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100β、NSE在不同类型热性惊厥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汪玉萍 孙礼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8-0112,共5页
探讨S100β蛋白、NSE在不同类型热性惊厥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热性惊厥患儿,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3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2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 探讨S100β蛋白、NSE在不同类型热性惊厥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热性惊厥患儿,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3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2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S100β蛋白和NSE的含量,在复杂性热性惊厥中使用Person相关性分析S100β蛋白、NSE水平与抽搐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NSE在三组内均存在差异;而对于s100β而言,统计学差异仅存在复杂性热性惊厥对比于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对照组内;在复杂性热性惊厥中,通过Person相关性分析示S100β蛋白、NSE水平均与的抽搐时间呈正相关,S1OOβ蛋白(r=0.892,P<0.01),NSE(r=0.895,P<0.01)。结论 (1)NSE水平在热性惊厥患儿中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S100β蛋白在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血清水平中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2)在复杂性热性惊厥中,S100β蛋白、NSE水平与抽搐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性(3)热性惊厥中,S100β蛋白联合NSE检测能够为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FS) 单纯性热性惊厥(SFC) 复杂性热性惊厥(CFC)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EF手型钙结合蛋白(S100β)
原文传递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惊厥复发患儿中的临床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张瑜琳 陈若骥 +6 位作者 陶英霖 陈晖达 苏翠敏 林利平 叶秀玉 张美蕊 王倩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探究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惊厥复发患儿中的临床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住院患儿设为试验组,另将同期8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 目的:探究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惊厥复发患儿中的临床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住院患儿设为试验组,另将同期8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比较两组的维生素D水平以及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正常儿童单纯性热惊厥的复发频率,并分析热性惊厥和血清25(OH)D的相关性。结果:两组<1岁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岁以上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患儿相比,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越低的患儿惊厥复发率越高(P<0.05);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性惊厥患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惊厥复发呈负相关(r=-0.416,P<0.05)。结论:热性惊厥的发生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当儿童体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降低,则热性惊厥的发生率相应增高,且该病多见于1岁以上儿童,临床可在健康体检中加入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项目,以预防惊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热性惊厥 惊厥复发 25-羟基维生素D 临床表达
下载PDF
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3
作者 陆璐 熊维希 周东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
癫痫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在我国有超1000万人受累,疾病负担沉重。经规范治疗,70%以上的癫痫患者可达到控制发作、重返社会的治疗目标。提高癫痫诊疗质量可有效改善我国癫痫医疗的可及性。2017年,在国家卫生... 癫痫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在我国有超1000万人受累,疾病负担沉重。经规范治疗,70%以上的癫痫患者可达到控制发作、重返社会的治疗目标。提高癫痫诊疗质量可有效改善我国癫痫医疗的可及性。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了癫痫质控专病组,启动了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强化了我国的癫痫诊疗体系,调查了我国癫痫诊治现状,建设了数据来源互补医疗质量体系动态反馈机制。应用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工具可持续推动我国癫痫诊疗质量的同质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指标 癫痫 发作性疾病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宁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病区收治的50例小儿惊厥患儿,均采取急救措施,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病区收治的50例小儿惊厥患儿,均采取急救措施,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DSRSC、SCARED)、生活质量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DSRSC、SCARE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惊厥急诊护理中应用,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调节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小儿惊厥 急诊 护理满意度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5
作者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癫痫质控专病组 周东 +2 位作者 熊维希 陆璐 肖静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癫痫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2017年6月至今,我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癫痫质控专病组在充分参考国内外循证证据及既往经验的基础上,经过3批试点,逐步启动全国癫痫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工作,构建了... 癫痫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2017年6月至今,我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癫痫质控专病组在充分参考国内外循证证据及既往经验的基础上,经过3批试点,逐步启动全国癫痫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工作,构建了覆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130家质量控制哨点医院的国家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并依托哨点医院反馈的诊疗指标数据,对既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进行修订,最终纳入20个经过验证的癫痫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该指标体系。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依托全国质量控制网络体系落实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旨在改进医疗质量、促进病种诊疗同质化。目前该指标体系已被纳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在持续加强指标信息培训、分析和反馈的同时,不断推进各级医疗机构癫痫和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规范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指标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惊厥性癫痫患者治疗缺口分析
