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兴市2013—2022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分析
1
作者 冯豪 朱武通 +4 位作者 葛锐 侯志刚 田阳阳 潘维浙 张倩倩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5期69-72,共4页
目的 了解嘉兴市2013—2022年5种性传播疾病(性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嘉兴市2013—2022年性病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嘉兴市2013—2022... 目的 了解嘉兴市2013—2022年5种性传播疾病(性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嘉兴市2013—2022年性病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嘉兴市2013—2022年累计报告性病病例77 590例,年报告发病率从105.26/10万到197.41/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9.83/10万,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5.19%(66 096/77 590);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梅毒病例总数的66.51%(16 473/24 768),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89∶1,梅毒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而淋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年龄段,占总数的71.54%(55 506/77 590);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商业服务和工人居多;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南湖区。结论 嘉兴市性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梅毒是性病防治的重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已成为三大主要流行的性病之一;南湖区是性病防治重点地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梅毒 流行特征
下载PDF
2016—2021年湖北省竹山县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分析
2
作者 孙长喜 王兴华 +4 位作者 潘莉莉 王莉 吴红 辜伟伟 陈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6期53-55,58,共4页
目的:掌握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1年湖北省竹山县性病疫情报告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1年竹山县共报告性病829例,年均发病率30.21/10万,2021... 目的:掌握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1年湖北省竹山县性病疫情报告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1年竹山县共报告性病829例,年均发病率30.21/10万,2021年发病率与2016年相比上升24.06%。疫情分布于17个乡镇,其中城关镇、潘口乡发病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病种主要为梅毒和尖锐湿疣,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6.08%、27.38%;发病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9.43%;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χ^(2)=13.96,P<0.01);20~44岁年龄段明显高于平均水平(χ^(2)=154.12,P<0.01)。结论:竹山县性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当地外出打工人员多、高危人群干预的可及性差、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率高等是性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应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提高外出打工者性病的防护意识。各级性病诊疗机构要提高诊疗手段,坚持早诊早治、性伴同治等规范化治疗措施,积极开展性病咨询服务,改变求询者的不安全性行为,及时发现并管理传染源,防止性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分析 预防控制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性传播疾病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3
作者 马学良 郭洪飞 +2 位作者 严旭 李文娟 徐媛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4期0108-0110,共3页
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协同效应。在传统的医学教育当中对于专业内容和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较高。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在皮肤病教学当中需要... 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协同效应。在传统的医学教育当中对于专业内容和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较高。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在皮肤病教学当中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学的有效融合,深入挖掘当前社会背景下的教育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以性传播疾病为例,通过梳理挖掘性传播疾病相关思政素材,探讨思政素材在性传播疾病章节中的融入技巧和方法,总结分析课程思政在皮肤性病学中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构建皮肤性病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模式,扩充专业课程的内涵,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性传播疾病 皮肤病学
下载PDF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大学生性传播疾病风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彧恒 沈丽琴 周笑楠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传播疾病风险行为情况,并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性传播疾病认知及风险行为调查问卷对3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χ^(2)检验、秩相关分析和多元有...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传播疾病风险行为情况,并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性传播疾病认知及风险行为调查问卷对3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χ^(2)检验、秩相关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大学生性传播疾病中、高风险行为分别有136人(35.05%)和26人(6.70%)。男生、来自城市和山区、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学生风险行为等级更高(P<0.05);越反对一夜情及婚前性行为、感知严重性和自我效能得分越高,学生风险行为等级越低(P<0.05)。结论 大学生发生性传播疾病中、高风险行为的现象较普遍,可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风险行为 大学生 健康信念模式
下载PDF
济南市2022年5种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阮振强 刘鸣 +1 位作者 景鸣 于德宝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5期23-29,共7页
目的了解济南市2022年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5种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发病情况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济南市5种性病病例资料共3575例,采用描述性... 目的了解济南市2022年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5种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发病情况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济南市5种性病病例资料共3575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2年济南市共报告5种性病3575例,报告发病率为37.9/10万,较2021年上升5.3%。各病种中梅毒报告发病率(20.6/10万)最高,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0.7/10万)最低。尖锐湿疣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37.3%)最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下降(-16.7%)趋势。全市13区县发病数占前三位的是天桥区(559例)、历城区(557例)、历下区(496例),总占比为45.1%。与2021年相比,男性5种性病报告发病率增长5.4%,女性增长8.0%。以20~3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共报告1793例,占报告总数的50.1%。人群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人数发病率最高,占报告总数的31.8%。结论济南市性病疫情较上年呈上升趋势,对高发地区及高风险人群应加大性病宣传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性病筛查力度,从而控制性病疫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广西高校学生性传播疾病知信行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建议
6
