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曼谷城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特征、来源解析及其人肺上皮细胞A549毒性
1
作者 王嘉琦 赵时真 +4 位作者 张倩玉 梁耀辉 马慧敏 李军 张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城市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不利效应密切相关,由于颗粒物来源广泛、组成复杂,其引致的健康毒性效应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探查城市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来源及其对人体细胞的毒性效应。采集泰国曼谷城区一年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 城市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不利效应密切相关,由于颗粒物来源广泛、组成复杂,其引致的健康毒性效应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探查城市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来源及其对人体细胞的毒性效应。采集泰国曼谷城区一年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分析水溶性离子、微量金属元素、碳质组分及有机分子标志物含量,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解析曼谷TSP来源;测定人肺上皮细胞A549暴露于TSP水萃取组分和有机萃取组分后细胞毒性的变化,包括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生成、白细胞介素-8(IL-8)及细胞凋亡。结果表明,曼谷TSP浓度呈现干季高、湿季低的季节趋势,有机组分和水溶性离子是TSP的主要组分(>50%)。PMF模型解析结果显示,生物质燃烧(24.7%)、陆地化石燃料燃烧(21.1%)和土壤扬尘(20.6%)是干季内曼谷TSP质量浓度的主要贡献者,而湿季内曼谷TSP的主要来源为陆地化石燃料燃烧(29.5%)、生物质燃烧(16.6%)及海盐(16.0%)。曼谷TSP水萃取组分和有机萃取组分均可引起A549细胞毒性,其中TSP有机萃取组分暴露后的细胞具有更高的死亡率、ROS水平和凋亡率,而TSP水萃取组分暴露后的细胞则具有更高的IL-8水平,这种差异表明诱导胞内ROS(即氧化应激响应)和细胞死亡(细胞存活率与凋亡率)的主导活性组分与诱导IL-8的主导活性成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水萃取组分 有机萃取组分 A549细胞 细胞毒性 源解析
下载PDF
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不确度评定
2
作者 颜燕玲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3年第6期43-46,共4页
对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和分量,得出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影响因素为采样器流量;因此在采集样品中,要加强采样器的维护保养、定期检定,保证采样器设备流量的准确性。环境空气中总... 对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和分量,得出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影响因素为采样器流量;因此在采集样品中,要加强采样器的维护保养、定期检定,保证采样器设备流量的准确性。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结果为53.1μg/m^(3)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3μg/m^(3),(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量法 总悬浮颗粒物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建筑工地大气降尘与总悬浮颗粒物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田刚 李建民 +2 位作者 李钢 黄玉虎 闫宝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41-1943,共3页
通过统计大量实测数据,对北京市建筑工地施工扬尘大气污染指标DF与TSP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筑施工扬尘所产生的DF与TSP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筑工地边界处DF与TSP的关系可以用cTSP=11.6×cDF表示.监测点与污染源的距离对相... 通过统计大量实测数据,对北京市建筑工地施工扬尘大气污染指标DF与TSP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筑施工扬尘所产生的DF与TSP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筑工地边界处DF与TSP的关系可以用cTSP=11.6×cDF表示.监测点与污染源的距离对相关系数影响较大,相关系数与距离成正比例;施工阶段对相关系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扬尘 降尘 总悬浮颗粒物
下载PDF
天津地区冬季总悬浮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水平 左谦 +7 位作者 兰天 邓惠文 李本纲 徐福留 沈伟然 秦保平 孙韧 陶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17,共5页
采集并分析了天津不同区县 1 3个样点冬季总悬浮颗粒物 (TSP)中 1 6种优控多环芳烃 (PAHs)含量 .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PAHs含量差异明显 ,东部开发区和中北部区县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大港油田的颗粒物中PAHs含量很低 ,市区、南部区县... 采集并分析了天津不同区县 1 3个样点冬季总悬浮颗粒物 (TSP)中 1 6种优控多环芳烃 (PAHs)含量 .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PAHs含量差异明显 ,东部开发区和中北部区县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大港油田的颗粒物中PAHs含量很低 ,市区、南部区县和北部山区居中 .根据毒性等效因子计算了等效浓度 ,不同样品PAHs总等效浓度差异不大 ,占总浓度 5 0 %的高环PAHs毒性贡献达 9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总悬浮颗粒物 毒性等效因子 天津地区
下载PDF
