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1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NT-pro、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茜 杜青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NT-pro、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血清NT-pro、hs-CRP检测,判定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与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3个月,77例患...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NT-pro、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血清NT-pro、hs-CRP检测,判定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与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3个月,77例患者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7例(恶性心律失常组),占比22.1%。恶性心律失常组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等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心律失常组的血清NT-pro、hs-CRP含量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对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心律失常组的24h动态心电图SDNN与24 hQTV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对比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NT-pro、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0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高,且很多患者在发病前多伴随有24 h动态心电图异常与血清NT-pro、hs-CRP含量增高,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NT-pro、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24H动态心电图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愿 赵子明 +2 位作者 崔留义 马翔宇 沈蕾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93-296,301,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于郑州市第七人...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三病区接受PCI的4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并发组(63例)和未并发组(42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绘制校准曲线,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内部验证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结果并发组与未并发组比较,患者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吸烟史、术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0级、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级、并发糖尿病、低血钾、PCI术后无/慢复流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发病至PCI时间≥6 h占比大于未并发组(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性别和病程、并发高血压、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比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发病至PCI时间≥6 h、术前TIMI血流分级0级、冠脉多支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级、并发糖尿病、hs-CRP、低血钾、PCI术后无/慢复流均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指标,构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95%CI:0.755~0.829,P<0.05),灵敏度为73.02%,特异度为86.05%;Bootstrap自抽样法内部检验的一致性指数为0.796,该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贴合较好。结论年龄、吸烟史、发病至PCI时间≥6 h、术前TIMI血流分级0级、冠脉多支病变、Killip分级Ⅲ~Ⅳ级、并发糖尿病、hs-CRP、低血钾、PCI术后无/慢复流均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指导临床筛选高风险患者以预防患者术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恶性心律失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3 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电图参数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永慧 王小玲 +2 位作者 原文龙 王蕾 屈艳玲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心电图参数变化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心电图参数变化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实施PCI治疗的193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72h内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38例、对照组155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12h内的25-(OH)-D3、hs-CRP、血清电解质、血常规指标、血脂指标、心肌酶学指标,并对患者PCI术后实施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校正Tp-e间期(Corrected Tp-e interval,Tp-ec)、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心律失常组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组患者的血清hs-CRP、Tp-ec测定值、Qtd测定值、碎裂QRS波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组患者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YO)、K+、Mg 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cTnI、CK-MB、K+、hs-CRP、Tp-ec、Qtd增高,碎裂QRS波阳性会显著增大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P<0.05);血清25-(OH)-D3水平增高会降低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P<0.05)。结论:STEMI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hs-CRP增高、PCI术后Tp-ec、Qtd增高、出现碎裂QRS波会增大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超敏C反应蛋白 动态心电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反复冠状动脉弥漫性痉挛合并呼吸暂停综合征致急性心肌梗死及恶性心律失常1例
4
作者 蔡细旋 陈伟国 +2 位作者 常盼 王西辉 王建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876-877,879,共3页
冠状动脉血管痉挛(CAS)是一种可逆性弥漫性或局灶性的心外膜冠状动脉(冠脉)血管收缩,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恶性心律失常及包括心肌梗死或心源性休克在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任何冠脉疾病表现[1]。本文以反复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睡眠... 冠状动脉血管痉挛(CAS)是一种可逆性弥漫性或局灶性的心外膜冠状动脉(冠脉)血管收缩,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恶性心律失常及包括心肌梗死或心源性休克在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任何冠脉疾病表现[1]。本文以反复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致急性心肌梗死及恶性心律失常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冠脉痉挛的诊治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痉挛 心源性休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暂停综合征 冠脉疾病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出现多种恶性心律失常及0型Brugada波1例
5
作者 陶也 汪文娟 +1 位作者 刘春花 张敏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治疗期间多次发生晕厥、心搏骤停并被动态心电图全程记录,动态心电图中记录到极快速性房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多种恶性心律失常,并在短暂的0型Brugada波后出现长时间的心室停搏等心电图改变。0型Brugada波... 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治疗期间多次发生晕厥、心搏骤停并被动态心电图全程记录,动态心电图中记录到极快速性房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多种恶性心律失常,并在短暂的0型Brugada波后出现长时间的心室停搏等心电图改变。0型Brugada波的出现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具有重要的猝死预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恶性心律失常 0型Brugada波 猝死 预警心电图
下载PDF
早期心电图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及不良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侯莹 朱晓晴 +2 位作者 王秀玲 潘青 张立君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电图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及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和未... 目的探讨早期心电图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及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早期心电图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MI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基于早期心电图指标对AMI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效能;随访观察30 d,根据患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评估早期心电图指标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00例AMI患者中,41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归为发生组,其余59例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者归为未发生组;两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29、2.038、2.025,P<0.05);两组Tp-Te间期、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经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QT离散度水平及碎裂QRS波(fQRS)、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比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2.047、3.538、5.101、2.006、5.017、8.212,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p-Tec、QTc、fQRS波、RBBB为AMI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1.034(1.001~1.069)、1.085(1.040~1.132)、6.380(1.152~35.334)、5.376(1.013~32.474),P<0.05];ROC曲线显示,Tp-Tec、QTc、fQRS波、RBBB对AMI恶性心律失常联合预测AUC 0.846(95%CI=0.760~0.910,P<0.05);随访观察30 d,28例患者出现死亡为死亡组,其余72例为存活组,ROC曲线显示,Tp-Tec、QTc、fQRS波、RBBB对AMI预后联合预测AUC 0.892(95%CI=0.814~0.945,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予以心电图监测,并关注Tp-Tec、QTc、fQRS波、RBBB心电图特征有利于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对预后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恶性心律失常 碎裂QRS波
