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红花素抑制NLRP3炎性小体对急进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杨永涛 殷裕雄 +1 位作者 张浩强 耿智隆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5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对急进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保护机制。方法复制急进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并给予藏红花素。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时间,记录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SpO_(2),药物复苏3...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对急进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保护机制。方法复制急进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并给予藏红花素。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时间,记录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SpO_(2),药物复苏3h后或大鼠死亡即刻(生存时间不足3h)处死大鼠留取血液。测定血清中肾功能指标和肾组织的炎性细胞因子。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及caspase-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藏红花素可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并改善MAP及血氧饱和度(peripheral capillary oxygen saturation,SpO_(2))。经藏红花素干预后肾功能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同时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肾组织中NLRP3及caspase-1蛋白表达。结论藏红花素抑制NLRP3炎性小体可能是急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急进高原 重度失血性休克 NLRP3 CASPASE-1 肾脏
下载PDF
急进高原前后士兵心理应激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交叉滞后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钧润 王冠 +4 位作者 董连喜 刘波涛 李敏 彭李 于永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了解士兵急进高原前后应激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相互预测作用。方法急进高原前后1周,分别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 目的了解士兵急进高原前后应激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相互预测作用。方法急进高原前后1周,分别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1 342名驻平原部队士兵进行调查。结果士兵的应激总分、焦虑总分和抑郁总分在急进高原后1周均显著增高(P〈0.01)。年龄〉20-25岁组士兵在急进高原前后的焦虑情绪低于其他分组(P〈0.05),在急进高原前的抑郁情绪低于其他分组(P〈0.05),在急进高原后抑郁情绪显著低于≤18岁组和〉25岁组(P〈0.05);在急进高原前,军龄〉2-5年组的焦虑情绪显著低于军龄〉1-2及〉5年组(P〈0.05),抑郁情绪显著低于〉5年组(P〈0.05),在急进高原后,军龄〉2-5年组焦虑情绪显著低于其他分组(P〈0.05)。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表明,在同步相关一致性的前提下,急进高原前士兵的焦虑情绪(β=0.210,P〈0.01)和抑郁情绪(β=0.257,P〈0.01)能有效的预测急进高原后的应激水平。结论部队进驻高原前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进驻高原后的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应激 交叉滞后分析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高原康胶囊对大部队急进高原急性高原病预防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必海 李素芝 +4 位作者 周小波 李尚师 姚文新 陈坤 王洪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66,169,共2页
关键词 AHAD 急进高原 急性高原 胶囊 预防作用 观察 快速进入 平原 高海拔地区 试验
下载PDF
氨茶碱对急进高原大鼠部分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昌 王荣 +6 位作者 谢华 尹强 贾正平 李文斌 王延玲 鹿辉 陶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观察平原Wistar大鼠急进实地4 300 m海拔高原后,氨茶碱药物干预对急进大鼠体内部分病理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平原组(海拔55 m)、高原缺氧组(海拔4 300 m)、高原缺氧+氨茶碱组(海... 目的:观察平原Wistar大鼠急进实地4 300 m海拔高原后,氨茶碱药物干预对急进大鼠体内部分病理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平原组(海拔55 m)、高原缺氧组(海拔4 300 m)、高原缺氧+氨茶碱组(海拔4 300 m),连续给药5 d后,取眼眶静脉丛血2 m L分析其主要生化指标,同时解剖大鼠,取腹主动脉血1 m L分析其主要血气指标,完整摘取脑、肺、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平原组相比,缺氧组与给药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urea solution,Urea)、血清氯离子浓度(ser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c Cl-)均明显升高(P<0.01),白蛋白(albumin,ALB)、肌酐(creatinine,C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t O2)、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value,Hct)、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缓冲碱(buffer base,BB)、剩余碱(blood base excess,BE)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与缺氧组相比,给药组Cr、酸碱值(p H)、Hct、血清钠离子浓度(cerum sodium concentration,c Na+)、c Cl-均明显升高(P<0.0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LB、Pa CO2、血清钾离子浓度(serum potassium concentration,c K+)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病理结果显示:缺氧组和给药组脑、肺、肝组织与平原组相比均有明显损伤,而给药组与缺氧组相比,损伤有所减轻。结论:氨茶碱能够通过改变急进大鼠的血气、生化指标状态,保护大鼠脑、肺、肝功能,减轻急进高原造成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氨茶碱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机体通气量以及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氨茶碱 血气分析 生化分析 病理
