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9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催眠法在幽闭恐惧症病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茜 王兰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2-936,共5页
目的:探讨医学催眠法在幽闭恐惧症病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磁共振检查且合并幽闭恐惧症的15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n=50)、药物治疗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n=50)、... 目的:探讨医学催眠法在幽闭恐惧症病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磁共振检查且合并幽闭恐惧症的15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n=50)、药物治疗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n=50)、医学催眠组(常规护理+医学催眠法,n=50),比较3组病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幽闭恐惧症问卷(CLQ)评分、干预疗效、图像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医学催眠组的临床有效率、图像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药物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P<0.05);医学催眠组的HAMA评分、CLQ评分低于药物治疗组及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医学催眠法可有效缓解幽闭恐惧症病人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的恐惧及焦虑情绪,增加舒适度并减少对镇静药物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闭恐惧症 医学催眠法 磁共振检查 焦虑 恐惧 满意度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影响
2
作者 段磊 卢慧慧 孙勇 《包头医学》 2024年第1期39-40,38,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幽闭恐惧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心理护理。统计两...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幽闭恐惧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心理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干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22.34±3.33)分、SDS评分(23.49±3.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7.326,P=0.000;t=35.306,P=0.000)。干预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t=4.181,P=0.04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行磁共振检查的幽闭恐惧症患者,可以有效减轻不良心态,提高检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闭恐惧症 磁共振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的递进式身心护理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腹部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余雪姣 屠玉红 陆辰辰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7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的递进式身心护理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腹部磁共振(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22例幽闭恐惧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的递进式身心护理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腹部磁共振(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22例幽闭恐惧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的递进式身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检查配合度、情绪状态[采用情绪状态评定量表(POMS)]、自主神经症状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查总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POMS中紧张、愤怒、疲劳、压抑、慌乱情绪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精力充沛、有自尊感情绪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狂躁、颤抖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濒死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递进式身心护理可提高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中的合作度,降低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改善其情绪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闭恐惧症 腹部磁共振 聚焦解决模式 递进式身心护理
下载PDF
无手机恐惧症概念分析
4
作者 刘艺 崔文香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无手机恐惧症的概念演化、概念属性、前置条件、结局、替代术语及相关术语、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涉及6个概念属性:强迫性担忧、错失恐惧、社交隔离焦虑、分离焦虑、放弃便利性、手机依恋;前置条件包括人口学... 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无手机恐惧症的概念演化、概念属性、前置条件、结局、替代术语及相关术语、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涉及6个概念属性:强迫性担忧、错失恐惧、社交隔离焦虑、分离焦虑、放弃便利性、手机依恋;前置条件包括人口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结局包括生理结局、心理结局、手机相关综合征。未来需将无手机恐惧症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并深入剖析,为今后开展不同人群无手机恐惧症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无手机恐惧症评估工具、理论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手机恐惧症 错失恐惧 手机依恋
下载PDF
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运动恐惧症现状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查丹 付白娣 居雅蓓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目的探究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运动恐惧症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就诊的206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运动恐惧症量表(tampa scale for kinesophobia,TSK)对患儿运... 目的探究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运动恐惧症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就诊的206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运动恐惧症量表(tampa scale for kinesophobia,TSK)对患儿运动恐惧症水平进行评估,并探究患儿运动恐惧症水平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儿TSK评分平均为(38.6±6.4)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TSK评分与儿童社交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总分(r=0.384)以及害怕否定评价(r=0.416)、社会回避及苦恼(r=0.359)、消极应对(r=0.310)、儿童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mily functioning assessment scale for children,FFAS-C)总分(r=0.375)及家庭优势(r=0.332)、家庭困难(r=0.418)、家庭沟通(r=0.449)维度呈正相关(P值均<0.001),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381,P<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服药依从性(t=3.557,95%CI:-1.788~-0.519)、亲子关系(t=3.458,95%CI:-1.490~-0.412)、SASC评分(t=2.156,95%CI:0.021~0.449)、积极应对评分(t=3.608,95%CI:-0.768~-0.228)、消极应对评分(t=3.314,95%CI:0.185~0.723)、FFAS-C评分(t=4.527,95%CI:0.973~0.385)是患儿TSK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运动恐惧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关注,早期识别并及早采取防范与干预,以减轻运动恐惧症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 支气管哮喘 儿童 运动恐惧症 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音乐干预联合正念呼吸训练在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朱旦 庄佳怡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音乐干预联合正念呼吸训练在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88例被诊断为幽闭恐惧症且需接受MRI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来院先后进行分组,各41例。... 