作者 汤露露 陈海菊 +1 位作者 周燕华 吴易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0期130-133,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高校学生性传播疾病(STD)相关知识、行为的知识晓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2020—2021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503名高校学生,分析其性疾病相关知识、行为的知晓现... 目的:了解广西高校学生性传播疾病(STD)相关知识、行为的知识晓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2020—2021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503名高校学生,分析其性疾病相关知识、行为的知晓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高校学生STD知信行问卷总分为(95.39±11.65)分。医学院校学生得分高于非医学院校学生;高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低年级;每月生活费>2000元学生得分高于≤2000元学生;常熬夜至00:00后但时间不固定的学生得分高于其他时间段睡眠的学生;女同性恋学生得分高于非女同性恋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年级、睡眠时间为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学生掌握HIV知识,但对其他STD知识缺乏了解。结论:广西高校STD教育有效性有待提高,学生缺乏对除HIV外其他STD及其知识的了解,学校需在教育内容、模式、频次及参与人员等层面加强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性传播疾病 知信行
下载PDF
性传播疾病常见病原体感染特点分析
7
作者 胡玲玲 冯琪 +1 位作者 刘庆中 郑海音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0期84-89,共6页
目的 分析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等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检出情况和感染特点,从而为该类病原体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患者的UU/MH(3027例)和HPV(5075... 目的 分析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等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检出情况和感染特点,从而为该类病原体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患者的UU/MH(3027例)和HPV(5075例)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U、MH和HP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3%(704/3027)、7.2%(217/3027)和26.5%(1347/5075)。UU的阳性检出率在20~49岁患者中最高(χ^(2)=116.276,P=0.000);40~49岁组MH阳性率最高(χ^(2)=17.727,P=0.007);HPV的阳性检出率在20岁以下和60~69岁患者中最高(χ^(2)=15.260,P=0.018)。23种HPV型别均有检出,以52型和16型两种高危亚型的阳性率最高,分别占5.26%和4.20%。1347例HPV阳性病例中,单一感染占69.7%(939/1347),多重感染(≥两种亚型)占30.3%(408/1347)。多重感染中又以双重感染居多(21.2%,286/1347),三重及以上感染占9.1%(122/1347)。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加替沙星的敏感性很高(>97%),而对大多数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相对较低(<75%)。结论 来本院就诊的患者中存在一定数量的UU、MH和HPV感染,且不同病原体的感染分布情况会因病人的年龄而存在差异。抗支原体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不宜选择大环内酯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特点
下载PDF
舟山市医院女性性传播疾病感染者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阮伶俐 冷雪 毛依芬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7期153-156,共4页
目的调查舟山市医院女性性传播疾病(STD)感染者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对舟山市某三级医院收治的200例女性STD感染者进行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调查,并根据患者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了解情况分... 目的调查舟山市医院女性性传播疾病(STD)感染者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对舟山市某三级医院收治的200例女性STD感染者进行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调查,并根据患者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了解情况分为了解组(n=65)及不了解组(n=135),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女性STD感染者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的危险因素。结果不了解组年龄≤45岁占比、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占比、职业为农民占比、性伴侣不固定占比、未参加过艾滋病教育占比均高于了解组(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职业为农民、性伴侣不固定、未参见过艾滋病教育均是导致影响女性STD感染者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不了解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舟山市医院女性STD感染者艾滋病行为知识认知处于较低水平,其受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有无固定性伴侣、是否参加艾滋病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行为认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受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和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润梅 张秀萍 何海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血源性传播疾病 手术室护士 性传播疾病患者 危害 医务人员感染 术中防护 传染疾病 直接接触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丽莉 叶媛媛 +3 位作者 潘彩清 徐小群 林卫红 金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11期64-65,共2页
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接触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导致的暴露。具有传染性的血源性病原体已被证实多达50种,而通过职业暴露感染的最主要有3种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 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接触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导致的暴露。具有传染性的血源性病原体已被证实多达50种,而通过职业暴露感染的最主要有3种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医务人员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如手术配合中传递锐利器械如缝针、刀、剪等极易造成意外损伤,且在护理操作中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存在着被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2006年5-11月笔者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预防研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暴露感染 手术室护士 乙型肝炎病毒(HBV) 传染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实验室工作人员 性传播疾病感染
下载PDF
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术中防护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润梅 张秀萍 何海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3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血源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患者 术中防护 手术室护理工作 手术室护士 乙型肝炎 职业危害 传染疾病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月华 《实用医技杂志》 2009年第10期844-845,共2页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如手术配合中传递锐利器械,如缝针、刀、剪等极易造成意外损伤,而且在护理操作中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存在着被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如手术配合中传递锐利器械,如缝针、刀、剪等极易造成意外损伤,而且在护理操作中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存在着被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研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传播疾病 手术室护士 防护 职业 性传播疾病感染 锐利器械 手术配合 意外损伤
下载PDF
性传播疾病中的支原体感染 被引量:100
13
作者 王荷英 王千秋 +5 位作者 张树文 施美琴 王红春 钟铭英 孙厚华 戴秀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共3页
对872例性病门诊患者的尿道(宫颈)拭子标本进行了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其中部分标本还做了淋球菌(NG)和沙眼衣原体(CT)的培养。结果表明,支原体培养阳性者共258例(29.6%),其中UU... 对872例性病门诊患者的尿道(宫颈)拭子标本进行了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其中部分标本还做了淋球菌(NG)和沙眼衣原体(CT)的培养。结果表明,支原体培养阳性者共258例(29.6%),其中UU感染为188例(21.6%),显著高于MH感染(17例,1.9%)和MH与UU混合感染(53例,6.1%)(P<0.01)。在173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中有53例(30.5%)合并CT和(或)NG感染。作者对上述病例的支原体和其它病原体合并感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支原体
