.8%),总有效率63.0%。CR的患者中有3例已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3例均处于无病存活状况,其中存活最长的20个月,仍处于CR期。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异常。结论:FLAG方案对部分难治和复发AML仍有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用于治疗对其他化疗方案无效的难治和复发AML,并为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G方案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难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都新萍 宫淑文 杨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探索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12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输注无效组52例,输注有效组68例。通过统... 目的 探索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12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输注无效组52例,输注有效组68例。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3.0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脾脏、活动性出血、血小板抗体、合并感染、输注次数及输注前后发热情况的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8~<60岁组(OR=6.324,95%CI:1.1953~20.473,≥60岁组(OR=0.121,95%CI:0.019~0.757)]、脾脏(OR=2.850,95%CI:1.063~7.638)、合并感染(OR=9.994,95%CI:3.109~32.130)及输血次数(OR=5.053,95%CI:1.502~17.000)是影响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年龄、脾脏、合并感染及输血次数是影响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危险因素,可针对具有相关临床特征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血小板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输注 因素分析 疗效
下载PDF
CD7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李争 朱洁 +1 位作者 冯丹 梁昌达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CD7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AML患儿资料,根据免疫分型结果分为CD7阳性(CD7^(+))组和CD7阴性(CD7^(-))组,对比... 目的探讨CD7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AML患儿资料,根据免疫分型结果分为CD7阳性(CD7^(+))组和CD7阴性(CD7^(-))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效果。结果60例AML患儿中,CD7^(+)18例,阳性率为30.00%;以M2及M5为主,其中M2的表达率为55.56%,高于其他亚型。CD7^(+)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及骨髓原始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CD7^(-)组(P<0.05),而两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肌酐等实验室指标均相近(P>0.05)。患儿均接受标准诱导化疗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CD7^(+)组的完全缓解率低于CD7^(-)组(P<0.05)。两组患儿1年和2年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相近(P>0.05)。结论与CD7^(-)患儿比较,CD7^(+)患儿外周白细胞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均显著增高,且第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降低。CD7抗原表达对AML患儿的不良预后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可能为AML患儿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并为进一步探索CD7在AML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 儿童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血糖及糖代谢基因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预后的意义
6
作者 周城 刘灿 赵俩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6-14,共9页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疾病状态、危险分层及基因突变等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糖代谢相关基因在AML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就诊的280例AML初诊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收...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疾病状态、危险分层及基因突变等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糖代谢相关基因在AML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就诊的280例AML初诊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初诊、缓解和复发)治疗前的血糖水平数据,并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对比。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与AML预后相关的糖代谢基因,并借助时间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筛选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基因。根据预后基因表达水平将AML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AML患者在初治和复发组的血糖水平高于缓解组(P<0.05)。根据2022版欧洲白血病网(ELN)指南进行预后危险分层,结果显示高危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低、中危组(P=0.046)。此外,NPM1突变组的血糖水平高于非突变组(P=0.035),而年龄、法美英(FAB)分型、染色体核型、FLT3基因突变、CEBPA基因突变与血糖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和时间ROC曲线筛选出6个与AML预后相关且预测效能较好的糖代谢相关基因(P<0.05),分别为PLA2G4A、PTPN1、SORT1、CTH、AKAP9和MLYCD,其中前3个基因高表达使AML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下降(P<0.05),而后3个基因高表达则显著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P<0.05)。结论血糖水平与AML患者疾病状态、危险分层及NPM1基因突变相关;基于糖代谢相关基因预后风险分析可用于预测AML患者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血糖 糖代谢相关基因 预后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一体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信义 张雅月 +1 位作者 郎海燕 马薇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5期446-450,共5页
