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纹图谱的一种定性定量研究新方法:总量统计矩分析法 被引量:93
1
作者 贺福元 周宏灏 +2 位作者 邓凯文 刘文龙 刘平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201,共7页
本文运用了统计矩原理阐明并建立中药复方多成分指纹图谱定性定量分析法:总量统计矩方法。包括4个参数:①总零阶矩AUCT;②总响应率AUCPWT;③总量一阶矩MCRTT,亦总量中心矩或总量平均保留时间,用λ-T表示;④总体二阶矩VCRTT,亦为平均保... 本文运用了统计矩原理阐明并建立中药复方多成分指纹图谱定性定量分析法:总量统计矩方法。包括4个参数:①总零阶矩AUCT;②总响应率AUCPWT;③总量一阶矩MCRTT,亦总量中心矩或总量平均保留时间,用λ-T表示;④总体二阶矩VCRTT,亦为平均保留时间方差,用σ-T2表示。AUC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量分析,AUCPWT、MCRTT、VCRT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性分析。以此法研究不同产地大黄醇浸膏成分HPLC指纹图谱,得总量统计矩参数:AUCT为3.273×108μV·s;AUCPWT为2.286×106μV·s·mg-1;MCRTT为33.50min;VCRTT为484.4min2;浓度CT为143.2mg·mL-1。本法具有加合运算的特征,能消除溶剂干扰,获得纯品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具偶联性,能与多维向量偶联构成多维曲线中心矩及偏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中药 统计原理 总量统计矩 谱量学 大黄
下载PDF
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对左金缓释片多成分释放相似度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黄胜 贺福元 +4 位作者 刘文龙 李启泉 江欢英 聂志姣 罗杰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左金缓释片释放规律及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评价左金缓释片体外溶出液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于1h至12h不同时间点所获左金缓释片溶出液指纹图谱的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的平均值分别为:2.620×1... 目的:研究左金缓释片释放规律及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评价左金缓释片体外溶出液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于1h至12h不同时间点所获左金缓释片溶出液指纹图谱的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的平均值分别为:2.620×10^8μv·sec、74.599min、252.481min。;RSD分别为62.445%、1.268%、2.777%。与全溶样品指纹图谱相比,各时问点溶出指纹图谱相似度的最小至最大值为0.947~0.991,平均值为0.977,RSD为1.491%。结论: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能评价中药控缓释制剂多成分整体溶出规律,控制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统计矩相似度 指纹图谱 左金缓释片 中药缓释制剂
下载PDF
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晋 邓凯文 +1 位作者 贺福元 刘文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方法:建立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对10批补阳还五汤样本,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计算其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10批药材补阳还五汤纯成分的平均AUCT为1.97... 目的: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方法:建立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对10批补阳还五汤样本,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计算其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10批药材补阳还五汤纯成分的平均AUCT为1.976×107μV.s;AUCPWT为3.807×104μV.s/mg;MCRTT为13.72min,VCRTT为15.74 min2;浓度CT为519.0 mg/mL。结论:统计矩原理可用来刻画多成分(峰)曲线性的特征,AUC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量分析,AUCPWT、MCRTT、VCRT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性分析。本法具有加合运算的特征,能消除溶剂的干扰,获得纯品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具偶联性,能与多维向量偶联构成多维曲线中心矩及偏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统计矩 补阳还五汤提取物 HPLC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参数的计算及积分条件的确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晋 邓凯文 +1 位作者 段晓鹏 贺福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505-508,共4页
以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为模型,来阐明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参数的计算及积分条件的确定。
关键词 总量统计矩分析法 补阳还五汤 HPLC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总量统计矩参数追踪肉桂在大鼠机体中的体内过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严建业 王元清 +4 位作者 伍红年 陈婷 贺福元 罗 韩彬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63-2667,共5页
