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积温对大银鱼性腺成熟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晓东 梁守仁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大银鱼 性腺成熟度 冷积温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大鲵性腺成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林 曾仁甫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13期35-36,共2页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对新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大鲵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完成生殖生命活动的外因,营养是生殖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很多大鲵养殖单位都尝试过大鲵...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对新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大鲵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完成生殖生命活动的外因,营养是生殖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很多大鲵养殖单位都尝试过大鲵的人工繁殖和仿生态繁殖,效果都不尽人意。笔者从事水产技术推广30多年,养殖大鲵近20年,下面就影响大鲵性腺发育成熟的环境因素谈一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成熟度 水产技术推广 性腺发育 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 仿生态 人工繁殖 养殖单位 卵带 摄食强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中华沙鳅性腺成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林 肖遥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22期47-48,共2页
近5年来,笔者进行了中华沙鳅的人工繁育和仿生态繁育的试验,本文就影响中华沙鳅性腺发育成熟的环境因素谈一点体会。 1.水体因素 野生环境中,中华沙鳅多栖息于沙石底河段的缓水区。每年的5-7月为繁殖季节,这段时间中华沙鳅生活在浅水... 近5年来,笔者进行了中华沙鳅的人工繁育和仿生态繁育的试验,本文就影响中华沙鳅性腺发育成熟的环境因素谈一点体会。 1.水体因素 野生环境中,中华沙鳅多栖息于沙石底河段的缓水区。每年的5-7月为繁殖季节,这段时间中华沙鳅生活在浅水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性腺成熟度 华沙 对中 性腺发育成熟 生态繁育 人工繁育 野生环境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大鲵性腺成熟度的影响
4
作者 肖遥 曾仁甫 《重庆水产》 2017年第2期31-32,共2页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对新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大鲵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完成生殖生命的外因,营养是生殖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很多大鲵养殖单位都尝试过大鲵的...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对新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大鲵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完成生殖生命的外因,营养是生殖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很多大鲵养殖单位都尝试过大鲵的人工繁殖和仿生态繁殖,效果都不尽人意。笔者从事大鲵养殖近20年,下面就影响大鲵性腺发育成熟的环境因素谈一点我们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性腺成熟度 大鲵 生物与环境 性腺发育成熟 生态环境 形态结构 生活方式
下载PDF
中街山列岛海洋保护区棘头梅童鱼生物学特征与资源密度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洪亮 王洋 +2 位作者 梁君 贺舟挺 周永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407-410,共4页
根据2012年冬季(2月)、春季(5月)、夏季(8月)与秋季(11月)进行的共4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中街山列岛海洋保护区棘头梅童鱼的生物学特征与资源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季中,夏季存在明显的幼鱼体长组与体重组;摄食强度... 根据2012年冬季(2月)、春季(5月)、夏季(8月)与秋季(11月)进行的共4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中街山列岛海洋保护区棘头梅童鱼的生物学特征与资源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季中,夏季存在明显的幼鱼体长组与体重组;摄食强度以冬季为最低;性腺成熟度春季达最高;重量密度与尾数密度以夏季为最高,春季最低,且夏季与春季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应与春季卵孵化后的幼体在夏季已能被底拖网所捕获有关;重量密度与平均底盐呈二次曲线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街山列岛 棘头梅童鱼 摄食强 性腺成熟度 资源密
下载PDF
大口黑鲈在陆基圆桶循环水和池塘两种养殖模式下生长速度对比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瑞 刘春玲 +4 位作者 张磊 郜华桥 高勇 王顺 刘新凤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第7期69-72,共4页
