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宋丹丹 罗一 +2 位作者 吴乐 高晓沛 汪芳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3~58岁,BMI 21~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组(BR组),每组32例。所有患...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3~58岁,BMI 21~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组(BR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选择T8-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R组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混合液共100 ml,BR组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罗哌卡因、布托啡诺5mg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共100 ml,采用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浓度,初始浓度为0.1%,相邻药物浓度比值为1.2。采用Dixon-Massey法确定罗哌卡因EC50及其95%CI。术后2 h患者VAS评分<3分则镇痛有效,VAS评分≥3分则镇痛无效。记录患者术前15 min(T0),术后1 h(T1),术后3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HR、MAP和RR,并进行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 R组EC50为0.19%(95%CI 0.17%~0.20%);DR组EC50为0.11%(95%CI 0.10%~0.12%)。两组T0—T6时HR、MAP、RR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运动阻滞评分达到1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R组(P<0.05),R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BR组(P<0.05)。两组均无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托啡诺可增强罗哌卡因PCEA镇痛效果,降低罗哌卡因浓度,对患者呼吸循环无影响,不伴有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罗哌卡因 半数效应浓度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及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军 钱燕宁 +1 位作者 蔡淑女 连燕虹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703-706,共4页
食管癌术后常因胸腹部疼痛剧烈,限制了患者的呼吸运动和咳嗽,导致术后早期患者通气功能下降,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而术后硬膜外镇痛不仅能最大限度缓解疼痛,而且能改善术后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 食管癌术后常因胸腹部疼痛剧烈,限制了患者的呼吸运动和咳嗽,导致术后早期患者通气功能下降,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而术后硬膜外镇痛不仅能最大限度缓解疼痛,而且能改善术后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本文拟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结合不同的术后镇痛,通过患者镇痛、镇静评分及呼吸功能变化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术后呼吸功能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食管癌术后 患者 术后硬膜外镇痛 肺部并发症 胸腹部疼痛
下载PDF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牟红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副反应 临床观察 护理
下载PDF
间歇硬膜外输注和连续硬膜外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章洪志 叶春芳 黄文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118-121,133,共5页
目的研究间歇硬膜外输注(IEB)和连续硬膜外输注(CEI)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7月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研究间歇硬膜外输注(IEB)和连续硬膜外输注(CEI)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7月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CEI联合PCEA进行麻醉处理,研究组采用IEB联合PCEA进行麻醉处理。比较两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出血量,剖宫产率;比较两组镇痛前,镇痛10、30、60 min,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首次PCEA时间、PCEA使用率、镇痛药物使用量、首次爆发痛时间、首次爆发痛时宫口大小、爆发痛发生率和总满意度、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出血量、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镇痛10、30、60 min,宫口全开时VAS评分低于镇痛前(均P <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PCEA时间、PCEA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镇痛药物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首次爆发痛时间长于对照组,首次爆发痛时宫口大小大于对照组,爆发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IEB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爆发痛发生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 麻醉方式 间歇硬膜外输注 连续硬膜外输注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心理支持疗法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分娩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伟业 席四平 冯嘉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41-1744,共4页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PPST组、PCEA组、联合组和对照组4组。分别记录4组产妇镇痛效果、新生儿指标、焦虑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催产素用量...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PPST组、PCEA组、联合组和对照组4组。分别记录4组产妇镇痛效果、新生儿指标、焦虑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催产素用量等指标。结果:PPST组与联合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于PPST后显著下降(P<0.05)。PPST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差于PCEA组和联合组(P<0.05)。联合组与PCEA组镇痛效果相似,但联合组PCEA用量少于PCEA组(P<0.05)。结论:PPST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可强化镇痛并减少用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支持疗法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原文传递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黎宗武 敖秋艳 黄小莲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2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均予患者自控硬膜...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均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加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术后24 h的C反应蛋白、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6.67%比9.52%,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可显著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减弱术后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影响苏醒时间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宋艳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下载PDF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郑翠芳 王厚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 观察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PIHS)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50例PIH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麻醉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不用任何... 目的 观察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PIHS)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50例PIH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麻醉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不用任何静脉麻醉药物.实验组(Ⅰ)术后即刻持续硬膜外输注泵输注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合剂(布比卡因150 mg,芬太尼0.3 mg/100 ml),对照组(Ⅱ)术后即刻持续硬膜外输注泵输注生理盐水,4~6 ml,观察术后1、2、4、8、16、24、48、72 h的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镇痛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平稳,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推广应用于PIHS患者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麻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心理支持疗法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分娩的影响
