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美术“情趣审美”课堂的教学原则及策略
1
作者 林翠云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9期101-103,共3页
审美感知是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小学美术“情趣审美”课堂,有助于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丰富审美体验。分析小学美术“情趣审美”课堂的教学原则,通过巧妙运用讲解法来驱动学生学习兴趣,活用创新有效的示范法来增强学生... 审美感知是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小学美术“情趣审美”课堂,有助于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丰富审美体验。分析小学美术“情趣审美”课堂的教学原则,通过巧妙运用讲解法来驱动学生学习兴趣,活用创新有效的示范法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科联动来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优化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情趣审美 教学原则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以儿童诗教学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
2
作者 陈洁 《新教师》 2024年第4期18-19,共2页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感受诗中的语言之美,想象字里行间描绘的美好意境,学习诗中传递的内涵之美。
关键词 儿童诗 美学意蕴 审美情趣
下载PDF
融入京剧艺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
3
作者 徐丽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12期70-71,共2页
京剧是我国国粹,其内涵丰富,京剧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不仅中国人本身非常热爱京剧,外国人对京剧也充满喜爱。但是,我国幼儿日常很少有接触京剧的机会,为了使幼儿对京剧有更多的了解,幼儿园在开展音乐教学期间,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京剧是我国国粹,其内涵丰富,京剧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不仅中国人本身非常热爱京剧,外国人对京剧也充满喜爱。但是,我国幼儿日常很少有接触京剧的机会,为了使幼儿对京剧有更多的了解,幼儿园在开展音乐教学期间,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幼儿自主感受京剧艺术美,这样不仅可有效提升幼儿的创新意识,还可使幼儿更好地感受和塑造美,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动手、语言以及交往能力等,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切实地体会到京剧的魅力所在,让幼儿发自内心地爱上京剧,使京剧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能力 京剧艺术 幼儿园 培养幼儿 创新意识 音乐教学 审美情趣 国粹
下载PDF
论《千里江山图》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叙事的精致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长玲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77-180,共4页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其画面以浓重鲜...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其画面以浓重鲜艳的青绿色为主色调,通过画面大格局与细节勾画、动与静等对比展现《千里江山图》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叙事特征。《千里江山图》结构特点鲜明,自然、清新雅致的风格,合并人对自然认识的主观装饰性,反映了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千里江山图 审美情趣 叙事精致性
下载PDF
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其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沙华中 《教育视界》 2023年第20期32-34,共3页
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合理的表达样态是健康审美情趣的内涵。培养健康审美情趣,要从具体的、积极的语言实践出发,具体包括五种教学策略:在诵读中触发审美情感、在辩... 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合理的表达样态是健康审美情趣的内涵。培养健康审美情趣,要从具体的、积极的语言实践出发,具体包括五种教学策略:在诵读中触发审美情感、在辩论中强化审美观念、在表演中增强审美体验、在寻访中接受审美熏陶、在写作中完善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健康审美情趣 学科美育
下载PDF
浅析明代陶瓷的审美情趣
6
作者 刘畅 《江苏陶瓷》 CAS 2023年第1期63-64,共2页
在中国历史中,明代陶瓷有着十分显著的声名,从宋代成千上百个窑口争奇斗艳的姿态,到明代景德镇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可见明代陶瓷的发展达到了鼎峰,流传下来了许多优秀、经典的作品,本文主要从釉色、造型、装饰这三个方面,来对明代陶瓷... 在中国历史中,明代陶瓷有着十分显著的声名,从宋代成千上百个窑口争奇斗艳的姿态,到明代景德镇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可见明代陶瓷的发展达到了鼎峰,流传下来了许多优秀、经典的作品,本文主要从釉色、造型、装饰这三个方面,来对明代陶瓷的审美情趣展开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陶瓷 审美情趣 釉色 造型
下载PDF
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探究
7
作者 刘思辰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直接语言,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围绕"德、智、体、美、劳"展开的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音乐教育...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直接语言,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围绕"德、智、体、美、劳"展开的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音乐教育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想获得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必须着重关注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从音乐教育概述出发,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以为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音乐教育 审美情趣
下载PDF
拓展诗歌教学资源,培养审美情趣
8
作者 朱春艳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13期49-51,共3页
诗歌作品充满韵味。为了促使学生感受其中蕴藏的深意,教师要挖掘诗歌资源,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感悟诗歌的夸张手法,体会诗歌之妙;要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诗歌诵读和讲说,感受诗歌的童真童趣;要组织仿写续编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 诗歌作品充满韵味。为了促使学生感受其中蕴藏的深意,教师要挖掘诗歌资源,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感悟诗歌的夸张手法,体会诗歌之妙;要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诗歌诵读和讲说,感受诗歌的童真童趣;要组织仿写续编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创作,写出童真童趣。这样,通过拓展诗歌教学资源,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拓展资源 审美情趣
下载PDF
试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的路径
9
作者 易徐炎 《教育界》 2023年第4期41-43,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的开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这仅仅依靠教材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初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的提升。文章结合实际,浅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的开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这仅仅依靠教材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初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的提升。文章结合实际,浅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的策略,以期提升阅读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支架 审美情趣 欣赏品味
下载PDF
从审美情趣出发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
10
作者 许晓凡 《华夏教师》 2023年第3期73-75,共3页
审美情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关键能力进而适应终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审美情趣与德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德与法治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学科,在教学中融入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审美情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关键能力进而适应终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审美情趣与德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德与法治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学科,在教学中融入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对于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深远。初中学生内在有着强烈的审美需求,而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这些情况导致的问题和矛盾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将审美情趣的培养作为学科教学工作的侧重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审美情趣 教学路径 探究策略
