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激光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效果:315例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肖建斌 佘守章 +2 位作者 宋文阁 张本国 曾祝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国内生产的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急慢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04-06/2005-03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急慢性疼痛患者315例,应用国产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红外偏振光治疗仪CZ-660I型)对痛点及相应的神... 目的:观察国内生产的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急慢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04-06/2005-03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急慢性疼痛患者315例,应用国产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红外偏振光治疗仪CZ-660I型)对痛点及相应的神经和神经节进行照射治疗,针对不同疼痛性疾病选用相应型治疗头照射,照射量为70%~100%输出,照射周期为照射2s,停2s,照射时间为20min,1次/d,7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1,2个月评估视觉模拟评分值(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以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的差值来评估其疗效(视觉模拟评分差值>6为显效;≤6,>3为有效;≤3为无效)。结果:315例全部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①经过平均8.3次照射,显效132例,有效136例,无效为47例,总有效率为85.1%。②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显示,肩周炎、膝骨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照射效果较佳,而疼痛性疾病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损害者,特别是神经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者,其照射效果往往较差或无效。③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照射部位轻度红斑,1d后自行消褪。结论:超激光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安全而有效,但对神经性疼痛效果差,应适时并用神经阻滞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疼痛 镇痛 超激光照射 急慢性疼痛
下载PDF
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渭敏 王汉兵 +1 位作者 郑雪琴 李艳雪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探讨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急慢性疼痛预防以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胸壁神经阻滞组和单纯全麻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插喉罩静脉全身麻醉,全麻后胸壁神经阻滞组行胸... 目的探讨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急慢性疼痛预防以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胸壁神经阻滞组和单纯全麻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插喉罩静脉全身麻醉,全麻后胸壁神经阻滞组行胸壁神经阻滞,两组术后采用相同的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术中的生命体征,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复苏时间,术后不良事件、术后镇痛药物用量。记录术后1、4、8、12、24、48 h VAS镇痛评分,及术后1、4、12、24周的NRS镇痛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HAD)。结果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组内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壁神经阻滞组复苏时间比单纯全麻组短(P<0.05),术中和术后用药均比单纯全麻组少(P<0.05);术后4、8、12、24h VAS镇痛评分胸壁神经阻滞组小于单纯全麻组(P<0.05);术后不良事件单纯全麻组高于胸壁神经阻滞组(P<0.05);术后4、12、24周的NRS镇痛评分和HAD胸壁神经阻滞组均低于单纯全麻组(P<0.05)。结论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急慢性疼痛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神经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急慢性疼痛 超声系统
下载PDF
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天兵 姜保国 +5 位作者 杨惠林 金大地 毕振刚 杨述华 马信龙 林建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8-20,33,共4页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巴布膏对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11例骨科疼痛患者根据疼痛性质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组,急性疼痛组患者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7d为1个疗程,慢性疼痛组患者使用14d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巴布膏对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11例骨科疼痛患者根据疼痛性质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组,急性疼痛组患者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7d为1个疗程,慢性疼痛组患者使用14d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部肿胀情况、贴敷舒适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后,急性疼痛组VAS评分由(63.57±10.39)下降到(21.82±14.07),慢性疼痛组由(62.58±10.96)下降到(22.28±17.38),2组分别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有效率分别为96.94%、95.92%。2组局部肿胀发生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82.14%。2组患者贴敷后多无不舒适感,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巴布膏具有良好的镇痛疗效,对局部肿胀有改善作用,贴敷舒适度好,安全性高,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巴布膏 急慢性疼痛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减轻肺叶切除术后急慢性疼痛,“单孔”比“三孔”更有优势么?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鹤成 张亚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5-286,共2页
