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痛中心运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黎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78-0081,共4页
分析胸痛中心运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罹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2020年首月到2022年首月期间)和研究组(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各有5... 分析胸痛中心运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罹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2020年首月到2022年首月期间)和研究组(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各有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对照组在绿色急诊通道进行急救,研究组在胸痛中心展开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时间指标。结果 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住院天数、出诊反应速度、第一张心电图绘出时间、急救总时间、从发病到第一次进行医疗接触的时长、从第一次进行医疗接触到进行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长、从抵达急诊科到进行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长以及从发病到进行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长,均为研究组更短,P<0.05;相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研究组更低,相比救治成功率,研究组较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分级优势显著,P<0.05。结论 予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介入治疗时在胸痛中心运作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各项指标时间,减少并发症,建议临床不断深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运作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2
作者 艾力夏提·阿地力 陈铀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40-246,共7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TEMI)是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脏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续性缺血并严重受损的一种心脏疾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TEMI)是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脏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续性缺血并严重受损的一种心脏疾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ECPCI)治疗是目前广泛使用的ASTEMI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其预后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受到广泛关注。现对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预后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陈洪胜 丁超 黄如桂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8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10月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72例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10月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72例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急诊胃镜治疗,研究组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比较两组出血病灶检出率、康复时间、治疗效果、再出血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出血病灶检出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1个月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且病变部位坏死、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出血病灶检出率和总有效率,并能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介入治疗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病灶 再出血率
下载PDF
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4
作者 吴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49-0152,共4页
分析急诊介入治疗期间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把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介入治疗期间出现心律失常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率... 分析急诊介入治疗期间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把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介入治疗期间出现心律失常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率、QT间期离散度比对照组低,QT间期校正值比对照组高,心律失常纠正、卧床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介入治疗期间出现心律失常通过治疗前做好准备工作,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各项操作,介入治疗后监测病情、遵医嘱用药、饮食管理等综合护理后,有利于改善症状,缓解心律失常,减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有效护理 干预效果
原文传递
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何雨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84-0187,共4页
围绕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目标,分析治疗期间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医院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舒适护理,观察组80例,采取舒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在疼痛评分、依... 围绕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目标,分析治疗期间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医院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舒适护理,观察组80例,采取舒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在疼痛评分、依从性评分、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生活质量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诊接收且进行介入治疗期间,通过舒适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疼痛,促使患者介入治疗依从性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老年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率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6
作者 解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66-0069,共4页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率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筛选80名患者等量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对比结果。结果 在心率、QT间期离散度、QT间期校正值、治疗有效率以及护...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率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筛选80名患者等量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对比结果。结果 在心率、QT间期离散度、QT间期校正值、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上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 在患有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率失常的患者中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失常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心率失常 护理干预 针对性护理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对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干预效果
7
作者 徐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82-0185,共4页
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中依据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并对其效果展开探究。方法 以10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针对上述患者临床在进行治疗时采取急诊介入方式,首位、末位患者入院时间分别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按照随... 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中依据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并对其效果展开探究。方法 以10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针对上述患者临床在进行治疗时采取急诊介入方式,首位、末位患者入院时间分别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进而在不同组别患者中予以传统护理方法、综合护理方法,就此探索相应模式下患者所获取的效果。结果 收集各组患者护理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可见,观察组数据处于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护理后不良情绪量表更低(P<0.05);整体满意度水平居于高位者为观察组(P<0.05)。结论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利用急诊介入治疗减少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可按照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该模式的实施能够尽可能减少患者因疾病所衍生的不良情绪,形成系统干预,促进机体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 情绪状态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导管室护士安全护理配合的价值
