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悲惨命运
1
作者 李孑玥 李贵伦(指导) 《当代教育》 2023年第4期56-56,共1页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我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曾祖父爱我,祖父爱我,爸爸也算爱我,独独没有来自女性的爱。自我懂事以来,就悄悄问过祖父有关秘密,开始他老人家不肯说,实在拗不过,才透露一点。祖父每次说完,总...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我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曾祖父爱我,祖父爱我,爸爸也算爱我,独独没有来自女性的爱。自我懂事以来,就悄悄问过祖父有关秘密,开始他老人家不肯说,实在拗不过,才透露一点。祖父每次说完,总是眼睛红红,双手痉挛,全身不住颤抖,眼泪大颗大颗砸在地上,啪嗒啪嗒响。我也跟着掉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惨命运 四世同堂 不幸
下载PDF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新春 鲜文森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09-110,共2页
苔丝是哈代在悲剧人物塑造方面的顶峰。导致主人公苔丝悲惨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家庭、社会、宗教、不公平的法律、传统的伦理道德及自身的弱点等。从分析 19世纪的英国社会入手能更深地挖掘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关键词 苔丝 悲剧人物 悲惨命运
下载PDF
从隐喻和语境的角度分析苔丝的悲惨命运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丽贞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9-92,共4页
哈代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对隐喻的独特运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巧妙地安排运用隐喻意象,渲染了苔丝的悲剧命运色彩,也使得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诗歌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对隐喻的... 哈代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对隐喻的独特运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巧妙地安排运用隐喻意象,渲染了苔丝的悲剧命运色彩,也使得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诗歌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对隐喻的理解离不开语境。通过隐喻与语境之间的联系,主要从动物、色彩、物体以及人物和社会背景方面的隐喻分析苔丝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语境 苔丝 悲惨命运
下载PDF
《雾都孤儿》中南希的悲惨命运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娇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27-28,31,共3页
《雾都孤儿》是世界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早期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对揭示社会道德与政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整部小说描写了几名被迫偷盗的少年,其中主人公南希在盗贼团伙生活了十余年,然... 《雾都孤儿》是世界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早期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对揭示社会道德与政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整部小说描写了几名被迫偷盗的少年,其中主人公南希在盗贼团伙生活了十余年,然而恶劣的环境并未让其堕落,在小说的最后,终于是正义取得胜利。虽然主人公南希没有摆脱命运的悲惨结局,但是却召唤出了正义的力量,另一位主人公奥利弗重新获得了本应属于他的地位与财富。当我们阅读完整部小说之后,为圆满结局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对南希这一人物的悲惨结局而伤感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都孤儿 南希 悲惨命运
下载PDF
苔丝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姜莉霞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6-39,共4页
针对《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从苔丝的悲惨遭遇到最后遭到的不公平审判,本文提出了资产阶级根源和经济根源、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以及伪善的宗教和不公的法律等三个观点,并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从中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统治时... 针对《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从苔丝的悲惨遭遇到最后遭到的不公平审判,本文提出了资产阶级根源和经济根源、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以及伪善的宗教和不公的法律等三个观点,并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从中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统治时期的社会黑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伯家的苔丝》 悲惨命运 资产阶级
下载PDF
清宫电视剧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6
作者 钱智民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92,共2页
皇权中的宫廷女性注定命运悲惨,清宫历史剧中她们进行着无言的心计角逐,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爱情、权势等各种利益,她们在后宫过着激烈的争宠生活,甚至惨遭无情的摧残和死亡。本文以清朝穿越剧《宫锁心玉》、《还珠格格》、《德龄公主... 皇权中的宫廷女性注定命运悲惨,清宫历史剧中她们进行着无言的心计角逐,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爱情、权势等各种利益,她们在后宫过着激烈的争宠生活,甚至惨遭无情的摧残和死亡。本文以清朝穿越剧《宫锁心玉》、《还珠格格》、《德龄公主》为例,解读后宫女性对皇帝的争宠斗争,全面认识清宫历史剧中女性形象的悲惨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女性 悲惨命运 清宫 电视剧 《还珠格格》 历史剧 女性形象 爱情
下载PDF
从战争诗看唐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7
