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读者与读者构建——美国当代悬疑小说的读者反映批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洪祥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悬疑小说自身具有的互动性和超文本性决定了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性,因而作者在构建小说文本的同时,必定也要构建隐性读者;悬疑小说的悬疑性来自读者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作者创作的文本成为同时被读者构建的活文本,从而使悬疑小说的... 悬疑小说自身具有的互动性和超文本性决定了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性,因而作者在构建小说文本的同时,必定也要构建隐性读者;悬疑小说的悬疑性来自读者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作者创作的文本成为同时被读者构建的活文本,从而使悬疑小说的创作主体有了二元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小说 构建读者 读者构建
下载PDF
泰国悬疑小说家蓬萨甘作品的国际化与本土性——以“鬼布”系列《溯爱》《咒布》《旗袍》为例的分析
2
作者 吴圣杨 李金耘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6-20,共5页
近年来泰国文学界出现一股悬疑小说创作热潮,蓬萨甘是最具代表性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明显地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即借鉴西方的创作手法,以言情题材为主,汲取流行元素;也有显著的本土文化特点,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民族文化都得到很好的... 近年来泰国文学界出现一股悬疑小说创作热潮,蓬萨甘是最具代表性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明显地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即借鉴西方的创作手法,以言情题材为主,汲取流行元素;也有显著的本土文化特点,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民族文化都得到很好的彰显。本文以他的鬼布系列作品《溯爱》《咒布》《旗袍》为中心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蓬萨甘 悬疑小说 鬼布 国际化 本土性
下载PDF
汉译小说《达·芬奇密码》对我国悬疑小说的影响
3
作者 张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5-126,共2页
现代畅销文学作品的汉译对汉语话语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达.芬奇密码》就是很好的例子。该小说的译介引发了密码类作品的引进热潮以及我国悬疑小说的创作阅读热潮,形成"文化悬疑"小说,丰富了类型小说样态,有助于提高悬疑... 现代畅销文学作品的汉译对汉语话语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达.芬奇密码》就是很好的例子。该小说的译介引发了密码类作品的引进热潮以及我国悬疑小说的创作阅读热潮,形成"文化悬疑"小说,丰富了类型小说样态,有助于提高悬疑小说在汉语文学系统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密码》 悬疑小说 多元系统论 影响研究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西方文化悬疑小说汉译研究——以《失落的秘符》汉译本为例
4
作者 丛海燕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1-22,36,共3页
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主张,为西方文化悬疑小说的汉译带来了启示。《失落的秘符》汉译本翻译策略的分析揭示,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审美情趣和习惯性经验,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其期待... 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主张,为西方文化悬疑小说的汉译带来了启示。《失落的秘符》汉译本翻译策略的分析揭示,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审美情趣和习惯性经验,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其期待视野。异化与加注并用可满足读者的创新期待,归化策略的运用可满足其定向期待,从而提升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西方文化悬疑小说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浅析推理悬疑小说的试推迷宫——以艾柯“迷宫”小说为例
5
作者 朱林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25-30,共6页
推理悬疑小说是一种情节符码占主导地位的理性小说,在这类小说体裁中试推法贯穿于创作与阅读思维过程的始终,从而形成一种开放的意义空间。试推法是皮尔斯原创性提出的,这种推理方式拓展了人类的知识,也最契合符号学开放意义的精神。开... 推理悬疑小说是一种情节符码占主导地位的理性小说,在这类小说体裁中试推法贯穿于创作与阅读思维过程的始终,从而形成一种开放的意义空间。试推法是皮尔斯原创性提出的,这种推理方式拓展了人类的知识,也最契合符号学开放意义的精神。开放的意义,被符号学家艾柯比喻为"迷宫",而艾柯本人创作的系列推理悬疑小说正是这种典型的"迷宫"小说。以艾柯的推理小说为例,分析试推法形成的三种迷宫类型,既有助于分析推理悬疑小说的体裁特征,又有助于理解逻辑符号学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推法 推理悬疑小说 艾柯 迷宫
下载PDF
本土视角下"丹·布朗现象"的文化透视--评《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
6
作者 綦亮 肖明慧 《外文研究》 2017年第3期99-101,105,共4页