目的:探究音乐干预联合正念呼吸训练在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88例被诊断为幽闭恐惧症且需接受MRI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来院先后进行分组,各41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引导接待,观察组在检查前接受音乐干预联合正念呼吸训练。评估两组心率、血压、焦虑情况、检查配合度、检查耗时、MRI影像的图文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变慢,血压下降,观察组心率和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查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RI影像的图文质量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应急措施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联合正念呼吸训练对减轻幽闭恐惧症患者进行MRI检查时的焦虑和恐惧感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干预 正念呼吸训练 幽闭恐惧症 磁共振成像 焦虑减轻
下载PDF
儿童学校恐惧症成因与对策研究的系统化进展综述
7
作者 于思颖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儿童学校恐惧症属于儿童情绪障碍,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心理障碍,会阻碍儿童进行正常学习生活。本文通过对儿童学校恐惧症成因与对策的诸多前沿研究成果进行抓取并分析,从不同的方法与研究路径等归纳总结,最终提出中国学界对于儿童学校恐惧... 儿童学校恐惧症属于儿童情绪障碍,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心理障碍,会阻碍儿童进行正常学习生活。本文通过对儿童学校恐惧症成因与对策的诸多前沿研究成果进行抓取并分析,从不同的方法与研究路径等归纳总结,最终提出中国学界对于儿童学校恐惧症的研究聚焦于家庭教养方式和认知疗法,西方学者则强调家庭功能和药物治疗。此外,本文提出了关于儿童学校恐惧症成因与对策的前瞻性视角,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认为学界可增加相关纵向研究与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学校恐惧症 情绪障碍 定义 病因学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8
作者 黎淑贞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期62-63,共2页
如今,不少年轻人都爱将“社恐” 一词挂在嘴边,觉得自己在社交的时候会紧张、尴尬甚至恐惧。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还真有一种属于精神疾病范畴的焦虑障碍,被称为“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孩子因“社恐”而不愿上学两年多前,... 如今,不少年轻人都爱将“社恐” 一词挂在嘴边,觉得自己在社交的时候会紧张、尴尬甚至恐惧。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还真有一种属于精神疾病范畴的焦虑障碍,被称为“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孩子因“社恐”而不愿上学两年多前,高中生杨丽(化名) 向父母提出了不去上学的请求。那段时间,她每天进校门前就会开始紧张,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但她的父母不以为意,觉得这是孩子不想上学而编造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恐惧症 精神疾病 焦虑障碍 心理学 高中生 年轻人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夏菲 任媛媛 +3 位作者 李金兰 王彦君 刘茉 王宁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特征,探讨临床诊断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研究48例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方法、检查次数、治疗次数、疗效、复发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特征,探讨临床诊断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研究48例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方法、检查次数、治疗次数、疗效、复发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进行分析,并与同期50例原发性BPPV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治疗次数、复发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首次检查确诊率(P=0.019)、社会活动恢复情况(P=0.0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建议给予多次裸眼检查或多次复诊观察眼震以明确诊断。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好,但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治疗后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受影响,需要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 眼震 幽闭恐惧症
下载PDF
七氟烷全麻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口腔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10
作者 谢丹丹 邹颖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全麻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口腔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牙科恐惧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探讨七氟烷全麻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口腔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牙科恐惧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麻醉方法,试验组应用七氟烷全麻方法。比较两组牙科恐惧症患儿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唾液样本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电泳图谱条带数以及麻醉前后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结果试验组的意识反应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唾液样本DGGE电泳图谱条带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麻醉前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试验组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全麻可显著改善牙科恐惧症患儿的麻醉效果和丰富口腔菌群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全麻 咪达唑仑 牙科恐惧症 口腔菌群多样性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玉红 贺俊景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幽闭恐惧症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幽闭恐惧症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检查配合度、检查耗时、恐惧评分、血清皮质醇、hs-CRP水平及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检查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恐惧评分、血清皮质醇、hs-CRP水平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恐惧评分、血清皮质醇、hs-CRP水平均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中,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缩短检查时间,减轻患者恐惧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闭恐惧症 磁共振成像 精细化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放松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在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12