基于目前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文献分析,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中医药防治AML一体化研究”概念与诊疗策略,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导致AML的前期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以阻止或延缓疾病向AML转化... 基于目前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文献分析,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中医药防治AML一体化研究”概念与诊疗策略,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导致AML的前期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以阻止或延缓疾病向AML转化;治疗复发难治或耐药AML,提高临床完全缓解率;控制AML相关症状或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制定和优化以AML为中心的中医综合诊疗方案与康复计划,使更多的AML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获益。但到目前为止,“中医药防治AML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尚未被高度重视,现有文献证据级别有限,很难形成被行业领域公认的专家共识或诊疗方案。因而,制定顶层设计方案,开展全国大协作的规范化临床研究是获得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关键,也是中医药治疗AML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中医药 一体化研究 增生异常综合征 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原文传递
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预防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苏毅 易海 +8 位作者 范方毅 付利 邓涛 刘阳阳 张玲 陈健 孙薏 钟国成 邵文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探讨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对于预防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作用。方法实验组:选取初治AML CR1期、自愿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 目的探讨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对于预防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作用。方法实验组:选取初治AML CR1期、自愿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治疗的患者32名,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案,于移植+5—+10 d将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回输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测定DC-CIK细胞各指标情况;对照组:选取同期未采用DC-CIK细胞治疗的AML CR1期移植患者21名;观察、比较2组患者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相关不良反应,评估3年总生存率。结果实验组患者CIK经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致敏后,CD3+CD8+和CD3+CD56+细胞比例分别为(80.1±3.3)%和(37.1±4.5)%,较对照组[(56.1±3.8)%和(18.1±3.1)%]均有所上调(P<0.05),分泌IFN-γ的水平为(3 985.4±223.1)pg/ml,较对照组[(1 688.5±162.1)pg/ml]明显升高(P<0.05),除一过性发热、寒颤外,无其他不良反应。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相关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经DC-CIK细胞输注,3年的总生存率为75.0%(24/32),较同期未使用荷载白血病抗原DC-CIK细胞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用于预防AM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原文传递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基因表达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洁 叶芳 +2 位作者 李国霞 乔振华 马东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的基因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初发AML患者,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WT1、P53、DNMT3A、NPM1、PML/RARa、FLT3-ITD、...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的基因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初发AML患者,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WT1、P53、DNMT3A、NPM1、PML/RARa、FLT3-ITD、C-KIT、AML1/ETO、TET2、ASXL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AML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中WT1阳性最常见(69.1%),其次为AML1/ETO阳性(24.5%)、NPM1阳性(14.9%)、FLT3-ITD突变阳性(14.9%);其中,1个基因阳性者最常见,占46.8%,2个基因阳性者占28.7%,3个及以上基因阳性者占20.2%;DNMT3A、NPM1多表达于AML-M4,C-KIT、AML1/ETO阳性多见于AML-M2;APL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占100%,其中同时FLT3-ITD突变者3例,占27.27%;94例AML患者中,65例WT1表达阳性,其中19例初诊阴性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随着WT1增高而呈复发或复发倾向;另外46例初发时WT1升高患者经诱导治疗后34例获得第1次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并且WT1降低。结论基因表达在AML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基因表达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Elf-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琦 郑海涛 +2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李扬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Elf-1基因表达水平的方法,了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Elf-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33例AML患者:M2型17例、M3型6例、M5型10例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的...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Elf-1基因表达水平的方法,了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Elf-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33例AML患者:M2型17例、M3型6例、M5型10例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的Elf-1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采用公式2-ΔCt×100%计算Elf-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AML组Elf-1表达水平(13.518±19.19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044±1.321)%(P<0.01),不同AML亚型之间Elf-1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52),但各亚型AML的Elf-1的表达水平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外周血Elf-1表达水平的方法,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Elf-1基因高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f-1基因 实时定量PCR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 T细胞免疫缺陷 TCRζ链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对CD4^+和CD8^+ 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兴兵 刘隽 +6 位作者 贺艳丽 谷俊侠 郑金娥 姚军霞 杨晶 李小青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55-459,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株培养上清对CD4+和CD8+T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探讨AML的免疫抑制的形成机制,将3种AML细胞株(HL-60、NB4和U937)培养上清和普通培养液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于培养CFSE染色的淋巴细胞。