胸外科手术后急性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严重程度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患者咳嗽、咳痰及早期活动,严重者可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低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等并发症。A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视胸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胸外科疾... 胸外科手术后急性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严重程度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患者咳嗽、咳痰及早期活动,严重者可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低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等并发症。A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视胸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胸外科疾病的诊治,目前胸腔镜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或系统淋巴结采样术已成为早期肺癌的标准手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疼痛 肺叶切除 切除术后 电视胸腔镜技术 纵隔淋巴结清扫 减轻 三孔 单孔
下载PDF
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9
5
作者 丁悦 曾展鹏 +4 位作者 许杰 马若凡 刘洁杏 秦础强 黄健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骨科门诊124例疼痛患者(111例急性疼痛,13例慢性疼痛)其疼痛的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后,给予氨酚曲马多治疗5d,然后再次对疼痛进行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不良反... 目的探讨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骨科门诊124例疼痛患者(111例急性疼痛,13例慢性疼痛)其疼痛的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后,给予氨酚曲马多治疗5d,然后再次对疼痛进行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急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平均疼痛的VAS评分为(5.38±1.43),治疗后平均疼痛的VAS评分为(3.50±1.69),二者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平均疼痛的VAS评分为(4.83±1.30),治疗后平均疼痛的VAS评分为(4.00±1.47),二者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疼痛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14%、恶心4.5%、呕吐8.1%;慢性疼痛患者没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氨酚曲马多对于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安全性较好,总体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曲马多 急慢性疼痛 疗效
下载PDF
低频氙光治疗颈肩腰背部急慢性疼痛50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左玲 余恩念 宋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08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低频氙光治疗颈肩腰背部急慢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低频氙光治疗500例颈肩腰背部急慢性疼痛患者,15~20min/次,1次/d,1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疼痛强度(VAS)。结果:疗程结束时,优258例,良165... 目的:观察低频氙光治疗颈肩腰背部急慢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低频氙光治疗500例颈肩腰背部急慢性疼痛患者,15~20min/次,1次/d,1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疼痛强度(VAS)。结果:疗程结束时,优258例,良165例,占84.6%;差38例,占7.6%;无效39例,占7.8%。治疗后1年,优218例,良181例,占79.8%;差39例,占7.8%;无效62例,占12.4%。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低频氙光治疗颈肩腰背部急慢性疼痛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强度,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氙光 急慢性疼痛 疗效
下载PDF
通迪胶囊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运涛 《湖北中医杂志》 2012年第3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通迪胶囊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用于骨科各种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和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通迪胶囊;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分... 目的观察通迪胶囊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用于骨科各种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和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通迪胶囊;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5天后、治疗10天后的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通迪胶囊用于急慢性颈、肩、腰、腿痛、骨折、扭伤、拉伤和骨性关节炎的镇痛治疗有明显疗效,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镇痛作用相似,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疼痛 中医药疗法 通迪胶囊
下载PDF
超激光照射对急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祺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324-324,共1页
目的探究针对急慢性疼痛疾病采用超激光照射予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急慢性疼痛疾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进行治疗,依据视觉... 目的探究针对急慢性疼痛疾病采用超激光照射予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急慢性疼痛疾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进行治疗,依据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差值分数大于6分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差值分数大于3分小于等于6分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差值分数小于3分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结果经过8.3次照射后,显效患者为58例,有效患者为20例,无效患者为2例,总有效率为97.50%(78/80)。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的照射部位出现了轻度红斑,并且在1 d后自行消退。结论针对急慢性疼痛疾病患者采用超激光照射予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照射 急慢性疼痛疾病 治疗作用
下载PDF
扶他林治疗57例四肢急慢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邢科 武亮 朱玉杰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368-4369,共2页
扶他林乳胶剂主要成份双氯芬酸为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局部应用于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轻至中度疼痛。作者在门诊使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57例四肢疼痛患者并通过3个月随访,现将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扶他林 急慢性疼痛 治疗 观察
下载PDF
