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5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PD1/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钧 王轶楠 +1 位作者 肖建波 李海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8-892,共5页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恶性淋巴瘤放疗抵抗细胞株将其分为恶性淋巴瘤(A)组、多柔比星(B)组、EZH2抑制剂(C)...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恶性淋巴瘤放疗抵抗细胞株将其分为恶性淋巴瘤(A)组、多柔比星(B)组、EZH2抑制剂(C)组、EZH2抑制剂联合PD1/PD-L1抑制剂(D)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h细胞分化相关因子,Western印迹检测PD1/PD-L1蛋白表达,Hoechst33258染色法、噻唑蓝(MTT)法及小室法检测恶性淋巴瘤细胞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细胞凋亡率、干扰素(INF)-γ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增殖率、侵袭数量、白细胞介素(IL)-4水平、PD1、PD-L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C组比B组变化更明显,D组比C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EZH2抑制剂可显著抑制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有效调控Th细胞分化,并抑制PD1/PD-L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 恶性淋巴瘤细胞 放疗抵抗 TH细胞分化 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辨治恶性淋巴瘤之思路
2
作者 韦慧 季建敏 +1 位作者 张冰 李峻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恶性淋巴瘤可认为是有形之体,其发生的重要病机可责之“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因“阳化气”功能不及,气血津液无以温化,导致“阴成形”功能太过,饮聚生痰,痰阻血瘀,痰饮瘀浊毒邪敛聚,痰... 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恶性淋巴瘤可认为是有形之体,其发生的重要病机可责之“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因“阳化气”功能不及,气血津液无以温化,导致“阴成形”功能太过,饮聚生痰,痰阻血瘀,痰饮瘀浊毒邪敛聚,痰核始生。据此,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大法可归纳为温阳化气、化痰活血、抗癌解毒等,验之临床,取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温阳化气 化痰活血 抗癌解毒
下载PDF
倪海雯基于“癌毒-态靶”理论探讨恶性淋巴瘤临证思维模式
3
作者 孙剑声 倪海雯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精准分层、靶向治疗是淋巴瘤新药时代主要治疗模式;耐药复发、并发症、不良反应管理是真实世界的主要挑战;减毒增效是中西整合的优势和目标。癌毒病机学说是周仲瑛国医大师...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精准分层、靶向治疗是淋巴瘤新药时代主要治疗模式;耐药复发、并发症、不良反应管理是真实世界的主要挑战;减毒增效是中西整合的优势和目标。癌毒病机学说是周仲瑛国医大师倡导的肿瘤辨治体系;“态靶理论”是仝小林院士提出的现代中医辨治新模式,即“以病为参,以态为基,以症为靶,以因为先,以果为据”。通过中医辨证“宏观调态”,借助现代医学“微观打靶”,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中西整合。导师倪海雯教授以癌毒病机理论指导淋巴瘤临床实践,结合态靶理论的核心理念,创新提出“癌毒-态靶”结合的淋巴瘤中西整合临床辨治新模式,紧扣“正虚癌毒”的核心病机,以“消癌解毒方”作为核心靶方,扶正抗癌,贯穿全程;癌毒易损正,把握正邪交争,邪正消长的规律,区分不同阶段;癌毒多夹杂,多因复合,辨析“痰、热、瘀、虚”之夹杂,谨守病机,分别投以化痰、清热、化瘀、益气、养阴以调偏态;针对淋巴瘤常见症状施以对症靶药,结合分子机制进展,针对关键靶点投以相应“标靶”药以精准打靶。构建新药时代“癌毒-态靶”辨治模式,“态靶同调,病证结合”,优化中西整合淋巴瘤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靶理论 癌毒病机 恶性淋巴瘤 临证思维模式
下载PDF
一例犬脾脏恶性淋巴瘤的诊治
4
作者 陈永健 郝丹丹 +1 位作者 李英 韩庆月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1只雌性泰迪犬,10岁,体重5.1 Kg,就诊前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腹部肿大等异常。为了明确病因,采用临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剖腹探查术进行诊断,并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结果表明:该患犬存在较高的... 1只雌性泰迪犬,10岁,体重5.1 Kg,就诊前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腹部肿大等异常。为了明确病因,采用临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剖腹探查术进行诊断,并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结果表明:该患犬存在较高的炎症并伴随贫血,根据X光、超声及细胞学穿刺怀疑为脾脏肿瘤,为探明具体病因及肿瘤性质,与畜主沟通后进行剖腹探查,发现患犬脾脏上有一较大肿物,占全脾约2/3。为避免该肿物对其它部位器官压迫产生二次伤害,随后对患犬进行全脾摘除术,稳定了患犬体征。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脾脏恶性B细胞淋巴瘤。根据确诊结果术后对该犬进行CHOP方案化疗,术后6个月患犬状况较为稳定,恢复良好。因此,肿瘤类疾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应用影像学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在术后积极地进行抗肿瘤治疗对延长患犬生存时间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诊断 脾脏摘除术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应秀华 吴捷 +1 位作者 褚红 韩世钰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35-839,共5页
目的 调查恶性淋巴瘤(ML)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对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于该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142例ML患... 目的 调查恶性淋巴瘤(ML)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对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于该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142例ML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ML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为(54.81±10.93)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ML患者疾病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疾病分期、家庭关系、自我效能感、恐惧疾病进展程度(P<0.05)。结论 ML患者疾病感知度处于较高水平,影响疾病感知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可重点关注疾病分期较高、家庭关系较差的患者,通过改善其正性认知能力,提高个人自我效能感,以此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疾病感知 影响因素 调查
