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建慧 赵光玲 申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探究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和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5月到2022年6月间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 目的: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探究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和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5月到2022年6月间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急诊服务模式,患者被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其中常规组按照传统急诊模式进行处理,试验组则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急诊工作效率、抢救成功率、复发率、致残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评价。结果:数据显示,试验组的各项时间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此外,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复发率和致残率都低于常规组(P<0.05);而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试验组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不仅能缩短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时间,还能显著提高救治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减少长期后遗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在更多的医疗机构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脑卒中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抢救效果
下载PDF
急诊零停顿与急危重症患者一体化救治体系建设探讨
2
作者 张兴文 祝益民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1期41-43,7,共4页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体系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环节,本文立足科技赋能,基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提出急诊零停顿管理目标,从信息管理技术一体化、移动CT和移动卒中单元应用、院前急...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体系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环节,本文立足科技赋能,基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提出急诊零停顿管理目标,从信息管理技术一体化、移动CT和移动卒中单元应用、院前急救即时超声应用、复合手术室应用以及新型急救技术及创新手术团队应用等方面探讨实现急诊零停顿的技术与措施,以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体系 急诊零停顿 急诊 急救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出版:时效性管理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评价
3
作者 宋春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4-I0004,共1页
急诊预检分诊是指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评估,根据其急危重程度进行优先顺序的分级与分流。预检分诊作为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对患者进行急诊预检分诊的时候,任何大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如就诊效率、治疗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是指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评估,根据其急危重程度进行优先顺序的分级与分流。预检分诊作为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对患者进行急诊预检分诊的时候,任何大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如就诊效率、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需要在接待患者的时候迅速有效地抢救患者,同时还需要工作的熟练度,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征区分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做好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预检分诊 病情严重程度 急诊科护理 患者满意度 危重程度 急诊患者 疾病类型 快速评估
下载PDF
成人急性肝损伤诊疗急诊专家共识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 +10 位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急诊医学学会 徐军 朱华栋 赵晓东 于学忠 刘双庆 杨建中 杨婷 赵光举 赵宏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合成、代谢、解毒和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是指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处于稳定状态者,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各种肝损伤危害因素后,在2周内造成肝脏功能急剧恶...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合成、代谢、解毒和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是指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处于稳定状态者,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各种肝损伤危害因素后,在2周内造成肝脏功能急剧恶化的一类临床疾病。目前国内外ALI的诊断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临床无法及时识别和诊治。基于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急诊医学学会组织国内急诊、消化病学、感染病学、药学专家针对ALI的规范诊疗进行多轮次、多学科讨论并最终定稿,以指导急诊临床医师科学、规范地识别与管理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药学专家 急诊医学 消化病学 医联体 急诊医师 急性肝损伤 危害因素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直接取栓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钦辉 陈丹霞 魏统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5-98,10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以收治的103例急诊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直接取栓治疗,51例)和研究组(给予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52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以收治的103例急诊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直接取栓治疗,51例)和研究组(给予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52例)。统计两组患者穿刺成功到再通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再通血流分级及mRS评分。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到再通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通血流分级中的3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通血流率为94.23%(49/52),对照组再通血流率为75.00%(39/52),研究组再通血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直接取栓 替罗非班 急诊 穿刺成功到再通时间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口腔急诊科死亡病例分析
6
作者 徐训敏 邵校 姬爱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89,共5页
