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童年期受虐待经历对大学生情绪记忆的影响
1
作者 田志鹏 刘爱书 周梦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考察童年期虐待经历对大学生情绪记忆的影响。方法: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筛出情感虐待伴忽视组23例,躯体虐待伴忽视组21例,对照组24例。实验1用3×3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2用3×5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以情绪记... 目的:考察童年期虐待经历对大学生情绪记忆的影响。方法: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筛出情感虐待伴忽视组23例,躯体虐待伴忽视组21例,对照组24例。实验1用3×3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2用3×5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以情绪记忆的正确率为指标,实验1的效价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负性图片高于正性图片和中性图片(均P<0.001),组别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于两虐待组(均P<0.05),两虐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的图片类型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负性低唤醒图片高于其他类型图片(均P<0.001),组别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于两虐待组(均P<0.05),两虐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表现出对负性低唤醒图片的情绪记忆增强效应,童年期受虐待经历减弱了情绪记忆能力,不同受虐待亚型的情绪记忆表现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 受虐待经历 情绪记忆 效价 唤醒度
下载PDF
论情绪记忆式电影表演的现实效用与未来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鹏飞 张明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5-69,共5页
数字时代,更需要一种情绪记忆式表演。共情性、真实性与生活性是真人表演的优势,共情满足、立体形象塑造则是情绪记忆式表演的优势。情绪记忆式表演的实现需要演员贯彻生活美学与体验美学理念,重视间接体验,并紧抓技术辅助与科技赋能。
关键词 情绪记忆 电影表演 电影工业美学
下载PDF
民俗纪录片中情绪记忆的建构——以《记住乡愁》为例
3
作者 杨丽芳 石玮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24期156-159,共4页
《记住乡愁》是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组织拍摄的大型民俗类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该纪录片通过视听画面搭建出受众共同的情绪记忆空间,激起了人们浓厚的乡土情。笔者通过分析《记住乡愁》的视听语言、拍摄与剪辑技巧及... 《记住乡愁》是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组织拍摄的大型民俗类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该纪录片通过视听画面搭建出受众共同的情绪记忆空间,激起了人们浓厚的乡土情。笔者通过分析《记住乡愁》的视听语言、拍摄与剪辑技巧及民风民俗等多个方面,旨在探析民俗纪录片中构建公众情绪记忆的方法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纪录片 情绪记忆 《记住乡愁》
下载PDF
提取诱发遗忘中的情绪记忆权衡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毛伟宾 赵浩远 +1 位作者 东利云 白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9-1228,共10页
情绪记忆的提取诱发遗忘研究是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尚无一致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情绪事件十分复杂,不仅包含核心的情绪信息,还包括边缘非情绪信息,研究已发现,人们对于这些复杂情绪事件不同成分的记忆效果... 情绪记忆的提取诱发遗忘研究是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尚无一致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情绪事件十分复杂,不仅包含核心的情绪信息,还包括边缘非情绪信息,研究已发现,人们对于这些复杂情绪事件不同成分的记忆效果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分别探讨提取练习整张复杂情绪图片和提取练习复杂情绪图片的背景成分时的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结果表明:(1)无论提取练习完整信息还是相关的边缘信息,均在提取诱发遗忘中存在显著的情绪记忆权衡效应;(2)消极情绪项目像中性项目一样也能产生提取诱发遗忘效应;(3)不论提取图片的完整信息还是背景信息,都仅在中心项目上表现出提取诱发遗忘,边缘背景没有出现提取诱发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复杂情绪刺激 提取诱发遗忘 情绪记忆权衡效应
下载PDF
情绪记忆增强效应的时间依赖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海宝 张达人 余永强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2-938,共7页
