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汤新颜 陈媚珍 吴俊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于术后恢复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干预,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BI、Mo 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术后恢复期 精神情感状况 照护模式
下载PDF
芪龙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张丽曼 杨杰 +2 位作者 杨帆 毕俊芳 李爱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6-0029,共4页
探讨芪龙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联合芪龙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参... 探讨芪龙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联合芪龙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参数、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联合芪龙胶囊治疗,能够加速患者大脑的血流速度,修复患者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芪龙胶囊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焦慧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3期26-28,35,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NF,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对比两组平衡功能、躯干控制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步行功能和10 m步行测试(10MWT)。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闭眼、睁眼轨迹总面积(A)及轨迹长度(L)小于对照组,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10MWT用时短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l)评分、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高于对照组,稳定性指数(S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应用PNF可改善平衡、步行能力,提高躯干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中的应用
4
作者 梁寿一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治疗中实施针灸以及功能锻炼方案的作用。方法:从茂名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接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功能锻炼,...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治疗中实施针灸以及功能锻炼方案的作用。方法:从茂名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接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常规功能康复锻炼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针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肢体痉挛程度、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功能、肢体痉挛程度、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痉挛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而肢体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通过针灸疗法可发挥温经通络的功效,联合康复功能锻炼提升肢体功能改善效果,从而促进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功能锻炼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 肢体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不同频次针刺对恢复期贝尔氏面瘫疗效的影响
5
作者 茅伟 李成龙 +5 位作者 张国庆 张君宇 吴海洋 张利达 韩为 王颖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 观察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面瘫(Bell’s palsy, B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4例恢复期BP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92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和针刺治疗,A组每次针刺1次,B组隔日针刺1次。治疗4周后,观察... 目的 观察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面瘫(Bell’s palsy, B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4例恢复期BP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92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和针刺治疗,A组每次针刺1次,B组隔日针刺1次。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级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 FDI)量表各项评分[躯体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 FDIp)评分及社会生活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 FDIs)评分]的变化情况,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及FDIp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FDIs评分均显著下降,H-B面神经功能评级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H-B面神经功能评级及FDI量表各项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及FDI量表各项评分的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能有效改善恢复期B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每日针刺1次较隔日针刺1次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贝尔麻痹 恢复期 面神经麻痹 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级 面部残疾指数
下载PDF
通天口服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6
作者 邓楚珺 孟胜喜 +4 位作者 徐卿 陈慧泽 王兵 谈世进 付剑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806-810,共5页
目的:观察通天口服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病人1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通天口服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病人1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天口服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两组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F、BDNF及N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NSE、MB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F、BDNF及NG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NSE、M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对照组为2.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天口服液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病人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神经因子NTF、BDNF及NGF水平,降低血清神经因子NSE、MBP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1β、IL-6、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通天口服液 瘀血阻络挟风证 神经细胞因子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中医针刺联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任小辉 黄杨 +2 位作者 邵雅楠 张曦 肖玉华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探究中医针刺联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吞咽功能障碍(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卒中恢复期SD患者,根据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 目的:探究中医针刺联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吞咽功能障碍(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卒中恢复期SD患者,根据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舌肌、软腭、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周。康复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检测患者神经递质水平(血清SP、5-HT),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吞咽情况,同时观察康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D患者治疗后5-HT、SP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5-HT、S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SD患者NIHSS、SSA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NIHSS、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37%(9/49),12.24%(6/4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刺联合舌肌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恢复期SD患者的疗效,增加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吞咽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舌肌训练 脑卒中恢复期 咽功能障碍