为了解口腔专科医院急诊科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口腔专科医院的急诊救治水平,我们收集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数据包括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颌面部疾... 为了解口腔专科医院急诊科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口腔专科医院的急诊救治水平,我们收集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数据包括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颌面部疾病诊断、全身基础疾病状况、抢救情况、死亡原因和死亡的季节分布。结果显示,13年间共发生死亡病例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为40~86岁,中位年龄66岁。8例患者中,5例主诉症状为口腔癌出血,1例为口腔癌术后胸闷、呼吸困难,1例为颌面部创伤后意识丧失,1例为口腔糜烂无法进食。8例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脑梗塞等基础疾病中的一项及以上,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恶液质。5例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口腔癌破裂出血或外科手术伤口愈合不良、出血引发呼吸循环衰竭,1例为尿毒症、高钾血症致循环衰竭,1例为颌面部创伤后口底组织肿胀致窒息,另一例为口腔癌术后急性心肌梗死致循环衰竭。6例患者在入院前已发生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2例患者在入院后医生治疗时发生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心肺复苏及部分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平均抢救时长46 min。因口腔急诊科患者死亡发生率较低,医务人员参与急救的机会少,应定期组织急救技能培训、演练和考核。急救设施(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氧气供给系统、负压吸引系统、气管内插管与气管切开器械)应常备,急救药品储备要充足,并安排专人定期维护。死亡病例主要发生于伴有全身基础疾病的老年口腔癌出血患者。颌面外科医生对老年口腔癌术后的患者要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急诊意识。急诊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急救技能训练,接诊此类患者时也要加强急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急诊 死亡 急诊处理 临床工作能力
下载PDF
基于TeamSTEPPS理论的案例情景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清清 黄赣英 +1 位作者 凡欣欣 沈小玲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期85-87,共3页
急诊科具有危重患者多,突发状况多,医疗风险高等特点,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急诊科护士以团队形式开展工作,但临床工作中易出现职责分工不明确、配合不协调、组织抢救混乱等问题^([1])。团队培训是增强团队优质高效协作的重要途径^([2]),... 急诊科具有危重患者多,突发状况多,医疗风险高等特点,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急诊科护士以团队形式开展工作,但临床工作中易出现职责分工不明确、配合不协调、组织抢救混乱等问题^([1])。团队培训是增强团队优质高效协作的重要途径^([2]),为进一步提升急诊护理团队协作,保障患者安全,本次研究将前期基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团队策略与工具(team strategies and tool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patient safety,TeamSTEPPS)理论构建的急诊护理团队培训方案^([3])进行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急诊科护士 医疗风险 团队培训 STEP 团队协作 团队策略 患者安全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弹性培训方案的构建与初步应用研究
8
作者 曹英华 江萍 +3 位作者 付迪 周艳 宁玉萍 杜锦萍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Kumpfer心理弹性框架理论与国际心理弹性研究计划项目组(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t,IRRP)心理弹性训练策略的心理弹性培训方案,探讨其在急诊科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6月,采... 目的构建基于Kumpfer心理弹性框架理论与国际心理弹性研究计划项目组(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t,IRRP)心理弹性训练策略的心理弹性培训方案,探讨其在急诊科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6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和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弹性培训方案。评价并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及应急能力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心理弹性、应急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弹性培训方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能有效提升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心理弹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
下载PDF
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9
作者 陈立娟 耿欣 +4 位作者 姚立军 魏立友 李春江 吴春云 张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单因素分析2组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血清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生成素2(Ang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创伤程度、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现场急救情况、ISS评分及FIB、D-D、Ang2、sCD1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部位数量≥2(OR=5.802)、失血性休克(OR=16.355)、ISS评分≥18.42分(OR=13.782)、Ang2≥2911.15 pg·mL^(-1)(OR=6.821)、sCD14≥4.77 pg·mL^(-1)(OR=9.347)均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这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38%、79.15%,C-index为0.978。结论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ISS评分、Ang2、sCD14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 急诊 列线图模型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效能评估
10
作者 黄海群 叶挺 +1 位作者 陈晓燕 高岭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 探讨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相关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进行跨院区转运的150例危重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 目的 探讨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相关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进行跨院区转运的150例危重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同时以列线图可视化呈现风险评分,并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及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本单位急诊危重病人跨院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67%。转运耗时、 NEWS评分、携带输液泵数量、留置医源性导管数量是病人发生转运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护送护理人员更长的工作年限(>3年)则是发生转运不良事件的保护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AUC为0.894,灵敏度为94.23%,特异度为68.37%。同时模型在验证组AUC为0.911,预测准确率为87.50%。结论 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其与转运耗时、 NEWS评分、携带输液泵数量、留置医源性导管数量以及护理人员工作年限独立相关。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跨院区 转运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某院急诊患者滞留原因分析与对策
11
作者 王彬翀 蒋玉梅 +4 位作者 李红霞 赵旸 陈阿鹏 徐妙 刘正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分析某院急诊患者滞留情况,为缓解急诊患者滞留难题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2年1月-12月急诊科患者滞留情况和滞留原因。结果 2022年1月-12月该院共有949人次急诊患者滞留超过24 h。急诊患者滞留排名前5的内科科室是神经... 目的 分析某院急诊患者滞留情况,为缓解急诊患者滞留难题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2年1月-12月急诊科患者滞留情况和滞留原因。结果 2022年1月-12月该院共有949人次急诊患者滞留超过24 h。急诊患者滞留排名前5的内科科室是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排名前5的外科科室是神经外科、肝胆外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内科科室滞留人数明显多于外科科室;滞留原因主要为:医院重症监护床位设置不足,多学科会诊不及时和急诊患者病情特殊等。结论 医院应建立多学科立体交融的现代医学管理体系,以解决急诊患者滞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患者滞留 多学科会诊 床位管理 急救通道
