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士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照护中道德困扰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钱颖 杨丽黎 +2 位作者 姚林燕 阮佳音 杜江波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目的了解护士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照护过程中遇到的道德困扰,为认识护理伦理问题并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选取6家三级甲等医院移植病房/血液科病房的1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 目的了解护士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照护过程中遇到的道德困扰,为认识护理伦理问题并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选取6家三级甲等医院移植病房/血液科病房的1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用面对面访谈和在线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通过传统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护士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照护中道德困扰可归纳为3个主题:治疗决策带来的困惑、无法提供最佳护理实践的困扰、维护患者权益相关的困扰。结论护士在照护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过程中面临复杂的道德困扰,可以从建设支持性的工作环境等方面减少道德困扰带来的负面影响,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职业价值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士 恶性肿瘤 道德困扰 研究
下载PDF
克隆性造血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娜 符珍珍 +2 位作者 兰雨 张锦 马志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55-358,367,共5页
造血系统中体细胞突变的非恶性克隆扩增被称为克隆性造血,是在驱动基因突变后突变白细胞比例增加的过程。克隆性造血的遗传模式包括白血病驱动基因突变、常染色体镶嵌染色体交替和性染色体缺失。新近研究指出,由白血病驱动基因突变或白... 造血系统中体细胞突变的非恶性克隆扩增被称为克隆性造血,是在驱动基因突变后突变白细胞比例增加的过程。克隆性造血的遗传模式包括白血病驱动基因突变、常染色体镶嵌染色体交替和性染色体缺失。新近研究指出,由白血病驱动基因突变或白细胞Y染色体镶嵌缺失引起的克隆性造血,会影响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克隆性造血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机制,也是一类新的危险因素,与传统危险因素同等重要。现分析克隆性造血的遗传模式,对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展开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造血 心血管疾病 细胞突变 Y染色体缺失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鲍文 刘苒 +5 位作者 王飞 张静 顾岩 夏国华 高冲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3-668,共6页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对患者年龄、性别、动员方案、疾病状态、采集机器等因素进行分...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对患者年龄、性别、动员方案、疾病状态、采集机器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以上因素对干细胞动员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采集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量与采集的CD3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动员方案对CD34^+细胞采集数及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影响,而性别、年龄、确诊到动员间隔时间、既往化疗方案、骨髓受累与否等对干细胞采集数量影响并不显著。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数量与采集的CD34^+细胞数呈正相关。采集前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计数与采集成功密切相关。结论:化疗联合细胞因子的动员方案采集造血干细胞优于单用细胞因子的动员方案。通过采集前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计数确定合适的采集时机,可以提高采集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动员
原文传递
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营养障碍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励思 吴穗晶 +8 位作者 翁建宇 罗成伟 赵洁皓 黄飚 凌伟 黄欣 赖沛龙 曾祥佑 杜欣 《循证医学》 2020年第6期344-350,共7页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营养障碍性神经系统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HSCT治疗...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营养障碍性神经系统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HSCT治疗,术后诊断为营养障碍性神经系统疾病病例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以及预后,并在万方、维普、CNKI及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分别以“韦尼克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WE)”或“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SACD)”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骨髓移植”或“移植”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20年1月31日。结果48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HSCT,有5例出现以共济失调为表现的神经系统病变,占1%。其中4例伴有认知异常,结合影像学等资料临床诊断WE,与文献检索到国内外20多例病例临床症状相似,但发现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有重叠之处,予维生素B1等治疗后一周余好转。1例伴排尿困难、臀部会阴麻木,结合影像学等资料临床诊断SACD,与文献检索到日本的2例病例的临床症状及影像资料相似、且均有大剂量甲氨蝶呤的使用史,但日本这2例病例均告死亡,最终尸检验证影像结果;我们的患者在予甲酰四氢叶酸钙、腺苷蛋氨酸、氨茶碱、维生素B12等治疗后,情况逐渐好转而生存。结论营养障碍性疾病是HSCT后容易忽视的并发症,常与GVHD、TMA伴随,缺乏实验室检测手段,死亡率高,但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效果好。对于移植术后出现共济失调的患者,如合并有认知异常或脊髓病的症状,应注意诊断WE或SACD,维生素B1或叶酸、维生素B12等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韦尼克脑病 亚急脊髓联合变 共济失调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脊髓病 营养障碍疾病