探讨情绪记忆短时和长时增强效应相对特异性机制以及唤醒度和效价在情绪记忆中的作用。运用不同阶段提取和不同情绪类别相结合的多因素设计方法,对20位正常年轻成人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情绪对记忆加工不同阶段(短时和长时)的调节... 探讨情绪记忆短时和长时增强效应相对特异性机制以及唤醒度和效价在情绪记忆中的作用。运用不同阶段提取和不同情绪类别相结合的多因素设计方法,对20位正常年轻成人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情绪对记忆加工不同阶段(短时和长时)的调节作用(增强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且主要取决于情绪唤醒度,而无显著正负效价性差异。在短时阶段主要涉及高唤醒度的增强;而长时阶段涉及不同水平唤醒度的增强,不同唤醒度的增强效应存在相对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增强效应 时间依赖性 唤醒度:效价
下载PDF
情绪记忆权衡效应:对复杂情绪刺激的记忆 被引量:8
6
作者 邹吉林 周仁来 +2 位作者 张环 张小聪 罗新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60-1470,共11页
情绪记忆研究最近一致发现了情绪记忆权衡效应,即人们对情绪事件的中心或核心特征的记忆增强,而对情绪事件的周围或背景特征的记忆受损。该效应证明情绪记忆具有选择性,情绪唤醒可以诱发出多种记忆选择性效应,并具有相当强的普遍性和稳... 情绪记忆研究最近一致发现了情绪记忆权衡效应,即人们对情绪事件的中心或核心特征的记忆增强,而对情绪事件的周围或背景特征的记忆受损。该效应证明情绪记忆具有选择性,情绪唤醒可以诱发出多种记忆选择性效应,并具有相当强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同时受较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关理论逐步深入地阐述了该效应发生的可能机制,该效应在注意分配、编码以及编码后加工上的行为证据不断积累,但相关神经机制研究十分缺乏。未来研究应重视该效应的神经与遗传机制以及探讨面孔情绪诱发的记忆权衡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权衡效应 增强效应 损害效应
下载PDF
fMRI观察情绪记忆编码中的持续效应和瞬时效应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津民 王海宝 +4 位作者 余永强 潘志立 柏亚 胡孝朋 宋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43-2246,共4页
目的通过fMRI检测情绪记忆相关脑区激活情况,探讨情绪记忆编码中持续效应与瞬时效应脑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情绪记忆障碍相关疾病的神经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22名健康成人参加试验。试验材料为60幅负性情景(情绪记忆)和60幅中性情景图片。... 目的通过fMRI检测情绪记忆相关脑区激活情况,探讨情绪记忆编码中持续效应与瞬时效应脑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情绪记忆障碍相关疾病的神经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22名健康成人参加试验。试验材料为60幅负性情景(情绪记忆)和60幅中性情景图片。采用组块-事件相关混合设计模式。受试者在完成编码任务的同时接受fMRI扫描。利用SPM2和SPSS13.0分别对fMRI数据及行为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情绪记忆(3.15±0.14)和中性(2.25±0.08)图片记忆成绩(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10)。fMRI结果显示,情绪记忆增强与内侧颞叶和前额叶不同亚区相关;右侧杏仁核(r=0.50,P=0.019)和眶额皮层(r=0.64,P=0.001)与持续效应显著相关,左侧杏仁核(r=0.65,P=0.001)和眶额皮层(r=0.65,P=0.001)与瞬时效应显著相关。结论情绪记忆编码中持续效应和瞬时效应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分别与右侧和左侧杏仁核及眶额皮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持续效应 瞬时效应 杏仁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情绪记忆性别差异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宝 谌业荣 +3 位作者 余永强 张诚 赵本胜 张达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69-177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参与情绪记忆相关激活脑区,探讨情绪记忆中性别差异相关的特异性脑机制。方法20名健康被试,实验包括编码和提取两阶段,同时实行功能MRI扫描及记录行为学成绩,利用SPM2对功能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男性情绪... 目的通过检测参与情绪记忆相关激活脑区,探讨情绪记忆中性别差异相关的特异性脑机制。方法20名健康被试,实验包括编码和提取两阶段,同时实行功能MRI扫描及记录行为学成绩,利用SPM2对功能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男性情绪记忆成功编码主要与右侧杏仁核相关,女性主要与左侧杏仁核相关。男女记忆增强效应均与左侧杏仁核明显相关。男性多激活前额叶不同亚区皮层,而女性多激活杏仁核、海马、梭状回和枕部皮层。结论情绪记忆中杏仁核激活存在男右女左偏侧化优势;这种偏侧化效应在两性的情绪记忆增强效应中不起主要作用。大脑前后部皮层激活也存在性别差异,男女性情绪记忆加工存在相对特异性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性别 偏侧化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依赖于唤醒与效价的情绪记忆增强效应:自动与控制加工 被引量:12
9
作者 康诚 王振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0-980,共11页