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自20世纪80年代从我国台湾省引入大陆,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起捕、养殖周期短和效益高的优点,是国内水产养殖业新兴起的淡水名特优品种。本试验通过比较大口黑鲈在陆基圆桶循环水和池塘两种养殖模式中的存活率... 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自20世纪80年代从我国台湾省引入大陆,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起捕、养殖周期短和效益高的优点,是国内水产养殖业新兴起的淡水名特优品种。本试验通过比较大口黑鲈在陆基圆桶循环水和池塘两种养殖模式中的存活率、性腺成熟度、饵料系数等的差异,以探索大口黑鲈适宜的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性腺成熟度 饵料系数 圆桶 我国台湾省 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业 加州鲈
下载PDF
国外海水温度的接收与应用
7
作者 张虹 《山东气象》 1989年第3期28-31,24,共5页
海水温度是海水的基本物理特性之一,它体现了海水运动的热量输送和海气热量交换。而海水表层温度SST则体现了海面热量平衡的结果。从渔业生产的角度上看,水温是决定鱼类新陈代谢、生长速度、性腺成熟度、活动区域以及摄食量的重要因素... 海水温度是海水的基本物理特性之一,它体现了海水运动的热量输送和海气热量交换。而海水表层温度SST则体现了海面热量平衡的结果。从渔业生产的角度上看,水温是决定鱼类新陈代谢、生长速度、性腺成熟度、活动区域以及摄食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对海水温度的分析和研究引起高度重视。日本和美国在利用气象卫星研究海水温度方面先行于其他国家,已进入实用阶段。以下介绍的海水温度(传真)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温 性腺成熟度 摄食量 热量输送 海洋国家 生长速 表层温 西北太平洋 海气 热量平衡
下载PDF
浙江北部沿岸水域曼氏无针乌贼生物学特性
8
作者 隋宥珍 刘连为 +5 位作者 张添 徐晓萱 刘姝含 陈峰 徐开达 周永东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379-384,共6页
为准确判定曼氏无针乌贼种群结构,采用频度分析法对2020年与2021年3—11月浙北沿岸水域张网捕获的曼氏无针乌贼胴长、体质量、性腺成熟度和摄食强度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曼氏无针乌贼雌雄个体优势胴长组均为41~120 mm,优势体质量... 为准确判定曼氏无针乌贼种群结构,采用频度分析法对2020年与2021年3—11月浙北沿岸水域张网捕获的曼氏无针乌贼胴长、体质量、性腺成熟度和摄食强度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曼氏无针乌贼雌雄个体优势胴长组均为41~120 mm,优势体质量组分布分别为10.1~130.0 g与10.1~90.0 g。3—11月性腺成熟度为Ⅴ期雌性个体平均性腺成熟系数为6.82%~13.75%,性成熟高峰期为3—5月,雄性个体性成熟高峰期为3—4月。统计分析表明,各月间性腺成熟系数除了3—5月间及8—11月间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月间均差异显著(P<0.05)。3—11月雌雄个体胃饱满度3~4级占比范围分别为6.11%~46.30%与3.66%~47.14%。综合分析认为,曼氏无针乌贼在自然海域存在2个种群,其一生命周期为1 a,个体体型较大,可定义为大型群;其二来源于增殖放流,个体体型较小,可定义为小型群。建议在制定曼氏无针乌贼相关渔业管理政策时,应考虑其种群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生物学特性 增殖放流 性腺成熟度
下载PDF
珠江水系大眼鳜的繁殖生物学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广军 谢骏 +1 位作者 庞世勋 余德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研究大眼鳜(Sinipercakneri)的繁殖生物学,对珠江水系的322尾大眼鳜性成熟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指标测量。根据性腺成熟系数周年变化情况和成熟度周年分布,可以推断大眼鳜的生殖季节为4-8月份,产卵旺季为5-6月份。绝对怀卵量随体长、体... 为了研究大眼鳜(Sinipercakneri)的繁殖生物学,对珠江水系的322尾大眼鳜性成熟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指标测量。根据性腺成熟系数周年变化情况和成熟度周年分布,可以推断大眼鳜的生殖季节为4-8月份,产卵旺季为5-6月份。绝对怀卵量随体长、体重、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11036~106022粒之间,相对怀卵量则不随体长、体重、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是保持在每克100粒左右。在水温24~25℃时,受精卵经过69h23min孵化出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鳜 繁殖生物学 成熟系数 性腺成熟度 怀卵量
下载PDF
北太平洋海区柔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洪亮 郑元甲 程家骅 《海洋渔业》 CSCD 2003年第3期126-129,135,共5页
本文利用1996~2001年间对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测试资料,分西部(160°E以西)、中部(160°E~170°E)和东部(170°E以东)三个海区对柔鱼生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海区胴长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中部海区的群体组... 本文利用1996~2001年间对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测试资料,分西部(160°E以西)、中部(160°E~170°E)和东部(170°E以东)三个海区对柔鱼生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海区胴长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中部海区的群体组成与其相邻的西部和东部海区相接近。2.性腺成熟度组成,雌性以Ⅱ期为主,雄性以Ⅱ期和Ⅲ期为主,雄性性腺成熟度普遍较雌性的早,并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性腺成熟度越高。3.所有年份柔鱼的摄食等级均以1级和2级为主,渔汛后期,摄食等级有所下降。4.通过对摄食等级较高的柔鱼饵料成份的分析,出现机率头足类最高,为90.3%;鱼类次之,为64.5%;甲壳类最少,为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海区 柔鱼 生物学特征 群体组成 性腺成熟度 摄食等级 饵料
下载PDF
个体差异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耳石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7-254,共8页