下载PDF
化毒祛邪汤对恶性淋巴瘤CHOP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范金兰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923-927,共5页
目的 探讨化毒祛邪汤对恶性淋巴瘤CHOP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纳入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CHOP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化毒祛邪汤,2组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对比... 目的 探讨化毒祛邪汤对恶性淋巴瘤CHOP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纳入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CHOP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化毒祛邪汤,2组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对比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各项血常规指标水平均降低,对照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降低,2组血清TNF-α、PDGF-BB水平均降低,2组SF-36问卷评分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毒祛邪汤用于恶性淋巴瘤CHOP化疗患者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核 恶性淋巴瘤 化毒祛邪汤 化疗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估分析
7
作者 李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39-0142,共4页
研讨个性化护理服务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应用意义。方法 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本研究以60位患有恶性淋巴瘤的个体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抽签,对照组(样本量为30)常规护理。实验组(样本量为30)个性化护理。对比(1)生活质量;(2)抑郁(SAS... 研讨个性化护理服务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应用意义。方法 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本研究以60位患有恶性淋巴瘤的个体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抽签,对照组(样本量为30)常规护理。实验组(样本量为30)个性化护理。对比(1)生活质量;(2)抑郁(SAS)、焦虑情绪(SDS)评分;(3)自我管理能力评分;(4)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对比对照组,在各项研究指标方面,改善具有显著性,P值小于0.05。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护理当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价值较为理想。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可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法,因此,可进一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结局,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个性化护理 效果评估
原文传递
个体化饮食护理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黄玲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59-0162,共4页
研究针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的影响。方法 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间接收的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均分成两组,常规组(30例)进行基本护理,研究组(30例)加强个体化饮食护理,研究从心... 研究针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的影响。方法 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间接收的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均分成两组,常规组(30例)进行基本护理,研究组(30例)加强个体化饮食护理,研究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营养指标几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个体化饮食护理后,在心理状态指标方面的评分较常规组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在生活质量指标和身体营养指标方面的评分均较常规组高,并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护理中加强个体化饮食护理,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态,调整心态,保证高质量生活,整体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饮食护理 恶性淋巴瘤化疗 影响
下载PDF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士东 杜伟生 +1 位作者 崔永旺 陈怀仁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S1期60-,59,共2页
关键词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腹部恶性淋巴瘤 诊断与治疗 恶性淋巴瘤 内窥镜检查 大肠恶性淋巴瘤 临床分析 胃肠道癌肿 回盲部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评估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浸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军 王瑞仓 +1 位作者 李燕 杨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2-77,共6页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浸润(BMI)的危险因素,评估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H)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对BM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根据是否发...