下载PDF
急进高原对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娟红 王荣 +3 位作者 谢华 尹强 贾正平 李文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研究急进高原时高原环境对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萘洛尔平原组(P1)、普萘洛尔急进高原组(H1)、美托洛尔平原组(P2)、美托洛尔急进高原组(H2)。P1和P2组于平原地区(50 m)及H1和H... 目的研究急进高原时高原环境对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萘洛尔平原组(P1)、普萘洛尔急进高原组(H1)、美托洛尔平原组(P2)、美托洛尔急进高原组(H2)。P1和P2组于平原地区(50 m)及H1和H2组急进高原后于高海拔地区(4010 m)禁食12 h后灌胃给药,普萘洛尔组于给药前(0 h)及给药后0.33、0.66、1、1.5、2、3、4、6、8、12、24 h由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美托洛尔组采血时间点为0、0.083、0.25、0.5、0.75、1、1.5、2、4、6、8、12、24 h。采用LCMS/MS方法测定血浆、血浆超滤液药物浓度。结果急进高原后普萘洛尔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美托洛尔组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普萘洛尔在大鼠体内药代参数发生显著变化,达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大,平均滞留时间(MRT)、半衰期(t1/2z)延长,清除率(Clz)明显减小。美托洛尔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Tmax增大,t1/2z、MRT延长,房室模型参数及其他统计矩参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进高原后,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代谢过程发生改变。药代参数的变化除了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血气指标的变化有关外,可能与药物相关代谢酶活性的改变、机体血液粘度的增高、动物种类、动物的状态不同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美托洛尔 急进高原 药代动力学 蛋白结合率
下载PDF
急进高原部队官兵抑郁和焦虑的评估及相关干预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瑾 杨来启 +5 位作者 吴兴曲 陈玖 张彦 马文涛 邓自和 刘光雄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2期54-55,共2页
目的了解急进高原部队官兵的抑郁焦虑状况,并观察芪参复康胶囊在高原应激条件下抗抑郁抗焦虑的能力。方法对常驻高原部队官兵54例(A组)和急进高原部队官兵76例(B组)均进行抑郁和焦虑的评估,并把B组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芪参复康胶囊干预... 目的了解急进高原部队官兵的抑郁焦虑状况,并观察芪参复康胶囊在高原应激条件下抗抑郁抗焦虑的能力。方法对常驻高原部队官兵54例(A组)和急进高原部队官兵76例(B组)均进行抑郁和焦虑的评估,并把B组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芪参复康胶囊干预组36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组进驻高原前2周开始预防性服药,进驻高原(海拔4 600 m)继续服药2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情绪状态。结果与A组比较,B组显示出更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P<0.01)。干预组较进驻前没有引起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反应,而对照组则引起较显著的抑郁和焦虑情绪(P<0.01)。结论急进高原官兵存在较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芪参复康胶囊在高原应激条件下抗焦虑抗抑郁的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常驻高原 芪参复康胶囊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UFLC-MS/MS法测定急进高原前后大鼠体内左氧氟沙星含量及其药代动力学差异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昌 贾正平 +5 位作者 李文斌 鹿辉 罗冰峰 刘晶晶 张明霞 王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鼠血浆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方法,并研究急进高原前后大鼠体内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法,以Gemini 3uC18柱(75mm×3mm,3μm)分离,以乙腈∶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鼠血浆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方法,并研究急进高原前后大鼠体内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法,以Gemini 3uC18柱(75mm×3mm,3μm)分离,以乙腈∶水∶甲酸(体积比55∶45∶0.1)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0.4mL/min,柱温30℃,进样10μL,电喷雾正离子电离(ESI)模式、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进行检测。12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平原组与高原组(n=6),实验前禁食12h。实验时,大鼠灌胃给予左氧氟沙星(20mg/kg)。于给药前(0h)和给药后0.25、0.5、0.75、1、1.5、2、4、6、8、12和24h,由眼眶静脉丛采血0.2mL,并采用UFLC-MS/MS法测定大鼠体内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左氧氟沙星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该方法线性范围为5.00~2.00×10~5μg/L,最低检测限为5.00μg/L。比较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大鼠体内左氧氟沙星药动学参数,发现其发生了显著变化,药时曲线下面积从(5 799.27±1 867.18)(μg·h)/L增大到(33 828.41±8 196.08)(μg·h)/L,峰浓度增大、体内平均驻留时间延长、总清除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进高原后,左氧氟沙星在大鼠体内代谢过程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结果为平原和急进高原后临床合理应用左氧氟沙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左氧氟沙星 血浆样品 药代动力学 急进高原
下载PDF