目的:研究肉桂灌胃给药后大鼠体内过程变化差异,为肉桂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肉桂提取物不同剂量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检测血浆及各脏器组织色谱峰,计算血浆样本与组织样本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如总量零阶矩(AUCT)、总量一阶矩(MCR... 目的:研究肉桂灌胃给药后大鼠体内过程变化差异,为肉桂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肉桂提取物不同剂量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检测血浆及各脏器组织色谱峰,计算血浆样本与组织样本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如总量零阶矩(AUCT)、总量一阶矩(MCRTT)与总量二阶矩(VCRTT)。结果:经化学对照品对照,血浆样本与各脏器组织样本中均有马尿酸与肉桂酸色谱峰,血浆样本中马尿酸色谱峰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总量零阶矩AUCT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大;组织样本中马尿酸在肾组织中的色谱峰最大;组织中的总量零阶矩AUCT肝肾>AUCT脾肺>AUCT心脑。结论:总量统计矩参数可评价肉桂灌胃给药大鼠机体后的体内过程变化差异,为肉桂的药动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总量统计矩 大鼠 体内过程
原文传递
总量统计矩法与主成分分析对利咽饮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芳芳 吴瑾瑾 +1 位作者 曹迪 雷荣剑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建立利咽饮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适合中药复方多成分质量控制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0批利咽饮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纹图谱进行整体特征和相似度分析。结果:利咽饮配方颗粒... 目的:建立利咽饮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适合中药复方多成分质量控制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0批利咽饮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纹图谱进行整体特征和相似度分析。结果:利咽饮配方颗粒各特征峰均获得良好分离,其标准指纹图谱由13个特征峰组成,总量统计矩的零阶矩(AUCT)、总量一阶矩(MCRTT)、总量二阶矩(VCRT_T)平均值分别为3.850×10^6μv·s、14.40 min、318.48 min^2,RSD分别为12.31%,6.92%,1.86%,相似度平均值为0.943。结论:总量统计矩法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可综合比较利咽饮配方颗粒的批间差异,为建立该配方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总量统计矩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7
7
作者 金乾 李莹 +2 位作者 刘哲 群培 刘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25-2029,共5页
目的基于总量统计矩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建立15个产地甘松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SIMCA-P 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判断主成分贡献率,聚类分析产地分布。结果 15个产地甘松共有成分6个,... 目的基于总量统计矩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建立15个产地甘松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SIMCA-P 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判断主成分贡献率,聚类分析产地分布。结果 15个产地甘松共有成分6个,分别为β-绿叶烯、β-榄香烯、(1aR)-1aβ,2,3,3a,4,5,6,7bβ-八氢-1,1,3aβ,7-四甲基-1H-环丙烷[a]萘、马兜铃烯、α-绿叶烯、Α-布藜烯。除S13样品外,其余相似度较接近,"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得出相似度在0.708以上,总量统计矩法得出相似度在0.812以上,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均将样品分为4类,且S13样品与其余14个产地样品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甘松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挥发油 XO+MZ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总量统计矩分析法的九制黄精UPLC指纹图谱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斯佳 周逸群 +3 位作者 王茜 邹会品 阳睦贤 石继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9-2131,共3页
目的基于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九制”黄精UPLC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研究其异同。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法(UP-LC)建立“九制”黄精指纹图谱,通过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不同蒸制次数黄精之间的统计矩参数及相似性进行评价。结果黄精生品至十二蒸蒸... 目的基于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九制”黄精UPLC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研究其异同。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法(UP-LC)建立“九制”黄精指纹图谱,通过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不同蒸制次数黄精之间的统计矩参数及相似性进行评价。结果黄精生品至十二蒸蒸制品AUCT、MCRTT、VCRTT的RSD值分别是31.51%、16.42%、35.23%;一至十二蒸AUCT、MCRTT、VCRTT的RSD值分别是29.98%、15.91%、33.34%;二至十二蒸AUCT、MCRTT、VCRTT的RSD值分别是25.87%、7.74%、29.43%。三至十二蒸AUCT、MCRTT、VCRTT的RSD值分别是20.20%、4.01%、20.70%。生品至二蒸3批饮片总量统计矩相似度在0.9以上,三蒸至十二蒸9批饮片总量统计矩相似度在0.85以上。结论三蒸前,不同黄精饮片相似度高,三蒸后不同蒸制次数黄精饮片相速度高,说明三蒸前后其整体化学成分性质及构成比分别相似。黄精蒸制次数达到三蒸后即可称为“九制”黄精,可为多蒸黄精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蒸制 总量统计矩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基于总量统计矩与信息熵的养精种玉汤质量传递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原华 朱俊平 +6 位作者 赵靖 李世雄 李璎峪 余格 文雯 张喜利 刘文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92-96,共5页