曲安奈德应用于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张丹丹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109-109,112,共2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应用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科患者若在疼痛初期阶段未能有效控制疼痛,持续强烈的疼痛感会对患者中枢神经起到刺激作用,引发病理性的重组,而急性的疼痛则有可能会发展成比较难控制的一种慢性疼痛症状。...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应用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科患者若在疼痛初期阶段未能有效控制疼痛,持续强烈的疼痛感会对患者中枢神经起到刺激作用,引发病理性的重组,而急性的疼痛则有可能会发展成比较难控制的一种慢性疼痛症状。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应用于骨科疼痛门诊当中,能够实现对患者骨病疼痛的有效控制或缓解,鉴于此我院课题小组在门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对照研究。结论曲安奈德药物治疗手段或者方法,对缓解与控制患者局部疼痛感、改善预后方面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骨科 急慢性疼痛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手术后急慢性疼痛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娟 罗会林 +1 位作者 吴志林 武宙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1期2350-2353,共4页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对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手术后急慢性疼痛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7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根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对...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对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手术后急慢性疼痛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7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根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麻醉,观察组使用瑞马唑仑进行全身麻醉。使用钾离子测痛法进行痛阈测定评估。定量计算脑电频率及渡幅,综台分析脑电波形及其规律性,以掌握脑电麻醉前后的变化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结果通过EP601C痛阀测试仪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严重情况,观察组患者痛阀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频率分析中,在注射麻醉药物后,脑电频率均迅速下降。麻醉诱导后10 min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麻醉诱导后20~8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波幅分析中,与麻醉前相比,诱导麻醉后脑电图波幅迅速升高。麻醉诱导后20 min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脑电波幅虽有所降,麻醉诱导后85 min,波幅再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频率较小,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85 min几乎降至正常值范围,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中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手术中使用瑞马唑仑进行镇静麻醉能有效缓解肺癌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感,减少术后创伤后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肺癌手术 急慢性疼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科术后急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璐 李琪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胸科手术患者对急性疼痛的耐受力差,并可能引发与术后慢性疼痛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目前常用的胸部区域阻滞技术各有其局限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以其安全性、简便性、有效性受到临床欢迎。本文对ESPB的应用解剖基础、作用机制、常用... 胸科手术患者对急性疼痛的耐受力差,并可能引发与术后慢性疼痛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目前常用的胸部区域阻滞技术各有其局限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以其安全性、简便性、有效性受到临床欢迎。本文对ESPB的应用解剖基础、作用机制、常用药物、胸科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神经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急慢性疼痛 胸科手术
下载PDF
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及甲钴胺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胡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和甲钴胺联合封闭治疗对于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封闭治疗,观...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和甲钴胺联合封闭治疗对于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封闭治疗,观察组给予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和甲钴胺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中,慢性疼痛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疼痛患者中,两组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较为轻微。结论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和甲钴胺联合封闭疗法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疗效确切,尤其是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效果持久,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利多卡因 甲钴胺 骨科 急慢性疼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巴布膏对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胡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究氟比洛芬巴布膏应用于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本院康复科就诊的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巴布膏贴敷,实验组给予氟比洛芬巴布膏贴敷,对比两组的疼痛... 目的探究氟比洛芬巴布膏应用于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本院康复科就诊的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巴布膏贴敷,实验组给予氟比洛芬巴布膏贴敷,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中仅有少量轻微疼痛患者,其余均无痛,而对照组则还有一些中重度疼痛患者,疼痛感更甚于实验组(P<0.05);两组的贴敷红肿、粘毛、贴痕、疼痛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的贴敷束缚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巴布膏用于骨科急慢性疼痛治疗中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保证贴敷的舒适度,减少不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巴布膏 吲哚美辛巴布膏 急慢性疼痛 VAS评分
