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
1
作者 李菊兰 张华堂 +3 位作者 郑怡娟 余雪平 邓勇 苏智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52 w。采用PCR法检测血...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52 w。采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和HBsAg水平,使用Fibroscan 502型弹性测量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结果在治疗52 w末,观察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为96.7%,与对照组的93.4%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LT复常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P<0.05);观察组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分别为(826.1±152.6)IU/mL和(194.5±33.8)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5.3±207.5)IU/mL和(245.6±51.5)IU/mL,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和LSM分别为(49.6±7.3)U/L、(39.2±6.1)U/L和(9.2±2.1)k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6.9±10.7)U/L、(52.8±8.7)U/L和(11.8±3.0)kPa,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抗病毒的同时能帮助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扶正化瘀片 肝硬度检测 治疗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治疗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向文耀 李仕雄 吕日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5-20,共6页
目的 探讨在恩替卡韦(ETV)治疗后出现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取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经ET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期间HBV ... 目的 探讨在恩替卡韦(ETV)治疗后出现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取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经ET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期间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病毒学应答组(64例)和LLV组(136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根据LLV组抗病毒治疗方案,分为3组:续用ETV为对照组(40例)、换用TMF为序贯组(45例)、ETV联合TMF为联合组(51例),持续治疗48周。比较3组治疗48周时HBV DNA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和肝硬度测定值(LSM)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完全病毒学应答组HBeAg阳性率、HBV DNA、PLT、LSM、ALT、AS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24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组Cr、AST、HBeAg阳性率、HBV DNA、PL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Cr低于对照组和序贯组(P <0.05),HBsAg高于对照组和序贯组(P <0.05);序贯组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 <0.05);序贯组和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PLT均高于对照组(P <0.05),LSM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序贯组、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或联合TMF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ETV治疗后LLV患者完全病毒学应答率,并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恩替卡韦 艾米替诺福韦 肝功能
下载PDF
肝穿刺活检术评估下不同病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江启贵 朱艳 +1 位作者 刘晓玲 赵阳洋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443-446,453,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穿刺活检术下不同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CHB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肝穿刺活检术... 目的 探讨肝穿刺活检术下不同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CHB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肝穿刺活检术,随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48周,比较不同炎症活动度(G1~G4级)与肝纤维化程度(S0~S4期)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水平情况。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显示,纤维化S0期46例、 S1期19例、S2期7例、S3期7例、S4期1例;炎症活动度患者中G1级45例、G2级24例、G3级11例、G4级0例。不同纤维化与炎症分化程度患者治疗48周时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肝组织纤维化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在时点因素、时点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不同肝组织纤维化分级患者肝功能得到显著下降(P<0.05)。不同炎症分化程度患者,ALT指标在时点因素、时点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ST、TBiL指标仅在时点因素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不同炎症分化程度患者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穿刺活检术可了解CHB患者炎症分化程度与纤维化程度,炎症分化程度越高其纤维化程度越高,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后炎症分化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分级越高患者预后相对较差,但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穿刺活检 慢性乙型肝炎 炎症活动度 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活性作用的影响
4
作者 潘明 陈勇 谢荣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活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119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联合用药组(n=62)和恩替卡韦组(n=...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活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119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联合用药组(n=62)和恩替卡韦组(n=57)。恩替卡韦组给予0.5 mg恩替卡韦胶囊口服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恩替卡韦组的基础上加用康莱特注射液(静脉滴注100 mL)。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87.10%)高于恩替卡韦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联合用药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恩替卡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水平(TBIL)、乙肝病毒基因(HBV-DNA)及甲胎蛋白(AFP)均低于恩替卡韦组,而联合用药组的白蛋白(ALB)则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7.42%)高于恩替卡韦组(19.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有效抑制HBV-DNA,且其血液功能和肝功能指标均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乙肝 肝癌 恩替卡韦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
5