根据2007-2008年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560对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样本,以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背区长(DDL)、背侧区长(DLL)、侧区长(LDL)、吻侧区长(RLL)、吻宽(RW)、吻区长(RL)、翼区长(WL)和翼区宽(WW)作为耳石各区... 根据2007-2008年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560对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样本,以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背区长(DDL)、背侧区长(DLL)、侧区长(LDL)、吻侧区长(RLL)、吻宽(RW)、吻区长(RL)、翼区长(WL)和翼区宽(WW)作为耳石各区生长指标,以耳石MW与TSL之比、RW与RL之比、WW与WL之比作为表征耳石外形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研究性别、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等个体差异对耳石各区生长和外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TSL、MW、DLL、DDL、RLL、RL、WL和WW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样本内不同性腺成熟度、不同胴长范围间TSL、MW、DLL、LDL、WL和WW的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W/TSL、RW/RL和WW/WL的变化在不同性别、不同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范围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胴长组301~350 mm可能是耳石各区生长的拐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耳石形态 性别 性腺成熟度 个体大小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黄海北部日本鲭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胡芬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7-573,共7页
根据1986年和2010年在黄海北部取样测定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数据以及怀卵量计数结果,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鲭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特征方面,1986年的叉长、体质量、纯... 根据1986年和2010年在黄海北部取样测定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数据以及怀卵量计数结果,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鲭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特征方面,1986年的叉长、体质量、纯体质量和性腺重这4项基本生物学指标的范围和平均值均明显大于2010年,年龄结构从1986年由1+~7+龄组成,2+龄和3+龄为优势组,改变为2010年由1+~3+龄组成,2+龄为优势组。在性腺成熟度组成和性腺指数(GSI)方面,2次采样均发现日本鲭雌鱼性腺成熟度以Ⅳ期和Ⅴ期为主;开始排卵前, GSI随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叉长组而言,2010年平均GSI较1986年呈现增加趋势。相同叉长组的繁殖力分析表明,相对于1986年,2010年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升高了11.93%,而绝对繁殖力则下降了18.45%。这些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日本鲭群体年龄结构简单化、个体小型化、生长速度加快等原因造成的。为了今后更好地保护并可持续利用日本鲭资源,在现有的围网休渔制度的基础上,建议在东黄海日本鲭各主要产卵场及其产卵期制定其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限制其他捕捞网具对该物种产卵群体的过度捕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鲭 黄海北部 性腺成熟度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牡蛎幼虫数量变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钟方杰 黄黎明 +3 位作者 杨芳 罗帮 李琼珍 李文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了解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牡蛎幼虫数量的变动情况,旨在提高牡蛎采苗效果。【方法】对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海水水温、盐度、pH等环境因子和牡蛎幼虫数量等指标进行监测,配合天气、潮汐、牡蛎性腺成熟度分析,探讨牡蛎幼虫出现... 【目的】了解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牡蛎幼虫数量的变动情况,旨在提高牡蛎采苗效果。【方法】对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海水水温、盐度、pH等环境因子和牡蛎幼虫数量等指标进行监测,配合天气、潮汐、牡蛎性腺成熟度分析,探讨牡蛎幼虫出现高峰期与这些因素的关系。【结果】2011年5~7月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牡蛎亲贝出现1次繁殖高峰期(6月25日~7月3日),繁殖高峰期出现时海区水温和盐度大幅下降,水温平均下降幅度约3.0℃,盐度平均下降幅度4.0‰~8.0‰,pH平均降幅0.97;监测期间海区牡蛎幼虫数量出现5次峰值,分别是5月21日、6月17日、7月1日、7月12日和7月18日,对应的牡蛎幼虫数量分别是2.87×104、2.13×104、1.94×104、11.94×104和1.69×104个/m3,且0.5m水层的幼虫数量较2.0m水层多。成熟牡蛎亲贝数量、精卵排放时间和排放量、潮汐海流是造成幼虫数量变动的原因。【结论】钦州茅尾海牡蛎幼虫数量的变化与海区牡蛎亲贝性腺成熟度及海区环境因子变化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性腺成熟度 幼虫数量 水温 PH 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