情绪记忆增强(Emotionally Enhanced Memory,EEM)效应受到刺激的唤醒度和效价的影响。Kensinger等人提出依赖于唤醒的EEM效应与自动加工相联系,依赖于效价的EEM效应与控制加工相联系。然而现有研究并不能为这一假设提供充分的证据。本... 情绪记忆增强(Emotionally Enhanced Memory,EEM)效应受到刺激的唤醒度和效价的影响。Kensinger等人提出依赖于唤醒的EEM效应与自动加工相联系,依赖于效价的EEM效应与控制加工相联系。然而现有研究并不能为这一假设提供充分的证据。本研究的三个实验采用学习——再认范式和DA范式(divided attention paradigm)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考察了在两种注意条件下依赖于唤醒和依赖于效价的EEM效应在编码阶段的加工机制。结果发现,中性词、正性非唤醒词、负性非唤醒词在集中注意条件下的记忆再认成绩显著高于分散注意条件下的记忆再认成绩;正性唤醒词在集中注意条件下的记忆再认成绩也显著高于分散注意条件下的记忆再认成绩,但负性唤醒词的记忆再认成绩在两种注意条件下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依赖于效价的EEM效应与控制加工相联系,而依赖于唤醒的EEM效应并不总是与自动加工相联系,其加工还受到情绪效价的调节,对于负性刺激,依赖于唤醒的EEM效应与自动加工相联系;对于正性刺激,依赖于唤醒的EEM效应则与控制加工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增强效应 唤醒 效价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
下载PDF
情绪记忆编码增强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克静 康诚 +1 位作者 王振宏 杜琳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282-288,共7页
相对于中性刺激,情绪信息在记忆的准确性和细节方面都会得到显著的增强,这种增强效应在编码阶段受到情绪效价和唤醒的影响。涉及到的脑区主要包括:双侧杏仁核、海马前部、海马回和前额叶皮层。杏仁核—内侧颞叶(MTL)系统支持唤醒信息的... 相对于中性刺激,情绪信息在记忆的准确性和细节方面都会得到显著的增强,这种增强效应在编码阶段受到情绪效价和唤醒的影响。涉及到的脑区主要包括:双侧杏仁核、海马前部、海马回和前额叶皮层。杏仁核—内侧颞叶(MTL)系统支持唤醒信息的编码增强效应,反映的是情绪对记忆自动化的影响,属于自动加工,主要受情绪唤醒的调节;前额叶网络支持消极无唤醒信息的编码增强效应,对情绪信息的加工属于控制加工,主要受情绪效价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的编码 增强效应 效价 唤醒 认知神经机制
下载PDF
情绪记忆的神经基础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润果 罗跃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8-463,共6页
情绪记忆具有强烈、持久的特点,在记忆中具有优势地位。杏仁核是情绪记忆的关键脑区,其外侧核被认为是情绪回路建立的中心部位。恐惧条件反射是情绪记忆,特别是情绪回路研究的有效手段。情绪记忆的编码,储存与提取受到杏仁核与各相关脑... 情绪记忆具有强烈、持久的特点,在记忆中具有优势地位。杏仁核是情绪记忆的关键脑区,其外侧核被认为是情绪回路建立的中心部位。恐惧条件反射是情绪记忆,特别是情绪回路研究的有效手段。情绪记忆的编码,储存与提取受到杏仁核与各相关脑区共同影响,其中激素调节在这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情绪记忆的神经机制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杏仁核 恐惧条件反射 激素
下载PDF
老年人情绪记忆中的积极效应及其产生机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龚先旻 王大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1-1418,共8页
有关情绪与记忆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经常表现出积极效应,即对积极刺激的记忆比对消极刺激的记忆更好。从动机层面来讲,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倾向于进行情绪调节。在记忆任务中,这种情绪调节的动机使得老年人具有表现出积... 有关情绪与记忆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经常表现出积极效应,即对积极刺激的记忆比对消极刺激的记忆更好。从动机层面来讲,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倾向于进行情绪调节。在记忆任务中,这种情绪调节的动机使得老年人具有表现出积极效应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情绪调节对记忆的影响可以通过注意选择、加工资源分配、情绪抑制、认知再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分年龄段考察情绪的各维度如何影响老年人记忆的各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情绪记忆 积极效应/积极偏向 情绪调节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下载PDF
情绪记忆中杏仁核和海马作用的fMRI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凡 王海宝 余永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通过行为学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检测杏仁核和海马激活情况,探讨内侧颞叶结构参与情绪记忆增强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方法:20例受试者,实验材料采用160帧彩色情景图片。实验过程分为编码和提取两个阶段,编码阶段要求受试者观看图... 目的:通过行为学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检测杏仁核和海马激活情况,探讨内侧颞叶结构参与情绪记忆增强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方法:20例受试者,实验材料采用160帧彩色情景图片。实验过程分为编码和提取两个阶段,编码阶段要求受试者观看图片并记住,编码同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提取阶段将80帧旧图片和80帧新加入的图片随机呈现,要求受试者通过按键尽快且尽可能准确地判断新、旧图片,记录行为学成绩。