作者 冯望 钟小宁 王小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放松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在幽闭恐惧症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磁共振检查的70例幽闭恐惧症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 目的:探讨放松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在幽闭恐惧症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磁共振检查的70例幽闭恐惧症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磁共振检查时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放松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干预。对比两组自主不适感症状发生情况、情绪状态及焦虑评分、检查舒适度和整体满意度、磁共振检查完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濒死感、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及狂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境状态量表(POM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OMS评分高于干预前,HAMA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OMS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舒适度、整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磁共振检查顺利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幽闭恐惧症患者实施放松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干预,可有效改善不适症状,促进情绪稳定,减少焦虑状况,促进磁共振检查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松疗法 强化认知 幽闭恐惧症 磁共振
下载PDF
青年“选择恐惧症”的成因与缓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3,共4页
“选择恐惧症”日益成为当代中国青年面临的突出问题。每一代青年都有每一代的“选择”,当代青年群体拥有相比于过去青年更多样的就业道路,却也更加不知、不敢做出人生中适合自身的各种选择,特别是一些学历较高的青年甚至出现了“逃避... “选择恐惧症”日益成为当代中国青年面临的突出问题。每一代青年都有每一代的“选择”,当代青年群体拥有相比于过去青年更多样的就业道路,却也更加不知、不敢做出人生中适合自身的各种选择,特别是一些学历较高的青年甚至出现了“逃避就业式考研”以至“逃避就业式读博”等新现象。部分青年在职业或学业方面的“选择恐惧症”,常常是各个行业过度“内卷”的后果,而客观层面较低的退出可能性与主观层面家庭主义导向的过度成就动机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过度“内卷”的再生产。“选择恐惧症”不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东亚地区日韩等国早已显现了“内卷”现象与青年“选择恐惧症”问题。某种程度上,缓解青年对于未来焦虑而难以决断的“选择恐惧症”,需要更为完善的分配制度与更为宽容的多元化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恐惧症 退出可能性 家庭主义 分配制度改革 多元化价值观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伴幽闭恐惧症患者放疗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茜 张庆芬 +3 位作者 杨双 李响 吕蔚 张滢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7期654-657,671,共5页
目的 了解头颈部肿瘤伴幽闭恐惧症患者放疗体验和内心需求,为开展头颈部肿瘤伴幽闭恐惧症放疗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定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20年11月-2021年7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头颈部肿瘤伴幽闭恐惧症... 目的 了解头颈部肿瘤伴幽闭恐惧症患者放疗体验和内心需求,为开展头颈部肿瘤伴幽闭恐惧症放疗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定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20年11月-2021年7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头颈部肿瘤伴幽闭恐惧症的10例放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及主题提取。结果 头颈部肿瘤伴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放疗体验可总结为3个主题:对放疗幽闭恐惧症的感知(延误治疗时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负性心理认知);对放疗幽闭恐惧症的应对(回避与忍耐,积极心理调试,使用药物控制);渴望外界的支持与帮助(幽闭恐惧症预防的需求,放疗相关知识的需求,家庭与社会支持的需求)。结论 针对头颈部肿瘤伴幽闭恐惧症患者放疗存在的幽闭恐惧和个体化体验,护理人员应增加对患者放疗幽闭恐惧症的理解,重视其心理体验及需求,优化放疗指导,并实施个体化护理,降低幽闭恐惧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幽闭恐惧症 体验 质性研究 护理
下载PDF
七氟烷吸入在牙科恐惧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云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在牙科恐惧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湖北省荆门市康复医院收治的牙科恐惧症患儿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采取静脉麻醉,比较2...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在牙科恐惧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湖北省荆门市康复医院收治的牙科恐惧症患儿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采取静脉麻醉,比较2组患儿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开始(T_(1))、手术开始10 min(T_(2))、手术开始30 min(T_(3))、手术结束(T_(4))、手术结束30 min(T_(5))时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儿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T_(1)、T_(2)、T_(3)、T_(4)、T_(5)时,研究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56.00%(χ^(2)=13.235,P<0.001)。结论 口腔治疗过程中为牙科恐惧症儿童应用七氟烷吸入可稳定患儿血压及心率,有利于促进配合患儿手术,减轻恐惧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恐惧症 儿童口腔 七氟烷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社交恐惧症患者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 分析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SP)患者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接收的80例SP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获得3个月随访结果,随访3个月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情况,并分为积极... 目的 分析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SP)患者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接收的80例SP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获得3个月随访结果,随访3个月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情况,并分为积极应对组与消极应对组;同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估父母教养方式情况,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SP患者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 80例SP患者经评估,消极应对评分为(27.68±2.13)分;积极应对评分为(31.65±2.42)分。其中32例消极应对组,占40.00%(32/80);48例积极应对组,占60.00%(48/80);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SP患者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P<0.05),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P<0.05);父亲惩罚严厉与SP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P<0.05),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P<0.05);消极应对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评分低于积极应对组,父亲惩罚严厉评分高于积极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评分较低、父亲惩罚严厉评分较高可能与SP患者消极应对方式有关(P<0.05)。结论 SP患者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恐惧症 应对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方差模糊聚类算法的无手机恐惧症研究
