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恶风恶寒症状辨析
1
作者 边玉麟 《河北中医》 2000年第12期947-949,共3页
关键词 《伤寒论》 恶风 恶寒 症状辨析
下载PDF
王庆国教授治疗恶风证治经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樊姝宁 张双 +6 位作者 徐甜 邓楠 谭令 马重阳 王雪茜 程发峰 王庆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54-57,共4页
恶风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王庆国教授认为恶风病机不外乎邪侵正虚,故将"祛邪、温阳、固表"作为恶风的治疗总法,并强调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关键词 恶风 辨证特色 学术经验 王庆国
原文传递
再谈35条中的“发热”、“恶风”二症——兼答赵体浩、张喜奎二同志的商榷
3
作者 郝印卿 《山西中医》 1989年第2期48-50,共3页
拙文“《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与麻黄汤证(以下简称“拙文”),在《山西中医》1988年4期发表后,承蒙赵体浩、张喜奎二同志错爱,特撰来大作“35条中‘发热,、‘恶风’二症”(以下简称“大作”)以赐教。拜读之后,对二氏高见,(?)心仍不敢随... 拙文“《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与麻黄汤证(以下简称“拙文”),在《山西中医》1988年4期发表后,承蒙赵体浩、张喜奎二同志错爱,特撰来大作“35条中‘发热,、‘恶风’二症”(以下简称“大作”)以赐教。拜读之后,对二氏高见,(?)心仍不敢随声附和。本着辨章学术,衷于一是之旨,兹再稍申鄙见,冀进一步就正于博雅。一、“如不发热,尚不成其为定性的太阳病”并非拘牵“大作”对“拙文”中“如不发热,则无论其它症状如何,尚不成其为定性的太阳病”的提法,认为“大有拘牵之嫌”;并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恶风 中医药疗法 太阳伤寒证
下载PDF
针刺治疗恶风验案1则
4
作者 张玉凤 孟智宏 张建立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1期144-145,共2页
恶风是中医病名,是指患者遇风觉冷、避风则缓的一种病证。目前,现代医学对恶风尚无准确的定义,其病因尚不清楚,对此病患者进行理化检查通常不会发现明显异常。中医在治疗恶风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主要是总结对1例恶风患者进行针... 恶风是中医病名,是指患者遇风觉冷、避风则缓的一种病证。目前,现代医学对恶风尚无准确的定义,其病因尚不清楚,对此病患者进行理化检查通常不会发现明显异常。中医在治疗恶风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主要是总结对1例恶风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恶风 中医
下载PDF
也谈《伤寒论》35条中“发热”、“恶风”二症
5
作者 赵体浩 张喜奎 《山西中医》 1989年第2期47-48,共2页
《山西中医》1988年第4期发表了“《伤寒论》中的太阳伤寒证与麻黄汤证”一文,拜读后受益非浅。但对35条“发热”、“恶风”二症的见解,不敢苟同,今略陈管见,敬请指教。文章在解释《伤寒论》35条的“发热”时说:“发热是体内营卫振奋达... 《山西中医》1988年第4期发表了“《伤寒论》中的太阳伤寒证与麻黄汤证”一文,拜读后受益非浅。但对35条“发热”、“恶风”二症的见解,不敢苟同,今略陈管见,敬请指教。文章在解释《伤寒论》35条的“发热”时说:“发热是体内营卫振奋达表抗邪的反映,如不发热,则无论其它症状如何,尚不成其为定性的太阳病”。笔者认为,任何一症,只有与其它症状结合在一起,才具有辨证施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发热 中医药疗法 恶风
下载PDF
重症恶风治验1案
6
作者 郭耀东 李红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6年第1期47-47,共1页
重症恶风治验1案山西省芮城县中医医院(044600)郭耀东,李红霞柳某,女,40岁,农民。1989年6月10日初诊。患者自诉1986年11月生得一子,失血多,后又高热13日,在当地用中药(药不详)治疗后热退,遗留恶风... 重症恶风治验1案山西省芮城县中医医院(044600)郭耀东,李红霞柳某,女,40岁,农民。1989年6月10日初诊。患者自诉1986年11月生得一子,失血多,后又高热13日,在当地用中药(药不详)治疗后热退,遗留恶风一证。初则外出党风袭肌肤,依然而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风 治验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和灸治疗局部恶风综合征体会
7
作者 韦成卫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7期66-66,共1页
局部怕风综合征是在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怕风吹,有的为一个关节,有的为一半身,有的为一个上肢或下肢.风吹了特别难受,有时候全身热得汗流浃背,吹电风扇时被迫用毛巾把患病部挡起来,否则很难受。而在没有风吹的时候患病部位... 局部怕风综合征是在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怕风吹,有的为一个关节,有的为一半身,有的为一个上肢或下肢.风吹了特别难受,有时候全身热得汗流浃背,吹电风扇时被迫用毛巾把患病部挡起来,否则很难受。而在没有风吹的时候患病部位没有任何不适感,所以本人称它为局部恶风综合征。由于本症对患者带来痛苦较轻,所以目前还没有太多认识.现在就由我把这几年所遇到病例和治疗来谈谈,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风综合征 温和灸