下载PDF
ACS患者的碎裂QRS波特征分析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梁美琴 邓月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1922-192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碎裂QRS波(fQRS)特征及fQRS对恶性心律失常(MA)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21年4月-2022年7月接收的ACS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静息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参考Das等制定的关于fQRS诊断标准,将ACS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碎裂QRS波(fQRS)特征及fQRS对恶性心律失常(MA)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21年4月-2022年7月接收的ACS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静息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参考Das等制定的关于fQRS诊断标准,将ACS患者分为fQRS组及无fQRS(Non-fQRS)组;并根据24h动态心电图等心电监测记录两组患者MA发生情况。结果:150例ACS患者中检出fQRS 48例,检出率32.00%;fQRS出现区域以左心室下壁18例(37.50%)、左心室侧壁7例(14.58%)、左心室前壁10例(20.83%)为主。150例ACS患者共检测出MA 54例,占36.00%。fQRS组在Ⅱ~Ⅲ级、Ⅳ~Ⅴ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总MA检出率高于Non-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预测ACS患者MA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1.85%、79.17%,AUC及95%置信区间为0.624(0.529~0.719),P=0.012。结论:本组ACS患者fQRS检出区域以左心室下壁、前壁及侧壁为主,伴fQRS的ACS患者Ⅱ~Ⅲ级、Ⅳ~Ⅴ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总恶性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不伴fQRS的ACS患者,fQRS对预测ACS患者恶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碎裂QRS波 恶性心律失常 预测价值
下载PDF
24h动态心电图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波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5期69-70,共2页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MA)与的24h动态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73例AM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MA,分为并发MA组与未并发MA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指标...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MA)与的24h动态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73例AM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MA,分为并发MA组与未并发MA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指标[R-R间期标准差(SDNN)、邻近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 MSSD)、白天QT间期变异性(day-QTV)、夜晚QT间期变异性(night-QTV)],并分析24h动态心电图与AMI并发MA的关系。结果 73例AMI患者中,25例并发MA,占比34.25%;48例未并发MA,占比65.7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NN、rMSSD、day-QTV、night-QTV水平降低是AMI患者并发的MA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24h动态心电图SDNN、rMSSD、day-QTV、night-QTV联合预测AMI并发MA的AU为0.993,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中SDNN、r MSSD、day-QTV、night-QTV等下降是AMI并发MA的危险因素,且对AMI患者是否并发MA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需予以重视,及时实施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24H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转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许秀萍 王效影 徐威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993-995,共3页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转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京东医疗区收治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转...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转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京东医疗区收治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方式,实验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转运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及接收科室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3.3%(P<0.05),患者和接收科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转运中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转运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心律失常 转运 临床疗效 失效模式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探讨
10
作者 王翠霞 李升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8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商品名: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肥厚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21例。单药组仅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联合组采用...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商品名: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肥厚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21例。单药组仅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联合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单药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次数(2257.11±498.13)次/24 h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1.29±0.56)阵/24 h均少于单药组的(2879.84±447.37)次/24 h、(4.49±1.69)阵/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肥厚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 肥厚性心肌病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电图QRS-T夹角联合hs-CRP对冠心病治疗后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研究
11
作者 王颖婕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5期193-196,201,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探究对冠心病治疗后恶性心律失常中应用心电图QRS-T夹角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心病PCI手术治疗... 目的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探究对冠心病治疗后恶性心律失常中应用心电图QRS-T夹角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心病PCI手术治疗,将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设为观察组(40例),术后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8例)。两组均实施心电图QRS-T夹角联合hs-CRP检测,探讨其预测价值,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冠心病治疗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心电图QRS-T夹角与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心功能分级、肌钙蛋白Ⅰ(cTnⅠ)、心电图QRS-T夹角以及hs-CRP水平是影响冠心病治疗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因素。结论心电图QRS-T夹角联合hs-CRP的检测方式,对于冠心病治疗后恶性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能够适当作为临床检测指标,临床要对患者的心功能分级、cTnⅠ、心电图QRS-T夹角以及hs-CRP水平等引起重视,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基础,以促进患者疾病治疗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QRS-T夹角 HS-CRP 冠心病 恶性心律失常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效果研究
12
作者 龚小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08-0111,共4页
分析急救护理措施在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常规护理干预下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30例患者,以及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急救护理干预下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30... 分析急救护理措施在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常规护理干预下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30例患者,以及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急救护理干预下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3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实施对比探究。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救前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急救治疗护理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提升,但可见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抢救治疗期间,急救护理措施的运用可增强抢救治疗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 恶性心律失常 急救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多元化护理干预的分析