抗CD3... 为了研究不同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株培养上清对CD4+和CD8+T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探讨AML的免疫抑制的形成机制,将3种AML细胞株(HL-60、NB4和U937)培养上清和普通培养液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于培养CFSE染色的淋巴细胞。抗CD3抗体和抗CD28抗体刺激3天后,标记7AAD和相应荧光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T细胞亚群CFSE荧光强度和7AAD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增殖和凋亡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AML细胞株中有2种(HL-60和NB4)培养上清可显著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增殖,并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同样,HL-60和NB4细胞株培养上清亦可抑制刺激后的CD4+T细胞的凋亡,但对刺激后的CD8+T细胞的凋亡并无明显影响。相反,HL-60和NB4细胞株培养上清可显著增加增殖的CD8+T细胞的凋亡。结论:AML细胞株培养上清液对CD4+T细胞和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以及对增殖的CD8+T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可能是AML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D4^+T细胞 CD8^+T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WT1高表达及CD34^+和Auer^+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忠利 黄保军 潘少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70-167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M3髓细胞性白血病(AML non-M3)患者骨髓WT1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了解CD34^+和Auer^+的AML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初次诱导缓解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92例初诊AML(non-M3)患者骨髓WT... 目的:探讨急性非M3髓细胞性白血病(AML non-M3)患者骨髓WT1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了解CD34^+和Auer^+的AML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初次诱导缓解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92例初诊AML(non-M3)患者骨髓WT1表达水平,分析初次诱导缓解率(CR1)与总生存率(OS)的关系。比较CD34^+和CD34^-以及Auer^+和Auer^-AM L患者在CR1和OS方面的区别。结果:初诊时WT1高表达的AML具有较低的CR1(P<0.05)。CD34^+患者的CR1较CD34^-者低(P<0.05),Auer^+的AML患者CR1较Auer^-AM L患者高(P<0.05)。WT1高表达组的OS低于低表达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D34^+组的OS低于CD34^-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Auer^+组与Auer^-组的OS没有明显差异。结论:AML患者骨髓WT1高表达及CD34^+提示患者的预后不良,Auer小体阳性仅与CR1相关,而与OS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UER小体 WT1基因 CD34 总生存率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人TCRζ链基因表达特点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思 李扬秋 +3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吴秀丽 岑东芝 《循证医学》 CSCD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CRζ链表达水平的方法,了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TCRζ链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31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M1型6例,M2型15例,M3型10例)和30例正...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CRζ链表达水平的方法,了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TCRζ链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31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M1型6例,M2型15例,M3型10例)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的TCRζ链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计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正常人TCRζ链表达差异倍数。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TCRζ链表达特点可以分为表达缺失(16%)、表达下降(26%)和表达上升(58%)三种情况。而三种不同亚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之间的TCRζ链表达模式相似。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 Ⅰ荧光实时定量PCR和相关定量分析TCRζ链表达水平技术,并首先报道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人TCRζ链表达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ξ链 实时定量PCR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免疫分型在单核细胞相关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4/M5)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元峰 郑源海 +1 位作者 周艳贞 梅序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9期2520-2521,2523,共3页
目的探讨CD14、CD11b、CD64、CD4在鉴别诊断单核细胞相关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M4/M5)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42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的免疫表型。结果在单核细胞相关性AML(M4/M5)中CD14、CD11... 目的探讨CD14、CD11b、CD64、CD4在鉴别诊断单核细胞相关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M4/M5)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42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的免疫表型。结果在单核细胞相关性AML(M4/M5)中CD14、CD11b、CD64和CD4的表达率依次为45.4%、46.1%、83.0%和62.4%。与非单核细胞相关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比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14、CD11b特异性高(100%和91.8%),CD64敏感性高(83.0%)。结论 CD14、CD11b、CD64、CD4有助于M4/M5与其他AML各亚型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相关细胞白血病 CD14 CD11B CD64 CD4
