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8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消肿散瘀方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沈学香 孙林红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90-292,共3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甚至是很多肿瘤患者就诊的首发疾病,其临床发生率为4%~20%[1],由于其高死亡率,故也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其本身血液...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甚至是很多肿瘤患者就诊的首发疾病,其临床发生率为4%~20%[1],由于其高死亡率,故也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其本身血液的高凝状态、手术创伤、肿瘤瘤体压迫和活动量减少致血流缓慢及化疗药物运用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VT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有研究证实,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为非恶性肿瘤患者的7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恶性肿瘤患者 血管内皮损伤 肿瘤患者 依诺肝素钠 高凝状态 常见并发症 活动量
下载PDF
全程优质护理联合安宁疗护在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少霞 温丁女 +1 位作者 黄江丽 黎群娣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联合安宁疗护对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之间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 目的:研究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联合安宁疗护对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之间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联合安宁疗护,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UPPH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23/3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全程优质护理联合安宁疗护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与生活质量更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更高,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优质护理 安宁疗护 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 自我管理效能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相位角与肌肉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琳 宋世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6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相位角与肌肉数量及肌肉力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病例组,同期纳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非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对...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相位角与肌肉数量及肌肉力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病例组,同期纳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非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对两组受检者进行人体成分检测。同时测量两组受检者的握力并进行5次坐立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及6m正常步速试验。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本研究病例组与对照组最终各纳入受检者8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相位角明显低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比例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恶性肿瘤患者的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总质量与各部分骨骼肌质量以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均低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恶性肿瘤患者的握力、步速及6分钟步行试验所行走的距离均低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而5次坐立试验所用时间长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恶性肿瘤患者相位角与去脂体重(r=0.948,P<0.05)、肌肉量(r=0.888,P<0.05)、骨骼肌总量(r=0.984,P<0.05)与各部分骨骼肌质量以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r=0.685,P<0.05)均呈正相关;恶性肿瘤患者的相位角与握力(r=0.438,P<0.05)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与低相位角(OR=0.247,95%CI=0.088~0.692,P<0.05)和增龄(OR=1.154,95%CI=1.045~1.275,P<0.05)有关。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相位角低于非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的低相位角与肌肉数量的减少及肌肉力量的降低有关,同时相位角可作为评价恶性肿瘤患者肌肉质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相位角 肌肉质量 骨骼肌质量指数 握力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医疗风险感知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奇遇 张敬东 吴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9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医疗风险感知与治疗决策现状及相关影响。方法抽取辽宁省两家三级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5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疗风险感知问卷、参与治疗决策问卷为调查工具,使用SPSS26.0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分...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医疗风险感知与治疗决策现状及相关影响。方法抽取辽宁省两家三级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5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疗风险感知问卷、参与治疗决策问卷为调查工具,使用SPSS26.0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应用Kappa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数据统计方法。结果350名研究对象中参与治疗决策实际程度均分(1.75±0.50)分,参与治疗决策态度均分(1.56±0.52)分,参与治疗决策实际程度与参与治疗决策态度一致性较差(Kappa=0.134,P<0.001)。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医疗风险感知总分(57.13±16.2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过手术治疗经历(β=-1.744,P<0.05)、医疗风险感知中的经济风险(β=0.478,P<0.05)、时间风险(β=0.478,P<0.05)是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实际程度的影响因素;医疗风险感知中的经济风险(β=0.043,P<0.05)、时间风险(β=0.646,P<0.05)及心理风险(β=-0.329,P<0.05)是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群体的医疗风险感知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需充分发挥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共同提高该群体在参与治疗决策时的实际程度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手术治疗 医疗风险感知 参与治疗决策
下载PDF
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控制及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
5
作者 黄青青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58-361,共4页
目的:分析癌痛护理方式在恶性肿瘤疼痛控制与睡眠障碍纠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陆军73集团军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分析癌痛护理方式在恶性肿瘤疼痛控制与睡眠障碍纠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陆军73集团军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癌痛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满意度、依从性、疼痛感评分、睡眠质量、负性心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用药、健康饮食与规律作息例数多于对照组,依从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使用癌痛专项护理方式产生的价值较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并降低患者疼痛感,纠正睡眠障碍,缓解焦虑、抑郁负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疼痛控制 睡眠障碍 癌痛护理 效果
下载PDF
某三级甲等医院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6
作者 曹丙艳 《中国医院统计》 2023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前5种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手术级别是影响恶性...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前5种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手术级别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直接效应0.50,间接效应0.21);住院天数对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位居第2位(直接效应0.58);其后依次为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直接效应0.27,间接效应0.30)、食管恶性肿瘤(直接效应0.17,间接效应0.32)、胃恶性肿瘤(直接效应0.21,间接效应0.22)、乳房恶性肿瘤(直接效应0.15,间接效应0.28)、是否护理级别一级或特级(直接效应0.04,间接效应0.15)、是否转科(间接效应0.15)、是否危重(直接效应0.08)、年龄(直接效应-0.08)、药占比(直接效应-0.03,间接效应0.10)、是否医保(直接效应0.03)。结论影响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手术级别和住院天数,应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等措施,减少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DVT与预防分析
