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发试验在性发育异常儿童中的诊断作用评估
1
作者 梁翠丽 刘国昌 +6 位作者 程静 牛会林 伏雯 张丽瑜 贾炜 张文 刘丽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激发试验在诊断不同分型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ual development,DS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DSD患儿,按染色体核型分为46,XX组(n=10)、46,XY组(n=87)、...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激发试验在诊断不同分型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ual development,DS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DSD患儿,按染色体核型分为46,XX组(n=10)、46,XY组(n=87)、性染色体异常组(n=35),比较各组患儿hCG激发试验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分析形态学上是否存在睾丸组织对hCG激发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3组患儿激发试验后睾酮(testosterone,T)增加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XY组中,5α-还原酶2缺乏症患儿激发试验后的T与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比值高于其他46,XY DSD患儿(P<0.05)。形态学上,有睾丸组织的DSD患儿激发试验后T增加倍数高于无睾丸组织患儿(P<0.05)。结论hCG激发试验对于评估不同类型的DSD患儿的睾丸间质细胞存在和功能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性腺性质不明确的DSD患儿,均建议行hCG激发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人绒毛膜促腺激素激发试验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儿童
下载PDF
产前诊断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朱雨英 吴轲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 分析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的基因型与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1例超声提示胎儿颈后透明层增厚的孕妇来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咨询。因其符合产前诊断指征,遂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胎儿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测。以“46,XX男性综合... 目的 分析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的基因型与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1例超声提示胎儿颈后透明层增厚的孕妇来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咨询。因其符合产前诊断指征,遂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胎儿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测。以“46,XX男性综合征”、“产前诊断”、“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prenatal diagnosis”、“46,XX male syndrome”、“46,XX testicular 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底),选取产前诊断为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进行复习并总结胎儿表型。结果 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46,XX),基因芯片提示Yp11.31-p11.2区域拷贝数为1,大小为3299 kb,存在SRY基因,胎儿被诊断为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文献检索发现仅报道9例产前诊断为46,XX睾丸型发育异常(SRY基因阳性)胎儿,大部分(70%, 7/10)胎儿孕期无明显异常,其中3/10的胎儿存在结构异常或超声提示NT增厚,其中5/10孕妇存在高龄风险。结论 在产前诊断中,发现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是极为罕见的。孕期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无明显异常;由于CMA检测的局限性,部分46,XX睾丸型DSD胎儿(SRY基因阴性)会被漏诊,这些因素给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带来极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 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 产前诊断 颈后透明层增厚
下载PDF
一例46,XY性发育异常合并矮小症病例报告
3
作者 张陆燕 郭茜 +2 位作者 许衍甲 魏文珍 王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164-167,共4页
回顾性分析1例社会性别女性,因原发性闭经、矮小、无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而就诊,染色体核型为46,XY患者的诊治过程,并通过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随访策略。该患者女性表型,18岁,闭经,身材矮小,幼稚子宫;外周血淋巴细胞... 回顾性分析1例社会性别女性,因原发性闭经、矮小、无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而就诊,染色体核型为46,XY患者的诊治过程,并通过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随访策略。该患者女性表型,18岁,闭经,身材矮小,幼稚子宫;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为46,XY;促卵泡刺激素113.14 U/L,促黄体生成素45.76 U/L,雌二醇55 pg/ml,促甲状腺激素8.32μU/ml,抗苗勒管激素0.11 ng/ml。其余检查均正常。本例为具有女性外阴、因原发性闭经就诊的46,XY DSD患者。性腺发育不良和身材矮小是46,XY DSD患者主要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可确诊,而治疗上应强调尽早寻找并切除异常性腺,以防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46 XY性发育异常 闭经 矮小症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在儿童性发育异常诊疗中的探索应用
4
作者 张小同 王诙译 +2 位作者 袁金娜 汪伟 傅君芬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342-1344,共3页