朱振武和张爱平教授合作的英文专著《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布朗文学创作的学术成果,也是中国布朗研究首次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声。这部著作从本土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布朗创作的美学和文化特... 朱振武和张爱平教授合作的英文专著《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布朗文学创作的学术成果,也是中国布朗研究首次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声。这部著作从本土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布朗创作的美学和文化特质,深刻揭示了布朗取得空前成功的堂奥,丰富了我国通俗文学和美国文学研究的内涵,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国际化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布朗 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 通俗文学 美国文学 国际化
下载PDF
“悬疑小说”不“悬疑”——从《魔鬼的羽毛》看“悬疑小说”现象
7
作者 周淑茹 《鄂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3-35,共3页
"悬疑小说"在近几年来处于热销之势,该文以英国"悬疑小说女王"米涅.渥特丝的《魔鬼的羽毛》为例,从其写作主题、内容、人物塑造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现代"悬疑小说"符合人们特定的文化心理诉求。
关键词 悬疑小说 米涅·渥特丝 《魔鬼的羽毛》
下载PDF
中西方恐怖悬疑小说对比浅谈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永玲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1期221-221,共1页
谈起悬疑小说就离不开爱伦.坡与斯蒂芬.金这两位国外悬疑小说大家,近几年来中国悬疑小说创作中都有着西方悬疑小说的影子。本文主要浅析中国悬疑小说与西方悬疑小说异同。
关键词 悬疑小说 爱伦·坡 中国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悬疑小说的传播路径
9
作者 周鹏 焦若薇 《新闻世界》 2017年第5期84-87,共4页
新媒体在各类传播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作品的普及过程中,借助新媒体"两微一端"渠道,通过跨媒体传播增加受众的接触频率、利用群体传播发挥粉丝的人际传播效应、交互式传播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品牌传播打造悬... 新媒体在各类传播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作品的普及过程中,借助新媒体"两微一端"渠道,通过跨媒体传播增加受众的接触频率、利用群体传播发挥粉丝的人际传播效应、交互式传播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品牌传播打造悬疑文学品牌等传播方式,不仅扩大了我国社会派悬疑小说的普及程度,也提升了其传播速度及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悬疑小说 传播路径
下载PDF
魔幻与现实的统整——爱伦·坡悬疑小说浅赏
10
作者 崔放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第11X期283-283,共1页
爱伦·坡的悬疑小说以其特有的写作风格,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其悬疑小说整体上呈现着魔幻性风格,但在思想上却体现现实性,做到了魔幻与现实的高度统整。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本篇将从魔幻与现... 爱伦·坡的悬疑小说以其特有的写作风格,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其悬疑小说整体上呈现着魔幻性风格,但在思想上却体现现实性,做到了魔幻与现实的高度统整。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本篇将从魔幻与现实统整的视角与维度,对其悬疑小说进行浅赏,进而窥见其对我国悬疑小说创作与发展的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坡 悬疑小说 魔幻性 现实性
下载PDF
《达·芬奇密码》与西方悬疑小说之比较
11
作者 赵倩 《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9Z期267-268,共2页
西方悬疑小说一直是当今时下的热点门类,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引人深思的悬念,吸引着大量读者的眼球。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不同于传统悬疑小说的主题和模式,而是具有深刻主题意味和知识型的悬疑小说。从丹·布朗的... 西方悬疑小说一直是当今时下的热点门类,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引人深思的悬念,吸引着大量读者的眼球。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不同于传统悬疑小说的主题和模式,而是具有深刻主题意味和知识型的悬疑小说。从丹·布朗的悬疑小说《达·芬奇密码》的主题、叙事技巧和表现手法入手,研究该小说与传统西方悬疑小说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小说 《达·芬奇密码》 比较
下载PDF
悬疑小说家族又添新成员《断龙台》:首部写字楼悬疑小说
12
作者 杨雯 《出版参考》 2006年第02S期7-7,共1页
关键词 悬疑小说 《断龙台》 写字楼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新书介绍 北方文艺出版杜
下载PDF
蔡骏悬疑小说的人物解析——以新作《无尽之夏》为例
13
作者 洪蕊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1-57,共7页