急进高原驻训军人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红平 杨国愉 +2 位作者 张晶轩 刘波涛 王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45-2150,共6页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驻训军人不同任务阶段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700名急进高海拔高原驻...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驻训军人不同任务阶段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700名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进行纵向动态追踪测评,分析其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对正负情绪量表进行同质性检测,同质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4,斯皮尔曼分半信度在0.936,说明适用于急进高原驻训军人的测评。结果 (1)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呈现显著的阶段差异(P<0.01)。(2)内地集结期,正性情绪因子得分外向型军人显著高于内向型军人(P<0.05),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内向型军人显著高于外向型军人(P<0.05)。(3)内地集结期,正性情绪因子得分情绪稳定型和中间型军人显著高于情绪不稳定型军人,负性情绪因子得分情绪不稳定型军人显著高于情绪稳定型和中间型军人(P<0.05)。结论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正负性情绪变化与人格特征存在密切关系,性格外向和情绪稳定军人多以正性情绪为主,阶段变化不显著;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军人更容易产生负性情绪,阶段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驻训军人 正负性情绪 人格特征
原文传递
新兵急进高原后1天与3天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威巍 徐万清 +2 位作者 曾平 郭志兵 钱江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971-1971,1974,共2页
关键词 急进高原 LD HBD AST
下载PDF
急进高原对大鼠肝功能及CYP1A2、CYP3A4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文斌 贾正平 +4 位作者 谢华 张娟红 王延玲 郝颖 王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后影响大鼠药物代谢的肝功能及CYP1A2、CYP3A4活性的变化。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眼眶后静脉丛采血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肝功能检测;大鼠麻醉后开腹取大鼠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后影响大鼠药物代谢的肝功能及CYP1A2、CYP3A4活性的变化。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眼眶后静脉丛采血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肝功能检测;大鼠麻醉后开腹取大鼠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差速离心法提取大鼠肝微粒体,采用P450-GloTM试剂盒,检测肝脏CYP1A2、3A4的活性。结果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比较,AST、ALT、ALP分别升高了48.50%、47.90%、103.02%,TP下降了1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可见小叶中央静脉水肿,细胞核固缩;急进高原后大鼠CYP1A2、CYP3A4活性分别下降了96.56%和4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进高原后大鼠肝脏发生较大损伤,肝微粒体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药物的清除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肝功能 CYP1A2 CYP3A4
下载PDF
急进高原部队官兵抑郁和焦虑的评估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金升 石向群 +1 位作者 谷有全 张晓燕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5-356,共2页
目的了解急进高原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为常驻低海拔地区的部队,特别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急进高原执行任务的心理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某部队急进青藏高原驻训期间190名官兵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目的了解急进高原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为常驻低海拔地区的部队,特别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急进高原执行任务的心理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某部队急进青藏高原驻训期间190名官兵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官兵急进高原前在海拔1 000 m驻地的焦虑评分(41.25)与到达2 8003、8004、500 m高度和返回到驻地时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到达海拔4 500 m时的抑郁评分(14.32)与到达3 800 m时的评分(11.9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各海拔高度官兵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两量表评分随海拔高度增加均呈轻度加重趋势,脱高原后有短期增高改变。结论平原部队急进高原后,心理应激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官兵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急进高原对普萘洛尔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文斌 贾正平 +4 位作者 谢华 张娟红 王延玲 郝颖 王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9-914,共6页
目的:研究急进高原环境对普萘洛尔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4只,体质量(200±20)g,按0.05 g/kg单次灌胃给予普萘洛尔制剂,于0,20,40 min和1,1.5,2,3,4,6,8,12,24 h在平原眼眶后静脉丛采血0.5 mL;经过7 ... 目的:研究急进高原环境对普萘洛尔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4只,体质量(200±20)g,按0.05 g/kg单次灌胃给予普萘洛尔制剂,于0,20,40 min和1,1.5,2,3,4,6,8,12,24 h在平原眼眶后静脉丛采血0.5 mL;经过7 d清洗期后,急进海拔4010 m高原,再次给药并采血,采用液相质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血浆中普萘洛尔的血药浓度,药物与统计(drug and statistics,DAS)2.0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二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结果: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oncentration-timecurve,AUC)增大442.61%,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tention time,MRT)延长47.45%,半衰期(half-life,t1/2)延长73.13%,峰浓度(peak plasma concentration,Cmax)增高352.97%,总清除率(clearance,CL)下降80.87%,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降低68.94%。这些方面的差异二者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条件下,普萘洛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研究结果将为高原条件下普萘洛尔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药代动力学 急进高原