下载PDF
虚拟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急诊实习中的应用
12
作者 葛魏巍 郭涛 戚金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 探讨虚拟化标准病人在急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实习的本科学生60名,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组,各30名。观察组应用虚拟标准化病人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查房模式。实习... 目的 探讨虚拟化标准病人在急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实习的本科学生60名,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组,各30名。观察组应用虚拟标准化病人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查房模式。实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的临床技能、人文关怀方面进行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病史采集成绩[(92.70±0.41)分]高于对照组[(87.00±0.53)分];观察组体格检查成绩[(92.87±0.39)分]高于对照组[(88.13±0.54)分];观察组首次病程录书写成绩[(92.73±0.43)分]高于对照组[(87.77±0.52)分];观察组实习生人文关怀表现评分[(92.93±0.40)分]高于对照组[(86.80±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提高学习兴趣[100%(30/30)vs. 73.33%(21/30)]、提高沟通能力[93.33%(28/30)vs. 76.67%(22/30)]、提高临床技能水平[96.67%(29/30)vs.73.33%(21/30)]、提高临床思维能力[90%(27/30)vs.66.67%(20/30)]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急诊实习中应用虚拟化标准病人可以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标准病人 急诊实习 实习带教 临床思维能力 急诊医学 虚拟现实技术
下载PDF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急诊科诊疗路径
13
作者 周宁 韩小彤 +10 位作者 陈松 孙鹏 刘斌 杜俊凯 张春阳 郭庚 窦清理 姜伟 吕传柱 朱华栋 张茂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反复发作的皮肤和黏膜水肿为特征。水肿可出现在任何部位,最致命的为喉水肿,引发窒息,危及生命。若水肿累及消化道黏膜,可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易误诊为急腹...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反复发作的皮肤和黏膜水肿为特征。水肿可出现在任何部位,最致命的为喉水肿,引发窒息,危及生命。若水肿累及消化道黏膜,可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易误诊为急腹症。颜面、躯干及四肢等皮肤水肿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提高急诊科医生的识别及处理能力,本专业组特编写此诊疗路径。路径除对HAE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进行介绍外,还汇总了既往在中国已经发表的急诊科病例,以便广大医生更好的理解疾病,并绘制诊疗路径图,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血管性水肿 急诊 诊断 补体C4 C1酯酶抑制物 新鲜冰冻血浆 艾替班特注射液
下载PDF
半结构访谈联合德尔菲法用于急诊护生的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的构建
14
作者 王秋池 屠艳梅 +1 位作者 张晶 朱业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0-275,共6页
目的利用半结构访谈联合德尔菲法构建符合急诊护理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EX)指标,为评估急诊护生临床护理能力提供有效工具。方法查阅国内外急诊护理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后,筛选出用于急诊临床护理能力... 目的利用半结构访谈联合德尔菲法构建符合急诊护理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EX)指标,为评估急诊护生临床护理能力提供有效工具。方法查阅国内外急诊护理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后,筛选出用于急诊临床护理能力的评价指标,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科的16名医生和护士长进行半结构访谈,将半结构访谈内容作为Mini⁃CEX量表的初步量表;然后利用德尔菲法对初步量表的各个指标条目进行专家咨询,形成最终的Mini⁃CEX量表。结果经2轮函询后形成4个一级指标(人文关怀、护理问诊、实践能力、整体表现)、10个二级指标(正确且合理称呼患者,注重患者隐私保护,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引导和利用问题询问,采集病史完整,准确掌握护理措施流程与使用技巧,准确掌握各种急救药物位置与用法,准确掌握急救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护理指征及评估时间合理、整体效率高,护理过程简洁、流畅及护理措施实施顺序准确),共10个条目的急诊护理Mini⁃CEX量表评分项目指标体系。结论采取半结构访谈法联合德尔菲法所构建的急诊护理Mini⁃CEX量表评价指标对急诊护理带教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能够作为急诊护生临床护理技能的有效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结构访谈 急诊 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 护理 管理
下载PDF
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文 王长远 +2 位作者 翟文亮 贺明轶 韩英娜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轮转的住院医师5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30)。对照组应用... 目的探讨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轮转的住院医师5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30)。对照组应用直接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进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试验组应用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进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技能考核,内容包括正常气道和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分别比较两组住院医师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喉镜对门齿的压力、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的区别。另外,分别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普通气道气管插管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喉镜对门齿的压力和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均P<0.05)。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试验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大于对照组(P<0.05),插管时间和喉镜对门齿的压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自评显示,试验组对气管插管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大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和技能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对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进行气管插管培训可以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对门齿的损伤,提高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喉镜 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 气管插管 急诊住院医师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情况分析
16
作者 赵电红 郑利光 韩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26-28,32,共4页