6
作者 孙方玲 余传勇 +5 位作者 李炎章 李亦涵 王英藩 王思懿 许峰源 王小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农村地区惊厥性癫痫的治疗缺口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2020年筛查的7836例农村惊厥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癫痫患者的治疗现状、治疗缺口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组7836例惊厥性癫痫患者。江... 目的探讨江苏省农村地区惊厥性癫痫的治疗缺口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2020年筛查的7836例农村惊厥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癫痫患者的治疗现状、治疗缺口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组7836例惊厥性癫痫患者。江苏省农村地区惊厥性癫痫的治疗缺口为69.05%。不同性别间的治疗缺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χ^(2)=12.196,P=0.007)、不同首发年龄患者(χ^(2)=58.658,P<0.001)、不同病程(χ^(2)=65.430,P<0.001)、不同发作次数(χ^(2)=171.276,P<0.001)、不同就诊医院级别(χ^(2)=122.076,P<0.001)的治疗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发年龄越大、病程越短、发作越频繁,癫痫患者的治疗缺口越大(均P<0.05)。在患病年龄和就诊医院上,45~59岁(P=0.012)以及就诊于市县级医院(P<0.001)的患者更倾向于接受正规抗癫痫治疗。结论江苏省农村地区惊厥性癫痫患者的治疗缺口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对癫痫的认识不足以及基层医院建设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性癫痫 农村地区 治疗缺口 现状调查
下载PDF
儿科急诊高热惊厥患儿就医行为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鲍翠芳 余艮珍 +1 位作者 周荣 张晓乐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究儿科急诊高热惊厥患儿就医行为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医院急诊科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50例高热惊厥患儿家属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儿及家属的相关信息,采用患儿父母就医行... 目的探究儿科急诊高热惊厥患儿就医行为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医院急诊科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50例高热惊厥患儿家属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儿及家属的相关信息,采用患儿父母就医行为量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面向患儿家属开展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患儿家属的就医行为问卷总分为(30.49±12.52)分,就医行为差的患儿共31例(20.67%);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总分为(108.40±18.08)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儿科急诊高热惊厥患儿就医行为问卷总分、维度评分与家庭动力自问卷总分、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332~-0.16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科急诊高热惊厥患儿就医行为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患儿是否独生子女、患儿近期发热有无症状、患儿居住地、患儿家属与患儿关系、患儿家属学历、周围有无相关病例、家属是否接受相关宣教、患儿家属是否具有急救素养、患儿家属家庭动力水平(P<0.05)。结论不同特征的儿科急诊高热惊厥患儿就医行为表现存在差异,患儿就医行为与家庭动力学有相关性,且就医行为影响因素复杂,临床应加强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高热惊厥 就医行为 家庭动力学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血清miR-223、IL-6水平与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脑损伤的关系
8
作者 李婉晨 孙欣荣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1-2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23(miR-223)、白细胞介素-6(IL-6)与复杂型热性惊厥(CFS)患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124例CFS患儿(CFS组),根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将CFS患儿分为脑损伤组39例和无脑损伤组85例,另选取46名同期健康儿童(对照组)...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23(miR-223)、白细胞介素-6(IL-6)与复杂型热性惊厥(CFS)患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124例CFS患儿(CFS组),根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将CFS患儿分为脑损伤组39例和无脑损伤组85例,另选取46名同期健康儿童(对照组)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iR-223与IL-6水平。Spearman相关性法分析血清miR-223、IL-6在CFS患者血清中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FS患儿脑损伤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223、IL-6水平对CFS患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FS组血清miR-223水平降低,IL-6水平升高(P均<0.05)。CFS患儿血清miR-223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800,P<0.05)。124例CFS患儿脑损伤发生率为31.45%(39/124)。全身抽搐、惊厥发作次数≥2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5 min、IL-6升高为CFS患儿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miR-223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血清miR-223、IL-6水平联合预测CFS患儿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大于血清miR-223、IL-6水平单独预测的0.803、0.780(P均<0.05)。结论 血清miR-223水平降低和IL-6水平升高与CFS患儿脑损伤密切相关,血清miR-223、IL-6水平联合预测CFS患儿脑损伤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热性惊厥 微小核糖核酸-223 白细胞介素-6 脑损伤
下载PDF