7
作者 梁媛哲 白晓蔚 +2 位作者 国晓 王子辉 井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64-0066,共3页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DVT预防的效果。方法 主要选择本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出分析,使用分组方式将其划分成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40例。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DVT预防的效果。方法 主要选择本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出分析,使用分组方式将其划分成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40例。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分析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不同的预防措施,以此得出相应的处理结果。结果 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较大,观察组在应用各类预防措施后,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较低,并且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明显下降。在数据差异对比过程中整体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围手术期给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选择以预防干预为主,此时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明显下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影响因素较多,此时需要从认知角度入手,积极配合和预防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最终降低妇科肿瘤手术的风险力度,从而提高患者自身的生存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患者 围手术期 DVT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
8
作者 乔荣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141-0144,共4页
探讨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柳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543例接受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71例,常规... 探讨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柳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543例接受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71例,常规组772例。研究组采用有效护理服务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3个月开展随访工作,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等相关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等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护士中医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2.0%(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失志综合征、恐惧疾病进展及癌症相关疲乏感,增强患者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护理应用进展
9
作者 施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0141-0144,共4页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且困扰度较高的症状之一。这种类型的疼痛是由于肿瘤细胞侵入或损害正常组织、神经压迫或释放化学物质等因素所引起。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癌性疼痛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能导致心理和情绪问题...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且困扰度较高的症状之一。这种类型的疼痛是由于肿瘤细胞侵入或损害正常组织、神经压迫或释放化学物质等因素所引起。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癌性疼痛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能导致心理和情绪问题的加重。因此,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进行科学而全面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癌性疼痛护理的新进展,希望能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癌性疼痛 护理 进展
原文传递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分析
10
作者 张元勋 廖润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33-0036,共4页
分析康复治疗方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护理效果。方法 对收入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后吞咽障碍病症分析和相关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康复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依从率更高;... 分析康复治疗方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护理效果。方法 对收入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后吞咽障碍病症分析和相关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康复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依从率更高;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多项功能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问题进行分析可知,对患者予以及时的康复治疗干预效果好,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改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结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 放疗 吞咽困难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姑息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近期生活质量改善的分析
11
作者 陈攀娜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6期128-132,共5页
目的分析姑息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接受医疗干预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样本,以平均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干预两组,对比分析姑息治疗方案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 目的分析姑息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接受医疗干预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样本,以平均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干预两组,对比分析姑息治疗方案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干预后60d,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GAD-7、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回避行为、顺其自然、有所接受、恐惧心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回避行为、顺其自然、有所接受、恐惧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受病情影响,生理功能大幅度降低,实施姑息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升患者近期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安稳度过生命终末时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治疗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近期生活质量 改善情况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的研究现况 被引量:37
12