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浸润(BMI)的危险因素,评估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H)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对BM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BMI分为BMI组(22例)、非BMI组(7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患者发生BMI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LT、LDH及sIL-2R水平对恶性淋巴瘤患者BMI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升高[^OR=0.980(95%CI:0.964,0.996)]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保护因素(P <0.05),高龄[^OR=1.155(95%CI:1.046,1.276)]、临床分期(Ⅲ、Ⅳ期)[^OR=5.829(95%CI:1.939,17.522)]、LDH升高[^OR=1.022(95%CI:1.009,1.035)]、sIL-2R升高[^OR=1.001(95%CI:1.000,1.002)]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危险因素(P <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当PLT≤186.565×109/L时,预测恶性淋巴瘤患者B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3,敏感性为77.3%(95%CI:0.579,0.843),特异性为64.5%(95%CI:0.536,0.809);当LDH≥263.875 u/L时,AUC为0.754,敏感性为68.2%(95%CI:0.535,0.809),特异性为80.3%(95%CI:0.646,0.890);当sIL-2R≥2554.500 u/mL时,AUC为0.670,敏感性为63.6%(95%CI:0.473,0.757),特异性为63.2%(95%CI:0.494,0.774);3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24,敏感性为81.8%(95%CI:0.692,0.920),特异性为81.6%(95%CI:0.669,0.906)。结论 PLT降低、LDH和sIL-2R升高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将其用于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辅助预测手段,且3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骨髓浸润 血小板计数 乳酸脱氢酶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Roy适应模式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王艳红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298-298,300,共2页
目的研究恶性淋巴瘤患者行罗伊(Roy)适应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7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罗伊组(Roy适应模式护理)各36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较疲乏程度无意义,P&g... 目的研究恶性淋巴瘤患者行罗伊(Roy)适应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7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罗伊组(Roy适应模式护理)各36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较疲乏程度无意义,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罗伊组PFS-R评分更低;PTGI评分更高;罗伊组满意率(97.22%)高于参照组(83.33%),P<0.05。结论:Roy适应模式护理可减轻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护理 恶性淋巴瘤 疲乏程度 创伤后成长 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辨治恶性淋巴瘤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惠逸帆 倪海雯 程海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癌毒病机理论是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基础上的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体系。癌毒病机理论认为,恶性淋巴瘤病位在脏腑、经络、皮肤等,主要涉及肝肾二脏,病性属本虚标实,核心病机为“痰毒蕴结、肝肾亏虚”,主要病理因素是虚、... 癌毒病机理论是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基础上的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体系。癌毒病机理论认为,恶性淋巴瘤病位在脏腑、经络、皮肤等,主要涉及肝肾二脏,病性属本虚标实,核心病机为“痰毒蕴结、肝肾亏虚”,主要病理因素是虚、痰、毒;临证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常用治法包括化痰解毒、补益肝肾等。治疗重视分期论治,早期以祛邪抗癌为主,中期以扶正抗癌相结合,晚期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抗癌。本文基于癌毒病机理论,提出恶性淋巴瘤核心病机“痰毒蕴结、肝肾亏虚”,结合临床验案,探讨其病机演变及相应的治法用药,为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病机理论 恶性淋巴瘤 辨治
下载PDF
基于内在动机理论的情感照护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和心理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丽娜 刘淑芳 陈瑜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 探索基于内在动机理论的情感照护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 探索基于内在动机理论的情感照护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采用基于内在动机理论的情感照护,护理后4周比较2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Piper疲乏(PFS-R)、创伤后成长(PTGI)评分。结果 护理后4周观察组的精神变化(9.62±1.32)分、新的可能性(25.58±2.34)分、人际关系(31.74±2.78)分、欣赏生活(14.38±1.54)分、个人力量(20.43±1.78)分、PTGI总分(99.56±5.98)分、力量(22.49±2.58)分、坚韧(35.46±3.78)分、乐观(12.39±2.46)分、CD-RISC总分(70.33±7.3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情绪(2.17±0.22)分、感觉(2.39±0.71)分、行为(2.08±0.17)分、认知(2.19±0.11)分以及PFS-R评分(8.61±0.7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恶性淋巴结瘤患者开展基于内在动机理论的情感照护,能够提高其心理弹性,减轻化疗期间疲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动机理论 情感照护 恶性淋巴瘤 化疗 疲乏 心理弹性
下载PDF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蕾 吕翔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结外淋巴 恶性淋巴瘤 发病部位 淋巴 临床转归 免疫表型 淋巴
下载PDF
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及临床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屹峰 沈健 +1 位作者 黄小燕 郑建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68-169,F0003,共3页
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误诊率较高。回顾分析本院近几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5例鼻腔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探讨临床与CT特征,以期提高对鼻腔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报告如下。