下载PDF
急进高原特需卫生装备需求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显胜 秦献魁 +1 位作者 刘璐 高钰琪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卫勤保障的高原特需卫生装备研制思路和保障方法。方法:依据急进高原部队任务特点,结合高原特殊自然环境,分析急进高原特需卫生装备需求,探索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高原特需卫生装备战略性研制思路。结... 目的:研究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卫勤保障的高原特需卫生装备研制思路和保障方法。方法:依据急进高原部队任务特点,结合高原特殊自然环境,分析急进高原特需卫生装备需求,探索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高原特需卫生装备战略性研制思路。结果:高原特需卫生装备研制要以卫勤需求为牵引,充分运用现代高技术手段,走微型化、融合式、标准化和模块化研制思路,实现操作人员的专职化和专业化。结论:对高原特需卫生装备研制思路的探索,有益于加快卫生装备高原化实现步伐,为急进高原部队卫勤保障提供专业的物质基础和操作人员,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卫勤保障提供物质基础和装备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高原特需卫生装备 急性高原 发展
下载PDF
急进高原人群的血常规指标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林静 赵晋 +2 位作者 秦晋 贾雄 张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09-811,共3页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范围,为建立该人群血常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56名男性战士为受试对象,分别在进入高原前(海拔1100 m)、急进高原后(海拔4100 m)7 d和30 d进行静脉采血,以分析进驻高原后各时间...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范围,为建立该人群血常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56名男性战士为受试对象,分别在进入高原前(海拔1100 m)、急进高原后(海拔4100 m)7 d和30 d进行静脉采血,以分析进驻高原后各时间点各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上高原前比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和进驻高原时间的延长,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值都显著增加,但白细胞(WBC)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值、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值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应建立急进高原人群不同时间血常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对高原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血细胞 血常规 参考范围
下载PDF
急进高原新兵淋巴细胞HSP70的表达与血清CRP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威巍 曾平 +2 位作者 毛咏秋 石全贵 钱江龙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2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和血清C-反应蛋白(CHP)、心肌酶谱的变化规律与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火箭电泳法检测22例新兵急进高原(海拔3658m)1d、3d时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的表达强度和血清CRP水平...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和血清C-反应蛋白(CHP)、心肌酶谱的变化规律与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火箭电泳法检测22例新兵急进高原(海拔3658m)1d、3d时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的表达强度和血清CRP水平,以及心肌酶活性水平,并与在平原时比较。结果:淋巴细胞HSP70和血清CRP、LD、HBD在急进高原1d与3d时显著高于平原时水平,P<0.01;3d时HSP70、LD、HBD、AST比1d时显著降低,P<0.01;CRP降低不明确,但仍明显高于平原水平,P<0.05。结论:急进高原时低氧、低压等因素使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升高,刺激淋巴细胞HSP70的表达和CRP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淋巴细胞 HSP70 检测 CRP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预适应锻炼对急进高原新兵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春华 黄庆愿 +5 位作者 高钰琪 刘福玉 翟羽 周其全 牟信兵 肖德全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预适应锻炼对新兵急进高原后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20名新兵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面罩组、运动组和面罩复合运动组。在进入高原前,面罩复合运动组佩带低氧呼吸器小步快走10 min,休息5 min后重复进行,上、下午各进行4次,连续进... 目的探讨预适应锻炼对新兵急进高原后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20名新兵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面罩组、运动组和面罩复合运动组。在进入高原前,面罩复合运动组佩带低氧呼吸器小步快走10 min,休息5 min后重复进行,上、下午各进行4次,连续进行7 d;面罩组、运动组分别只佩带低氧呼吸器或单纯运动。在空运进入高原后,比较进高原前、后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系统指标的改变,并对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低氧呼吸器复合小步快走5 min时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降到(80.5±5.7)%,达到预缺氧的目的。新兵进入3 658 m高原后,对照组、面罩组和运动组的数字跨度、目标追踪测试分值明显下降(P<0.05),而面罩复合运动组无明显改变(P>0.05);各组进藏前、后的简单反应时、数字译码和视觉保留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手敏捷度则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面罩组、运动组和面罩复合运动组的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分别为13.3%、20.0%、20.0%、3.3%。结论进入高原前,应用低氧呼吸器辅以适当运动,能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的即时听觉记忆能力和手部运动的速度及准确性,避免部分脑功能的损害,并使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 预缺氧锻炼 运动 神经行为核心测试 急进高原新兵 适应锻炼 脑功能 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 保护作用 急性高原反应