8
作者 韦东虑 滕红琴 +2 位作者 唐杨梅 覃小真 黄玉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46-0049,共4页
分析导管室护士应用于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安全护理配合对策及价值。方法 收录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50例急诊介入术治疗患者,分2组,将其分为分别接受导管室护士安全护理配合干预、常规干预,且分别含有25例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 分析导管室护士应用于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安全护理配合对策及价值。方法 收录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50例急诊介入术治疗患者,分2组,将其分为分别接受导管室护士安全护理配合干预、常规干预,且分别含有25例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分析两组差异。结果 生活质量、应激反应控制情况、临床指征改善情况等指标提示,研究组、对照组对比,前组更高(p均<0.05)。结论 在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导管室护士安全护理配合干预的效果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室护士 急诊介入治疗 安全护理配合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李海英 董海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55-0057,共3页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1年9月到2023年9月住院治疗的院前心脏骤停合并急性心梗病人55例,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两组人数分别为27例、28例,分别采用静脉...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1年9月到2023年9月住院治疗的院前心脏骤停合并急性心梗病人55例,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两组人数分别为27例、28例,分别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诊介入治疗两种方式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干预,并比较其效果。结果 乙组经药物干预后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甲组,乙组在提高心功能方面的疗效要好于甲组,并且在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等方面都比甲组要少,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患者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其效果显著,对患者各指标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减少均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介入治疗 院前心脏骤停 急性心梗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急诊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10
作者 王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62-0065,共4页
分析评价急诊介入与静脉溶栓结合治疗对院前心脏骤停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共有80名患者被纳入研究,他们被平均分配到两组,均接受了静脉溶栓和标准治疗。然而,在观察组,患者还额外进行了急... 分析评价急诊介入与静脉溶栓结合治疗对院前心脏骤停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共有80名患者被纳入研究,他们被平均分配到两组,均接受了静脉溶栓和标准治疗。然而,在观察组,患者还额外进行了急诊介入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评分、左室射血分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成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评分和左室射血分数均较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5%(P<0.05)。此外,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结论 针对院前心脏骤停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结合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总体疗效,更为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心脏骤停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后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11
作者 冉聪敏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静脉溶栓后急诊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高阳县医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行急诊介入治疗方案,观察组46例行...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静脉溶栓后急诊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高阳县医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行急诊介入治疗方案,观察组46例行静脉溶栓后急诊介入治疗方案,比对治疗结果。研究发现,行静脉溶栓后急诊介入治疗,有助于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可促进其左室功能与凝血功能恢复,对并发症进行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朱安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38-40,共3页
研究院前心脏骤停合并急性心梗选择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院前心脏骤停合并急性心梗患者,总计60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0,静脉溶栓治疗)与观察组(n=30,急诊介入治疗),对... 研究院前心脏骤停合并急性心梗选择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院前心脏骤停合并急性心梗患者,总计60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0,静脉溶栓治疗)与观察组(n=30,急诊介入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数值、抢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更高(P<0.05);心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显著更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与常规干预方法相比,急诊介入治疗方法在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改善心功能指标,是一种科学的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心脏骤停 合并症 心功能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杨时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41-44,共4页
探究确诊颅内动脉瘤疾病并实施急诊介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诱发原因,重点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共计80例,均在医院完成急诊介入术,均确诊颅内动脉瘤,结合患者是否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分组,... 探究确诊颅内动脉瘤疾病并实施急诊介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诱发原因,重点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共计80例,均在医院完成急诊介入术,均确诊颅内动脉瘤,结合患者是否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分组,设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汇总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分析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神经系统并发症统计如下,结果是7例,发生率是率8.75%。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症组 VS 无并发症组,九项比值无差异(P>0.05),九项比值有差异(P<0.05),经 Logistics 确定,九项指标(1是年龄≥60岁、2是有高血压病史、3是有糖尿病病史、4是动脉瘤形态不规则、5是动脉瘤囊有小阜、6是宽颈动脉瘤、7是PAASH分级Ⅲ-Ⅴ级、8是Fisher分级Ⅲ-Ⅴ级、9是Hunt-Hess分级Ⅲ-Ⅴ级)是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生发生风险较大,明确影响因素早期进行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急诊介入治疗 神经系统并发症 风险因素 宽颈动脉瘤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高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14
作者 周鹏程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6期132-134,共3页