下载PDF
个体差异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40-1049,共10页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广泛用于头足类分类及资源量估算等研究中。根据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2 916对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参数进行测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角质颚的上头盖长(UHL)、...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广泛用于头足类分类及资源量估算等研究中。根据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2 916对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参数进行测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角质颚的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翼长(UWL)、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和下翼长(LWL)作为角质颚各区外部形态变化的特征指标,以头盖长和脊突长之比(HL/CL)、喙长和脊突长之比(RL/CL)、喙宽与脊突长之比(RW/CL)、侧壁长和脊突长之比(LWL/CL)、翼长和脊突长之比(WL/CL)分别作为角质颚各区外形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研究不同性别、性腺成熟度和胴长范围对角质颚各区生长和外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UHL、UCL、UWL、LHL、LCL和LWL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性别不同性腺成熟度、不同胴长范围内的UHL、UCL、UWL、LHL、LCL和LWL的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性别、不同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范围间上、下颚的HL/CL、RL/CL、RW/CL、LWL/CL、WL/CL的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其值基本恒定,上、下颚分别为78.04%、22.46%、17.28%、81.41%、23.07%和50.69%、43.31%、41.13%、144.98%、93.68%。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角质颚 性别 性腺成熟度 个体大小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思亮 刘必林 +3 位作者 陈新军 马金 曹杰 张广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5,共7页
根据200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1342尾柔鱼样本,分析其性腺成熟度和性腺成熟度指数等生物学特征,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总性别比均接近1:1,性成熟个体的雌性比例小于雄性,说明雄性繁殖期较长,性成熟较早。性成熟个体比... 根据200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1342尾柔鱼样本,分析其性腺成熟度和性腺成熟度指数等生物学特征,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总性别比均接近1:1,性成熟个体的雌性比例小于雄性,说明雄性繁殖期较长,性成熟较早。性成熟个体比例的动态变化表明,9月底雌性达到性成熟高峰。8—10月胴长组成出现双峰结构,对应于未成熟、性成熟个体,同时存在少量繁殖后雌性个体。渔获组成表明,捕获样本中存在较大胴长的秋季产卵群体和个体较小的冬春生产卵群体。雌、雄柔鱼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33.17cm和29.90cm。性腺成熟度指数(GSI)与胴长之间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雌性GSI=0.0093ML+0.0084;雄性GSI=0.15ML-3.313),这也说明雄性性腺发育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繁殖生物学 西北太平洋 成熟 性腺成熟度指数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两个群体耳石重量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1 位作者 李建华 陆化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7,共9页
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Illexargentinus)样本,提取574对耳石并进行称重,利用方差分析(ANOVA)法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对南巴塔哥尼亚群体(South Patagonic Stock,SPS)和... 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Illexargentinus)样本,提取574对耳石并进行称重,利用方差分析(ANOVA)法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对南巴塔哥尼亚群体(South Patagonic Stock,SPS)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塔哥尼亚群体(Bonaerensis-Northpatagonic Stock,BNS)分别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性别、不同性腺成熟度、不同胴长组和耳石外部形态对耳石重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NS群体不同性别耳石重量不存在差异(P>0.05),SPS群体耳石重量性别间差异极显著(P<0.01);BNS群体耳石重量在不同性腺成熟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SPS群体雌性在不同性腺成熟度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雄性则无差异(P>0.05);两个群体在不同的胴长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40~260 mm和220~240 mm分别为BNS群体雌、雄性胴长范围所对应的耳石增重变化的拐点,220~240 mm和200~200 mm分别为SPS群体雌、雄性胴长范围所对应的耳石增重变化的拐点;两个群体的耳石总长(TSL)、背侧区长(DLL)和侧区长(LDL)与耳石重量的相关性较大,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生长曲线,两个群体在不同的耳石长度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耳石总长1 000μm左右是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总长所对应耳石重量的变化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耳石重量 性腺成熟度 胴长 耳石形态