作者 万贵香 李忠廉 +5 位作者 赵亚博 梁微微 杜辉 宁振海 周媛 万亮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24 w。采用... 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24 w。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Ⅳ-C),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和门静脉内径,使用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结果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ALT复常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胁下积块、腹大坚满、胁痛如刺、面色晦黯、纳呆、口干苦和便溏等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0±0.2)分、(1.2±0.3)分、(1.0±0.2)分、(0.9±0.2)分、(0.8±0.2)分、(0.9±0.2)分和(0.7±0.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0.3)分、(1.7±0.4)分、(1.6±0.3)分、(1.5±0.2)分、(1.2±0.3)分、(1.4±0.3)分和(1.2±0.2)分,P<0.05】;观察组血清ALT水平为(41.6±9.0)U/L,显著低于对照组【(59.7±11.5)U/L,P<0.05】;观察组血清PC-Ⅲ和HA水平分别为(106.4±17.9)μg/L和(122.3±15.6)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5.4±20.6)μg/L和(167.9±24.2)μg/L,P<0.05】;观察组脾脏厚度和LSM分别为(43.8±3.5)mm和(11.0±1.6)k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4±4.0)mm和(13.3±2.1)kPa,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扶正解毒散结方 恩替卡韦 肝纤维化 治疗
下载PDF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研究
6
作者 黄健 陈佳莹 +1 位作者 林文 唐彦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疾病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抗病毒效果。方法:选取84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均为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对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42例,...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疾病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抗病毒效果。方法:选取84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均为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对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42例,恩替卡韦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LB指标值高于对照组,ALT指标、AST指标、TBil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HBV-DNA转阴率(85.71%、97.62%)均高于对照组(61.90%、80.95%),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其抗病毒效果良好,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较佳,且HBV-DNA转阴率较高,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抗病毒治疗 肝功能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
7
作者 李尧 梁健 +7 位作者 张春 董静 陈照林 周旭 娄方明 杨小康 刘波 宋海燕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 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ETV或ETV联合Peg-IFN-α2b治疗24 w,然后两组均继续接受ETV治疗,随访至48 w。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BV标志物定量和HBV DNA载量。结果在随访24 w末,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45.7±3.2)g/L,显著高于对照组【(38.5±4.3)g/L,P<0.05】;观察组血清IV-C、HA、PⅢP和LN水平分别为(154.3±11.7)μg/L、(130.9±17.5)μg/L、(110.6±16.2)μg/L和(152.7±14.3)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0.7±12.4)μg/L、(161.8±18.7)μg/L、(157.4±17.3)μg/L和(200.9±16.3)μg/L,P<0.05】;观察组血清HBsAg水平为1363.8(623.1,2767.6)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2119.6(1144.9,5094.3)IU/ml,P<0.05】,而血清HBsAg阴转率为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P<0.05)。结论联合应用ETV和Peg-IFN-α2b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提高血清HBsAg阴转率,可能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治疗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SH患者疗效研究
8
作者 罗良德 任成果 +1 位作者 王守军 邓颖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疗效。方法2021年5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94例,其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61例(...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疗效。方法2021年5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94例,其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61例(对照组),合并NASH患者33例(观察组),分别给予恩替卡韦(ETV)治疗或ETV联合PPC治疗,观察6个月。常规检测血生化、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蛋白(LN),使用Fibroscan行肝硬度检测(LSM)和受控衰减参数(CAP)。结果在治疗6个月末,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7.1±4.6)U/L和(34.5±3.8)U/L,显著低于治疗前【分别为(80.8±16.4)U/L和(62.7±12.8)U/L,P<0.05】,两组血清HBV DNA均转阴;两组血清TC、TG、LDL-C、HDL-C和HOMA-I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PCⅢ和HA水平分别为(109.5±13.7)ng/mL和(101.3±12.7)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6.4±17.1)ng/mL和(138.5±17.3)ng/mL,P<0.05】;观察组CAP值为(255.8±26.9)dB/m,显著低于对照组【(269.4±30.1)dB/m,P<0.05】。结论应用ETV联合PPC治疗CHB合并NASH患者可显著促进肝功能指标恢复,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肝脂肪变,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恩替卡韦 多烯磷脂酰胆碱 治疗
下载PDF
苦菜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李梦琪 刘繁荣 +5 位作者 郭新建 朱敏 刘彦花 王欢欢 白玉 常凯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苦菜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的60例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苦菜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的60例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每次0.5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膏剂苦菜膏治疗,每日2次,每次10 g,疗程均为48周。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4项[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III型前胶原(PC-III)、层连黏连蛋白(LN)]、肝脏功能指标[AST、总胆红素(TBil)、ALT]、肝脏硬度值(LSM)、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2组中医症候疗效。结果观察组AST、ALT、TBil、PC-Ⅲ、LN、HA、IV-C水平和LSM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周HBV DNA的转阴率比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eAg阴转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用苦菜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肝脏功能、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硬度值均有所降低,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菜膏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郁脾虚证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顾树江 陶源 +4 位作者 张春铭 盛利 张喆 张永勇 韩呈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分析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V-HCC)患者TACE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将已行TACE术治疗的86例HBV-H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给予康艾注射... 