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彭林 曾凡刚 +1 位作者 陈名樑 刘裕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收集了太原市不同功能区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经超声波提取分离得到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经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少量为自然排放源。含量较高的不带取代基的多环芳烃有8种,其年平... 收集了太原市不同功能区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经超声波提取分离得到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经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少量为自然排放源。含量较高的不带取代基的多环芳烃有8种,其年平均浓度为1.50μg/m3,其中苯并(a)芘的年平均浓度为74.7ng/m3。多环芳烃的浓度分布为一电厂化工区>太钢工业区>桃园三巷商业居民区>太行仪表厂文化区。利用三角图与烟尘、汽车尾气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特征相比较,认为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大气 总悬浮颗粒物 正构烷烃 多环芳烃 空间分布 来源分析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凡刚 彭林 +1 位作者 李剑 胡国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对兰州市区、郊区大气颗粒物、汽车尾气及烟尘样品中的饱和烃和芳香烃进行了色谱-质谱检测 ,较为系统地对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物来源做了定量、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为因素 ,小部分为自然因素。人为... 对兰州市区、郊区大气颗粒物、汽车尾气及烟尘样品中的饱和烃和芳香烃进行了色谱-质谱检测 ,较为系统地对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物来源做了定量、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为因素 ,小部分为自然因素。人为污染源是复杂 (包括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和燃煤等的排放 )且严重的 ,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有机污染物 分布特征 来源 正构烷烃 芳香烃
下载PDF
南方某工业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重金属来源解析及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喆 谭科艳 +5 位作者 陈燕芳 刘斯文 朱晓华 刘久臣 汤奇峰 袁欣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9,共8页
解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重金属来源可为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中国南方某工业城市冶炼厂周边冬季TSP和表层土壤(0-20 cm)中的重金属环境效应。采用大气主动采样技术收集TSP样品,原子荧光光谱... 解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重金属来源可为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中国南方某工业城市冶炼厂周边冬季TSP和表层土壤(0-20 cm)中的重金属环境效应。采用大气主动采样技术收集TSP样品,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重金属的含量,结合富集因子法和Pearson系数法分析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TSP中Zn、Pb、Cd含量最高达到30809.06×10^-6、9902.91×10^-6、1011.21×10^-6,分别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201.43、222.53、5616.20倍,属于污染严重级别;Ni、Cr含量分别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1.83倍和2.96倍。冶炼厂、火力发电厂和化工厂等人为源是Zn、Pb、Cd、Hg、As等重金属富集的主导因素;土壤重金属含量与TSP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判定研究区土壤的重金属来源主要为大气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区 总悬浮颗粒物 重金属 富集因子 土壤质量
下载PDF
成都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和PM_(10)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菊 倪师军 彭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重金属含量 PM10 成都市 特征 重金属污染物 生物化学作用 大气颗粒物
原文传递
典型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源项分析实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房春生 吕莉莎 +8 位作者 钟宇红 张子宜 王菊 董德明 于连贵 刘辉 刘春阳 苏红石 赵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8-992,共5页
采用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结合的方法,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对吉林省4个典型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各类污染源中的无机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体与污染源具有同源性。在采暖期,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和四平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 采用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结合的方法,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对吉林省4个典型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各类污染源中的无机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体与污染源具有同源性。在采暖期,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和四平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道路尘和土壤风沙尘,而建筑尘和煤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在非采暖期,4个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分别是道路尘、土壤风沙尘和扬尘,而煤灰和建筑尘对4个城市空气质量的污染较小。研究结果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规划,以便提高污染防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源项分析 回归分析 假设检验
下载PDF
我国若干地区总悬浮颗粒物和沉积尘来源解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谢骅 黄世鸿 +2 位作者 李如祥 李联盟 李淑君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32,共7页
使用受体数学模型中的化学元素平衡法(CEB)对西安市的总悬浮颗粒物和市区地面以及北京郊区、湖北黄石工业区、河南平顶山工业区、陕西枣园的积尘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几类源中,土壤上贡献是最主要的,其次是煤烟尘和建筑尘,再... 使用受体数学模型中的化学元素平衡法(CEB)对西安市的总悬浮颗粒物和市区地面以及北京郊区、湖北黄石工业区、河南平顶山工业区、陕西枣园的积尘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几类源中,土壤上贡献是最主要的,其次是煤烟尘和建筑尘,再次是冶炼尘,汽油尘最小。各源贡献出现的地区、季节差别,主要是与工业活动和人们生活使用的材料和燃料相一致。这些结果反映了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基本状况,对大气环境防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积尘 化学元素平衡法 空气污染