下载PDF
标准分次放疗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
5
作者 闫骅 胡炯 +4 位作者 徐岚 吴文 赵维莅 唐暐 沈志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研究标准分次全身放疗(fTBI)预处理方案对自体、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8例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其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6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2例,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CY... 目的研究标准分次全身放疗(fTBI)预处理方案对自体、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8例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其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6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2例,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CY)+标准分次全身放疗(fTBI)±依托泊苷(VP-16),其中TBI总量12Gy共6次,肺部8.5Gy。结果28例患者随访1~73月(中位随访时间17月),2年复发率(RR)为(30.1±10.5)%,2年总生存率(OS)为(57.1±10.4)%,1年移植相关死亡率(TRM)(12.5±6.8)%,2年TRM(18.3±8.5)%。按疾病阶段分组,标准危险组患者1年RR为(11.2±7.5)%;预期2年和5年RR均为(23.9±10.5)%;1年TRM为(10.6±7.1)%;预期2年和5年TRM为(16.6±8.8)%;1年OS(79.4±9.2)%,预期2年和5年OS均为(63.5±11.0)%;而高危组患者均为疾病晚期和(或)复发难治患者,其中位复发时间为5月,中位生存期仅5月,1年TRM为(16.7±15.2)%。结论对于标准危险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CY+fTBI±VP-16是有效的移植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分次全身放疗
下载PDF
抗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6
作者 邵晓雁 欧阳建 +3 位作者 陈兵 杨永公 许景艳 范洵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抗CD20单克隆抗体 联合化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曾云 冯四洲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448-451,共4页
B 细胞单克隆抗体、CD34^+细胞阳性选择单用或联合应用对淋巴瘤及急性白血病等 恶性血液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体外净化作用及对移植疗效有显著改善;抗 CD20单抗 (美罗华)能明显减少移植物中肿瘤细胞的污染,提高自体移植疗效;抗 CD5... B 细胞单克隆抗体、CD34^+细胞阳性选择单用或联合应用对淋巴瘤及急性白血病等 恶性血液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体外净化作用及对移植疗效有显著改善;抗 CD20单抗 (美罗华)能明显减少移植物中肿瘤细胞的污染,提高自体移植疗效;抗 CD52单抗能在体 内外有效清除移植物或患者体内的 T 淋巴细胞,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提高异基 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抗体 恶性血液病的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体外净化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董敏 刘冯 洪珞珈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4期43-44,共2页
随着免疫表型、染色体、融合基因等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MICM诊断标准的应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治疗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化疗转化为根据危险程度不同的分层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多元化,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亦明显升高,部分血... 随着免疫表型、染色体、融合基因等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MICM诊断标准的应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治疗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化疗转化为根据危险程度不同的分层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多元化,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亦明显升高,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甚至有治愈的可能。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世界上每年开展的500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超过50%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 恶性 血液系统疾病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幸存者重返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钱颖 阮佳音 《护理与康复》 2023年第10期6-10,共5页
目的了解经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幸存者重返工作的体验与感受,旨在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幸存者再就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基于病历记录,目的抽样曾在浙江省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 目的了解经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幸存者重返工作的体验与感受,旨在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幸存者再就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基于病历记录,目的抽样曾在浙江省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13例幸存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传统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幸存者重返工作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分别为:重返职场的时机、回归职场考虑的就业类别、再次踏入职场工作付出改变、返回职场的益处。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幸存者重返职场需求与体验复杂,应从多方面对幸存者重返职场体验予以关注和支持,以提高幸存者重返职场的应对能力,改善其工作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肿瘤 重返职场 研究