下载PDF
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在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康复效果
8
作者 岳雪莉 王静 +3 位作者 赵洁 杨敏 丁慧 师秋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究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在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总结康复治疗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01—2022-0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94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在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总结康复治疗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01—2022-0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94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虚拟情景互动训练,2组均干预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时评估2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干预6个月时观察组FMA评分[(36.45±6.28)分]和MBI评分[(53.24±7.95)分]较对照组[(30.23±4.61)分、(48.21±6.54)分]高(分别为t=7.756、4.745,P<0.05),BBS评分[(42.97±5.27)分]、DFI评分[(62.09±7.32)分]较对照组[(35.48±4.69)分、(56.82±6.10)分]高,SFI评分[(37.52±3.9)分]较对照组[(41.07±4.42)分]低(分别为t=10.324、5.864、5.381,P<0.05)。干预6个月时观察组P300潜伏期[(351.28±20.93)ms]和P300波幅[7.00(7.00,8.00)μV]比对照组[(387.32±26.7)ms、6.00(5.00,7.00)μV]低(t=10.331,P<0.05;Z=5.565,P<0.05)。结论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可促进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且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平衡功能,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恢复期 神经康复 虚拟情景互动训练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髋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恢复期的应用
9
作者 张玉 刘倩影 +2 位作者 程亮 高洁 徐晖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髋、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术后麻...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髋、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术后麻醉恢复期质量指标。结果:2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48.67±8.90)min]少于对照组[(54.07±9.21)min],出室体温[(36.68±0.15)℃]高于对照组[(36.26±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疼痛VAS、Riker镇静-躁动、口渴感评分及口腔异味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33.33%),麻醉恢复期满意率(96.67%)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麻醉恢复期护理干预,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提高全麻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加速康复外科 麻醉恢复期 护理
下载PDF
小续命汤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的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梁硕 乔明亮 +2 位作者 齐丹丹 陈豪攀 孟毅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小续命汤作为疗愈风疾的名方,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补虚扶正等功效。研究表明,小续命汤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抑郁、认知障碍,促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等,其作用机制与保护神经血管单元、保护线粒体、抗炎、抑制氧化... 小续命汤作为疗愈风疾的名方,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补虚扶正等功效。研究表明,小续命汤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抑郁、认知障碍,促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等,其作用机制与保护神经血管单元、保护线粒体、抗炎、抑制氧化应激及降脂有关。目前,小续命汤干预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症状的中医辨证分型尚不明确、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缺少远期疗效观察。未来可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入手设计临床试验,探寻小续命汤干预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的最佳证型,完善疗效评价标准,制定相关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缺血性卒中 恢复期 药理机制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经验
11
作者 韩冠雄 程凯 张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程莘农,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针灸临床中,程老重视经络辨证,形成了具有针灸特色的“理、法、方、穴、术”辨证施治体... 程莘农,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针灸临床中,程老重视经络辨证,形成了具有针灸特色的“理、法、方、穴、术”辨证施治体系,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针刺方法“三才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 经筋 皮部 三才针法
下载PDF
团体绘画治疗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程纪 朱文礼 +1 位作者 鲍丽萍 江婷婷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2022年1月至9月45例本院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2022年10月至2023...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2022年1月至9月45例本院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45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团体绘画治疗干预。干预时间8w。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比较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各45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SPI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BAN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团体绘画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团体绘画治疗 恢复期 住院患者 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朱志恒 潘向东 +2 位作者 叶琦 申友奎 彭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1]),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脑卒中各亚型中高居第二位,是我国成人非传染性疾病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2])。微创外科手术是脑出血治疗中快速降低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的重要方法之一,... 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1]),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脑卒中各亚型中高居第二位,是我国成人非传染性疾病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2])。微创外科手术是脑出血治疗中快速降低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创伤小、见效快而广受好评,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大部分经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且对于致残率、病死率等远期收益有限。因此,减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改善远期预后,缩短康复时间仍是临床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针灸治疗 微创手术 自发性脑出血 恢复期