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性发育异常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多年来的建设经验,探讨如何打造符合国内儿童专科医院医疗环境的MDT管理模式,规范MDT流程,提高MDT工作效率,提升儿科疑难复杂危重诊疗能力,推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最终形成... 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性发育异常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多年来的建设经验,探讨如何打造符合国内儿童专科医院医疗环境的MDT管理模式,规范MDT流程,提高MDT工作效率,提升儿科疑难复杂危重诊疗能力,推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最终形成医院多学科协作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儿童专科医院 性发育异常 服务流程
下载PDF
46,XY性发育异常24例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5
作者 刘倩 马秀琦 汪希珂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探讨46,XY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临床表型、生化、影像检查以及分子诊断,提高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4例临床诊断为46,XY DSD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基因学检测等资料,并对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社会性别男性19例... 目的探讨46,XY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临床表型、生化、影像检查以及分子诊断,提高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4例临床诊断为46,XY DSD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基因学检测等资料,并对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社会性别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2月至16岁。SRD5A2基因突变3例,AR基因突变2例、GHD7、DHX37、CYP17A1、SEMA3A、TACR3、NR5A1基因突变各1例。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发育不良7例、5α还原酶缺乏症6例,隐睾导致性腺功能低下3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2例,NR5A1基因突变导致的性发育异常1例,DHX37基因突变导致性发育异常1例,17α羟化酶缺乏症1例,3例患儿暂未能明确诊断。结论46,XY DSD患儿临床表现及病因复杂,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对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XY 性发育异常 临床特征 基因检测
下载PDF
165例儿童性发育异常疾病的临床、遗传学与病理学分析
6
作者 曹延延 臧可芯 +9 位作者 刘颖业 张蔷 周云 张双 夏耀方 刘蕾 陈潇潇 赵士猛 刘丽君 崔晓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4-1130,共7页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疾病(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患儿的临床表型、遗传特点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22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和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5例DSD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表型、染色体核型...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疾病(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患儿的临床表型、遗传特点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22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和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5例DSD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表型、染色体核型、性腺病理及基因检测等资料。结果165例DSD患儿中,首诊原因以矮小(62/165,37.6%)、阴蒂肥大(33/165,20.0%)、隐睾(28/165,17.0%)、尿道下裂(24/165,14.5%)、皮肤黑和/外阴色素沉着(19/165,11.5%)较常见。127例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36例(28.3%)为46,XX DSD,34例(26.8%)为46,XY DSD,57例(44.9%)为性染色体异常。在性染色体异常核型中,以45,X核型(11/57,19%)和45,X伴其他核型嵌合(36/57,63%)多见。16例进行了性腺组织病理学活检,获得25份性腺组织。性腺组织活检显示3份为睾丸,3份为发育不良睾丸,6份为卵巢,11份为卵睾,条索状性腺和性腺缺如各1份。基因检测显示23例(23/36,64%)携带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其中12例为CYP21A2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21-羟化酶缺乏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结论矮小、阴蒂肥大、隐睾、尿道下裂、皮肤色素沉着为DSD患儿的常见表型;45,X伴其他核型嵌合和CYP21A2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是DSD患儿的主要病因;患儿性腺活检以卵睾、卵巢和睾丸/发育不良睾丸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疾病 表型 染色体核型 基因型 腺病理 儿童
下载PDF
46,XX性发育异常基因诊断专家共识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 46,XX性发育异常基因诊断专家共识编写组 +9 位作者 刘国昌 陈仲中 张镟 陶畅 吴盛德 苏尉 杜融 唐向亮 赵天鑫 李莹莹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7-477,共11页
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性发育异常(disorders/differences of sex development,DSD)归类为46,XX DSD,主要分为雄激素过多、性腺发育异常和单纯生殖管道发育异常3大类。大多在出生后因外生殖器外观异常就诊,也有部分因青春期后的男性化或... 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性发育异常(disorders/differences of sex development,DSD)归类为46,XX DSD,主要分为雄激素过多、性腺发育异常和单纯生殖管道发育异常3大类。大多在出生后因外生殖器外观异常就诊,也有部分因青春期后的男性化或青春发育延迟就诊,约占所有DSD患者的3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 XX性发育异常 专家共识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致46,XX性发育异常患儿性别选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8