蔡骏悬疑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与心理分析常让位于情节的离奇表现,人物塑造偏向符号化、类型化,而在其最新推出的长篇小说《无尽之夏》中,作者在把控人物塑造、心理分析与情节关系上有显著改变。这些改变源于作者对类型文学的反思、人性本... 蔡骏悬疑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与心理分析常让位于情节的离奇表现,人物塑造偏向符号化、类型化,而在其最新推出的长篇小说《无尽之夏》中,作者在把控人物塑造、心理分析与情节关系上有显著改变。这些改变源于作者对类型文学的反思、人性本质复杂的客观事实和心理悬疑的文本特点。这种变化弥补了类型文学的缺陷,强化了悬疑小说的社会意识,推动了悬疑小说文体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骏 悬疑小说 《无尽之夏》 人物塑造
下载PDF
网络悬疑小说批评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14
作者 苏安娜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12,共4页
考察网络悬疑小说的评论现状,可以发现批评者对基本概念的界定模糊,批评呈现出冷寂与假热的两极状态以及批评价值尺度的缺失。因此,专业批评家应转变预设心态,积极介入现场,进行文本细读。同时,应基于网络悬疑小说发展的实际,建立平等... 考察网络悬疑小说的评论现状,可以发现批评者对基本概念的界定模糊,批评呈现出冷寂与假热的两极状态以及批评价值尺度的缺失。因此,专业批评家应转变预设心态,积极介入现场,进行文本细读。同时,应基于网络悬疑小说发展的实际,建立平等的对话批评范式,建构适用于该类型小说的中肯、客观、有启发意义的批评价值体系,以期规范网络悬疑小说的批评活动,推动网络悬疑小说的健康正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悬疑小说 评论现状 问题及对策
下载PDF
新媒介语境下网络悬疑小说的影视改编策略--以紫金陈“悬疑三部曲”为例
15
作者 王喆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第7期93-95,共3页
随着影视改编的发展,如今网络小说已经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来源。本文以紫金陈“悬疑三部曲”为例,对新媒介语境下网络悬疑小说的影视改编策略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网络小说的改编提供借鉴。
关键词 影视改编 新媒介语境 悬疑小说
下载PDF
姜钦峰悬疑小说艺术分析--以新作《雾埋》为例
16
作者 陈志宏 《极目》 2022年第1期40-44,共5页
本文从悬疑、恐惧和平行宇宙三个角度,对姜钦峰悬疑小说的创作进行理论梳理,并对其艺术风格进行全面分析,希望为中国悬疑小说的创作及理论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悬疑小说 姜钦峰 《雾埋》 创作风格 艺术分析
下载PDF
悬疑小说写手 王凯的平淡与出奇
17
作者 高春明 庞剑平 《华北电业》 2014年第4期86-89,共4页
小时候从来没想过写作,作文不及格是常事。——出书人王凯。钟爱历史和民间故事,读得太多了,有的倒背如流,下笔不自觉就写了出来。——悬疑小说写手王凯。人生最青春美好的八年,在变电站值班尝尽孤独,心里却长出故事、长出文字来。——... 小时候从来没想过写作,作文不及格是常事。——出书人王凯。钟爱历史和民间故事,读得太多了,有的倒背如流,下笔不自觉就写了出来。——悬疑小说写手王凯。人生最青春美好的八年,在变电站值班尝尽孤独,心里却长出故事、长出文字来。——他和他的小说一样让人称奇。王凯,国网固安县供电公司职工。201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小说 县供电公司 固安 出故事 文学网站 不及格 榕树下 一朵花 查理九世 八年
下载PDF
产业链视角下豆瓣阅读悬疑小说IP开发研究
18
作者 徐欣姿 《今古文创》 2022年第36期32-35,共4页
豆瓣阅读是豆瓣旗下的优质类型小说平台,作品质量较高,颇受读者好评。其中,悬疑小说是豆瓣阅读的特色与主打类型之一,本文分析了豆瓣阅读悬疑小说的创作和版权运营现状,指出了其在IP开发上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加强创作队伍建设,丰富平台... 豆瓣阅读是豆瓣旗下的优质类型小说平台,作品质量较高,颇受读者好评。其中,悬疑小说是豆瓣阅读的特色与主打类型之一,本文分析了豆瓣阅读悬疑小说的创作和版权运营现状,指出了其在IP开发上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加强创作队伍建设,丰富平台内容资源,拓展相关产业链,多渠道联合推广营销等优化策略,以期为平台的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阅读 悬疑小说 IP开发 产业链
下载PDF
最好看的悬疑小说——读上官午夜《七杀》
19
作者 韩真英 《成长先锋:女人街》 2009年第11期63-63,共1页
从事出版业务以后,每每沙龙聚会,常听起媒体界、出版界的朋友们齐聚一堂谈论两岸三地现阶段当红的年轻作家,其间,上官午夜就是被提得最多的一位。因此,有时候我特别想知道,这位从精灵女歌手到畅销书作家的悬疑天后到底是何方神圣、到底... 从事出版业务以后,每每沙龙聚会,常听起媒体界、出版界的朋友们齐聚一堂谈论两岸三地现阶段当红的年轻作家,其间,上官午夜就是被提得最多的一位。因此,有时候我特别想知道,这位从精灵女歌手到畅销书作家的悬疑天后到底是何方神圣、到底有着怎样的创作天赋。曾几何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官午夜 悬疑小说 女歌手 出版业务 媒体界 推理小说 小说 言情小说 爱情小说 魔女
下载PDF
推荐最匪夷所思的剧情 费解的悬疑小说,出色的智力狂欢
20
《今日民航》 2010年第12期93-93,共1页
《死亡拼图》丈夫离奇出走之谜当格蕾丝·劳森取回新冲洗出来的一卷家庭照片时,发现了一张不属于这里的照片——它至少拍摄于20年前。照片里有5个人:其中4个人格蕾丝并不认识,而另外一个看上去很像她的丈夫,杰克。杰克看到这张照片... 《死亡拼图》丈夫离奇出走之谜当格蕾丝·劳森取回新冲洗出来的一卷家庭照片时,发现了一张不属于这里的照片——它至少拍摄于20年前。照片里有5个人:其中4个人格蕾丝并不认识,而另外一个看上去很像她的丈夫,杰克。杰克看到这张照片后,否认他是其中的一人,但是当天晚上,当格蕾丝躺在床上等他时,他却开着家里的迷你厢型车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解释,还带走了那张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小说 格蕾丝 毕达哥拉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