采用SPM2分析软件对功能成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者对情绪图片的记忆成绩为(2.82±0.16)分,较中性图片的记忆成绩(1.75±0.18)分显著增强(t=3.73,P<0.001);功能成像显示,双侧杏仁核(左侧:r=0.49,P=0.028,右侧:r=0.66,P=0.001)和海马(左侧海马和海马旁回r=0.56,P=0.010,右侧海马r=0.70,P=0.001)与增强效应显著相关(类聚块阈值r>0.44,P<0.05)。结论:情绪增强效应主要与杏仁核和海马密切相关,提示内侧颞叶在情绪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杏仁核 海马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抑郁症情绪记忆中尾状核激活性别相关差异的fMRI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国权 王海宝 +3 位作者 徐丽艳 汪建文 李小虎 余永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9期582-586,共5页
目的利用fMRI探讨尾状核激活在抑郁症情绪记忆中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单相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另纳入健康志愿者(正常组)44名,男23名,女21名。采用120幅彩色情景图片,分为编码和立即提取两个阶段,对所有对象行3.0Tf... 目的利用fMRI探讨尾状核激活在抑郁症情绪记忆中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单相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另纳入健康志愿者(正常组)44名,男23名,女21名。采用120幅彩色情景图片,分为编码和立即提取两个阶段,对所有对象行3.0TfMRI,分析并比较组间及性别间对图片反应正确率及尾状核激活差异。结果抑郁症组男性和女性对情绪图片反应正确率均低于正常组[男性:(65.12±20.25)%vs(79.30±16.17)%,女性:(64.41±25.20)%vs(79.43±15.24)%;P均<0.05),抑郁症组女性对中性图片反应正确率低于正常组[(45.11±23.03)%vs(63.38±19.13)%,P<0.05]。fMRI中抑郁症女性全脑激活以瞬时效应为主,双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均强于正常组(P<0.05),其右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强于男性(P<0.05);男性全脑激活以持续效应为主,双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均强于正常组(P<0.05),左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强于女性(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情绪记忆增强效应尾状核激活存在性别差异,与尾状核头部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性别 尾状核 情绪记忆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记忆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翔贞 汪凯 +4 位作者 张蕾 许子明 邱龄山 陈艳波 江小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记忆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情绪图片的回忆和再认测试评定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0名正常对照的情绪记忆,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两组间图片评分测试结束10 mi...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记忆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情绪图片的回忆和再认测试评定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0名正常对照的情绪记忆,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两组间图片评分测试结束10 min后和72 h后对负性和中性图片的回忆率以及负性和正性图片的再认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SS量表阴性症状评分与负性和正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呈负相关(r=-0.91,P<0.01;r=-0.38,P<0.05)。患者组病程与10 min后负性图片回忆率(r=-0.33,P<0.05)、72h后负性和正性图片回忆率(r=-0.36,P<0.05;r=-0.36,P<0.05)、负性图片再认正确率(r=-0.34,P<0.05)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情绪记忆损害,且与精神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情绪记忆 杏仁核 精神症状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情绪记忆优势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小玲 李松蔚 钱铭怡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8-255,共8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高情绪刺激引起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闯入、闪回、病理性重复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和回避等症状严重损害其认知功能。PTSD患者记忆形成了情绪网络。情绪记忆具有强烈、持久的特点,在记忆中具有优...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高情绪刺激引起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闯入、闪回、病理性重复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和回避等症状严重损害其认知功能。PTSD患者记忆形成了情绪网络。情绪记忆具有强烈、持久的特点,在记忆中具有优势地位。回顾PTSD患者情绪记忆优势的行为及脑成像研究发现,PTSD患者情绪记忆优势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记忆 情绪记忆 记忆优势