下载PDF
陈志斌教授从“阴汗”理论辨治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经验
14
作者 沈一丹 陈可强 +1 位作者 王春娥 陈志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汗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常见症之一。西医治疗汗症效果不稳定,中医立足整体病机,准确辨证用药,可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通过总结陈志斌教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欲作引玉之砖,为汗症的中医药治疗... 汗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常见症之一。西医治疗汗症效果不稳定,中医立足整体病机,准确辨证用药,可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通过总结陈志斌教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欲作引玉之砖,为汗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独到见解。陈教授以阴阳辨证为纲、寒热辨证为辅,认为本病当从“阴汗”论治,主要与肺卫、心的生理功能失调相关,创“阳康止汗方”干预本病,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症 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 阳康止汗方 陈志斌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温热邪气”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后遗症验案3则
15
作者 王旭晢 陈四清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呼吸系统及免疫、消化、心血管、神经等肺外多系统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1],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即使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的恢复期仍留有后遗症[2-3]。中医具有辨证论治、整体施治的特点,治疗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呼吸系统及免疫、消化、心血管、神经等肺外多系统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1],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即使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的恢复期仍留有后遗症[2-3]。中医具有辨证论治、整体施治的特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后遗症有独特优势。陈四清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后遗症发病多因外感温热邪气,夹杂湿热秽浊之邪所致[4]。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后,部分患者由于正气受损,未能使邪气尽祛之,温热邪气稽留体内,影响各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继而引发诸多病症。如邪热未尽,痰浊蒙心,则见心慌心悸;邪热久羁,耗气伤阴,则见疲劳乏力;邪热夹痰,滞于肺络则见咳嗽咳痰,伤及脾气则会导致味觉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恢复期 后遗症 温热邪气 桑菊饮 验案
下载PDF
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冯畑 岳翔 +1 位作者 陈勇 方征宇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3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Flexi-bar主动振动... 目的:观察使用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3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10m步行测试(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2组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10MWT、TUGT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BS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改善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 主动振动训练 脑卒中恢复期 步行能力 平衡功能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7
作者 侯兴华 宋文学 +2 位作者 穆国英 李丽娜 徐铭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0121-0123,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在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6月~2022年06月,符合选入准则与剔除准则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在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6月~2022年06月,符合选入准则与剔除准则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模式在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应用价值。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体温高,拔管时间、定向力复苏时间短,疼痛评分低,满意度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临床应加强麻醉期护理管理工作,应用ERAS护理模式,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全麻术后 麻醉恢复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
下载PDF
从脾论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验案举隅
18
作者 刘穗琦 明淑萍 +1 位作者 董欢欢 刘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467-470,共4页
目前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为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后的2周至6个月内,是由急性期向后遗症期过渡的中间时期,也是言语、认知、运动等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其中医病机以虚中夹实为... 目前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为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后的2周至6个月内,是由急性期向后遗症期过渡的中间时期,也是言语、认知、运动等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其中医病机以虚中夹实为主,与脾的关系尤为密切。文章论述从脾诊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为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 脑梗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新安医学理论治疗疫病恢复期的思考
19
作者 储茂锋 郭锦晨 +3 位作者 赵芬芬 汪俊丽 许文彬 施卫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3期4-7,20,共5页
从“养阴清润学派”“固本培元学说”以及新安医家对郁证的认识来探讨疫病恢复期和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思路。通过滋养阴液、固培元气、解郁安神之法改善疫病恢复期患者出现的诸多不适。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疫病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可从... 从“养阴清润学派”“固本培元学说”以及新安医家对郁证的认识来探讨疫病恢复期和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思路。通过滋养阴液、固培元气、解郁安神之法改善疫病恢复期患者出现的诸多不适。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疫病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可从新安医学理论中获得启示。新安医学理论可对疫病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新冠肺炎 恢复期 瘟疫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
20
作者 魏丽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31-33,37,共4页
目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4例AC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降脂、抗感... 目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4例AC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降脂、抗感染、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8%(3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29.79%(14/47),高于对照组的12.7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IB、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T、PT、APT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ACI恢复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恢复期 银杏叶提取物 双联抗血小板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