作者 杨小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3-15,共3页
唐代是中国封建历史上较为繁荣的朝代 ,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但这个朝代也是战争比较频繁的时代 ,尤其是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战争几乎与唐王朝相始终 ,这种状况在唐诗中就有充分的体现。透过唐诗中或呜咽、或... 唐代是中国封建历史上较为繁荣的朝代 ,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但这个朝代也是战争比较频繁的时代 ,尤其是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战争几乎与唐王朝相始终 ,这种状况在唐诗中就有充分的体现。透过唐诗中或呜咽、或苍凉、或无奈、或痛楚的战争诗 ,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一些社会历史状况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战争诗 妇女 悲惨命运
下载PDF
从失意文人的悲惨命运看《三国演义》的人才观
8
作者 王莹雪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3期45-47,共3页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统治者延揽人才为己所用,为胸有真学的士人提供了一展平生所学的历史舞台。但是,并非所有的文人都能够如愿以偿或一帆风顺。集团领袖在选拔人才时有着自己的用人标准。从杨修、张松、祢衡、孔融等失意文人的悲惨命...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统治者延揽人才为己所用,为胸有真学的士人提供了一展平生所学的历史舞台。但是,并非所有的文人都能够如愿以偿或一帆风顺。集团领袖在选拔人才时有着自己的用人标准。从杨修、张松、祢衡、孔融等失意文人的悲惨命运来看,《三国演义》蕴含着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人才观。这些因素包括人才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用人者的心胸气魄与个人好恶,这些因素都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失意文人 悲惨命运 人才观
下载PDF
普契尼与柳儿的悲惨命运
9
作者 李立滨 《北方音乐》 2013年第8期54-54,共1页
《图兰朵》的故事出自《一千零一日》,经威尼斯作家戈兹编译后,广为西方人所知。将近一百九十年后,阿达米和西莫尼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为歌剧剧本。《图兰朵》(Turandot)也译作《图兰多特》或《图兰多特公主》,“图兰”(Turan)在... 《图兰朵》的故事出自《一千零一日》,经威尼斯作家戈兹编译后,广为西方人所知。将近一百九十年后,阿达米和西莫尼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为歌剧剧本。《图兰朵》(Turandot)也译作《图兰多特》或《图兰多特公主》,“图兰”(Turan)在波斯语里既有“土耳其”又有“暴风雨”的意思,而“朵”(dot)的意思是“女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惨命运 普契尼 《图兰多特》 《图兰朵》 威尼斯 西方人 暴风雨 土耳其
下载PDF
康熙朝锡伯族妇女悲惨命运述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克尧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0-82,共3页
康熙年间清政府为严格控制锡伯族及解决八旗兵丁的婚配的问题,将锝伯族绾入满溯八旗后嫁给外族妇女一律查出,强迫离婚,以配内务府无妻旗丁,并规定不愿离婚者可找人替代。从此,锡伯族妇女的命运逆转,不仅地位低下,受到严格约束、控制,婚... 康熙年间清政府为严格控制锡伯族及解决八旗兵丁的婚配的问题,将锝伯族绾入满溯八旗后嫁给外族妇女一律查出,强迫离婚,以配内务府无妻旗丁,并规定不愿离婚者可找人替代。从此,锡伯族妇女的命运逆转,不仅地位低下,受到严格约束、控制,婚姻上也丧失了自由选择权利,成为一种会说话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伯族 妇女地位 悲惨命运 婚姻限制
全文增补中
鲁迅笔下苦人的悲惨命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淑琴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7年第6期69-69,30,共2页
一篇好的小说。往往在简单的故事情节模式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让读者浮想联翩,长久品味。《孔乙己》就是这样一篇小说,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都会加深对主人公的一层同情。
关键词 悲惨命运 鲁迅 《孔乙己》 情节模式 思想内涵 主人公 小说 故事
下载PDF
性格决定命运——浅析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慧 《科教文汇》 2014年第14期54-54,58,共2页
《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悲剧作品。小说的女主角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她一生经历了被奸污,被丈夫抛弃,最后被处以死刑的悲惨命运。前人曾经把苔丝的悲惨命运归结于她自身,而本文试图从苔丝的性格———纯洁性、反抗性和保守... 《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悲剧作品。小说的女主角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她一生经历了被奸污,被丈夫抛弃,最后被处以死刑的悲惨命运。前人曾经把苔丝的悲惨命运归结于她自身,而本文试图从苔丝的性格———纯洁性、反抗性和保守性出发,去探索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洁性 反抗性 保守性 悲惨命运 劳动妇女 根源
下载PDF
哈姆莱特的厌女情节与奥菲利娅的悲惨命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健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55-58,共4页
《哈姆莱特》中的女性形象一直受到普遍关注,特别是她们与主人公哈姆莱特之间的关系。剧中,乔特鲁德对哈姆莱特女性观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使他产生厌女情节。正是由于哈姆莱特女性观的转变,导致他对爱人奥菲利娅的态度也发生改变... 《哈姆莱特》中的女性形象一直受到普遍关注,特别是她们与主人公哈姆莱特之间的关系。剧中,乔特鲁德对哈姆莱特女性观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使他产生厌女情节。正是由于哈姆莱特女性观的转变,导致他对爱人奥菲利娅的态度也发生改变。这一系列变化对奥菲利娅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乔特鲁德 厌女情节 奥菲利娅 悲惨命运
下载PDF
哈姆莱特的厌女情节与奥菲利娅的悲惨命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健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5期97-98,共2页