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在预防急诊高热患儿并发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王园园 汪君燕 林颖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在预防急诊高热患儿并发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急诊科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高热患儿116例。根据接诊流程,将2022年7—12月的患儿58例设为常规组,2023年1—6月的患儿58例设为优化组。常... 目的观察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在预防急诊高热患儿并发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急诊科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高热患儿116例。根据接诊流程,将2022年7—12月的患儿58例设为常规组,2023年1—6月的患儿58例设为优化组。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及护理干预,优化组采取优化的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诊效果(急诊等待时间、急诊诊治用时)、热性惊厥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优化组急诊等待时间、急诊诊治用时均短于常规组,护理非常满意率79.3%(46/58)高于常规组的60.3%(3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热性惊厥发生率6.9%(4/58)低于常规组的13.8%(8/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及护理干预能提高急诊分诊效果,减少热性惊厥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热性惊厥 急诊预检分诊 优化 流程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陈凡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以惊厥性癫痫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以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为研究组。... 目的:观察并分析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以惊厥性癫痫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以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水平,治疗效果指标,判断治疗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DA较治疗前提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OD研究组较治疗前提升,对照组较治疗前下降,MPO、MBP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更低,CAT、BDNF较治疗前提升,研究组更高,两组组间及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症状控制时间、应用药物至发作终止的时间、用药24h复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惊厥性癫痫疾病的治疗上,以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指标,缩短症状控制、应用药物至发作终止、用药24h复发时间,改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辅助治疗 惊厥性癫痫 持续状态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工作中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11
作者 邱莲娜 陈婷婷 杨小荣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在厦门市中医院急诊治疗的10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在厦门市中医院急诊治疗的10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惊厥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相比对照组更早,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中效果比较理想,能及时控制疾病症状,降低疾病对机体的伤害程度,减少复发情况的出现,而且能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 急救护理 针对性护理干预
下载PDF
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发生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赖武超 邓寅业 +2 位作者 吴丹 黄芳利 谭文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发生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BICE患儿作为BICE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MRE)患儿作为MR...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发生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BICE患儿作为BICE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MRE)患儿作为MRE组。收集并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发生BICE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独立影响因素诊断轮状病毒阳性BICE的效能。结果:BICE组呕吐次数多于MRE组,Na^(+)、Cl^(-)水平低于MRE组,尿酸(UA)水平高于MR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水平降低、UA水平升高是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发生BIC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l^(-)、UA对轮状病毒阳性BICE有一定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测对轮状病毒阳性BICE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低Cl^(-)、高UA是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发生BICE的独立影响因素,可用于轮状病毒阳性BICE的辅助诊断,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胃肠炎 婴幼儿良性惊厥 轮状病毒
下载PDF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郑玲 刘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0252-0254,共3页
目的:探析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接诊的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2%、护理满意度为95.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15%和75.96%... 目的:探析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接诊的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2%、护理满意度为95.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15%和75.96%,且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中实施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但加快了患儿的康复进程,同时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高热惊厥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清热止惊方灌肠的效果
14