下载PDF
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建飞 王军 +2 位作者 张利 栾斌 王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 研究GSTM 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4 9例AML患儿和 14 6名健康人的GSTM 1、GSTT1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AML患儿的GSTM 1基因纯合性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OR =2 .4 82 ,P &... 目的 研究GSTM 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4 9例AML患儿和 14 6名健康人的GSTM 1、GSTT1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AML患儿的GSTM 1基因纯合性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OR =2 .4 82 ,P <0 .0 5 )。但AML患儿的GSTT1基因纯合性缺失率、GSTM 1 T1基因纯合性联合缺失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GSTM 1纯合性缺失基因型可能是儿童发生AML的危险基因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Ml GSTTl 基因多态 儿童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春森 张晋林 王晓冬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疗效观察 老年 治疗 IA方案
下载PDF
以下肢静脉血栓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开飞 谭瑞 +1 位作者 石荣书 利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814-816,共3页
0引言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脏器浸润等,多数病情急重,预后较差。静脉血栓易继发于恶性肿瘤,以多种发病机制... 0引言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脏器浸润等,多数病情急重,预后较差。静脉血栓易继发于恶性肿瘤,以多种发病机制共同参与,已知的有直接凝血途径活化、炎性反应和抑制纤溶活性等~[1-2],但很少患者以静脉血栓作为首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下肢静脉血栓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脑膜瘤1基因在216例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丽丽 夏瑞祥 +3 位作者 吴炜 倪静 王霖 梁兴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脑膜瘤1基因(MN1)表达,探讨其与AML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定量检测216例AML的MN1、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ETS相关基因(ERG)、核磷蛋白(NPM1)4种基因的表达,分...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脑膜瘤1基因(MN1)表达,探讨其与AML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定量检测216例AML的MN1、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ETS相关基因(ERG)、核磷蛋白(NPM1)4种基因的表达,分析MN1表达量与AML治疗效果、预后相关因素、分型等的相关性。结果初治AML的MN1表达量比缓解AML高(P<0.05);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比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非M3)型低(P<0.05);初治AML一次标准诱导治疗完全缓解(CR)组比未缓解(NR)组低(P<0.05)。MN1表达量在初治AML年龄≥60岁、<60岁组及男、女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N1表达量与血象(WBC、Hb、PLT)、骨髓原始细胞比、免疫表型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N1表达量、年龄、血象、骨髓原始细胞比、免疫表型均与初治AML一次标准方案化疗缓解与否无相关性。MN1表达量与HOXA5、ERG及NPM1表达量无相关性。结论 MN1可能是AML的一个重要不良预后因素,并可能指导AML的个体化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RTQ-PCR MN1
下载PDF
MA和D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艾丽梅 张欣 谭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1X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MA方案对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MA方案[米托蒽醌6 ̄8mg/(m2·d)静脉滴注,第1 ̄3天;阿糖胞苷100 ̄150mg/(m2·d),分2次静脉滴注,第1 ̄7天]治疗20例。DA方案[柔红霉素40 ̄50mg/(m2·d)静脉滴注,第... 目的:探讨MA方案对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MA方案[米托蒽醌6 ̄8mg/(m2·d)静脉滴注,第1 ̄3天;阿糖胞苷100 ̄150mg/(m2·d),分2次静脉滴注,第1 ̄7天]治疗20例。DA方案[柔红霉素40 ̄50mg/(m2·d)静脉滴注,第1 ̄3天;阿糖胞苷同MA中用法]治疗22例,均进行2个疗程以上方可比较分析。结果:MA和DA方案总的CR率分别为:85%和68.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明显,MA组强于DA组(P<0.05〉。结论:MA方案作为一线诱导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方案 DA方案 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53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翟志敏 潘理明 +4 位作者 周珞平 何晓东 吴竞生 朱薇波 孙自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微小残留病变 (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正常人和 5 3例AML完全缓解 (CR)的患者为对象 ,采用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MRD ,并与传统的骨髓形态学结果进...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微小残留病变 (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正常人和 5 3例AML完全缓解 (CR)的患者为对象 ,采用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MRD ,并与传统的骨髓形态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预测各组患者发生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CR≤ 1年组为 10 0 %(8/ 8)和 4 2 .9% (3/ 7) ,1年 <CR≤ 3年组为 10 0 % (5 / 5 )和 75 % (6 / 8) ,CR >3年组为 5 0 % (1/ 2 )和 95 .6 % (2 2 / 2 3) ,对所有第 1次受检MRD为阳性随后确认为复发的患者 ,比骨髓象诊断复发平均提前 7个月。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 ,对患者创伤小 ,可比传统骨髓形态学更早提示复发 ,尤其是采取连续性定期监测、动态观察的方式 ,会进一步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临床防止复发、选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检测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