下载PDF
情绪记忆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向阳 汪凯 程怀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9-400,共2页
关键词 情绪记忆 杏仁核 脑区 情绪评估 表演艺术 边缘系统 神经机制 记忆编码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情绪记忆损害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向阳 袁良津 +1 位作者 汪凯 陈祚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情绪记忆的改变。方法采用情绪记忆神经认知心理学检查评价22例MCI患者(MCI组)及22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的情绪记忆,并采用事件诱发电位(ERPs)检测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情绪记忆的改变。方法采用情绪记忆神经认知心理学检查评价22例MCI患者(MCI组)及22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的情绪记忆,并采用事件诱发电位(ERPs)检测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MMSE、词汇流畅性试验、数字广度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 <0. 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图片效价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正性和负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均显著降低(P <0. 05~0. 01),中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CI组及正常对照组正性、负性与中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 27,F=39. 13;均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正性和负性图片再认反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1),中性图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CI组及正常对照组正性、负性与中性图片再认反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74,F=16. 48;均P <0. 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学习阶段ERPs-P300的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再认阶段正性和负性图片ERPs-P300潜伏期显著增加,波幅显著降低(P <0. 05~0. 01);中性图片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MCI组学习阶段(F=55. 20,P <0. 05; F=43. 12,P <0. 05)及再认阶段(F=29. 36,P <0. 05; F=19. 39,P <0. 05)正性、负性与中性情绪图片ERPs-P300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性与负性ERPs-P3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正常对照组的学习阶段(F=55. 66,P <0. 05; F=39. 33,P <0. 05)及再认阶段(F=114. 48,P <0. 05; F=51. 77,P <0. 05)正性、负性与中性情绪图片ERPs-P300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I患者存在情绪记忆的受损及反应时间延长,且情绪效价"正向"选择性偏向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情绪记忆 反应时间
下载PDF
情绪记忆的理论述评 被引量:8
19
作者 钱国英 姜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1-156,共6页
情绪记忆是情绪和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当今国际研究的前沿。近年来,由于情绪记忆定义的多样化和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使得研究跨度很大、纷繁零散。该文针对这种现象,对情绪记忆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简要介绍了已有的情绪记忆理... 情绪记忆是情绪和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当今国际研究的前沿。近年来,由于情绪记忆定义的多样化和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使得研究跨度很大、纷繁零散。该文针对这种现象,对情绪记忆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简要介绍了已有的情绪记忆理论模型和情绪记忆理论模型的新进展;从情绪记忆的组织、情绪和记忆系统的关系、情绪本身的记忆和情绪性刺激的记忆等角度对情绪记忆理论模型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情绪 记忆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