目的结合总量统计矩及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分析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探讨经典名方的质量稳定性与质量属性传递规律。方法采用回流提取得到养精种玉汤单味药与复方提取物,建立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通过总量统计矩加合性原理、Hardy-Wei... 目的结合总量统计矩及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分析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探讨经典名方的质量稳定性与质量属性传递规律。方法采用回流提取得到养精种玉汤单味药与复方提取物,建立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通过总量统计矩加合性原理、Hardy-Weinberg平衡原理及一次投料量数学模型计算单味药与复方的总量统计矩参数、信息熵、信息量及一次稳态投料量。结果建立了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平均加合性为44.24%;不同饮片之间信息量、信息熵的RSD均大于10%。以单味药投料,酒炒白芍、熟地黄、酒洗当归、山萸肉的一次投料量分别为1.38、55.26、5.56、1.73 kg;以复方比例投料,酒洗当归、酒炒白芍、山萸肉的一次投料量均为27.63 kg,熟地黄为55.26 kg,复方共138.15 kg。结论利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及一次稳态投料量可对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单味药-复方稳定性可为控制药材质量属性提供方法支撑,并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精种玉汤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信息熵 信息量 一次投料量 质量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总量统计矩分析法与分子连接性指数探讨枳实、枳壳“同源异效”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筱 吴月峰 +4 位作者 李世雄 刘有志 于芷芩 贺福元 周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8,共8页
目的:基于总量统计矩分析法与分子连接性指数(MCI)探讨枳实与枳壳“同源异效”的物质基础。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建立枳实、枳壳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建立其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 目的:基于总量统计矩分析法与分子连接性指数(MCI)探讨枳实与枳壳“同源异效”的物质基础。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建立枳实、枳壳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建立其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及其相似度参数;根据MCI将枳实、枳壳所有成分划分为不同的成分群;计算枳实、枳壳共有成分群0~8阶(^(0)χ~^(8)χ)MCI平均值。结果:枳实与枳壳的总量零阶矩(AUCT)分别为(10.57±2.45)×10^(6)、(5.09±0.89)×10^(6)μV·s,总量一阶矩(MCRT_(T))分别为(11.57±1.58)、(12.10±1.29)min,总量二阶矩(VCRTT)分别为(24.49±2.30)、(26.49±2.54)min^(2),表明枳实与枳壳定性、定量参数都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新橙皮苷、橙皮苷、芸香柚皮苷等相似度高的成分作为枳实、枳壳共有潜在药效成分;筛选出枳实中非共有成分alysifolinone、欧前胡素等,枳壳中非共有成分新北美圣草苷、异樱花苷等相似度高的作为枳实、枳壳各自潜在“异效”成分;将枳实与枳壳成分群划分为六类,枳实、枳壳成分群与总成分之间的相似度分别在0.872~0.979、0.918~0.997,枳实与枳壳的生物碱类成分^(0)χ~^(8)χMCI平均值分别为3.65、3.14,黄酮类成分^(0)χ~^(8)χMCI平均值均为8.47,挥发油类成分^(0)χ~^(8)χMCI平均值分别为2.71、3.48,表明枳实与枳壳化学成分(群)MCI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枳实与枳壳化学成分(群)不仅是含量与种类的差异,其结构特点及构效关系也存在差异,可为深入阐释枳实、枳壳“同源异效”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枳壳 同源异效 分子连接性指数(MCI) 总量统计矩 指纹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片仔癀HPLC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及其相似度法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超 贺红 +3 位作者 杨岩涛 唐宇 周逸群 贺福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3-57,共5页
目的:对片仔癀HPLC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及其相似度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前期所创方法的关联性,并为片仔癀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与Rb1,牛磺胆酸钠为对照,采用RP-HPLC建立片仔癀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总量... 