原文传递
中医外风证诊断标准的文献分析研究
8
作者 白燕来 于莉 +4 位作者 腾颖 朱昱林 任立松 张会永 杨关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正在应用的外风证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为外风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查找并筛选发表时间范围在1900年—2021年10月的外风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提及外风证诊断标准的...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正在应用的外风证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为外风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查找并筛选发表时间范围在1900年—2021年10月的外风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提及外风证诊断标准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42篇文献,通过阅读文章摘要及关键词,整理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有44篇,筛选出11个外风证的诊断标准,2008年《证素辨证学》、1997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2016年《中医儿科学》等。外风证的证候组成共33个,分为风邪袭表、风客肌肤、风邪中络三组,诊断方式有叙述法、赋分法、主次症分级诊断法,《证素辨证学》被引25次,频数最高。结论本研究的外风证诊断标准各自具有优势及局限之处,综合比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的诊断标准更适用于现阶段外风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风 恶风 发热 频次 症状
原文传递
祛风药治疗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娟 王竹 +2 位作者 马巧亚 张晓强 孙万森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祛风 慢性肾炎 青风藤制剂 病生在肾 祛瘀通络 通络胶囊 汗出恶风 越婢加术汤 白蔻仁 胫肿
下载PDF
防己黄芪汤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贵昌 张淑蓉 +1 位作者 吴婷 阮素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153-1154,共2页
防己黄芪汤是治疗风湿、风水属表虚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于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等证。现代运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水、风湿而兼表虚证者。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多糖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具有保护急性... 防己黄芪汤是治疗风湿、风水属表虚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于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等证。现代运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水、风湿而兼表虚证者。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多糖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具有保护急性心肌缺血,对抗心率失常,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白术多糖能调节免疫功能;甘草多糖为甘草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补体和促有丝分裂等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黄芪汤 表虚证 汗出恶风 白术多糖 急性心肌缺血 免疫调节作用 黄芪多糖 主要药效成分 心源性水肿 含量测定研究
下载PDF
外感汗证临床举隅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有祥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4期280-281,共2页
临床以异常出汗为突出表现的病症称为汗证,包括自汗与盗汗。清醒时异常出汗为自汗,睡眠中异常出汗为盗汗。外感汗证是指感受外邪导致的汗证,是与内伤汗证相对而言的。临床上遇到汗证,常从内伤着手,多从正虚考虑。
关键词 汗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外感 汗出 风邪 出汗 恶风 临床举隅 桂枝汤 少阳