下载PDF
急进高原士兵职业倦怠与觉察压力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新珍 郭新梅 +2 位作者 丁魁 李权超 刘晓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急进高原士兵职业倦怠现状及与觉察压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急进高原3 w后士兵700名,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觉察压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1)经常参加娱乐活动士兵职业倦怠得分显著低于不经常参加娱乐... 目的调查了解急进高原士兵职业倦怠现状及与觉察压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急进高原3 w后士兵700名,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觉察压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1)经常参加娱乐活动士兵职业倦怠得分显著低于不经常参加娱乐活动士兵(P﹤0.01)。班长管理态度为关心、比较关心时普通士兵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不关心时(P﹤0.01),关心时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比较关心时(P﹤0.01)。(2)急进高原士兵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与预测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控制感、超载感、觉察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3)觉察压力对急进高原士兵职业倦怠具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急进高原士兵职业倦怠与觉察压力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觉察压力 急进高原 士兵
下载PDF
氨茶碱对急进高原大鼠的多重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昌 王荣 +6 位作者 谢华 尹强 贾正平 李文斌 王延玲 鹿辉 陶锐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暴露在高原缺氧环境(海拔4300 m)对Wistar大鼠体质量、血清中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脑和肺生理病理的影响及氨茶碱干预对缺氧大鼠的多重保护作用。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原空白组(0.9%氯化钠注射液,每... 目的探讨急性暴露在高原缺氧环境(海拔4300 m)对Wistar大鼠体质量、血清中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脑和肺生理病理的影响及氨茶碱干预对缺氧大鼠的多重保护作用。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原空白组(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3次,每次0.5 ml)、高原给药组(氨茶碱,每日3次,剂量17.86 mg·kg-1)、高原对照组(乙酰唑胺,每日2次,剂量22.33 mg·kg-1),药物均以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配制。大鼠进入高原24 h后开始给药,连续灌胃给药5 d后,解剖大鼠,完整摘取脑、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期间于实验第1、5天称体质量,于实验第1、3、5天取血样,检测血清中的TNF-α、NO含量。结果大鼠急进4300 m高原后,在缺氧适应5 d过程中,体质量变化情况分别为:空白组下降2.4%,给药组上升3.2%,对照组下降6.5%;第5天血清促炎因子TNF-α浓度变化情况为:空白组(184.85±24.09)ng·L-1,给药组(208.79±22.23)ng·L-1,对照组(213.41±15.26)ng·L-1;第5天血清NO浓度为:空白组(19.81±0.87)μmol·L-1,给药组(22.24±1.49)μmol·L-1,对照组(21.91±1.78)μmol·L-1。病理切片显示,氨茶碱组大鼠脑、肺组织损伤亦较高原空白组大鼠减轻。结论氨茶碱通过促进营养的吸收、炎症应激的快速反应、改善呼吸功能及调节NO舒血管作用,达到对急进高原大鼠的多重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氨茶碱 TNF-Α NO
原文传递
部队急进高原药品需求及保障 被引量:6
19
作者 陆蕾 张小瑞 +2 位作者 张蓉 黎海妮 夏晴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8期739-740,745,共3页
总结部队急进高原驻训期间常见急性高原病用药情况,分析药品保障特点、难点与要点。主要建议是应针对药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细化量化药品保障品种,建立区别于一般战时、战备、抗灾抢险等特殊军事行动的药品保障标准。
关键词 急进高原 驻训 药品保障标准
下载PDF
红景天对急进高原大鼠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玉环 王荣 +7 位作者 谢华 尹强 贾正平 王昌 陶锐 鹿辉 王延玲 李文斌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平原Wistar大鼠急进海拔4300 m高原后,给予红景天药物干预,观察大鼠生理和病理状态变化情况。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高原缺氧组(空白组)、高原缺氧+乙酰唑胺组(对照组)、高原缺氧+红景天组(给药组),急进高... 目的平原Wistar大鼠急进海拔4300 m高原后,给予红景天药物干预,观察大鼠生理和病理状态变化情况。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高原缺氧组(空白组)、高原缺氧+乙酰唑胺组(对照组)、高原缺氧+红景天组(给药组),急进高原后连续给药5 d后,取眼眶静脉丛血分析其主要生化指标,同时解剖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分析其主要血气指标,完整摘取肝脏和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HB、Hct、CCl-、CCa2+均显著性升高(P<0.05),ALT、ALP、pH、CHCO3-、BB、BE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给药组ALT、ALP、ALB、UREA均显著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pH、CHCO3-、BB、BE均显著性上升(P<0.05),ALP、Urea、HB、Hct、CCa2+均显著性下降(P<0.05)。病理结果显示,高原缺氧对大鼠肝、肺损伤严重,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给药组损伤均比空白组小。结论红景天具有一定的抗缺氧反应作用,能够减轻急进高原大鼠的病理损伤,但不能完全避免损伤,说明红景天治疗高原反应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红景天 血气分析 生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