下载PDF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宇峰 李利荣 +2 位作者 时庭锐 杨家凤 崔永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6-89,共4页
采用超声萃取技术提取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膜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浓缩净化后,将1μL试样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大气中64种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包括苯酚类、苯胺类、硝基芳香烃类、多环芳烃... 采用超声萃取技术提取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膜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浓缩净化后,将1μL试样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大气中64种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包括苯酚类、苯胺类、硝基芳香烃类、多环芳烃类和酞酸酯类物质的回收率、精密度和检测限。实验表明,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且部分测定指标优于美国环境标准方法EPA827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超声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仪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下载PDF
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与城市热岛 被引量:26
12
作者 周凯 叶有华 +1 位作者 彭少麟 粟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1-385,共5页
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是造成全球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世界各国对之已进行过很多的研究。大量的研究显示,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非常严重,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的源以人为来源为主,其汇则以湿沉降为... 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是造成全球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世界各国对之已进行过很多的研究。大量的研究显示,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非常严重,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的源以人为来源为主,其汇则以湿沉降为主。总悬浮颗粒物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主要通过2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散射或吸收太阳辐射直接影响气候;另一种是以云凝结核的形式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和云的分布而间接影响气候。但是总悬浮颗粒物与城市热岛相互关系的研究目前还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总悬浮颗粒物与城市热岛的相互作用尚未有定论,总悬浮颗粒物既有促进城市热岛形成,也有促进城市冷岛形成的研究报道。文章认为可从如下3个方面探讨总悬浮颗粒物与城市热岛的相互关系:(1)总悬浮颗粒物在城市热岛中的贡献;(2)总悬浮颗粒物影响城市热岛的作用机理;(3)总悬浮颗粒物与城市植被和城市热岛的相互关系及植被对总悬浮颗粒物的净化、对城市热岛的缓解。研究总悬浮颗粒物与城市热岛的相互关系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污染防治措施,有效缓解现代城市热岛难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城市热岛 城市气候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酞酸酯的污染 被引量:20
13
作者 史坚 徐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45,共2页
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杭州市 1月份和 7月份不同功能区大气中的 TSP,然后用 HPLC测定其中的酞酸酯含量 ,结果检出有 DMP、 DBP和 DEHP,其中 1月份 DBP含量最高 ,7月份 DEHP含量最高。
关键词 杭州市 酞酸酯 总悬浮颗粒物 色谱 大气污染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HPLC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坚 黄成臣 +1 位作者 徐鸿 孙鸿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0,共2页
关键词 杭州市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多环芳烃 HPLC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大气监测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热岛时间变化特征及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关系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凯 叶有华 +2 位作者 彭少麟 王智芳 刘弘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61-1867,共7页
文章研究了1985—2005年期间广州市城市热岛强度时间变化及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广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年平均热岛强度在0.20~2.10℃之间波动。受季风等大范围气候... 文章研究了1985—2005年期间广州市城市热岛强度时间变化及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广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年平均热岛强度在0.20~2.10℃之间波动。受季风等大范围气候背景及降雨的影响,月平均热岛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上呈"U"字形变化,其中7月份热岛强度最低,11月份最高。不同时次(02:00,08:00,14:00和20:00)的热岛强度以08:00时最高,而以14:00最低。最低温度下的热岛强度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平均值为1.09℃),显示出广州近地面平均气温上升以最低温度最为明显。自1994年之后广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然而1982年到1998年期间仍然超过了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所规定的浓度限值0.200mg/m3。研究还表明,广州城市年平均热岛强度与年平均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负相关系数为-0.676。尽管市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可以反射太阳辐射,降低日照时间,最终产生致冷效应,但是广州城市热岛效应是全球气候变暖下的大气增温和悬浮颗粒物降温之间平衡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总悬浮颗粒物 地面气温 广州
