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动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无模型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剑飞
孙佰清
+1 位作者
冯英浚
王新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9-901,共3页
由于宏观经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没有考虑经济中的许多动态因素,因此把动态分析引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更能对经济作出深入分析.无模型控制具有自适应能力强、跟踪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克服时滞等众多优点,很适...
由于宏观经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没有考虑经济中的许多动态因素,因此把动态分析引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更能对经济作出深入分析.无模型控制具有自适应能力强、跟踪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克服时滞等众多优点,很适合宏观经济动态分析.无模型控制律的最省“能量”的性质更为国家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节省大量资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无
模型
控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当前经济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何雍泽
《嘉兴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21-24,51,共5页
该文拟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需求、供给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分析需求、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并据此对如何改善当前经济状况 。
关键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经济状况
有效
需求
经济结构
财政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及应用
3
作者
郑堂明
《经济师》
2013年第5期61-63,共3页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三个模型,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文章从总需求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出发,分别就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变动影响,结合实际事...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三个模型,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文章从总需求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出发,分别就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变动影响,结合实际事例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
需求
曲线
总供给
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中国国内需求的变化特点、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4
作者
姚明霞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自2020年以来,国内需求总量呈现了明显的疤痕效应以及微弱且不稳定的恢复效应,其中,最终消费需求的恢复效应强于资本形成总额需求的恢复效应。最终消费需求的构成部分中,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总量呈现微弱的疤痕效应但恢复效应明显,政府最...
自2020年以来,国内需求总量呈现了明显的疤痕效应以及微弱且不稳定的恢复效应,其中,最终消费需求的恢复效应强于资本形成总额需求的恢复效应。最终消费需求的构成部分中,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总量呈现微弱的疤痕效应但恢复效应明显,政府最终消费需求没有明显的疤痕效应。国内资本形成总额需求的构成部分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具有明显的疤痕效应而恢复效应并不明显。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国内需求呈现疤痕效应是因为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减少但总需求的减少更加明显,国内需求呈现微弱的恢复效应,是因为前期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可能增加但总需求的增加弱于总供给,近期总需求在增加而总供给在减少。由此提出了提升内需的应对措施,包括激励最终消费需求以带动整个国内需求、提升国内总需求和提升国内总供给要并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
需求
疤痕效应
恢复效应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的中国经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栋
宋辉
刘新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160,F0003,共10页
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
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较小;减税能够改善就业和对外贸易状况,且对劳动者收入改善效果显著;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改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政策措施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供给
-
总
需求
模型
投入产出
中国经济
原文传递
财政分权与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基于AS-AD的视角
被引量:
3
6
作者
丁从明
陈仲常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15,共12页
文章基于AS-AD的分析框架,利用Blanchard-Quah的SVAR分解方式,研究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由于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以及资本效率部门间的差异,财政分权在带来需求冲击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负向的供给冲击效应,二者共同的作...
文章基于AS-AD的分析框架,利用Blanchard-Quah的SVAR分解方式,研究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由于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以及资本效率部门间的差异,财政分权在带来需求冲击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负向的供给冲击效应,二者共同的作用使得:(1)经济运行中表现出"价格与产出正向关联";(2)经济波动表现出"收—放"循环的特征,即分权导致产出增加、物价上涨,限制经济过热则导致产出与物价的下降;(3)分权促进经济增长并非源于分权增加社会供给能力,而是源于分权增加了社会需求水平。根据1952—2007年的数据,文章检验了上述推论,并指出频繁调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经济波动"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周期波动
总供给
-
总
需求
模型
结构VA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中国低通胀的原因分析
7
作者
姚明霞
《中国物价》
2015年第4期15-17,共3页
当前,中国处于低通胀时期,主要表现是各种物价指数的增长率处于低位。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本文认为,造成当前中国低通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总需求增长乏力;总供给增长缓慢;相对于总供给的增长,总需求增长的程度更加明显。因此,...