目的:对片仔癀HPLC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及其相似度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前期所创方法的关联性,并为片仔癀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与Rb1,牛磺胆酸钠为对照,采用RP-HPLC建立片仔癀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及其相似度法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10批样品共有特征峰为14个,采用总量统计矩法计算其AUCT,相对AUCT,λT,相对λT,σT,相对σT的平均值分别为7.430×106μV·s,1.002,22.540 min,0.972,5.391 min,1.065,RSD分别为5.0%,4.3%,1.0%,1.0%,2.9%,2.9%;以生成的对照图谱为参考,采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分析得相似度平均值为0.943,RSD为1.9%;相关性分析得相对λT与相似度的相关系数为0.980,P<0.01,相对σT与相似度的相关系数为-0.683,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量统计矩及其相似度法存在关联性,该法具有加合、偶联与统计性;所建立的片仔癀HPLC指纹图谱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统计矩 总量统计矩相似度 片仔癀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总量统计矩标准相似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贺福元 邓凯文 +2 位作者 黄胜 刘文龙 石继连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53-1458,共6页
在原总量统计矩分析法的基础上阐明并建立总量统计矩标准相似度法,阐明在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运用统计矩原理与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性质建立数学模型,并以补阳还五汤三成分三方法的药物动力学、不同溶度参数溶剂获取补阳还五汤... 在原总量统计矩分析法的基础上阐明并建立总量统计矩标准相似度法,阐明在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运用统计矩原理与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性质建立数学模型,并以补阳还五汤三成分三方法的药物动力学、不同溶度参数溶剂获取补阳还五汤水煎样品液的指纹图谱为例验证所创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总量统计矩标准相似度数学模型,包括4个参数①总量统计矩标准相似度,即两标准正态概率分布曲线下重叠的面积;②总差异DT,即与两标准正态曲线交点的累积分布概率之差的绝对值相等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累积概率的对称可信限;③总差异度1-Ss,即总差异可信限对应的正态累积概率;④总差异把握度(1-β)α与⑤总肯定把握度β(1-α),即是在检测水准α作出否定与肯定正确的概率。以此法分析补阳还五汤三成分三方法的药物动力学的标准相似度介于0.385 2~0.987 5,其药物动力学行为各异;不同溶度参数溶剂获取补阳还五汤水煎样品液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介于0.684 2~0.999 2,不同溶剂提取成分的构成比不同。统计矩相似度可用来刻画样本的相似特征,对任一总量统计矩标准相似度作出肯定或否定不源于同一整体结论时可用把握度来定量衡量结论正确的概率;该法能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分析,是重要的基础医药理论多因素相似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统计矩相似度 把握度 指纹图谱 定量药理学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法的实验验证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贺福元 邓凯文 +5 位作者 刘文龙 石继连 伍勇 刘伟 贺庆平 李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目的:对已建立的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法用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芍药苷、川芎嗪3个成分进行验证,建立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的药物动力学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条件为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黄芪甲... 目的:对已建立的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法用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芍药苷、川芎嗪3个成分进行验证,建立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的药物动力学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条件为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黄芪甲苷ELSD测定;流动相乙腈-1%乙酸溶液(35∶65),流速1 mL·min-1;柱压(15.0±0.408)MPa;温度30℃;芍药苷、川芎嗪的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甲醇-水(33∶67),流速1 mL·min-1;柱压(20.71±0.42)MPa。单个成分房室模型药物动力学参数采用DAS软件处理,总量统计矩按公式计算。结果:3个单成分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都遵循二室模型(P<0.01),与叠加总浓度比,单个成分各参数相差最大上万倍,而总量统计矩参数的RSD为3.5%,3个成分药物动力学的总量统计矩参数AUCt(119.8±27.20)g.min·L-1;MRTt(210.0±54.49)min;VRTt(5.608±2.723)×104 min2;CLt为(0.319 6±0.068 8)mL·min-1·kg-1;Vt为(64.12±8.243)mL·kg-1;t0.95t为(588.9±149.4)min。这就说明3个成分总量的半衰期为(145.5±37.76)min,3药在0~674.2 min内代谢95%的浓度。结论:中药复方多成分药物动力学可采用总量统计矩法进行研究,该法能表征多成分体系总量的量-时变化的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统计矩 药物动力学 谱动学 补阳还五汤 黄芪甲苷 芍药苷 川芎嗪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加合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段晓鹏 贺福元 +3 位作者 周晋 曾姣丽 谢相贵 王海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247-3252,共6页