下载PDF
2010年北太平洋海区巴特柔鱼(Ommastrephe bartrami)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峰华 伍玉梅 樊伟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5,共9页
根据2010-06—09北太平洋海区柔鱼(Ommastrephe bartrami)的现场调查资料,对其群体组成、胴长与体重的关系、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渔获产量变化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010-06东部海区(170°~178°W,38°~41°N)... 根据2010-06—09北太平洋海区柔鱼(Ommastrephe bartrami)的现场调查资料,对其群体组成、胴长与体重的关系、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渔获产量变化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010-06东部海区(170°~178°W,38°~41°N)优势胴长组为280~300mm,优势体重组为800~1 000g,性成熟度以Ⅲ,Ⅳ和Ⅴ期为主,摄食等级5级均有分布;2010-07—09西部传统渔场海区(150°~157°E,38°~44°N)优势胴长组为200~260mm,体重组为200~600g,柔鱼各项生长指标呈逐日上升趋势,性成熟度以Ⅰ和Ⅱ期为主,摄食等级都以2级以上为主。柔鱼性成熟度群体百分比与高摄食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即性成熟度越高,摄食等级越低;性成熟度越低,摄食等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巴特柔鱼 性腺成熟度 摄食等级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国宝 李永振 陈丕茂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20-25,共6页
根据 1997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 ,统计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性腺成熟期的组成及分布、季节性变化和水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 根据 1997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 ,统计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性腺成熟期的组成及分布、季节性变化和水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位于广东沿海水深 6 0~ 15 0m海区 ,尤其是珠江口外海区的群体更为密集 ;该生殖群体的产卵期较长 ,且分布范围大 ,未见有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地区 南海 陆架区海域 深水金线鱼 产卵场 性腺成熟度
下载PDF
黄颡鱼一年二次人工繁殖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金明 吴康 +3 位作者 丛宁 董同瑚 颜慧 孙龙生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8期4-6,共3页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受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黄颡鱼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养殖鱼类品种之一。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1-2]...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受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黄颡鱼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养殖鱼类品种之一。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1-2],全雄黄颡鱼的养殖正逐步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对许多鱼类人工繁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即使是一些一次产卵类型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生态因子 底栖 亲鱼培育 雌鱼 营养价值 性腺成熟度 小型经济 效应时间 产卵量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人工繁殖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三)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鑫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4,共3页
挑选亲虾时对雌虾或雄虾的规格要求基本相同,平均规格以30-40克为宜,这是因为规格适中的雌虾不但性腺成熟度较好和多数已完成了交配,而且生命力较强,死亡率相对较低。30克以下的亲虾性腺成熟度较差,交配率低,产卵量少。亲虾个体超... 挑选亲虾时对雌虾或雄虾的规格要求基本相同,平均规格以30-40克为宜,这是因为规格适中的雌虾不但性腺成熟度较好和多数已完成了交配,而且生命力较强,死亡率相对较低。30克以下的亲虾性腺成熟度较差,交配率低,产卵量少。亲虾个体超过45克时虽然产卵量增加了,但活力较差,成活率低,育苗风险和生产成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技术 克氏原螯虾 人工繁殖 性腺成熟度 规格要求 生产成本 交配率 产卵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