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闻学的总问题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1,共7页
在当今媒介背景下讨论新闻学总问题,需要在新的新闻学研究范式(社会范式或融合范式)下进行。总问题是逻辑上能够包含关于研究对象所有部分问题或子问题的问题。新闻学总问题根源于对新闻学研究总体对象的问题化。新闻学研究的总体对象... 在当今媒介背景下讨论新闻学总问题,需要在新的新闻学研究范式(社会范式或融合范式)下进行。总问题是逻辑上能够包含关于研究对象所有部分问题或子问题的问题。新闻学总问题根源于对新闻学研究总体对象的问题化。新闻学研究的总体对象是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主体间交流新闻(信息)的活动。新闻学的总问题表现为两个主要方面:新闻(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相对而言的外部总问题);新闻与人的关系问题(相对而言的内部总问题)。在新闻与社会的关系维度上,总问题主要体现为新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新闻与人的关系维度上,总问题主要展开为人、媒介、新闻三大要素本身及其关系问题。总问题的基本结构反映了新闻理论的内在关系,对这些问题的系统阐释,呈现了新闻理论体系的大致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总问题 人与新闻的关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理论范式的转变——从阿尔都塞的“总问题”概念谈起 被引量:13
2
作者 凌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96,共4页
人们在评价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他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理论分期上,而忽视了他在其中所提出的关于马克思理论范式(总问题)转变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哲学的批判和对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确认的双重路径实现了由... 人们在评价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他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理论分期上,而忽视了他在其中所提出的关于马克思理论范式(总问题)转变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哲学的批判和对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确认的双重路径实现了由哲学范式向科学范式的转变,而这一范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就在于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范式 总问题 意识形态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载PDF
试析阿尔都塞“总问题”概念的三重意蕴——兼论对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小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共5页
阿尔都塞"总问题"概念具有三重意蕴:总问题是内在的思想整体;总问题是潜在的深层结构和隐性的理论框架;总问题是形成和统摄问题域的思想生产方式。深刻理解"总问题"概念的三重意蕴对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具有... 阿尔都塞"总问题"概念具有三重意蕴:总问题是内在的思想整体;总问题是潜在的深层结构和隐性的理论框架;总问题是形成和统摄问题域的思想生产方式。深刻理解"总问题"概念的三重意蕴对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不断发问的开放的思想系统,在不断思考和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熟读文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深层结构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内在的思想整体,反对分析目的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环境,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总问题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思想整体 深层结构 理论框架
下载PDF
“认识论断裂”、“总问题”与“意识形态批判”——关于《保卫马克思》的思考
4
作者 章新若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认识论断裂"是阿尔都塞早期学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我们把握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关键。本文试从"认识论断裂"入手,并说明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总问题"与"意识形态批判"等三个... "认识论断裂"是阿尔都塞早期学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我们把握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关键。本文试从"认识论断裂"入手,并说明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总问题"与"意识形态批判"等三个主题思想之间的联系,即"认识论断裂"实际上是"总问题"的转变,转变前是"意识形态"阶段,转变后是"科学"阶段,整个过程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从内容到思维方式的整体的、彻底的批判。阿尔都塞的观点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有一些困境,这也是本文试图抛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断裂 总问题 意识形态批判 阿尔都塞
下载PDF
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考析
5
作者 司律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14,共4页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与一定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或中心任务相联系。它受社会主要矛盾的支配,与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在性质上是根本一致的。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之间在性质和内...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与一定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或中心任务相联系。它受社会主要矛盾的支配,与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在性质上是根本一致的。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之间在性质和内容方面都存在从属与包含关系。对民族问题实质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之间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问题 社会发展总问题 实质
下载PDF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被引量:1
6
作者 先巴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2年第1期88-89,共2页
民族问题就是同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直接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总括,它表现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整个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民族问题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民族问题就是同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直接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总括,它表现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整个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民族问题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自在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从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产生、发展过程看,有其自身的历史规律,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历史;同时,它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同整个社会及其它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的需要而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问题 民族问题 社会革命 人类社会发展 不同民族 社会现象 人们共同体 普遍现象 定阶 无产阶级社会
下载PDF
“归总问题的三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7