下载PDF
对《金匮要略》柔痉“不恶寒”的再认识
12
作者 张楠 张金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78-480,共3页
《金匮要略》刚痉“反恶寒”的“反”字并非衍文,“反”字揭示了太阳刚痉与太阳伤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柔痉“不恶寒”的“不”字亦非衍文,“不恶寒”非“恶寒”之误;柔痉“不恶寒”是相对于刚痉“反恶寒”而言,两者属对举之文;刚痉“反... 《金匮要略》刚痉“反恶寒”的“反”字并非衍文,“反”字揭示了太阳刚痉与太阳伤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柔痉“不恶寒”的“不”字亦非衍文,“不恶寒”非“恶寒”之误;柔痉“不恶寒”是相对于刚痉“反恶寒”而言,两者属对举之文;刚痉“反恶寒”是言刚痉怕冷程度重,柔痉“不恶寒”不是言病人不怕冷,是言怕冷程度没有刚痉严重,“不恶寒”的本义是“恶风”;注家将柔痉“不恶寒”注释为“不怕冷”,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柔痉 不恶寒 恶风 注释
下载PDF
桂枝加葛根汤临床治验
13
作者 李灵辉 张喜奎(指导) 《医师在线》 2020年第29期44-45,共2页
《伤寒论》第14条原文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由桂枝汤加葛根组成。本方所治之病证,病机要点在于风邪侵袭太阳,经输不利。辨证要点主要包括两点:一为头颈项背部拘急、疼痛等太阳经所过... 《伤寒论》第14条原文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由桂枝汤加葛根组成。本方所治之病证,病机要点在于风邪侵袭太阳,经输不利。辨证要点主要包括两点:一为头颈项背部拘急、疼痛等太阳经所过之处经气不利之见症;二为恶风、汗出、脉浮等太阳中风证。因此,该方可广泛应用于颈肩疼痛、腰背疼痛、颈椎病、肩周炎等病属太阳经脉不利兼太阳中风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中风证 临床治验 腰背疼痛 辨证要点 风邪侵袭 太阳病 桂枝汤 汗出恶风
下载PDF
中医执业医师试题解析
14
作者 杨建宇 魏素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第11期1399-1400,共2页
关键词 补肺纳气 正选 桑白皮汤 治法 加味桔梗汤 安神定志 千金苇茎汤 苇茎汤 汗出恶风 肺肾气虚 口渴喜饮 平喘固本汤 七味都气丸 体倦乏力 舌脉 降气平喘 标准答案
下载PDF
防己黄芪汤治疗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广宇 杨洪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8期1453-1455,共3页
防己黄芪汤(Fangji Huangqi decoction,FHD)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药用黄芪、防己、白术、甘草、大枣、生姜。原文指出“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可知该方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水或风湿... 防己黄芪汤(Fangji Huangqi decoction,FHD)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药用黄芪、防己、白术、甘草、大枣、生姜。原文指出“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可知该方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身重浮肿、小便不利,或肢重麻木者。当代医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此方灵活加减治疗多个系统疾病,其中治疗肾脏疾病应用十分广泛。现将防己黄芪汤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黄芪汤 健脾利水 小便不利 汗出恶风 《金匮要略》 肾脏疾病 脉浮 加减治疗
下载PDF
学习《伤寒论》体会
16
作者 肖玉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5-95,共1页
学习《伤寒论》体会肖玉冰《伤寒论》为后汉人张仲景著。它是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反映了我国医学在后汉时期的光辉成就。《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因当时被兵火破坏,已残缺不全。后经晋人王叔和整理,到宋朝至平中,校正医书... 学习《伤寒论》体会肖玉冰《伤寒论》为后汉人张仲景著。它是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反映了我国医学在后汉时期的光辉成就。《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因当时被兵火破坏,已残缺不全。后经晋人王叔和整理,到宋朝至平中,校正医书时,先将《伤寒论》一卷颁行于世。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王叔和 汉时期 金匮要略 晋人 肖玉 仲景全书 汗出恶风 桂枝汤
下载PDF