目的: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分析不同溶剂处理所获得的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验证总量统计矩法的加合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取补阳还五汤总浸出物,依次用溶度参数11.4~23.40 Cal1/2.cm-3/2的5种溶剂溶解制样;测定各溶剂浸出物的HPLC... 目的: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分析不同溶剂处理所获得的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验证总量统计矩法的加合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取补阳还五汤总浸出物,依次用溶度参数11.4~23.40 Cal1/2.cm-3/2的5种溶剂溶解制样;测定各溶剂浸出物的HPLC指纹图谱,计算并分析其总量统计矩参数的叠加规律。结果:以补阳还五汤总方液指纹图谱为参照峰,用正丁醇(11.4 Cal1/2.cm-3/2)、甲醇(13.5 Cal1/2.cm-3/2)、68%甲醇(16.67 Cal1/2.cm-3/2)、34%甲醇(20.03 Cal1/2.cm-3/2)、水(23.40 Cal1/2.cm-3/2)依次溶解所获得的浸出物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074,0.973,0.934,0.991,0.993,其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的RSD为63.04%,16.22%,69.38%,表明各指纹图谱差异性较大;按指纹图谱加合性公式计算的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分别为3.203×105 mAu.s,29.85 min,389.97 min2,而实际测得的总方浸出物指纹图谱的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分别为6.548×104 mAu.s,29.44 min,389.00 min2;两者极差绝对值百分率分别为2.209%,1.389%,0.248 4%。结论:中药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法具有加合性,可用于中药多成分体系静态与动态的质量监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加合性 溶度参数
原文传递
总量统计矩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评价虎杖饮片一致性与差异性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元清 韩彬 +6 位作者 向荣 孙琴 张陈 乔志斌 周钰珂 严建业 夏新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863-2869,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批次虎杖饮片一致性与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1批虎杖饮片的化学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法计算总量零阶矩(AUCT)、总量响应率(AUCPWT)、总量一阶矩(MCRTT)、总量二阶矩(VCRTT)等参数;采用... 目的评价不同批次虎杖饮片一致性与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1批虎杖饮片的化学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法计算总量零阶矩(AUCT)、总量响应率(AUCPWT)、总量一阶矩(MCRTT)、总量二阶矩(VCRTT)等参数;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PCA)法对虎杖样品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对11批虎杖饮片进行测定,共标定了13个共有峰,指认了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苷、大黄素的色谱峰;总量统计矩参数AUCT、AUCPWT、MCRTT、VCRTT的平均值分别为1.52×106 AU·min、2.31×103 AU·min·mL/mg、22.0 min、110.0 min2;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在0.85以上;聚类分析法与PCA法均将样品分为4类。结论化学指纹图谱结合总量统计矩分析、聚类分析与PCA可评价虎杖饮片一致性与差异性,是适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一致性 差异性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虎杖苷 白藜芦醇 大黄素苷 大黄素
原文传递
指纹图谱段带总量统计矩法对黄连解毒汤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岩涛 吴春英 +4 位作者 吴德智 唐宇 刘文龙 石继连 贺福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157-2164,共8页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信息分析方法——指纹图谱段带总量统计矩法。方法运用指纹图谱段带统计矩法分析黄连解毒汤指纹图谱信息,阐述中药复方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情况。结果黄连解毒汤煎煮160 min后成分基本趋于稳定。黄连...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信息分析方法——指纹图谱段带总量统计矩法。方法运用指纹图谱段带统计矩法分析黄连解毒汤指纹图谱信息,阐述中药复方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情况。结果黄连解毒汤煎煮160 min后成分基本趋于稳定。黄连解毒汤合煎与单味药提取过程相比,某些成分被抑制,某些成分被促进,亦可能有新成分的出现。结论指纹图谱段带统计矩法可用于中药复方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信息及中药复方提取时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段带 总量统计矩 统计原理 中药复方 黄连解毒汤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群体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数学模型及参数计算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贺福元 邓凯文 +2 位作者 刘文龙 石继连 杨岩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866-2870,共5页