目的:分析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V-HCC)患者TACE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将已行TACE术治疗的86例HBV-H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给予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均治疗12个月,随访5年。比较两组患者3、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经临床分期分层后对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分期分层后3、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治疗方案是HBV-HCC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案是影响HBV-HCC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按照临床分期分层,观察组Ⅱ期、Ⅲa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13.9个月vs 7.0个月,6.5个月vs 3.4个月,P<0.05)。观察组Ⅱ期、Ⅲa期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10.8个月vs 6.3年,5.1个月vs 2.7个月,P<0.05)。结论: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相比,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显著提高Ⅱ~Ⅲa期HBV-HCC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康艾注射液 恩替卡韦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炎症反应与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陈小艳 赵雪梅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析恩替卡韦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有效性,并进一步研究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6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9月,采取随机数表法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参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研... 目的:探析恩替卡韦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有效性,并进一步研究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6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9月,采取随机数表法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参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研究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肝功能指标和并发症情况,评估比较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LN、IV-C指标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6、IL-10指标均低于参照组,IL-2指标较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病毒性肝炎,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恩替卡韦 治疗 炎症反应 肝功能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初次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杨扬 王璐 +2 位作者 杨静静 孙录录 王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4-0047,共4页
研究将恩替卡韦应用在初次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治疗当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初次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 研究将恩替卡韦应用在初次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治疗当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初次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用药阿德福韦脂,观察组用药恩替卡韦,比较效果。结果 (1)治疗前二组的TBil、AST、ALT、HBV-DNA无异(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更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的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且HbeAg转阴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5/61(8.2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59(23.7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初次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病
原文传递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在乙肝相关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中抗病毒临床疗效
13
作者 郭鑫杰 王海久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肝癌的高危致病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约54%患者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约80%肝癌患者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因此,对于肝癌的治疗,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抗病毒治疗,对于阻止病毒复制、延缓肝硬化进程以及促进...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肝癌的高危致病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约54%患者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约80%肝癌患者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因此,对于肝癌的治疗,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抗病毒治疗,对于阻止病毒复制、延缓肝硬化进程以及促进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在乙肝患者中被广泛应用,虽然两种药物短期效果较好,但其临床应用的具体疗效仍是讨论重点。本文就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对HBV相关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抗病毒的临床疗效,结合既往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抗病毒
下载PDF
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14
作者 禹硕 宋睿 +2 位作者 田新 孙彦利 安洪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评析恩替卡韦、扶正化瘀片叠加使用时,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的病情改善程度。方法 录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病患。共有样本104例。时间: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各组:52例。恩替卡韦为参照组治疗方... 评析恩替卡韦、扶正化瘀片叠加使用时,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的病情改善程度。方法 录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病患。共有样本104例。时间: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各组:52例。恩替卡韦为参照组治疗方案。试验组执行恩替卡韦+扶正化瘀片治疗模式。评定2组用药结果。结果 用药后,试验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显著,肝功能优异,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治疗过期间,应用恩替卡韦的同时,结合扶正化瘀片,有助于提高整体疗效,减轻患者肾功能受到的损伤,并且还可加快其肝脏功能的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扶正化瘀片
原文传递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外周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15