作者 穆妮热·伊明 米热古丽·买买提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6期55-59,共5页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致46,XX男性化为性发育异常(DSD)最常见的类型,患儿具有卵巢和苗勒氏管衍生物(子宫、输卵管、阴道上1/3段),外生殖器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男性化。目前CAH致46,XX DSD的性别分配指南仍推荐为女性,这对于CAH致46,...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致46,XX男性化为性发育异常(DSD)最常见的类型,患儿具有卵巢和苗勒氏管衍生物(子宫、输卵管、阴道上1/3段),外生殖器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男性化。目前CAH致46,XX DSD的性别分配指南仍推荐为女性,这对于CAH致46,XX DSD有严重男性化生殖器(Prader IV或Prader V)的患儿是最具挑战性的,因此,性别选择是决定CAH致46,XX男性化患儿最终治疗效果的最关键一环。性别选择时应考虑生殖器男性化畸形程度,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效果,性功能和生育潜力,心理发育评估以及社会文化,家庭观念,生活风俗等影响因素,需要多学科团队(MDT)支持下,应结合家属和(或)患儿本人意见,作出合理的性别分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CAH致46,XX男性化患儿性别选择影响因素以及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先天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46 XX男 别选择
下载PDF
基于标准作业程序的护理干预在性发育异常患儿畸形矫正术后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李誉彤 罗攀攀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8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作业程序的护理干预在性发育异常患儿畸形矫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畸形矫正术治疗的94例性发育异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实...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作业程序的护理干预在性发育异常患儿畸形矫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畸形矫正术治疗的94例性发育异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标准作业程序的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性发育异常患儿的疾病认知水平、心理状态、社会与自我疏离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社会与自我疏离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畸形矫正术的性发育异常患儿实施基于标准作业程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儿的心理状况、减少患儿的社会与自我疏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作业程序 性发育异常 畸形矫正术 术后护理
下载PDF
215例性发育异常疾病的分类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远征 田秦杰 +4 位作者 林姬 黎麟达 戴毅 陈蓉 孙爱军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了解性发育异常疾病谱的变化,检验葛氏性发育异常疾病分类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统计北京协和医院1996至2006年间性发育异常215例,根据葛氏性发育异常疾病分类法进行分类,并与1994年性发育异常疾病谱和性腺肿瘤发生率进行比较分... 目的了解性发育异常疾病谱的变化,检验葛氏性发育异常疾病分类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统计北京协和医院1996至2006年间性发育异常215例,根据葛氏性发育异常疾病分类法进行分类,并与1994年性发育异常疾病谱和性腺肿瘤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15例性发育异常均能按葛氏性发育异常疾病分类法归入性染色体、性腺与性激素异常三大类;11年期间发生率较高的是性激素异常类性发育异常疾病。结论葛氏性发育异常疾病分类法是一种实用、简单、开放的分类法,并将随着对性发育异常疾病的认识而不断充实、发展。近年来性发育异常疾病的疾病谱和性腺肿瘤发生率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疾病 葛氏性发育异常疾病分类法 腺肿瘤
下载PDF
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SRY基因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军 邹晓峰 +3 位作者 宋涛 吕军华 袁源湖 肖日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表达及其序列变化。方法采用G显带方法分析29例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性染色体核型,用PCR技术扩增其SRY基因,并对其中6例两性畸形患者扩增的SRY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6例两性畸形患... 目的观察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表达及其序列变化。方法采用G显带方法分析29例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性染色体核型,用PCR技术扩增其SRY基因,并对其中6例两性畸形患者扩增的SRY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6例两性畸形患者中2例染色体核型为45,X/46,XY,3例为46,XY,其SRY基因阳性,直接测序未发现SRY基因突变;1例核型为46,XX,SRY基因阴性。16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7,XXY,1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47,XXY,其SRY基因均阳性;6例Kallman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其SRY基因均阳性。结论大部分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异常;SRY基因阳性两性畸形患者的SRY基因序列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染色体 染色体核型 SRY基因
下载PDF
推荐一种性发育异常的分类 被引量:25