目的:分析单成分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数参数测算方法。方法:针对单成分群体药物动力学分析原理,运用统计矩原理阐明并建立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药动学总量统计矩参数群体模... 目的:分析单成分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数参数测算方法。方法:针对单成分群体药物动力学分析原理,运用统计矩原理阐明并建立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药动学总量统计矩参数群体模型及参数计算方法。结果:建立了包括总量零阶矩(AUCT),一阶矩(MRTT),二阶矩(VCRT),总清除率(CLT),总表观体积(VT),总95%成分代谢时间区间,总95%成分累积代谢时间区间等中药复方群体药动学参数数学模型,并关联了单个成分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结论: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及参数体系可在单成分群体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及参数体系基础上按总量统计矩原理建立;在群体典型值处依泰勒展开可获得总量统计矩参数群体典型、固定效应、生物间变异及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多成分体系 群体药物动力学 总量统计矩 数学模型 参数分析
原文传递
蜣螂有效部位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总量统计矩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家骅 谭承佳 +2 位作者 赵云生 贺福元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建立蜣螂有效部位的毛细管电泳(CE)指纹图谱,探讨利用总量统计矩法分析指纹图谱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以弹性石英毛细管柱(60 cm×75μm)为分离通道,75 mmol/L硼砂溶液(pH 9.8)作缓冲液,运行电压+20 kV,检... 目的建立蜣螂有效部位的毛细管电泳(CE)指纹图谱,探讨利用总量统计矩法分析指纹图谱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以弹性石英毛细管柱(60 cm×75μm)为分离通道,75 mmol/L硼砂溶液(pH 9.8)作缓冲液,运行电压+20 kV,检测波长200 nm,指纹图谱的评价采用药典委员会相似度分析软件与总量统计矩法。结果建立了蜣螂有效部位的CE指纹图谱,药典委员会的相似度软件与总量统计矩法计算的相似度基本一致,显示蜣螂有效部位批间差异小。结论建立的CE指纹图谱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蜣螂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而总量统计矩法可以作为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 有效部位 毛细管电泳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原文传递
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法对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提取成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晋 邓凯文 +1 位作者 贺福元 石继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运用总量统计矩法,以HPLC指纹图谱方式,研究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的提取物,并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对补阳还五汤的分煎与合煎提取物指纹图谱参数进行计算,比较参数的... 目的:运用总量统计矩法,以HPLC指纹图谱方式,研究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的提取物,并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对补阳还五汤的分煎与合煎提取物指纹图谱参数进行计算,比较参数的差异。结果:单个对照品统计矩加合参数与混合对照品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T,j=1的加合性为96.21%,■2r,i=1的加合性为129.6%,平均加合性为97.47%。单味药材统计矩加合参数与药材处方液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T,j=1的加合性为70.50%,■2的加合性为81.97%,平均加合性为50.55%。结论: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该法具有对指纹图谱进行加合性分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统计矩 补阳还五汤 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分煎 合煎
原文传递
基于总量统计矩分析法的祛瘀清热颗粒剂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云良 何昱 +1 位作者 余陈欢 黄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建立祛瘀清热颗粒剂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整体特征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了10批祛瘀清热颗粒剂的指纹图谱,并结合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其指纹图谱进行整体特征和相似度分析。结果: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祛瘀清热颗粒... 目的:建立祛瘀清热颗粒剂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整体特征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了10批祛瘀清热颗粒剂的指纹图谱,并结合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其指纹图谱进行整体特征和相似度分析。结果: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祛瘀清热颗粒剂各特征峰均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其标准指纹图谱由15个特征峰组成;经总量统计矩分析,该指纹图谱的整体特征参数总量零阶矩、总量一阶矩、总量二阶矩的平均值分别为3.175×106μv/s、19.35min、343.6min2,RSD分别为13.03%、2.89%、1.56%,10批制剂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平均相似度为0.9511。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可对祛瘀清热颗粒剂进行准确、可靠的识别,为祛瘀清热颗粒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清热颗粒剂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