下载PDF
意义不明克隆性造血的机制及其意义
10
作者 吴克复 马小彤 +1 位作者 郑国光 宋玉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测序技术的发展证实意义不明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CHIP)是老年相关的普遍现象,是体细胞突变在造血系统中的表现。最常见的突变基因DNMT3A、TET2、ASXL1和JAK2与髓系肿瘤相关,临床表现多为不明... 测序技术的发展证实意义不明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CHIP)是老年相关的普遍现象,是体细胞突变在造血系统中的表现。最常见的突变基因DNMT3A、TET2、ASXL1和JAK2与髓系肿瘤相关,临床表现多为不明原因的血细胞减少以及髓系疾病的前期状态。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CHIP还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等常见病相关,增加总体病死率。对克隆性造血机制的初步研究表明,体细胞基因突变是意义不明克隆性造血的基础,为髓系恶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意义不明克隆性造血的机制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不明克隆造血 细胞突变 髓系恶性疾病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恶性疾病概述
11
作者 吴宝玮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49-250,259,共3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身免疫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恶性疾病
下载PDF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非恶性疾病临床研究——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湘凤 卢伟 +4 位作者 井远方 黄友章 吴南海 潘虹宇 栾佐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41-247,共7页
目的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儿童非恶性疾病(NM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本中心收治的94例儿童NMD,均进行了haplo-HSCT,其中85例加第三方脐血。男72例,女22例。中位年龄5.4岁。预处理... 目的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儿童非恶性疾病(NM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本中心收治的94例儿童NMD,均进行了haplo-HSCT,其中85例加第三方脐血。男72例,女22例。中位年龄5.4岁。预处理以白消安为基础。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采用环孢霉素A、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氨蝶呤,于Old输注单倍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和第三方脐血,02d输注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总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13.5×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03×10~6/kg。结果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中位天数分别是+15d和+22d。Ⅰ~Ⅱ度和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0.4%和12.8%,8例出现慢性GVHD。CMV血症发生率54.3%;26例出现EBV血症,发生率达27.7%,4例进展为EBV相关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予CD20单克隆抗体后控制。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91例存活(90例无病存活,1例带病存活),死亡3例。5年OS和FFS分别为96.3%和87.4%。结论 Haplo-HSCT为一些NMD患儿争取治疗时机,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恶性疾病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存邦 潘耀柱 +6 位作者 葸瑞 徐淑芬 张茜 陈燕 周进茂 吴涛 白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8-1753,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后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auto-PBHSCT后给予过继免疫治疗的110例ML患者为过继免疫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后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auto-PBHSCT后给予过继免疫治疗的110例ML患者为过继免疫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auto-PBHSCT后未予以过继免疫治疗的74例ML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间的疗效。治疗组110例ML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HL)3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8例。对照组74例ML患者中HL 22例,NHL 52例。所有患者序贯化疗6个疗程后进行auto-PBHSCT。造血恢复后过继免疫治疗组每月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100万U/日×10 d为1疗程的过继免疫治疗,共6个疗程。对照组未给予过继免疫治疗。随访时间以5年为限。结果:两组中各有1例患者在移植后3月、2月时因肝功衰竭和脑出血死亡,其他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疗效比较显示,过继免疫治疗组1、3、5年的无病生存率(DFS)为97.3%、93.6%、87.3%,对照组为91.9%、73.0%、64.9%。3、5年的DFS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过继免疫治疗组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1、3、5年的DFS为100%、100%、91.7%和96.5%、91.9%、86.0%,而对照组为100%、93.3%、86.7%和89.8%、67.8%、59.3%。两组间Ⅲ/Ⅳ期患者3、5年的DFS有统计学差异(P<0.01)。