《哈姆莱特》中的女性形象一直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她们与主人公哈姆莱特之间的关系。剧中乔特鲁德对哈姆莱特女性观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她产生了厌女情节。而正是由于哈姆莱特女性观的转变,导致他对爱人奥菲利娅的态度... 《哈姆莱特》中的女性形象一直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她们与主人公哈姆莱特之间的关系。剧中乔特鲁德对哈姆莱特女性观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她产生了厌女情节。而正是由于哈姆莱特女性观的转变,导致他对爱人奥菲利娅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奥菲利娅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厌女情节 奥菲利娅 悲惨命运
下载PDF
浅谈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原因
15
作者 张方方 《戏剧之家》 2015年第7期272-272,共1页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淳朴、善良、本分的农村妇女,其命运却是多舛的。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浅析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从旧中国女性生存状况的角度,来探讨祥林嫂生活的悲惨历程;二是从旧中国女性的生存心态角度,呈现祥...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淳朴、善良、本分的农村妇女,其命运却是多舛的。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浅析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从旧中国女性生存状况的角度,来探讨祥林嫂生活的悲惨历程;二是从旧中国女性的生存心态角度,呈现祥林嫂的"奴性"心态;三是从旧中国女性的生存意识角度,分析祥林嫂也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这种反抗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林嫂 悲惨命运 奴性 挣扎 反抗
下载PDF
《黄色壁纸》中疯女人悲惨命运浅析
16
作者 郑李春 《黑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65-166,共2页
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不仅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也是19世纪末美国妇女运动的理论家,在其著作《黄色壁纸》中表达了一个女性主义者对整个社会及生活的反思,从中阐释了女性主义者希望获得人生的自由与独立。同时也表述了夫妻之... 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不仅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也是19世纪末美国妇女运动的理论家,在其著作《黄色壁纸》中表达了一个女性主义者对整个社会及生活的反思,从中阐释了女性主义者希望获得人生的自由与独立。同时也表述了夫妻之间的性别政治,表现出一种新的女性生活理念,摒弃了传统的父权生活观。这部小说的创作推动了整个女性主义的发展,使女性的生存地位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壁纸》 疯女人 悲惨命运 意识觉醒
下载PDF
论《红楼梦》中丫鬟们的悲惨命运
17
作者 朱妙伶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5期58-60,共3页
丫鬟们——这些在畸形的社会制度下失去家庭保护的女孩,被剥夺了大部分的人生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她们的命运从来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即使这个群体中地位较高的丫鬟受到迫害时,也只能以死来抵抗一切,她们的生命是渺小而脆弱的。
关键词 丫鬟 脆弱 悲惨命运
下载PDF
从祥林嫂看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
18
作者 张英敏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0年第1期35-37,共3页
历史以其特有的固定的步伐滚滚向前。曾几何时,人们惊叹,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的极大进步。但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得太严酷了。两千年来,广大人民不得不在封建王国里,苦苦挣扎,默默忍受着肉... 历史以其特有的固定的步伐滚滚向前。曾几何时,人们惊叹,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的极大进步。但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得太严酷了。两千年来,广大人民不得不在封建王国里,苦苦挣扎,默默忍受着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分析 祥林嫂 悲惨命运 农村妇女 旧中国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礼教
下载PDF
赫斯特与苔丝悲惨命运对比分析
19
作者 梁新惠 朱海丽 《甘肃高师学报》 2016年第8期1-4,共4页
赫斯特和苔丝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和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尽管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度,但她们的遭遇却十分相似:被绑架在"贞操"的桎梏上。佩戴着通奸标志"红A&qu... 赫斯特和苔丝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和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尽管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度,但她们的遭遇却十分相似:被绑架在"贞操"的桎梏上。佩戴着通奸标志"红A"的赫斯特大半生生活在人们的鄙视中,同样失去贞操的苔丝苦苦挣扎在所谓的"爱"的漩涡中;她们都热爱生活,并且努力为之奋斗,可结果却迥然不同:赫斯特由"通奸者"变成了"天使",实现了人生质的变化;苔丝却由美丽、纯真的姑娘变成了"杀人犯",最终走向毁灭!赫斯特成功的人生和苔丝失败的人生很是值得现代女性去研究、思考,并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斯特 苔丝 贞操 悲惨 命运
下载PDF
为妇女的悲惨命运鸣不平
20
作者 覃家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89-92,共4页
我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既不是讽谕,也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歌颂爱情。我们知道,诗人白居易的很多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在当时都是有重大突破的主题。《长恨歌》也不例外。它通过叙述描绘李杨间特殊的爱情故事。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妃子 统治者 长恨歌 历史人物 悲惨命运 白居易 传统观念 主题思想 爱情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