12
作者 葛秦生 谷春霞 +3 位作者 叶丽珍 林守清 何方方 郁琦 《生殖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鉴于生殖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性发育异常原按真、假两性畸形分类已不足反映各种类型的性发育异常。作者根据性别发育过程,选择控制性别关键的性染色体、性腺、与性激素三大类,作为分类基础,在临床十余年间所遇417例12类性发育... 鉴于生殖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性发育异常原按真、假两性畸形分类已不足反映各种类型的性发育异常。作者根据性别发育过程,选择控制性别关键的性染色体、性腺、与性激素三大类,作为分类基础,在临床十余年间所遇417例12类性发育异常均能归入这三大类中。本分类尚未包括某些少见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分类 染色体 激素
下载PDF
性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滕奔琦 王青青 +3 位作者 章钧 李佩琼 郝秀兰 侯红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1-1855,共5页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3例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男性性反转综合征患者及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父母进行SRY、CYP21A2、DSS、DAX1、WNT4、SOX9、NR5A1等性别相关基...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3例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男性性反转综合征患者及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父母进行SRY、CYP21A2、DSS、DAX1、WNT4、SOX9、NR5A1等性别相关基因的拷贝数筛查,并采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制备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基因定位。结果:3例男性性反转综合征患者经MLPA基因筛查均发现存在单拷贝SRY基因,FISH技术鉴定存在2条X染色体,SRY基因易位于其中1条X染色体的短臂上;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母亲染色体核型为46,XX,MLPA基因筛查发现其CYP21A2-ex03杂合性缺失,CYP21A1P-ex02杂合性重复;父亲染色体核型为46,XY,MLPA基因筛查发现CYP21A2-ex01和CYP21A2-ex03杂合性缺失,CYP21A1P-ex02和CYP21A1-ex10杂合性重复。结论:性别决定是以SRY基因为主导、其它多个基因参与的过程,对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MLPA基因筛查有利于明确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综合征 基因 SRY 反转综合征
下载PDF
46,XY性发育异常的诊断及激素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红娟 章建伟 +2 位作者 吴德华 唐达星 傅君芬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3-849,共7页
性发育异常(DSD)是指先天性的染色体、性腺和解剖性别不典型。DSD的明确诊断、性别分配和治疗,须在有经验的多学科团队(MDT)指导下进行。目前我国对此病尚无统一的诊治指南。过去DSD的治疗只注重男女生殖器外观的要求,由于性腺发育不良... 性发育异常(DSD)是指先天性的染色体、性腺和解剖性别不典型。DSD的明确诊断、性别分配和治疗,须在有经验的多学科团队(MDT)指导下进行。目前我国对此病尚无统一的诊治指南。过去DSD的治疗只注重男女生殖器外观的要求,由于性腺发育不良、生殖激素合成或作用缺陷、或性腺被切除,导致DSD患者性腺功能低下,现今激素替代治疗不仅提高性生理健康及长期预后,有时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生殖器和性腺的手术。本文将对46,XY DSD诊断及激素替代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畸形 激素替代治疗
原文传递
性发育异常患者性腺母细胞瘤四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利娜 田秦杰 +5 位作者 郎景和 孙爱军 陈蓉 周远征 周希亚 姜英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伴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病因。方法回顾分析了1984年1月至2006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4例性发育异常患者伴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确诊为性腺母细胞瘤时的年龄平均22.5岁;...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伴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病因。方法回顾分析了1984年1月至2006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4例性发育异常患者伴性腺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确诊为性腺母细胞瘤时的年龄平均22.5岁;表型均为发育幼稚的女性,无男性化表现,均以原发闭经为主诉;检查发现均含有Y染色体,卵泡刺激素(FSH)[(56.83±12.49)IU/L]和黄体生成素(LH)[(28.25±6.58)IU/L]显著升高,睾酮(T)[(2.85±3.33 nmol/L)]和雌二醇(E2)[(8.91±9.14)pmol/L]水平显著下降,提示性腺功能不良。4例患者全部行双侧性腺切除术。性腺均位于腹腔。性腺母细胞瘤左侧2例,右侧1例,双侧1例。1例随访2月,1例随访20年,无复发,另2例失访。结论性腺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性发育异常患者,治疗宜采取手术切除性腺,术后辅助性激素治疗,预后良好,其病因现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母细胞瘤 性发育异常 病因学
下载PDF
性发育异常疾病诊治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秦杰 黄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3-565,共3页
性发育异常(disordersofsexdevelopment,DSD),亦称为性分化发育异常,是指一类性染色体、性腺或性激素性别表现不典型的先天性异常,有文献报道发生率最高可达新生儿的1/4500~1/5000。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疾病诊治 分化发育异常 先天异常 染色体 激素 新生儿 发生率
下载PDF
腹腔镜在性发育异常诊疗中的应用(附2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小玲 魏颖颖 +2 位作者 王新 范红 伍小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0-441,443,共3页