下载PDF
中国生殖道感染(RTI)/性传播疾病(STD)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下) 被引量:32
14
作者 方利文 王临虹 +1 位作者 苏穗青 乔亚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9期5-7,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生殖道感染 RTI 性传播疾病 STD 流行病学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被引量:69
15
作者 董青 李承希 +3 位作者 赵根明 丁爱民 邱卫华 谈卫权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 (AIDS/STD)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现状。方法 应用专题小组访谈 (FDGs)的方法。结果 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缺乏必要的AIDS/STD的预防和自我保护的知识 ;男性流动人口对待性的... 目的 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 (AIDS/STD)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现状。方法 应用专题小组访谈 (FDGs)的方法。结果 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缺乏必要的AIDS/STD的预防和自我保护的知识 ;男性流动人口对待性的态度较为开放 ,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的倾向。流动人口有获得健康教育干预的需求 ,喜欢的干预方式为发放小册子、观看VCD和与专业医生座谈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浦东新区 流动人口 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调查
下载PDF
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静 徐刚 +2 位作者 蔡泳 冯易 仇玉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区3个建筑工地的1 031名男性农民工实施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区3个建筑工地的1 031名男性农民工实施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民工对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教育前显著上升(P<0.001),其中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有显著上升,提高程度最高的是对"窗口期无法检测到抗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关系""避免婚前性行为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经健康教育后,对婚前性行为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显著改变,49.4%的被调查者选择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会避而远之,64.5%的被调查者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应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行为调查发现,健康教育后肯定使用安全套的概率上升至54.9%;上述态度和行为改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工有关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知识、改变其相关态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KABP调查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宇烽 陈德宇 +5 位作者 金保方 戈一峰 宛传丹 朱照平 朱国华 洪萍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94-896,共3页
目的 :调查南京地区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STD/AIDS)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 (KABP) ,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方法 :对 72 0例某收容教育所学员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对STD/AIDS相关知识认... 目的 :调查南京地区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STD/AIDS)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 (KABP) ,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方法 :对 72 0例某收容教育所学员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对STD/AIDS相关知识认识不全面 ;性交易时预防性病的措施不正确 ,安全套使用率低 ;患性病时常到个体诊所进行不正规治疗。 结论 :高危人群对STD/AIDS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待提高 ,求医方式需加以正确的引导 ,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性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安全套
下载PDF
老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雯 何金奎 +2 位作者 魏学前 刘淑芬 高庆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分析唐山市近年来老年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现状与流行特点。方法对2005~2011年唐山市各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的590例老年性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唐山市老年性病报告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590例老年性病患者中... 目的分析唐山市近年来老年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现状与流行特点。方法对2005~2011年唐山市各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的590例老年性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唐山市老年性病报告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590例老年性病患者中梅毒居首位(86.44%),其次是淋病(5.59%)和尖锐湿疣(4.92%)。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69岁年龄组;离退人员发病数最多,其次是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73.39%。结论性传播疾病有老龄化增多的趋势,应加强对老年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倡安全性行为,努力控制性病在老年人中的传播和蔓延,降低老年性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08-2011年上海市金山区卖淫人员性传播疾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红枫 方芳 +2 位作者 梅莉红 干慧慧 翁孟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 了解2008-2011年上海市金山区卖淫人员性传播疾病(STD)流行情况。方法 对2008-2011年金山区各派出所强制送检的431例专职卖淫人员进行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艾滋病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 目的 了解2008-2011年上海市金山区卖淫人员性传播疾病(STD)流行情况。方法 对2008-2011年金山区各派出所强制送检的431例专职卖淫人员进行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艾滋病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卖淫人员均为外省市人,文化程度低,≤初中占92.80%。共检出STD患者127例,患病率为29.47%。其中梅毒居首位,感染率为21.81%,且以TRUST阴性和TPPA阳性率居多。淋病感染率为4.87%,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4.65%,尖锐湿疣感染率为0.70%,HIV感染率为0.23%。未检测到生殖器疱疹患者。结论 卖淫人员STD感染率高,尤其是梅毒。HIV感染在本地区卖淫人员中开始崭露头角,应加强对其主动监测和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淫 性传播疾病 梅毒 HIV
原文传递
女性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新生 李琼 +1 位作者 郑兆敏 费献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女性生殖道5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检测现状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进行淋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乳头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5种常见病原体检测。结果 4601例女性患者中...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女性生殖道5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检测现状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进行淋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乳头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5种常见病原体检测。结果 4601例女性患者中有〉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279例,占6.1%;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89.6%。结论 采用PCR进行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速的特点,应重视性传播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病原体 混合感染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