作者 郭海强 丁海龙 王玉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5,110,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质量评价 生存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 治疗效果 治愈率 价值体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化疗方案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消化道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唐玲 皮远萍 邓本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3789-3790,共2页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抗肿瘤药物大多数选择性较低,因此抗肿瘤药物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是肿瘤化疗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腹泻可引起患者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抗肿瘤药物大多数选择性较低,因此抗肿瘤药物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是肿瘤化疗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腹泻可引起患者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化疗方案 消化道症状 肿瘤药物 肿瘤化疗药物 水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失调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水胶体敷料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杰 武春娟 +3 位作者 王飞 戴光耀 刘丽霞 张富康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3671-3673,3677,共4页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和水胶体组,每组40例。硫酸镁组患者静脉炎预防方式为常规硫酸镁湿敷,水胶体组患者静脉炎预防方式为水胶体敷料敷贴。观...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和水胶体组,每组40例。硫酸镁组患者静脉炎预防方式为常规硫酸镁湿敷,水胶体组患者静脉炎预防方式为水胶体敷料敷贴。观察2组患者化疗性静脉炎、血管疼痛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2组不同时间静脉炎等级分布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5、10天静脉炎等级分布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5天与第1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第5、10天静脉炎发生率高于第1天、且第10天高于第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胶体组第10天静脉炎发生率高于第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发生率高于第1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1、2、5天不同静脉炎分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时间疼痛等级分布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水胶体组第1、5、10天疼痛分布与硫酸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不同时间疼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胶体组第1、5、10天疼痛发生率低于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胶体组舒适率、总舒适率、舒适度评分、十分满意率、总满意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采用水胶体敷料敷贴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感和满意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水胶体敷料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化疗对合并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电损伤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蕊 杜晓峰 罗宙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849,共2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国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临床应用已超过20年。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紫杉醇 合并糖尿病 药物化疗 电损伤 肿瘤活性 人类健康 临床应用
下载PDF
PICC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爽爽 王辉 +3 位作者 李莉 杨文慧 余怡 许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0期3273-3276,共4页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分析140例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度法检测置管前1周内及置管后4周内D-二聚水平。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采用两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分析140例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度法检测置管前1周内及置管后4周内D-二聚水平。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采用两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或多组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PICC前D-二聚体水平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ICC置管后D-二聚体水平0.995(0.568,1.568)mg/L较置管前0.680(0.375,1.255)mg/L上升(P<0.001)。肿瘤分期为Ⅳ期者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差值0.3 4 0(0.040,0.653)mg/L较Ⅱ/Ⅲ期者0.060(-0.215,0.333)mg/L高(P=0.001)、年龄>60岁者为0.415(0.055,0.773)mg/L较≤60岁者0.160(-0.080,0.390)mg/L高(P=0.0001),余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ICC使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上升,其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分期为Ⅳ期及年龄>6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PICC D-二聚体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雁梨 姚鸣红 马国胜 《中国肿瘤》 CAS 2003年第4期193-194,共2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构成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理分析中山大学肿瘤医院2001年11种单病种治疗规范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892例)的住院及收费资料。[结果]男性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比女性高;40岁~59岁患者的平均...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构成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理分析中山大学肿瘤医院2001年11种单病种治疗规范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892例)的住院及收费资料。[结果]男性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比女性高;40岁~59岁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较高;住院收费项目构成比中西药费占的比例最大;平均住院医疗费用为25147元/人次;平均住院费用低的病种,其平均住院日短;采用综合治疗手段的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最高;公费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比自费患者高。[结论]住院医疗费用与性别、病种、平均住院日、治疗手段、费用支付来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住院医疗费用 构成情况 影响因素 医院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9
18
作者 辛玲 崔巍 +3 位作者 梁瑞文 汲蕊 孙秀宁 李瑞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07-308,312,共3页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恶性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山东省肿瘤医院108例恶性肿瘤病患者粪便,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108例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6....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恶性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山东省肿瘤医院108例恶性肿瘤病患者粪便,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108例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6.67%,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69.70%和61.90%,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放疗、放疗+化疗患者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0.00%、50.00%和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类别的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是:呼吸系统为52.38%、消化系统为77.14%、乳腺为62.50%、其他(包括脑瘤、肾上腺瘤、甲状腺瘤等)为8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隐孢子虫感染,可能与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隐孢子虫 感染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钱秀玲 李莉 +2 位作者 李春美 张兰香 李开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20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子宫内膜癌 心理反应 临床资料 手术治疗 宫颈癌
下载PDF
HBV、HCV在原发性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青霞 关东 +1 位作者 陈光意 李红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为了调查原发性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中HBV、HCV感染率 ,将上述三组人群的HBV、HCV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HBV感染率、HBV/HCV混合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其它恶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其... 为了调查原发性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中HBV、HCV感染率 ,将上述三组人群的HBV、HCV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HBV感染率、HBV/HCV混合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其它恶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其他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单纯HCV感染率在三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由此可见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HCV 原发性肝癌 恶性肿瘤患者 健康人群 感染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