搞要:目的探讨2例性发育异常患者腹腔镜手术诊治和激素替代疗法的效果。方法对2例通过病史、影像学、内分泌及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性发育异常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探查,辅以性腺活检及镜下性腺切除术。结果术后予人工周期替代治疗,均... 搞要:目的探讨2例性发育异常患者腹腔镜手术诊治和激素替代疗法的效果。方法对2例通过病史、影像学、内分泌及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性发育异常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探查,辅以性腺活检及镜下性腺切除术。结果术后予人工周期替代治疗,均出现周期性撤退出血,乳房及子宫有不同程度发育,患者无明显心理障碍。结论腹腔镜融诊断与治疗一体,它在直视女性内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及性腺活检方面亦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腹腔镜
下载PDF
性发育异常的临床分型及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艳 乔林 +1 位作者 李美胜 徐克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1例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生殖器官发育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染色体核型等进行分析,按照中华妇产科学(2版)新的分型方法分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61例中,诊断为Turner综合征7例...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1例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生殖器官发育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染色体核型等进行分析,按照中华妇产科学(2版)新的分型方法分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61例中,诊断为Turner综合征7例、XO/XY性腺发育不全5例、超雌综合征1例、XX单纯性腺发育不全6例、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16例、真两性畸形2例、睾丸退化综合征1例、21-羟化酶缺乏7例、17α-羟化酶缺乏1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12例、原发性闭经伴常染色体异常3例。35例行双侧性腺切除术,病理检查发现性腺恶性肿瘤5例;同时结合患者社会性别、骨龄等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论性发育异常的临床分型比较复杂,确诊后根据临床分型及社会性别不同可采用手术及激素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畸形 激素 染色体
下载PDF
儿科内分泌医生对性发育异常患儿的评估和管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巩纯秀 秦淼 武翔靓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性腺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或性分化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ferentiation,DSD)的诊断治疗一直都是儿科乃至成人内分泌领域争论多,且共识较少的一个分支,原因涉及到观念、宗教、文化、医疗技术和家长认知误... 性腺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或性分化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ferentiation,DSD)的诊断治疗一直都是儿科乃至成人内分泌领域争论多,且共识较少的一个分支,原因涉及到观念、宗教、文化、医疗技术和家长认知误区等外在问题,而最根本的原因是DSD表观的变异,导致对症状评估把握不良,实验室评估手段匮乏导致诊断的不确定.若没有足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基础,不能掌握正常的变异和疾病的差别,也就不能准确处理D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症状评估 内分泌 儿科 管理 患儿 医生 诊断治疗
下载PDF
病因不明性发育异常患儿153例临床及身高状况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迪 巩纯秀 秦淼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病因不明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类型分布、临床特征及身高情况。方法选取病因不明DSD患儿,采集临床资料,检查骨龄、染色体,行性腺、盆腔及腹部B超检查,HCG试验,评估DSD的临床类型,评价身高发育状况。结果 153例病因不明DSD患儿... 目的分析病因不明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类型分布、临床特征及身高情况。方法选取病因不明DSD患儿,采集临床资料,检查骨龄、染色体,行性腺、盆腔及腹部B超检查,HCG试验,评估DSD的临床类型,评价身高发育状况。结果 153例病因不明DSD患儿纳入分析,其中初诊时社会性别男1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4.6±4.2)岁(42d至16岁10个月),3岁前就诊者87例(56.9%)。有DSD家族史者15例(9.8%)。母亲孕期使用孕酮类保胎药19例(12.4%)。①134例行染色体检查,其中46,XYDSD121例(90.3%),46,XXDSD3例(2.2%),性染色体异常DSD10例(7.5%)。121例46,XYDSD中,主要为小阴茎合并尿道下裂39例(32.2%),小阴茎合并睾丸异常19例(15.7%),单纯小阴茎18例(14.9%)。②46,XYDSD患儿中身高小于2005年中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百分位数值表(简称身高数值表)P25者46例(38.0%),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50者76例(62.8%)。10例性染色体异常DSD患儿中,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25者5例。③卵巢/睾丸发育异常(双向性腺)DSD患儿8例,其中46,XY3例,46,XX2例,嵌合染色体3例。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25和P50者分别有5例(62.5%)和7例(87.5%)。④125例进行了HCG激发试验,其中HCG标准试验反应良好78例,HCG延长试验反应良好14例,HCG试验反应不良33例,3组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50者分别为31例(39.7%)、11例(78.6%)和27例(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本组病因不明DSD患儿以46,XYDSD为主。46,XYDSD患儿以各类小阴茎表现最多见。DSD家族史和母孕期服用保胎药可能是DSD的原因之一。DSD患儿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25及P50的比例高于正常儿童。DSD患儿的身高与睾丸发育状况、HCG反应有明显关系,提示DSD患儿的身高受损与睾酮产生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身高 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