作者 罗文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7年第9期30-30,共1页
教学内容:六年制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应用题例3及练习三十一的第11一17题.教学目的:在已学过的归总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关键词 教学目的 总问题 教学内容 解题思路 天修 巩固练习 工作 做一做 已知条件 叙述形式
下载PDF
什么才是马克思哲学的“总问题”?——从“认识论断裂”谈起
8
作者 杨荣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39,共8页
'认识论的断裂'是以'总问题'的断裂为前提的。阿尔都塞为了保全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误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总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此造成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却是不容忽视的'... '认识论的断裂'是以'总问题'的断裂为前提的。阿尔都塞为了保全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误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总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此造成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却是不容忽视的'。人的解放'作为马克思的终生旨趣,也是整个哲学的'总问题'。还原这一'总问题'既有助于回应阿尔都塞式的'断裂',也有助于挖掘人的解放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同时,也可以为当代人的解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与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总问题 自由 共同体
下载PDF
从库恩的“范式”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总问题”理论比较看现代西方科学与哲学的相互影响
9
作者 杨松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3,共3页
20世纪60年代,在科学界和哲学界分别产生了两种影响巨大的方法论,分别为库恩的“范式”理论和阿尔都塞的“总问题”理论。一个要证明科学发展的“哲学性”,一个要解决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本文简单介绍了两种理论并试把二者作对比分... 20世纪60年代,在科学界和哲学界分别产生了两种影响巨大的方法论,分别为库恩的“范式”理论和阿尔都塞的“总问题”理论。一个要证明科学发展的“哲学性”,一个要解决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本文简单介绍了两种理论并试把二者作对比分析,并试从二者的比较中看现代西方科学与哲学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总问题 认识论断裂 科学共同体
下载PDF
农业机器:解决农村总问题的重要手段——经济学家陈豹隐1930年代就倡导推广农业机械
10
作者 张蓝水 《农机市场》 2011年第7期17-18,共2页
陈豹隐这位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先驱,是在我国首译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学家。他在商品及商品生产、价值及价值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0世纪30年代就论述了机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推广农业机械... 陈豹隐这位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先驱,是在我国首译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学家。他在商品及商品生产、价值及价值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0世纪30年代就论述了机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推广农业机械的使用"作为解决当时中国农村总破产问题的二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农业机械 30年代 经济学家 农业机器 推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总问题
下载PDF
差异与多元:列斐伏尔都市空间问题的方法论探索
11
作者 车玉玲 王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在当代大都市社会,资本主义根据自己需要的样态塑造了都市空间,空间自身的生产成为资本增殖的新途径。以资本逻辑建构的当代都市空间,具有单调性与同质性的鲜明特征。列斐伏尔作为都市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不仅开辟了社会批判理论... 在当代大都市社会,资本主义根据自己需要的样态塑造了都市空间,空间自身的生产成为资本增殖的新途径。以资本逻辑建构的当代都市空间,具有单调性与同质性的鲜明特征。列斐伏尔作为都市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不仅开辟了社会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在分析都市空间问题时也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社会批判理论的新方法。列斐伏尔指出,当前人类历史已进入具有后现代特征的都市时代,继续沿用现代性的分析工具已经无法解决后现代的都市问题,因此必须建构与当代都市空间相符合的方法论原则,即“都市总问题式”“三元空间辩证法”和“节奏分析的方法论”,才能恢复差异与多元在都市空间的地位,从而实现总体的人的解放。当前中国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如何避免西方城镇化发展中的负面效应,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化新道路,是当代城市发展研究的必要议题。列斐伏尔城市方法论研究的“空间转向”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城市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都市空间方法论 都市总问题 三元辩证法 节奏分析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社会发展总问题”涵义商榷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昆亮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8,共6页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和重要原则。我国部分学者对社会发展总问题的涵义解释为社会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的总和,笔者认为应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发展全部进程中的一定历史时期...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和重要原则。我国部分学者对社会发展总问题的涵义解释为社会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的总和,笔者认为应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发展全部进程中的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问题、中心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总问题 民族问题 民族理论
原文传递
第二国际理论家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理论总问题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军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9,共6页
任何理论都是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理解史阶段。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形成,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化的新需求、资本主义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任何理论都是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理解史阶段。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形成,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化的新需求、资本主义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新动向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与回应,上述问题从整体上构成了第二国际理论家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总问题,是第二国际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理解史研究中的重要视野和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国际 历史唯物主义观 理论总问题 新需求 新挑战 新动向
原文传递