9
作者 陈伟业 席四平 冯嘉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77-1479,1482,共4页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Ⅰ组(PPST组)、Ⅱ组(PCEA组)、Ⅲ组(PPST+PCEA组)和Ⅳ组(对照组),比较4组产妇焦虑状况、镇痛效果、新生儿情况以及产妇分娩情况。...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Ⅰ组(PPST组)、Ⅱ组(PCEA组)、Ⅲ组(PPST+PCEA组)和Ⅳ组(对照组),比较4组产妇焦虑状况、镇痛效果、新生儿情况以及产妇分娩情况。结果:Ⅰ、Ⅲ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于PPST后显著下降(P<0.05);Ⅰ组产妇镇痛效果优于Ⅳ组(P<0.05),但较Ⅱ组和Ⅲ组差(P<0.05),Ⅱ组与Ⅲ组镇痛效果相似,但Ⅲ组PCEA和催产素用量比Ⅱ组减少(P<0.05)。结论:PPST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可强化镇痛并减少用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支持疗法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下载PDF
痔瘘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80例临床观察
10
作者 肖建英 刘东风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关键词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痔瘘手术 手术后 临床观察 围手术期并发症 术后伤口疼痛 解剖结构 持续时间
下载PDF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尧永华 宁雪 +2 位作者 张平 谭平 郑映菲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9-470,473,共3页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均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L组)和PCEA组。L组于关胸之际分别将手术切口、切口上、下各一肋间及放置胸管部位的肋间神经...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均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L组)和PCEA组。L组于关胸之际分别将手术切口、切口上、下各一肋间及放置胸管部位的肋间神经于根部游离出来,置于冷冻探头上,在-40^-89 ℃下冷冻90s;PCEA组用0.20%罗派卡因+0.003%吗啡混合液,通过患者自控镇痛(PCA)泵,按负荷剂量+持续剂量+PCA模式给药。分别观察视觉摸拟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ST-T波改变、心律失常、高血压改善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与PCEA法比较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 肋间神经镇痛 冷冻 患者自控镇痛 硬膜外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邵先红 陈陈 +1 位作者 王纯辉 常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对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76例,随机分为K组(艾司氯胺酮)和C组(对照),每组38例。K组镇痛泵配方:艾司氯胺酮50 mg+罗哌卡因200 mg;...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对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76例,随机分为K组(艾司氯胺酮)和C组(对照),每组38例。K组镇痛泵配方:艾司氯胺酮50 mg+罗哌卡因200 mg;C组镇痛泵配方:罗哌卡因200 mg。观察2组患者术后6、12、24、36、48 h静息和活动(屈髋)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2组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K组术后24、36、48 h静息时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12、24、36、48 h活动时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1、2 d QoR-40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行PCEA,可优化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剖宫产 恢复质量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效果分析
13
作者 钱友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99-0102,共4页
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方法 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比较两组的麻醉效... 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方法 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苏醒、拔管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的CRP、Cor、NE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低(P>0.05)。结论 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更佳,镇痛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患者的苏醒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评分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辅以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自生 黄洁 黄长顺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6期84-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给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采用胸段硬...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给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T0)、切皮后5 min(T1)、术后1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测定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观察组T2~T3时间点的Cor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26,P<0.05);观察组T4时间点的Cor水平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11,P>0.05)。观察组T1~T4时间点PRL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23,P<0.05);观察组T4时间点PRL水平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时间点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20,P>0.05)。观察组在T1~T4的IL-6水平与T0、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882;t=9.842、11.321、13.095、15.494,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能有效降低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全凭静脉麻醉 应激反应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食管癌 开胸手术
下载PDF