当前,中国处于低通胀时期,主要表现是各种物价指数的增长率处于低位。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本文认为,造成当前中国低通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总需求增长乏力;总供给增长缓慢;相对于总供给的增长,总需求增长的程度更加明显。因此,要保持通胀水平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需要继续维持并促进宏观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指数
低通胀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原文传递
对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的质疑
被引量:
1
8
作者
吴松林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括失业的自然率理论和收入的自然率理论,这一理论被用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主张和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胀与失业的交替。虽然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但仍然存...
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括失业的自然率理论和收入的自然率理论,这一理论被用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主张和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胀与失业的交替。虽然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和批评这一理论后,对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和货币主义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进行改建,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并且阐述了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通货膨胀
失业
经济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双文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5期81-87,共7页
土地资源面积的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造成了其供给稀缺性;而土地资源具有养育、支撑、资源和资产等功能,其需求旺盛;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笔者运用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立...
土地资源面积的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造成了其供给稀缺性;而土地资源具有养育、支撑、资源和资产等功能,其需求旺盛;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笔者运用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立足生态文明角度,从供求方面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探讨,以山西省大同市为案例区。研究结果表明:(1)由耕地需求量、建设用地需求量和生态用地需求量构成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总需求,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需求分别为0.5309、0.5542、0.5770、0.5797和0.6030;其总体趋势增加;(2)由耕地支撑能力、建设用地支撑能力和生态支撑能力构成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分别为1.423、1.466、2.104、1.531和1.509;(3)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2013年超载最大,2015年超载最小,说明大同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超载现象在改善。运用此方法进行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中更为科学和合理,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态文明,为建立社会、经济、生态和谐的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大同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保负担与经济发展:来自战后全球经济增长的证据
被引量:
1
10
作者
蒙克
华冉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18年第3期51-77,共27页
社保收入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缺乏理论关照,传统的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税收-经济发展理论很少将社保收入作为核心自变量。但税收与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同,并且各国的社保收支事实上又存在缺口,因此面对这一理论与现实的断...
社保收入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缺乏理论关照,传统的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税收-经济发展理论很少将社保收入作为核心自变量。但税收与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同,并且各国的社保收支事实上又存在缺口,因此面对这一理论与现实的断层,笔者在总供给-总需求(AS-AD)宏观理论框架下,结合社保缴费和企业成本转嫁的微观理论,提出社保负担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两种中介机制,并通过定量分析1966-2014年全球60多个主要经济体的社保收入占总税收比重与人均GDP增长率的关系,论证社保负担会通过降低就业量和缩减出口两条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本文在社保负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上做出启发式贡献,在概念化与测量方面采用更加契合概念内容的'社保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并通过中介效应的分析和检验为这一问题提供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保负担
总供给
-
总
需求
模型
就业率
净出口
中介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城镇登记失业率、CPI数据的国民经济状况对策研究
11
作者
关思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24期98-100,184,共4页
近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CPI两个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所以反映消费者福利的低失业和较低CPI特征并不成立;基于较高失业和较高物价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有滞胀的特征,这也是国民经济经济总量特征;国民经济还包括经济结构...