HL患者疗效比较显示,两组中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100%、93.8%、84.4%和100%、72.7%、59.1%,3、5年的DFS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Ⅰ/Ⅱ期HL患者1、3、5年的DFS为100%、100%、88.9%和100%、100%、80.0%,Ⅲ/Ⅳ期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100%、91.3%、82.6%和94.1%%、64.7%、52.9%,Ⅲ/Ⅳ期HL患者3、5年的DFS有统计学差异(P<0.05)。NHL患者疗效比较显示,两组中N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96.2%、93.6%、88.5%和90.4%、73.1%、65.4%,3、5的DFS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Ⅰ/Ⅱ期N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100%、100%、93.3%和100%、90.0%、90.0%,Ⅲ/Ⅳ期NHL患者1、3、5年的DFS分别为95.2%、92.1%、87.3%和88.1%、69.0%、59.5%,Ⅲ/Ⅳ期NHL患者3、5年的DFS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疗效令人满意,尤其Ⅲ、Ⅳ期患者获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恶性淋巴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丽萍 乔振华 +10 位作者 许莲蓉 马梁明 姜波 朱秋娟 叶芳 鹿育晋 崔月娥 朱镭 张丽 马香兰 李蓉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了研究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 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allo N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相关技术 ,对 2 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 10例 ,慢性髓性白血病 14例 ,多发性骨髓瘤 2例 )中 14... 为了研究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 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allo N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相关技术 ,对 2 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 10例 ,慢性髓性白血病 14例 ,多发性骨髓瘤 2例 )中 14例采用FAC预处理 (Fludara +ATG +CY) ,12例采用MAC预处理 (马法兰 /马利兰 +ATG +CY) ,用G CSF 6 0 0 μg/d或G CSF 30 0 μg/d +GM CSF 30 0 μg/d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第 5天开始采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 2 - 3次 ;环孢菌素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GVHD ;移植后第 4周开始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首剂 1×10 7/kg ,之后依据临床反应及嵌合体形成情况 ,每 4周 1次 ,剂量逐级递增 ;以微卫星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分析、Bcr/Abl融合基因、Ph染色体、HLA位点分析、性染色体及ABO血型等为植活检测指标。结果表明 ,植入率 84 .6 2 % ,其中 18例已转为完全供体型 ;aGVHD发生率 11.5 4 % ,cGVHD发生率 2 3 0 7% ;感染、出血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反应轻。结论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小 ,但相关技术 ,如适应证的选择、预处理方案、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治疗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化疗联合G-CSF动员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志宏 李建勇 +3 位作者 吴汉新 陆化 严敏 汪承亚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63-765,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化疗联合造血生长因子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检测采集物中有核细胞...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化疗联合造血生长因子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检测采集物中有核细胞及CD34+ 细胞数量。结果  19例共采集 5 6次 ,化疗结束至采集开始平均 11 5 (6~ 19)天。获有核细胞数平均 4 0 0 (1 6 4~ 6 4 6 )×10 8/kg ;CD34+ 细胞数平均 6 78(0 0 5~ 2 3 33)× 10 6/kg。CD34+ 细胞≥ 2 5× 10 6/kg的比率为 78 9%(15 /19,95 %可信区间为 5 4 %~ 96 % ) ;CD34+ 细胞≥ 5 0× 10 6/kg的比率为 5 2 6 % (10 /19,95 %可信区间为 2 9%~ 76 % )。仅 3例 (15 79% ,95 %可信区间为 3%~ 4 0 % )CD34+ 细胞 <2 0× 10 6/kg。CD34+细胞产率与病程、动员前化疗次数、Drake化疗积分、动员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相关 ,而与年龄、疾病状态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动员效果也与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相关。结论 化疗联合rhG CSF方案应用在大多数血液系恶性肿瘤患者中可获得足够的干祖细胞。对于动员病程长、化疗次数多、Drake化疗积分高、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动员效果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 化疗 CD34^+细胞 患者 恶性血液病 联合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 疾病状态 造血生长因子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外周血TCR Vβ亚家族克隆性增殖动态变化及其与GVHD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新颜 王健民 +3 位作者 李扬秋 陈少华 章卫平 陈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95-800,共6页