下载PDF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情趣探究
11
作者 李婷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第15期49-50,共2页
阅读教学以阅读为育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最终教育目标,重视学生情感意识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育人机制、育人要求已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研究审美情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不仅能够让学生... 阅读教学以阅读为育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最终教育目标,重视学生情感意识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育人机制、育人要求已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研究审美情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语文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文章探讨了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情趣
下载PDF
明清古典家具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传承发展
12
作者 郑献东 《天工》 2023年第33期60-63,共4页
明清古典家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更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情趣。主要介绍了明清古典家具的艺术特点,并结合当代设计实践,通过解析笔者设计创作的明清家具《灵芝中堂六件套》《夔龙纹画案》《事事如意... 明清古典家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更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情趣。主要介绍了明清古典家具的艺术特点,并结合当代设计实践,通过解析笔者设计创作的明清家具《灵芝中堂六件套》《夔龙纹画案》《事事如意沙发》《蝙蝠云纹方桌》的创作手法、审美特征,以期从中探讨明清古典家具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传承发展,探讨将明清古典家具的设计理念融入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明清古典家具的理解,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推动我国中式家具设计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古典家具 艺术风格 审美情趣 传承发展
下载PDF
论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以教学 《暮江吟》 一诗为例
13
作者 李云霞 《小作家选刊》 2023年第10期0038-0041,共4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其中,关于审美创造的内容强调,学生要学会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其中,关于审美创造的内容强调,学生要学会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措并举提升古诗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古诗文教学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以教学《暮江吟》一诗为例,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路径进行了探索,论证严谨,举例得当,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带来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审美情趣 古诗文教学 《暮江吟》
下载PDF
从唐代茶诗看茶艺的审美情趣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悦 刘静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0-193,共4页
现代社会中,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愈益密切,茶文化的影响愈益深远,茶文化的研究再次掀起高潮。如果我们以美学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茶学、诗学、美学等知识,以诸多优美的唐代茶诗为研究材料,解析诗中所体现的饮茶的自然环境、使用的器... 现代社会中,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愈益密切,茶文化的影响愈益深远,茶文化的研究再次掀起高潮。如果我们以美学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茶学、诗学、美学等知识,以诸多优美的唐代茶诗为研究材料,解析诗中所体现的饮茶的自然环境、使用的器具、冲泡程式等,则可以发现,饮茶不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且是一种艺术和精神美的享受。深入研究唐代茶诗,便于我们把握唐代茶艺审美情趣的奥妙所在,丰富茶诗美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茶诗 茶艺 审美情趣
下载PDF
尚怡、尚趣、尚德--论江南文人园林植景审美情趣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楠 高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98,共5页
江南文人园林中的植景与文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倾向性。文人园林植景之赏析,既重"情",即植景蕴含的文化内涵对精神的陶冶;也重"趣",即园居生活中与植景互动的意趣。具体说来,植景审美之"怡&... 江南文人园林中的植景与文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倾向性。文人园林植景之赏析,既重"情",即植景蕴含的文化内涵对精神的陶冶;也重"趣",即园居生活中与植景互动的意趣。具体说来,植景审美之"怡",是指欣赏植景所引发的舒适、愉悦的身心感受;植景审美之"趣",强调人与植景互动之感官体验;植景审美之"德"是植景表明心志的象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江南园林 古代文人 植景 审美情趣
下载PDF
体育舞蹈的艺术审美情趣 被引量:50
16
作者 丁玉兰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体育舞蹈 艺术审美情趣 起源 种类 技术动作 着装
下载PDF
试论大学语文的审美情趣与实用性的结合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珊 罗雯怡 《大学教育》 2012年第5期51-51,45,共2页
语文是大学课程体系当中的重要课程,在医专院校学生中进行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是学习语文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审美情趣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教学内容与医护专业实用性的结合,使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为学生专业能力服务。本文在阐述审美情趣... 语文是大学课程体系当中的重要课程,在医专院校学生中进行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是学习语文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审美情趣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教学内容与医护专业实用性的结合,使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为学生专业能力服务。本文在阐述审美情趣与实用性结合重要性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应如何实现审美情趣与实用性的结合,以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审美情趣 实用性
下载PDF
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日本文学理念“物哀”试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武德庆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的理念之一。文章先溯其源,简要地阐述了"物哀"理念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了"物哀"的成因及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哀"在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及对日本... "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的理念之一。文章先溯其源,简要地阐述了"物哀"理念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了"物哀"的成因及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哀"在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及对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影响等问题,以期达到提高日本文学的欣赏水平、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幽玄 审美情趣 静态美
下载PDF
论唐代茶诗审美情趣之嬗变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7-111,共5页
茶诗在唐代开始兴起,唐代茶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生命情调和审美情趣,而随着时代精神的不同,茶诗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个从自然俭约到精新细繁、从超尘脱俗到近俗乐俗、从宁静淡泊到文化品闲、从以茶悟道到茶禅一味的渐变过程。唐代茶... 茶诗在唐代开始兴起,唐代茶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生命情调和审美情趣,而随着时代精神的不同,茶诗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个从自然俭约到精新细繁、从超尘脱俗到近俗乐俗、从宁静淡泊到文化品闲、从以茶悟道到茶禅一味的渐变过程。唐代茶诗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之美、生命之乐,传达出中国文人清高、自适的人格气质,并昭示了古代文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哲学思想,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社会的谐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茶诗 审美情趣 嬗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