逍遥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肝郁气滞产后痹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辛军 马晓能 +6 位作者 李学军 杨卫军 张凌霄 张东升 任建平 范毓贵 解海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肝郁气滞产后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黄芪桂枝五物汤(生黄芪15g,桂枝、生白芍、羌活、独活各10g,秦艽6g,当归15g,川芎10g,生姜3片... [目的]观察逍遥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肝郁气滞产后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黄芪桂枝五物汤(生黄芪15g,桂枝、生白芍、羌活、独活各10g,秦艽6g,当归15g,川芎10g,生姜3片、大枣3枚),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治疗组40例逍遥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柴胡、枳实各10g,白芍炒15g,茯苓10g,当归15g,甘草炙6g,白术炒10g,生黄芪15g,桂枝、生白芍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眩晕头痛、形寒恶风、全身疲乏、活动不利、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有效18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1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产后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气滞产后痹 黄芪桂枝五物汤 逍遥散 眩晕头痛 形寒恶风 全身疲乏 活动不利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五脏所恶的刍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金德 《光明中医》 2004年第4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五脏 生理 肺恶燥 恶风 五气
下载PDF
仲景头汗通论及诸术语解释改错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伯正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六题:一、头汗通论。仲景书中共9条10处。病机有五:(1)湿热郁蒸;(2)饮热结蒸;(3)热郁少阳或兼血室;(4)热郁扰心;(5)亢阳上越。二、《伤寒论》111条头汗教材误释改错和错简校勘。改错是亢阳上越,非实热致汗。校勘略。三、"无大... 本文六题:一、头汗通论。仲景书中共9条10处。病机有五:(1)湿热郁蒸;(2)饮热结蒸;(3)热郁少阳或兼血室;(4)热郁扰心;(5)亢阳上越。二、《伤寒论》111条头汗教材误释改错和错简校勘。改错是亢阳上越,非实热致汗。校勘略。三、"无大热"术语解释改错。将近而未至胃家实大热的里热,多指肺热。非外无大热。此校勘古今注家未疑提。四、麻黄汤证"恶风"术语概念。"中风"只是表虚的互词。故太阳病的"恶风""恶寒"都是恶寒,只有因患者卫气素状而表现出程度轻重的差异。仲景也常恶风恶寒互换,其义一也。五、表证寒热和施治机理。皮表感受外邪后,卫气浮集于皮表抗邪,企图驱邪外出。但受到外邪的阻遏,双方交战抗争。卫气本身属阳,又有温煦作用。现浮集于皮表,又受表邪阻遏,便郁积发热,故有皮表不断发热。恶寒是卫气抗邪浮集皮毛后,紧挨皮毛而稍里的分肉、腠理得不到正常时足够的卫气温煦,故有自感肌腠不断恶寒。施治略。六、桂枝证病机阳浮阴弱和调和营卫。阳浮是皮表感受风寒后,卫气离开正常的脉外,浮集皮表抗邪,企图驱邪外出。阴弱是卫气浮表离开脉外后,营气、阴津失去卫在脉外的固摄之力,仅靠脉管束固,自然内守之力减弱。方义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汗 无大热 恶风 恶寒发热 阳浮阴弱 调和营卫
下载PDF
漫谈防己黄芪汤 被引量:1
20
作者 哈小博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8年第2期30-31,共2页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首见于《痉湿喝病》篇。原文说:“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身重,即身体沉重,活动不利,难以转侧,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主要与水湿泛溢及气虚不运有关。因湿属阴邪,其性重浊,湿邪...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首见于《痉湿喝病》篇。原文说:“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身重,即身体沉重,活动不利,难以转侧,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主要与水湿泛溢及气虚不运有关。因湿属阴邪,其性重浊,湿邪郁滞在肌表经络之间,所以肢体沉重,转侧不利;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由于卫气虚不能固密肌表,外感风邪后,腠理开泄,故而汗出恶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 自觉症状 外感风邪 卫气虚 恶风 汗出 身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