下载PDF
外用洛索洛芬钠治疗急慢性疼痛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晓涛 刘晨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9期68-70,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外用洛索洛芬钠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WanFang Data、PubMed等数据库收集近十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使用外用洛索洛芬钠、氟比洛芬凝胶膏以及中成药贴膏等治疗急慢性疼痛的随... 目的系统评价外用洛索洛芬钠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WanFang Data、PubMed等数据库收集近十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使用外用洛索洛芬钠、氟比洛芬凝胶膏以及中成药贴膏等治疗急慢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所有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汇总研究结果,并使用RevMan5.4完成荟萃分析,绘制森林图。采用有效率,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系统评估外用洛索洛芬钠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篇文献,荟萃分析结果表明:①有效率:使用外用洛索洛芬钠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有效率显著高于中成药贴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0%vs.83.3%,RR=1.14,95%CI(1.06,1.23),P=0.0005],但与氟比洛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8%vs.82.7%,RR=1.05,95%CI(0.92,1.20),P=0.46];②VAS疼痛评分:在行对应治疗干预后,外用洛索洛芬钠组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氟比洛芬组以及中成药贴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D=-0.63,95%CI(-0.78,-0.48),P<0.00001;95%CI vs.83.3%,RR=1.14,95%CI(1.06,1.23),P=0.0005];③药物不良反应:外用洛索洛芬钠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氟比洛芬组以及中成药贴膏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6%vs.33.3%,RR=0.95,95%CI(0.71,1.27),P=0.72;6.1%vs.5.5%,RR=1.10,95%CI(049,2.49),P=0.82]。结论外用洛索洛芬钠能显著提高急慢性疼痛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VAS疼痛评分,临床疗效优于氟比洛芬凝胶膏以及中成药贴膏,并与传统经皮给药同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索洛芬钠 急慢性疼痛 荟萃分析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曼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119-1120,共2页
目的分析开胸手术术后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后疼痛变化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1例开胸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应用术后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分析开胸手术术后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后疼痛变化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1例开胸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应用术后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多模式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2 d、3 d、4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开胸术后患者急性疼痛,降低远期慢性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开胸手术 护理干预 术后急慢性疼痛
下载PDF
电脑中频治疗急慢性疼痛综合征100例
17
作者 欧玉珍 《海军医学杂志》 1992年第1期66-67,共2页
采用K85型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急慢性疼痛综合征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23~70岁,平均31.5岁;病程:急性腰扭伤12h~3天,其余3月~19年。
关键词 电脑中频 急慢性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超激光照射治疗老年急慢性疼痛70例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杨帆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2年第23期1985-1986,共2页
目的:探讨超激光照射治疗老年急慢性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观察采用日本产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 Lizer)。选择老年急慢性疼痛患者70例,治疗仪输出功率80%-100%,照射时间2s/on,3s/off,照射时间为5-10min,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目的:探讨超激光照射治疗老年急慢性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观察采用日本产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 Lizer)。选择老年急慢性疼痛患者70例,治疗仪输出功率80%-100%,照射时间2s/on,3s/off,照射时间为5-10min,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照射部位主要为痛点,相应的神经及神经节,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显效21例(30%),有效40例(57%),无效9例(13%),总有效率87%。结论:本治疗方法无创伤,无副作用及并发症。疗效可靠,便于各个部位照射。操作简便易行,易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照射 治疗 老年 急慢性疼痛 疗效
下载PDF
六合治疗仪治疗多种急慢性疼痛症250例
19
作者 王芳 王哲 王永强 《中医外治杂志》 2007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急慢性疼痛 六合治疗仪 外治法
下载PDF
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晓强 王金环 刘纪周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1期175-175,共1页
目的:探讨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100例急慢性疼痛患者,给予这100例患者氨酚曲马多治疗,每日三次,口服,一次1片,服用6d后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100例急慢性疼痛患者,给予这100例患者氨酚曲马多治疗,每日三次,口服,一次1片,服用6d后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治疗前急慢性患者急性疼痛VAS评分与慢性疼痛VAS评分都要高于治疗后慢性患者急性疼痛VAS评分和性疼痛VAS评分,治疗过程中,急性疼痛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而慢性疼痛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取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总体疗效较为满意,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曲马多 治疗骨科 急慢性疼痛的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