作者 王素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外周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市北海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3月—2023年7月收治的8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用恩替卡...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外周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市北海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3月—2023年7月收治的8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治疗结束后3 d的CD3^(+)、CD4^(+)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结束后3 d的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肝功能损伤,抑制肝纤维化进程,减轻炎症刺激,改善临床症状和外周免疫功能表现,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外周免疫功能 炎症介质 肝纤维化 肝功能
下载PDF
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
16
作者 唐聪 刘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 目的探讨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预后效果、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酶(HA)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大坚满、肋腹疼痛、脉络怒张、大便色黑等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门静脉内径、脾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中,选择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的方案既可改善其肋腹疼痛等症状,亦可促进其肝功能恢复,通过提高HBV-DNA转阴率,达到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值得借鉴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消癥汤 恩替卡韦胶囊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失代偿期 肝郁脾虚夹瘀证
下载PDF
健肝乐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50例观察
17
作者 曾翔 王黎黎 +2 位作者 张少军 郭敦伟 雷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0-361,384,共3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95亿HBV感染者[1],中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高发区,HBV感染者约7000万,表面抗原阳性率为5%~6%[2]。HBV是小的嗜肝DNA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主要通过血...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95亿HBV感染者[1],中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高发区,HBV感染者约7000万,表面抗原阳性率为5%~6%[2]。HBV是小的嗜肝DNA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多表现为慢性感染状态,病程迁延,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恩替卡韦为目前CHB抗病毒治疗的一线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抑制病毒能力强、耐药屏障高、服用方便等优点,临床广泛使用。在中国,据统计服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中,约51.2%的患者使用了恩替卡韦[3]。健肝乐颗粒是一种护肝中成药[4],主要成分为白芍、甘草,养血护肝、解毒止痛,具有降低转氨酶、消褪黄疸、改善肝炎症状的作用[5,6]。目前尚无健肝乐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创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健肝乐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对慢性活动性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肝乐颗粒 恩替卡韦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评分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载量的影响
18
作者 邱小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载量、生活质量评分、肠道菌群分布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24周,2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试验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HBV-DNA载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评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生理职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社会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杆菌、双歧杆菌高于治疗前,肠杆菌、肠球菌、梭菌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vs. 6.56%,P=1.000)。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ALT、AST、TBil水平,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降低HBV-DNA载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恩替卡韦 ALT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HBV-DNA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
19
作者 王子振龙 徐红霞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进行分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增加复方甘草酸...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进行分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增加复方甘草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指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肝功能指标TBIL值较低、AST值较低、ALT值较低,HA值较低、Ⅳ-C值较低、PC-Ⅲ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促进改善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指标,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复方甘草酸苷 乙型肝炎肝硬化 疗效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的作用
20
作者 张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 分析肝爽颗粒+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每组样本容量51例),参照组采纳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采纳肝爽颗粒+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在治疗48周后观察治... 目的 分析肝爽颗粒+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每组样本容量51例),参照组采纳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采纳肝爽颗粒+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在治疗48周后观察治疗效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HBV DN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08%)比参照组(72.55%)高,P <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HBV DNA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48周后血清TBIL(总胆红素)、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Child-Pugh评分、HBV DNA均比参照组低,试验组治疗48周后血清ALB(白蛋白)比参照组高,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爽颗粒+恩替卡韦可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抑制HBV DNA复制,极大的改善了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爽颗粒 恩替卡韦 乙肝 肝硬化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