13
作者 顾梦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0138-0140,共3页
分析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相关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7月100例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并设置成以多元化护理干预为主的观察组和以常规护理为主的对照组。比较2... 分析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相关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7月100例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并设置成以多元化护理干预为主的观察组和以常规护理为主的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在QRS波时限、LVEF、LVEDD、左心室不同步指数心功能指标中,护理前,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环境、生理、社会、心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前,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护理干预 扩张性心肌病 恶性心律失常 临床护理
下载PDF
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分析
14
作者 崔桂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14-0116,共3页
在临床中对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观察其急救时效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这个时间区间中选取病例数,共计78例患者(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同时将所选取的总例数划分组别,主要由对照组... 在临床中对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观察其急救时效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这个时间区间中选取病例数,共计78例患者(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同时将所选取的总例数划分组别,主要由对照组和试验组组成,每组组内各自分配39例,对照组中的所有患者同意采用本次研究给予的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中的所有患者同意采用本次研究给予的急救护理干预。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比较:其一,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成功率;其二,无胸痛的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其三,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以上三项数据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统计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急救护理的相关措施,做到及时抢救,及时干预,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施救,其成功率高,效果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心梗 恶性心律失常 急救护理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盐酸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武晓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038-0040,共3页
探讨联合用药对心肌梗死(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2例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比组(传统方案),实验组(联合用药),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 探讨联合用药对心肌梗死(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2例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比组(传统方案),实验组(联合用药),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常规治疗难以控制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对其开展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更高,安全性也得到有效保障,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效果
16
作者 郭新宇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试...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急救护理。比较两组胸痛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和急救效果。结果:护理7、14、21 d后,试验组胸痛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胸痛消失时间,提升急救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急救护理
下载PDF
fQRS、Tp-ec、QTd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牧蔚 王地 +2 位作者 高传玉 张优 肖文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碎裂QRS波(fQRS)、校正Tp-e间期(Tp-ec)、QT离散度(QTd)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发生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急性STEMI患者96例,12 h内成功施行...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碎裂QRS波(fQRS)、校正Tp-e间期(Tp-ec)、QT离散度(QTd)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发生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急性STEMI患者96例,12 h内成功施行PCI,随访1个月,发生MAE 24例,未发生MAE(NMAE)72例,分析其心电图指标和血生化指标。以60例正常人的心电图为对照。结果:MAE组fQRS阳性、Tp-ec≥100 ms、QTd≥70 ms的比例高于NMAE组(χ2=6.192,5.714和6.128,P<0.05)。急性STEMI患者PCI术前Tp-ec和QTd较对照延长( t=23.947,17.652,P<0.05),术后两者逐渐恢复,但仍高于对照(P<0.05)。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MAE组Tp-ec、QTd均高于NMAE组(F组间=32.675,33.476,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QRS阳性(OR=2.805,95%CI=1.008~7.805)、Tp-ec≥100 ms(OR=3.414,95%CI=1.081~10.776)、QTd≥70 ms(OR=2.979,95%CI=1.058~8.386)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A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fQRS、Tp-ec、QTd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AE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fQRS Tp—ec QTD 恶性心律失常事件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会利 方业民 +3 位作者 马永利 冯军 王克强 葛均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5-476,共2页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早、室速、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6例,均为前壁(广泛前壁)AMI患者,在常规治疗(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早、室速、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6例,均为前壁(广泛前壁)AMI患者,在常规治疗(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或倍他乐克3.125~12.500 mg,每日2或3次(Bid或Tid),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到25~50 mg,Bid或Tid.2例经多次电击复律及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未能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先稀释后静脉注射5~10mg,继以1~2mg/min静脉滴注,约30min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维持2d后改口服阿替洛尔12.5~50.0mg,Bid或Tid.结果6例中抢救成功5例,死亡1例,存活率83.33%.除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开始阶段2例表现一过性低血压,1例因心功能不全猝死外,未见心功能恶化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早期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救治 并发症
下载PDF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识别与处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松云 鲁志兵 +5 位作者 余锂镭 黄兵 廖凯 萨仁高娃 阳康 江洪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常可在短期内导致严重后果,应早期识别、早期处理。目前关于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尚无完全统一的急诊处理规范,Trappe新提出的"5A"及"BCD"治疗策略覆盖了缓慢型及快速型恶性心律... 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常可在短期内导致严重后果,应早期识别、早期处理。目前关于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尚无完全统一的急诊处理规范,Trappe新提出的"5A"及"BCD"治疗策略覆盖了缓慢型及快速型恶性心律失常,是恶性心律失常急诊治疗的新概念、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心律失常 识别 处理 5A BCD
下载PDF
护理干预用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20
作者 周利 张婷 刘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1-3,10,共4页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用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并加强相关护理操作及其...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用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并加强相关护理操作及其管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情况、生存质量以及相关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抢救初步成功率、抢救完全成功率以及生存质量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窦性心律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相关护理操作及其管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呼吸、心律等恢复正常,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