近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CPI两个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所以反映消费者福利的低失业和较低CPI特征并不成立;基于较高失业和较高物价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有滞胀的特征,这也是国民经济经济总量特征;国民经济还包括经济结构,无论是总供给、还是总需求,都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登记失业率
CPI
总供给
-
总
需求
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无模型控制的一类宏观经济动态调控
被引量:
4
12
作者
孙剑飞
冯英浚
王新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1,共7页
宏观经济系统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同运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参数自适应能力和结构自适应能力的无模型控制突破宏观经济系统建立控制模型的困难,很适合宏观经济动态分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量协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
宏观经济系统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同运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参数自适应能力和结构自适应能力的无模型控制突破宏观经济系统建立控制模型的困难,很适合宏观经济动态分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量协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无模型控制律具有变差最小的性质,这就为国家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无模型控制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表明,无模型控制在宏观经济动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无
模型
控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原文传递
题名
动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无模型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剑飞
孙佰清
冯英浚
王新生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9-901,共3页
基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IMBQ24000040)
文摘
由于宏观经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没有考虑经济中的许多动态因素,因此把动态分析引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更能对经济作出深入分析.无模型控制具有自适应能力强、跟踪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克服时滞等众多优点,很适合宏观经济动态分析.无模型控制律的最省“能量”的性质更为国家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节省大量资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无
模型
控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Keywords
general demand
-
general supply model
control without model,finance policy
currency policy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当前经济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何雍泽
机构
浙江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嘉兴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21-24,51,共5页
文摘
该文拟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需求、供给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分析需求、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并据此对如何改善当前经济状况 。
关键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经济状况
有效
需求
经济结构
财政政策
Keywords
general demand
general supply
economic situation
analysis
proposal
分类号
F014.3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及应用
3
作者
郑堂明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出处
《经济师》
2013年第5期61-63,共3页
文摘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三个模型,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文章从总需求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出发,分别就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变动影响,结合实际事例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总
需求
曲线
总供给
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分类号
F2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中国国内需求的变化特点、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4
作者
姚明霞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文摘
自2020年以来,国内需求总量呈现了明显的疤痕效应以及微弱且不稳定的恢复效应,其中,最终消费需求的恢复效应强于资本形成总额需求的恢复效应。最终消费需求的构成部分中,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总量呈现微弱的疤痕效应但恢复效应明显,政府最终消费需求没有明显的疤痕效应。国内资本形成总额需求的构成部分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具有明显的疤痕效应而恢复效应并不明显。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国内需求呈现疤痕效应是因为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减少但总需求的减少更加明显,国内需求呈现微弱的恢复效应,是因为前期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可能增加但总需求的增加弱于总供给,近期总需求在增加而总供给在减少。由此提出了提升内需的应对措施,包括激励最终消费需求以带动整个国内需求、提升国内总需求和提升国内总供给要并重等。
关键词
国内
需求
疤痕效应
恢复效应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的中国经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栋
宋辉
刘新建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河北省统计科研所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160,F0003,共10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5DGQ4D139)研究成果
文摘
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较小;减税能够改善就业和对外贸易状况,且对劳动者收入改善效果显著;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改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政策措施的配合。
关键词
总供给
-
总
需求
模型
投入产出
中国经济
Keywords
Aggregate Supply
-
Demand Model
Input
-
Output
China Economy
分类号
F014.3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财政分权与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基于AS-AD的视角
被引量:
3
6
作者
丁从明
陈仲常
机构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15,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JY071)
文摘
文章基于AS-AD的分析框架,利用Blanchard-Quah的SVAR分解方式,研究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由于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以及资本效率部门间的差异,财政分权在带来需求冲击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负向的供给冲击效应,二者共同的作用使得:(1)经济运行中表现出"价格与产出正向关联";(2)经济波动表现出"收—放"循环的特征,即分权导致产出增加、物价上涨,限制经济过热则导致产出与物价的下降;(3)分权促进经济增长并非源于分权增加社会供给能力,而是源于分权增加了社会需求水平。根据1952—2007年的数据,文章检验了上述推论,并指出频繁调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经济波动"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周期波动
总供给
-
总
需求
模型
结构VAR
Keyword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economic fluctuation
AS
-
AD model
structural VAR
分类号
F037.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810.7 [经济管理—财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中国低通胀的原因分析
7
作者
姚明霞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物价》
2015年第4期15-17,共3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多角度分解--方法与应用>(项目批准号70973130)
文摘