本研究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Vβ亚家族克隆性增殖的动态变化,分析T细胞的克隆性演变与GVHD的关系。利用RT-PCR方法扩增70例次allo-HSCT后患者(其中17例次出现GVH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24个TCRV... 本研究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Vβ亚家族克隆性增殖的动态变化,分析T细胞的克隆性演变与GVHD的关系。利用RT-PCR方法扩增70例次allo-HSCT后患者(其中17例次出现GVH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24个TCRVβ基因的互补决定区3(CDR3),PCR产物经荧光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CDR3长度,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表明:移植患者T细胞增殖一般都经历由单克隆向多克隆演变的过程,在移植后60-90天时,逐渐由单克隆转为单克隆和多克隆表达大致各占一半。120天以后,无GVHD患者大多转为多克隆性表达;而GVHD患者受免疫抑制剂和GVHD的影响,直到1年以上仍有部分呈单克隆表达趋势。GVHD患者发生GVHD或靶器官受累最明显的时候,外周血TCRVβ亚家族的表达主要呈现单/双克隆的表现,而经过免疫抑制治疗病情好转后,部分患者出现由寡克隆表达转为多克隆增殖趋势。结论:移植后早期患者尤其是合并GVHD的患者,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和T细胞受体的倾向性利用;随着造血和免疫的恢复,TCRVβ亚家族表达重新恢复趋向正常的多克隆性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T细胞受体Vβ亚家族 T细胞克隆 基因扫描
下载PDF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在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玉杰 王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2-856,共5页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是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EB病毒感染是导致PTLD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PTLD的治疗措施有减少免疫抑制剂、局部治疗(放疗/手术切除)、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化疗、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是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EB病毒感染是导致PTLD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PTLD的治疗措施有减少免疫抑制剂、局部治疗(放疗/手术切除)、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化疗、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商品名为美罗华)等,尤其随着美罗华的应用,使得PTLD的预后较前明显改善。本文主要就美罗华在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其中包括PTLD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美罗华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疾病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慢性关节周围损伤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爱当 邓创惠 吴记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5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慢性关节周围损伤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收治疗的慢性关节周围损伤性疾病6例,收集自体造血干细胞,采用关节周围注射法,术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6例患者均采用该法治...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慢性关节周围损伤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收治疗的慢性关节周围损伤性疾病6例,收集自体造血干细胞,采用关节周围注射法,术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6例患者均采用该法治疗,治疗后2周患者局部症状有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患者主观疼痛评分或客观指标的变化趋于好转,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关节周围损伤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排斥反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周围损伤疾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 应用
下载PDF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邦和 李玉峰 钱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AST)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FBCA方案[氟达拉宾30mg/(m^2·d),用5d;马... 目的: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AST)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FBCA方案[氟达拉宾30mg/(m^2·d),用5d;马利兰4mg(kg·d),用2d;环磷酰胺0.6~0.8g/d,用2天;Ara-C2g/(m^2·d),用5d]对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预处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第30d开始予DLI,并动态观察造血恢复指标、嵌合状态、GVHD及疗效指标。结果:12例患者造血顺利恢复,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平均为13d,血小板计数(PLT)〉20×10^9/L平均为14.5d,移植后第30d时经短串重复系列(STR—PCR)检测12例植活患者中10例为完全嵌合状态(CDC),2例为混合嵌合体,第90d时又有1例患者转为CDC,发生Ⅲ~Ⅳ度急性GVHD3例(25%),Ⅱ度急性GVHD1例(8.3%),发生慢性GVHD5例(41.7%),死亡3例,2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1例死于复发,9例存活,中位随访时间为321d(75~1143d),3例持续CR,2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6.7%、58.3%及8.3%。结论:NAST联合DLI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靠,造血功能恢复迅速且持久稳定,长期无病生存率高,急性GVHD发病率、严重程度低,而白血病复发率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预处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勇 冯四洲 韩明哲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某些遗传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是一种少见但死亡率极高的HSCT后并发症。本文就近年来 HSCT后PTLD发病机制、特征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某些遗传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是一种少见但死亡率极高的HSCT后并发症。本文就近年来 HSCT后PTLD发病机制、特征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疾病 增殖 HSCT 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移植后 遗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