论阿尔都塞的总问题研究方法和科学主义认识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雨辰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阿尔都塞的理论总问题和科学认识论是他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他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这一目的出发,强调应当从与近代西方哲学断裂点上来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变革,因而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 阿尔都塞的理论总问题和科学认识论是他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他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这一目的出发,强调应当从与近代西方哲学断裂点上来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变革,因而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总问题 科学认识论 人道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总问题:“结构转型”与“力量转移”
15
作者 韩庆祥 王海滨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研究路径。这些路径尽管研究对象和方式各不相同,但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研究路径。这些路径尽管研究对象和方式各不相同,但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本性,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就必须面向“中国问题”,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实际上,明确提出面向“中国问题”的研究路径,积极倡导以问题研究带动各种研究,这既是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理的路径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应有的理论自觉。从哲学研究的角度看,所谓“中国问题”一定是关涉中国发展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总问题。面向“中国问题”必将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前不久,中共中央党校一些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召开学术研讨会,特邀请学界几位专家就“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主题,展开集中而深入的讨论。本刊发表其中几篇文章,以飨读者,以期引发学界做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总问题 结构转型 “中国问题 力量 问题意识” 中共中央党校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都市总问题式”的实践路径
16
作者 车玉玲 滕艳娇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3,82,共7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转向了空间批判,城市问题成为批判理论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并形成了城市马克思主义学派。然而,批判并不是批判的最终目标,根本问题是如何从批判走向现实。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暴露出了空间批...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转向了空间批判,城市问题成为批判理论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并形成了城市马克思主义学派。然而,批判并不是批判的最终目标,根本问题是如何从批判走向现实。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暴露出了空间批判理论的局限性。批判虽然深刻而激烈,但在寻找可能的现实解决途径上却苍白无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与资本逻辑的视域下,空间正义与空间解放的可能性很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提出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解决空间批判理论的困境找到了现实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社会 都市总问题 国家治理
原文传递
人与社会“总问题”的聚焦——论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及其根本旨趣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成广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9年第2期227-243,625-626,共19页
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构成单元,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最具典型意义,它集中体现了对人与社会总问题高度聚焦的根本旨趣。以其代表性人物斯维塔克和科西克为例,他们的美学思想既来源于欧洲精神的赓续,也是在经历独特历史... 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构成单元,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最具典型意义,它集中体现了对人与社会总问题高度聚焦的根本旨趣。以其代表性人物斯维塔克和科西克为例,他们的美学思想既来源于欧洲精神的赓续,也是在经历独特历史现实遭遇后的深刻反思;他们集中辨识并确认了艺术与人和社会之间具有实践和本质性内在关联,他们通过对艺术内部规律特征和价值指向的揭示,指出了艺术具有反抗异化、解放人性的本质规定性;他们还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重新探讨了"实在"概念及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批判了机械"模仿论""反映论"的虚假前提,认为艺术就是"实在"本身,同时还赋予了艺术以及艺术阐释活动在人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捷克斯洛伐克新马克思主义美学 人与社会的总问题 艺术本质 价值旨趣
原文传递
“总问题”和“认识论断裂”——评阿尔图塞的哲学史方法论
18
作者 吴晓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共8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阿尔图塞认为,青年马克思发展到成熟的马克思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康德、费尔巴哈的“总问题”转换到黑格尔的“总问题”的“认识论断裂”。文章对阿氏的哲学史方法论进行了深入地剖析,认为当阿尔图塞坚决反对黑格...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阿尔图塞认为,青年马克思发展到成熟的马克思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康德、费尔巴哈的“总问题”转换到黑格尔的“总问题”的“认识论断裂”。文章对阿氏的哲学史方法论进行了深入地剖析,认为当阿尔图塞坚决反对黑格尔的“逻辑精神”时,却背离并放弃了现实的历史原则;因而与某种仅只专注于传统渊源的解释方案(例如弗洛姆)处于“二律背反”的对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方法论 认识论断裂 总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 “二律背反” 青年马克思 费尔巴哈 逻辑精神
原文传递
“归总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19
作者 孙蕾 宋煜阳 《小学数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43-44,51,共3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9。教学目标:1.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进一步经历用图式表征题意、分析数量...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9。教学目标:1.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进一步经历用图式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线段图与算式的联系,继续培养学生的画图策略意识和能力。3.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总问题模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和模型思想。教学重点:用图示表征题意,培养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画线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问题 策略意识 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实录 数量关系 问题模型 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 人教版 解题步骤
原文传递
求总极值问题的最优性条件(英文)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邬冬华 田蔚文 张连生 《运筹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3-42,共10页
郑权提出了求总极值问题的积分-水平集的概念性算法,同时给出了最优性条件.本文提出了修正的积分-水平集算法,并且给出了类似的总极值存在的最优性条件。
关键词 极值问题 积分-水平集算法 最优性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