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旭 张海萍 +1 位作者 肖兵 熊庆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分娩过程中对第2产程、剖宫产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单胎足月初产妇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于产妇要求镇痛时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 目的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分娩过程中对第2产程、剖宫产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单胎足月初产妇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于产妇要求镇痛时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干预措施。主要观察指标为第2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各产程VAS评分等。结果两组第2产程长短、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产程VAS评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时催产素用量、产时出血量、产后1h、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PCEA可以有效并安全地用于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分娩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下载PDF
胸科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呼吸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晖 刘玉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术后呼吸功能 胸科手术 临床研究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 术后肺部并发症 术后患者 生理反应
下载PDF
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妇产科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靖 米卫东 张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616-617,共2页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PCEA-Ⅱ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氟哌利多0.1mg/ml。术后4h、24h、48h分别记录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CEA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1);术后4~24h,PCEA-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术后追加镇痛、镇吐药的人数也少于PCIA组(P〈0.05)。三组患者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PC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PCEA镇痛效果良好,硬膜外持续应用氟哌利多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是妇产科术后镇痛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 术后疼痛 妇科 产科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不同配伍芬太尼术后静脉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宝生 刘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206-207,共2页
观察比较不同配伍芬太尼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和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1)FI组:芬太尼0.8mg,胃复安2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2)BFI:芬太尼0.4mg,丁丙诺啡0.9mg,胃复安20mg加... 观察比较不同配伍芬太尼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和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1)FI组:芬太尼0.8mg,胃复安2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2)BFI:芬太尼0.4mg,丁丙诺啡0.9mg,胃复安2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3)BFE组:芬太尼0.3mg,丁丙诺啡0.6mg,胃复安20mg,布比卡因15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用国产ZZB型全自动患者自控镇痛泵,全麻患者术毕清醒,离开手术室前患者自控镇痛泵接于周围静脉,硬膜外麻醉患者手术结束患者自控镇痛泵接于硬膜外导管。3组患者48h用药总容量和镇痛效果VAS评分、总按压次数和实进数相似(P>0.05),BFE组芬太尼、丁丙诺啡用量少于BF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静脉自控镇痛和经硬膜外自控镇痛均能控制上腹部手术后疼痛,经硬膜外自控镇痛易发生硬膜外导管脱落、低血压、神经并发症等。术后管理较经静脉自控镇痛困难,芬太尼经静脉自控镇痛比芬太尼和丁丙诺啡经静脉自控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因此芬太尼+胃复安经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 芬太尼 配伍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后静脉 自控镇痛 丁丙诺啡 腹部择期手术 生理盐水 镇痛效果 硬膜外导管 硬膜外麻醉 VAS评分 手术后疼痛 神经并发症 胃复安 临床效果 观察比较 布比卡因
下载PDF
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或连续硬膜外输注复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65
19
作者 王朝辉 冯善武 +3 位作者 徐世琴 张盼盼 王楠 沈晓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5-759,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行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或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aral,CEI)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分娩镇痛要求的足月初产妇186例,ASAⅠ或Ⅱ级...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行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或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aral,CEI)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分娩镇痛要求的足月初产妇186例,ASAⅠ或Ⅱ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2例。三组均使用首次剂量(0.12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 ml,镇痛泵均使用(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0ml。PIEB1组(P1组):5ml/30min,首次剂量注入30min后开始脉冲给药;PIEB2组(P2组):10 ml/60 min,首次剂量注入60 min后开始脉冲给药;CEI组(C组):10ml/h,首次剂量注入后立即开始持续给予背景剂量。三组均设置PCA量5ml,锁定时间30min。记录镇痛期间宫缩疼痛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VAS评分>3分的例数和(MBS)评分>1分的例数;记录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镇痛药物用药总量、催产素使用量、PCEA按压次数,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间发热的例数;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在分娩镇痛开始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镇痛前,P2组VAS>3分的比率明显低于P1组和C组(P<0.05)。镇痛期间,P1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明显高于P2组和C组,P2组单侧阻滞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P2组镇痛药物用药总量、PCE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明显长于P1组和C组(P<0.05)。P1组与P2组器械助产与产间发热的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给予首次剂量后,间隔60min行PIEB模式注射技术,是一种更有效的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注射 持续输注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61
20
作者 李兵 王燕琼 +3 位作者 苏纲 杜伟忠 田佳 黄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1-783,共3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CEA组硬膜外腔注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药液10ml负...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CEA组硬膜外腔注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药液10ml负荷量,然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PCIA组先静脉注射25μg负荷剂量的瑞芬太尼,然后连接静脉电子镇痛泵。测定患者VAS疼痛评分和Bromage评分,记录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后1~3h,PCE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PCIA镇痛效果不及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但操作简单、起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分娩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