当前,中国处于低通胀时期,主要表现是各种物价指数的增长率处于低位。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本文认为,造成当前中国低通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总需求增长乏力;总供给增长缓慢;相对于总供给的增长,总需求增长的程度更加明显。因此,要保持通胀水平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需要继续维持并促进宏观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增长。
关键词
物价指数
低通胀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分类号
F822.5 [经济管理—财政学]
F7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对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的质疑
被引量:
1
8
作者
吴松林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文摘
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括失业的自然率理论和收入的自然率理论,这一理论被用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主张和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胀与失业的交替。虽然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和批评这一理论后,对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和货币主义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进行改建,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并且阐述了理由。
关键词
自然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通货膨胀
失业
经济政策
分类号
F062.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双文元
机构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5期81-87,共7页
基金
基金项目:福建省软科学"城镇化过程中的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泉州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
转型与演变机理研究"(2016R0057)
文摘
土地资源面积的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造成了其供给稀缺性;而土地资源具有养育、支撑、资源和资产等功能,其需求旺盛;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笔者运用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立足生态文明角度,从供求方面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探讨,以山西省大同市为案例区。研究结果表明:(1)由耕地需求量、建设用地需求量和生态用地需求量构成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总需求,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需求分别为0.5309、0.5542、0.5770、0.5797和0.6030;其总体趋势增加;(2)由耕地支撑能力、建设用地支撑能力和生态支撑能力构成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分别为1.423、1.466、2.104、1.531和1.509;(3)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2013年超载最大,2015年超载最小,说明大同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超载现象在改善。运用此方法进行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中更为科学和合理,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态文明,为建立社会、经济、生态和谐的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大同市
Keywords
aggregate demand
-
aggregate supply (AD
-
AS) model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Datong City
分类号
P968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保负担与经济发展:来自战后全球经济增长的证据
被引量:
1
10
作者
蒙克
华冉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18年第3期51-77,共27页
文摘
社保收入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缺乏理论关照,传统的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税收-经济发展理论很少将社保收入作为核心自变量。但税收与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同,并且各国的社保收支事实上又存在缺口,因此面对这一理论与现实的断层,笔者在总供给-总需求(AS-AD)宏观理论框架下,结合社保缴费和企业成本转嫁的微观理论,提出社保负担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两种中介机制,并通过定量分析1966-2014年全球60多个主要经济体的社保收入占总税收比重与人均GDP增长率的关系,论证社保负担会通过降低就业量和缩减出口两条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本文在社保负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上做出启发式贡献,在概念化与测量方面采用更加契合概念内容的'社保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并通过中介效应的分析和检验为这一问题提供实证支持。
关键词
社保负担
总供给
-
总
需求
模型
就业率
净出口
中介效应
Keywords
Social
-
Security Burdens
Aggregate Supply
-
Aggregate Demand Model
Employment Rate
Net Exports
Mediation Effects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城镇登记失业率、CPI数据的国民经济状况对策研究
11
作者
关思甲
机构
宁德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24期98-100,184,共4页
文摘
近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CPI两个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所以反映消费者福利的低失业和较低CPI特征并不成立;基于较高失业和较高物价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有滞胀的特征,这也是国民经济经济总量特征;国民经济还包括经济结构,无论是总供给、还是总需求,都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
城镇登记失业率
CPI
总供给
-
总
需求
模型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7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无模型控制的一类宏观经济动态调控
被引量:
4
12
作者
孙剑飞
冯英浚
王新生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1,共7页
基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跨学科交叉研究基金(IMBQ24000040)
文摘
宏观经济系统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同运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参数自适应能力和结构自适应能力的无模型控制突破宏观经济系统建立控制模型的困难,很适合宏观经济动态分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量协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无模型控制律具有变差最小的性质,这就为国家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无模型控制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表明,无模型控制在宏观经济动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关键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无
模型
控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Keywords
general demand
-
general supply model
control without model
fiscal pohcy
monetary policy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动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无模型控制律设计
孙剑飞
孙佰清
冯英浚
王新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当前经济的影响分析
何雍泽
《嘉兴学院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及应用
郑堂明
《经济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当前中国国内需求的变化特点、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姚明霞
《生产力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的中国经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研究
王栋
宋辉
刘新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原文传递
6
财政分权与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基于AS-AD的视角
丁从明
陈仲常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当前中国低通胀的原因分析
姚明霞
《中国物价》
2015
0
原文传递
8
对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的质疑
吴松林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双文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社保负担与经济发展:来自战后全球经济增长的证据
蒙克
华冉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城镇登记失业率、CPI数据的国民经济状况对策研究
关思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无模型控制的一类宏观经济动态调控
孙剑飞
冯英浚
王新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