探究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挑选我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的采取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0例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依照住院和随访时间的死亡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死亡组... 探究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挑选我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的采取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0例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依照住院和随访时间的死亡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分别是24例、6例,比较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情况。结果:患者都采取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由于慢血流或者血管痉挛仅行单纯球囊扩张术5例。死亡组前降支闭塞和3支病变比例显著比存活组要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指数较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急诊介入治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高雪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46-48,共3页
对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到12月之间收取的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治疗的对照组和急诊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0例。结... 对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到12月之间收取的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治疗的对照组和急诊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0例。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率高于对照组,24 h动态心电图室早数目下降≥50%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不良反应更低(P均<0.05)。结论 急诊介入治疗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有着显著的疗效,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介入治疗 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对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天杰 董军乐 +11 位作者 闫森 肖嫣 赵延延 陈舸 钱海燕 袁建松 宋雷 乔树宾 杨伟宪 杨进刚 杨跃进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间纳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14176例AMI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 目的:分析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间纳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14176例AMI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为AMI合并CTO病变组(n=1235)和AMI不合并CTO病变组(n=12941)。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主要研究终点为死亡率,次要研究终点为包括心原性死亡、脑卒中、心力衰竭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等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合并CTO病变的AMI患者占8.7%(1235/14176)。随访2年,AMI合并CTO病变组的患者全因死亡率(9.9%vs.5.4%)和心原性死亡率(5.0%vs.2.6%)明显高于AMI不合并CTO病变组患者(P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CTO病变增加AMI患者死亡(HR=1.44,95%CI:1.02~2.03,P=0.04)和再次血运重建(HR=2.14,95%CI:1.55~2.96,P<0.01)风险。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R=1.07,95%CI:1.05~1.09)和就诊时存在心力衰竭(HR=2.05,95%CI:1.36~3.09)与患者2年死亡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P均<0.01),而CTO病变不是2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3,95%CI:0.93~1.90,P=0.11)。结论:合并CTO病变的AMI患者的远期死亡率和心原性死亡率明显高于不合并CTO病变的患者。高龄和就诊时存在心力衰竭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O病变并不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慢性闭塞病变 血运重建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梁欣 何翠竹 +3 位作者 杨蓉 梁昌昌 苏斐 张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对患者心功能、并发症、术后活动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后康复指导,实验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指导...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对患者心功能、并发症、术后活动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后康复指导,实验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心功能、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指数、术后生活状态、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心功能、心肌再梗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死率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实验组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生活状态好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的疗效和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伊娜 朱健华 +1 位作者 吴翔 魏美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505-508,512,共5页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入选住院ACS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102例)和对照组(108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介入治疗情况、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入选住院ACS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102例)和对照组(108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介入治疗情况、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并发症和心律失常相关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和介入治疗情况、出血并发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早期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电击复律/除颤率也有所降低。结论:替罗非班提高了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可明显降低急诊介入治疗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诊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龚艳君 陈丽珠 +4 位作者 洪涛 陈明 李建平 刘兆平 霍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228例,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173例)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228例,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173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6个月至3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术后即刻达到TIMI血流分级Ⅲ级、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和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罗非班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2%比30.9%,P=0.017)。随访期间替罗非班组总MACE(4.7%比13.5%,P=0.029)、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3.6%比13.5%,P=0.008)和因心脏原因再住院(17.2%比30.8%,P=0.033)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替罗非班可降低患者远期MACE的发生率(OR 0.357,95%CI 0.130-0.985,P=0.047)。结论替罗非班具有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远期预后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急诊介入治疗 远期预后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丽杰 景慧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护理要点。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58例,术中按10μg/kg 3~5 min静脉推注后,改为0.1~0.15μg/(kg.min)静脉输入,持续24...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护理要点。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58例,术中按10μg/kg 3~5 min静脉推注后,改为0.1~0.15μg/(kg.min)静脉输入,持续24~72 h。结果58例患者中除4例出现牙龈出血,2例发生鼻衄,1例行IABP植入者拔出鞘管后,腹股沟处出现严重血肿,经及时处理均好转外,其余51例均效果良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效果良好,但存在出血风险,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调整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剂量,预防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