目的 点评分析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急诊处方,了解处方质量和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7—12月该院门急诊处方6 000张,利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进行用药合理性初步筛查,再由药师进行人工复... 目的 点评分析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急诊处方,了解处方质量和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7—12月该院门急诊处方6 000张,利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进行用药合理性初步筛查,再由药师进行人工复审,采用Excel软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6 000张处方中,软件初筛不合理处方798张(含药品不合理条目828条),不合理率为13.30%。药师人工复审后确认不合理处方214张(含药品不合理条目219条),不合理率为3.57%,不合理条目类型为用法用量不适宜(112条,51.14%)、诊断描述不全(59条,26.94%)、遴选药品不适宜(15条,6.85%)、书写不规范(14条,6.39%)。不合理条目分布最多的科室为口腔黏膜科,占比50.68%。不合理条目数最多的药品为他克莫司软膏,占比30.59%,主要问题为用药频次不合理(超过规定次数)。结论 医院门急诊处方基本合理,但需关注用法用量、诊断描述等问题。合理用药软件有助于处方点评初筛但无效提醒较多、需定期改进,点评结果需要药师结合医药进展及临床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审核后最终判定。可通过软件初筛结合人工复审并及时反馈问题、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等手段,加强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专科医院 急诊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基于TIG模式的层级培训对妇幼医院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17
作者 税丹 李楠 +2 位作者 贺晓春 周凤琼 向柳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TIG模式的层级培训对妇幼医院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妇幼医院急诊护士68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名)和研究组(3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研究组采用基于TIG模式的... 目的 探讨基于TIG模式的层级培训对妇幼医院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妇幼医院急诊护士68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名)和研究组(3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研究组采用基于TIG模式的层级培训。对比两组护士培训结束时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结果 研究组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基于TIG模式的层级培训有助于提升妇幼医院急诊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模式 层级培训 妇幼医院 急诊 核心能力 岗位胜任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翟文亮 王长远 王晶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标准化培训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进行规培的住院医师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标准化培训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进行规培的住院医师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标准化培训,对照组给予传统体表标志法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比较两组规培住院医师的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区别,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规培住院医师对课程设置满意度、血管解剖掌握程度和操作自信心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操作时间分别为27.24±6.25min和28.36±7.1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1),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66%,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01),观察组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和5.0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和21.66%(P<0.05)。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对课程满意度、血管解剖掌握程度、操作自信心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标准化培训在急诊规培住院医师教学中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提高教学满意度和操作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股静脉穿刺 急诊住院医师 标准化培训
下载PDF
急诊危重症患者替代决策者参与医疗决策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周冬娜 郑晓文 +3 位作者 奚雪英 邓珍 乔何钰 廖意芬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了解急诊危重症患者替代决策者参与医疗决策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急诊危重症患者及家属就医体验,提升其医疗决策参与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参与替代决策的22... 目的了解急诊危重症患者替代决策者参与医疗决策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急诊危重症患者及家属就医体验,提升其医疗决策参与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参与替代决策的226名危重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应对方式以及决策倾向性,分析其参与医疗决策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急诊危重症患者替代决策者参与医疗决策期望的总分为(50.10±5.10)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诊危重症患者替代决策者参医疗决策期望总分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替代决策者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患者疾病种类以及是否理解医生的病情谈话内容均是急诊危重症患者替代决策者参与医疗决策期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替代决策者参与医疗决策期望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文化程度较高、患者子女、急性病就诊患者、理解医生的病情谈话内容的替代决策者参与医疗决策期望更高,采用个性化的决策辅助方案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改善其决策参与意愿,提高决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危重症 家庭成员 参与医疗决策 医疗决策期望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群 左霞 +2 位作者 王璐 陈月莉 吴玲莉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241-1244,共4页
目的:探索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6月的300份急诊抢救记录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12月的300份急诊抢救记录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管理,分... 目的:探索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6月的300份急诊抢救记录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12月的300份急诊抢救记录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管理,分析抢救记录书写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及原因,计算优先风险数值,找出前5位的失效模式,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急诊抢救记录书写缺陷情况;比较两组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相关法律知识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共发现缺陷71份,对照组共发现缺陷220份,观察组客观性缺陷、真实性缺陷、准确性缺陷、及时性缺陷、完整性缺陷、规范性缺陷的发生率分别为5.00%、2.67%、2.33%、3.67%、6.67%、3.33%,低于对照组的10.67%、8.33%、7.33%、15.67%、18.67%、1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相关法律知识成绩(92.54±3.39)分、理论知识成绩(93.08±2.71)分,均高于对照组(75.78±7.14)分、(83.28±4.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模式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护士的书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急诊 抢救记录 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