17
作者 王小红 《微型电脑应用》 2023年第1期166-168,181,共4页
为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减少手机依赖对其身心危害。作者提出了模糊聚类多变量方差算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大学生群体中的手机使用现状网络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得出大学生群体中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无手机恐惧症行为,且随着拥有... 为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减少手机依赖对其身心危害。作者提出了模糊聚类多变量方差算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大学生群体中的手机使用现状网络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得出大学生群体中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无手机恐惧症行为,且随着拥有手机年限的增长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患无手机恐惧症的可能性增大,同时,也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有可能产生无手机恐惧症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手机恐惧症 NMP-Q量表 多变量方差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专科玩具游戏干预对学龄前患儿牙科恐惧症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施玮 徐万田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902-1906,共5页
目的探讨专科玩具游戏干预对学龄前患儿牙科恐惧症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80例龋齿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专科玩具游戏干预。采用中文... 目的探讨专科玩具游戏干预对学龄前患儿牙科恐惧症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80例龋齿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专科玩具游戏干预。采用中文版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得分(children’s fear survey schedule-dental subscale,CFSS-DS)、儿童口腔诊疗中行为表现分类标准评价患儿牙科恐惧程度和治疗配合度,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理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CFSS-DS量表中口腔治疗引起的焦虑、医疗事件引起的焦虑、潜在灾祸感引起的焦虑、陌生人不信任感引起的焦虑等维度得分及总分为(22.03±7.17)分、(11.30±2.28)分、(6.53±2.47)分、(6.83±1.93)分和(46.68±8.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5±6.46)分、(13.38±3.93)分、(7.55±1.69)分、(8.08±1.46)分和(55.05±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9,P=0.040)。治疗前和结束即刻,试验组患儿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为(109.18±13.22)次/min、(105.10±10.01)mm Hg、(68.80±6.62)mm Hg和(121.23±16.65)次/min、(115.60±13.49)mm Hg、(75.33±6.18)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33±14.75)次/min、(112.55±13.28)mm Hg、(74.25±8.71)mm Hg和(130.33±15.63)次/min、(122.23±15.23)mm Hg、(79.18±9.65)mm Hg;治疗结束即刻,试验组患儿血氧饱和度为(98.98±0.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9.35±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玩具游戏干预可有效降低学龄前患儿牙科恐惧症,减轻患儿生理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恐惧症 专科玩具游戏干预 生理应激反应 学龄前 儿童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一氧化二氮吸入镇静下治疗儿童牙科恐惧症的疗效
19
作者 林颋旭 杨可以 +1 位作者 林芝 赵福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1期119-123,共5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一氧化二氮(笑气)吸入镇静下治疗儿童牙科恐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福州市妇幼保健院对牙科治疗有恐惧症的儿童120例,据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笑气镇静组(实施笑气吸入镇静)、右美托咪...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一氧化二氮(笑气)吸入镇静下治疗儿童牙科恐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福州市妇幼保健院对牙科治疗有恐惧症的儿童120例,据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笑气镇静组(实施笑气吸入镇静)、右美托咪定组(实施鼻吸入右美托咪定镇静)和联合组(实施鼻吸入右美托咪定联合笑气吸入镇静),各40例。比较各组的镇静效果、生命体征、患儿术中配合程度和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15、30 min后,联合组镇静评分高于笑气镇静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5、30 min后,联合组的心率均低于笑气镇静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5 min后,联合组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笑气镇静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术中配合度Houpt行为量表评分和Frankle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笑气镇静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烦躁、恶心、嗜睡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笑气吸入镇静下治疗儿童牙科恐惧症的效果较好,能减轻患儿的恐惧,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笑气吸入 镇静 儿童 牙科恐惧症 治疗依从性 配合度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恐惧症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鹤莲 周浩然 +2 位作者 路一丹 高萌召 李远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运动恐惧症(恐动症)是心血管疾病预后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严重阻碍患者身体活动依从性及机能恢复。本文阐述恐动症基本概念及理论来源,并从患病情况、评估量表、主要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综述心血管疾病恐动症国内外研究进展,旨在... 运动恐惧症(恐动症)是心血管疾病预后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严重阻碍患者身体活动依从性及机能恢复。本文阐述恐动症基本概念及理论来源,并从患病情况、评估量表、主要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综述心血管疾病恐动症国内外研究进展,旨在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恐惧的不良影响及提高患者心脏康复运动治疗的依从性,为心血管疾病恐动症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运动恐惧症 身体活动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