关键词 鼻腔恶性淋巴瘤 原发恶性淋巴瘤 临床诊断 CT特征 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临床资料 病理确诊 诊断水平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病人尊严感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宝惠 胡成文 +2 位作者 孙丽 李凤侠 顾道琴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0期1817-1823,共7页
目的:调查恶性淋巴瘤病人尊严感现状,并分析该现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2例恶性淋巴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病人尊严感量表、心理痛苦量表、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以及功能状态评分进行调... 目的:调查恶性淋巴瘤病人尊严感现状,并分析该现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2例恶性淋巴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病人尊严感量表、心理痛苦量表、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以及功能状态评分进行调查。结果:恶性淋巴瘤病人的尊严得分为(41.23±12.32)分,病人尊严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来源、心理痛苦、长期居住地、生理状况、家庭及朋友支持照顾程度、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尊严感受损程度的危险因素为心理痛苦(OR值>1),尊严受损程度的保护因素为情感状况、家庭及朋友支持照顾程度、功能状态评分、生理状况、长期居住地以及经济来源(OR值<1)。结论:恶性淋巴瘤病人尊严感轻中度受损,医务人员可通过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改善恶性淋巴瘤病人的尊严感受,增强病人的自我尊重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尊严感 影响因素 生命意义感 护理
下载PDF
经方“和法”治疗恶性淋巴瘤
17
作者 白洁 孙剑声 +4 位作者 刘宁 孔祥图 于慧 陈晓丽 倪海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8期81-84,共4页
张仲景被誉为“医方之祖”,其所著《伤寒杂病论》载方200余首,因其效如桴鼓,后世尊称为“经方”。“经方”的组方原理蕴含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其中“和法”可谓治疗之基本大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和法”... 张仲景被誉为“医方之祖”,其所著《伤寒杂病论》载方200余首,因其效如桴鼓,后世尊称为“经方”。“经方”的组方原理蕴含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其中“和法”可谓治疗之基本大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和法”经方的相关条文进行梳理及查阅文献,探源和法经方对治疗恶性淋巴瘤的重要的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意义,并结合倪海雯主任运用和法的心得体会及医案,以期为恶性淋巴瘤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张仲景 和法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王俊阁教授辨证论治恶性淋巴瘤1例
18
作者 孟卓 闫新宇 王俊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82-185,共4页
恶性淋巴瘤是发源于淋巴组织免疫细胞的恶性增殖性肿瘤,西医治疗多以化疗为主,在临床中易失治误治,属难治性疾病,且存在伴随症状多,易反复发作等问题。本案患者确诊恶性淋巴瘤1年余,王俊阁教授认为该患者经化疗后致胃气动力不足,胃津亏... 恶性淋巴瘤是发源于淋巴组织免疫细胞的恶性增殖性肿瘤,西医治疗多以化疗为主,在临床中易失治误治,属难治性疾病,且存在伴随症状多,易反复发作等问题。本案患者确诊恶性淋巴瘤1年余,王俊阁教授认为该患者经化疗后致胃气动力不足,胃津亏虚不能濡养,导致血结成实,故治疗以“除水结”为主线,经五诊治疗后收效明显。本案通过回顾王俊阁教授应用仲景学术体系对于恶性淋巴瘤的辨证论治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俊阁 恶性淋巴瘤 辨证论治 经验
下载PDF
韦氏环、鼻腔恶性淋巴瘤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佳全 杨权烈 +3 位作者 李亮 郭维新 邹浩元 黄国栋 《陕西肿瘤医学》 2001年第1期30-30,共1页
目的 探讨韦氏环、鼻腔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近期疗效及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韦氏环、鼻腔恶性淋巴瘤 2 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口咽部淋巴环临床表现为咽、喉疼痛 ,吞咽不适 ,鼻腔、鼻咽部表现为鼻塞、吸涕带血或呼吸困难 ,临床... 目的 探讨韦氏环、鼻腔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近期疗效及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韦氏环、鼻腔恶性淋巴瘤 2 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口咽部淋巴环临床表现为咽、喉疼痛 ,吞咽不适 ,鼻腔、鼻咽部表现为鼻塞、吸涕带血或呼吸困难 ,临床易误诊。CR14例。PR7例 ,有效率 91 3% (2 1/ 2 3)。结论 韦氏环、鼻腔恶性淋巴瘤占恶性淋巴瘤的 9 19% ,占结外型恶性淋巴瘤的 36 2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易误诊 ,病理是确诊的唯一方法。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结外型淋巴 结外侵犯 韦氏环恶性淋巴瘤 鼻腔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子宫颈TCT联合细胞蜡块免疫标记诊断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晋星 赵莎 +3 位作者 吴妍 邹子归 席雷 戎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恶性淋巴瘤在子宫颈TCT及细胞蜡块中的细胞病理学表现、免疫细胞化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利用巴氏染色制作3例子宫颈TCT涂片并初步阅片,将剩余液基细胞学标本制成细胞蜡块,并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识别肿瘤的性质。结果子... 目的探讨子宫颈恶性淋巴瘤在子宫颈TCT及细胞蜡块中的细胞病理学表现、免疫细胞化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利用巴氏染色制作3例子宫颈TCT涂片并初步阅片,将剩余液基细胞学标本制成细胞蜡块,并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识别肿瘤的性质。结果子宫颈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影像学通常表现为子宫颈占位。细胞学镜下表现为较单一的异常增生的淋巴细胞,离散分布或松散聚集成团,核深染,核质比高,核膜厚,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可见核分裂象和核仁。免疫细胞化学CD20、CD45阳性。治疗为化疗或手术联合化疗,随访3例患者均存活,平均生存期为20.5个月。结论子宫颈TCT筛查联合细胞蜡块及免疫标记,可以早期快速准确识别淋巴瘤,使患者避免过度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 恶性淋巴瘤 TCT 细胞蜡块 免疫细胞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