下载PDF
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来源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建军 马亚萍 +1 位作者 武忠诚 郭忠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鉴别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用化学元素平衡法对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太原市5个主要污染源对大... 目的:鉴别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用化学元素平衡法对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太原市5个主要污染源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的贡献分别为:土壤冬季35.20%,夏季58.79%;燃煤冬季40.80%,夏季14.26%;建筑材料冬季10.00%,夏季16.36%;冶金冬季10.19%,夏季6.91%;汽车燃油冬季3.81%,夏季1.68%。结论:太原市5个主要污染源中,土壤和燃煤尘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建筑材料和冶金,汽车燃油贡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来源 追踪研究 环境污染物 环境监测 化学元素平衡法
下载PDF
教室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污染对教师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衡生 黄励 +2 位作者 吴杰 张新英 覃卫玲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教室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的健康影响。方法在某大学每个上课的教室讲台旁以100L/min流量进行连续6h空气采样(n=270),并以办公楼为对照点(n=10)。对全校教师进行呼吸系统疾病调查。结果该大学教室空气TSP浓度为0.10~0.88m... 目的探讨教室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的健康影响。方法在某大学每个上课的教室讲台旁以100L/min流量进行连续6h空气采样(n=270),并以办公楼为对照点(n=10)。对全校教师进行呼吸系统疾病调查。结果该大学教室空气TSP浓度为0.10~0.88mg/m3,均值约0.38mg/m3而该校办公室仅为0.09mg/m3,该市大气TSP均值仅0.194mg/m3,约29%教室空气TSP浓度高于大气质量三级标准,教师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随教龄增长而上升,该校教师急、慢性咽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分别为23.3%、73.9%、4.0%和17.4%,而行政管理人员仅分别为4%、2.8%、3.2%和7.1%。结论教室空气TSP污染对教师呼吸系统有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室内 总悬浮颗粒物 健康
下载PDF
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中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娟 赵永刚 周春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用丙酮/正己烷(1∶1)混合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多环芳烃组分,各组分萃取率为66%~83%,萃取效果较好。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串联可同时测出16种多环芳烃组分。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用丙酮/正己烷(1∶1)混合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多环芳烃组分,各组分萃取率为66%~83%,萃取效果较好。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串联可同时测出16种多环芳烃组分。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响应的组分检测限为2 5μg/L~5 0μg/L,荧光检测器响应的组分检测限为0 01μg/L~0 1μg/L。对25μg/L16种多环芳烃标液作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差均<5%,精密度好。取两个交通干线环境空气样品作TSP中多环芳烃测定,16种组分中除蒽、茚并(1,2,3cd)芘、芘、苊烯4种组分外,其他12种组分均有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多环芳烃 总悬浮颗粒物
下载PDF
长春市宽城区总悬浮颗粒物中Cu和Cd的污染特征及化学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宛宜 杨璐泽 +1 位作者 刘淼 张振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使用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对长春市宽城区大气中TSP样品进行了采集,采样时间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10月.参照欧共体标准物质局的BCR三级四步连续提取法,测定并分析了TSP中重金属Cu和Cd的质量浓度及其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重金属Cu和Cd... 使用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对长春市宽城区大气中TSP样品进行了采集,采样时间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10月.参照欧共体标准物质局的BCR三级四步连续提取法,测定并分析了TSP中重金属Cu和Cd的质量浓度及其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重金属Cu和Cd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和0.004μg/m3,其浓度呈现出夏低冬高的趋势,这与长春市冬季的集中供热以及夏季降水量充足有关;Cu以可溶态(F1)和残渣态(F4)为主要存在形式,两者占总体的百分比最高可达89.5%;Cd以可溶态(F1)和可还原态(F2)为主要存在形式,两者占总体的87.5%以上.四季中,Cu和Cd均在夏季达到其最高生物有效性;但总体上,Cd相对于Cu具有更高的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形态分布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2006—2011年间华北本底地区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怀刚 汤洁 林伟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8-899,共2页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1].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1].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沙扬尘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在空气中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 总悬浮颗粒物 变化趋势 华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