作者 朱会芳 王雅丽 侯换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清热止惊方灌肠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清热止惊方灌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脑神经相关因子水平、...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清热止惊方灌肠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清热止惊方灌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脑神经相关因子水平、体液免疫水平。结果 观察组止惊、退热起效、完全解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温反弹率低于对照组,退热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乙酰胆碱酯酶(AchE)、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 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清热止惊方灌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改善脑内微环境,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高热惊厥 清热止惊方 灌肠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5
作者 蒋艳龙 屈婵娟 +1 位作者 张涛 李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64-0167,共4页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招募7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入组,诊治时间2022.11~2023.11,征得知情同意后以抽签法获得2个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招募7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入组,诊治时间2022.11~2023.11,征得知情同意后以抽签法获得2个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康复时间短,病情稳定概率、患儿家属护理后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高,发生并发症概率、护理后SAS及SDS评分低,且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负性心理评分差异大(P<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可加速康复,增加家属健康知识,缓解负性心理,且其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小儿高热惊厥 健康知识 负性心理
原文传递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16
作者 孙雁 陈绪美 封金文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7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收治的88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急诊护理,研究组实施全程绿色通... 目的:探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收治的88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急诊护理,研究组实施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并发症、病死率、抢救情况、体温变化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抢救情况、体温变化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可有效加快抢救时间,控制高热、惊厥等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从而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全程绿色通道 护理路径 满意度
下载PDF
王氏止痉散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临证撷要
17
作者 吕红粉 王倩 +3 位作者 周海霞 陈研 丁婷 黄裕华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急危重症之一,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急惊风”范畴,中医治疗多从痰、热、惊、风入手。王氏止痉散为王玉玲名老中医验方,由生大黄、栀子、僵蚕、细辛、川牛膝组成,具有补肾、清热、通腑、息风之...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急危重症之一,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急惊风”范畴,中医治疗多从痰、热、惊、风入手。王氏止痉散为王玉玲名老中医验方,由生大黄、栀子、僵蚕、细辛、川牛膝组成,具有补肾、清热、通腑、息风之功效。基于王老临证思想,小儿高热惊厥的病机可归纳为以肾气不足为本,感受病邪后迅速从热而化,邪风盛行、肝风内动遂成惊,与王氏止痉散功效相合。考虑到小儿对口服中药的接受度低以及胃肠功能较弱易出现不良反应,临床选择具有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作用的涌泉穴,予王氏止痉散穴位贴敷,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 王氏止痉散 穴位贴敷 涌泉穴
下载PDF
血清BDNF、NSE、PCT和CRP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林莉 戴园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4项指标水平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儿科(下称该院)就诊患有热性惊厥的患儿15... 目的研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4项指标水平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儿科(下称该院)就诊患有热性惊厥的患儿155例作为热性惊厥组,按照患儿的抽搐频率、持续时间与精神状态将其分为轻度热性惊厥组(n=77)和重度热性惊厥组(n=78)。同时,选取该院同期77例无惊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的BDNF、NSE、PCT及CRP 4项指标的评分差异,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有热性惊厥儿童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再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DNF、NSE、PCT、CRP各项及4项指标联合检测热性惊厥发生的价值。结果轻度热性惊厥组和重度热性惊厥组的BDNF、NSE、PCT及CRP 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热性惊厥组的BDNF、NSE、PCT及CRP 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轻度热性惊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BDNF、NSE、PCT及CR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BDNF、NSE、PCT、CRP 4项水平是影响小儿热性惊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项联合检测灵敏度最高。通过ROC曲线分析,4项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值最高。结论BDNF、NSE、PCT及CRP项指标在患有热性惊厥的儿童患者体内明显升高,4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更有效地对疾病的发生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热性惊厥 儿童
下载PDF
小儿惊厥采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19
作者 李焕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对惊厥患儿实施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行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实施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 目的观察对惊厥患儿实施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行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实施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指标、预后情况及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16.58±0.38)μg/L高于对照组的(12.26±1.05)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20.01±2.09)ng/ml、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0.15±0.01)μg/L低于对照组的(31.24±2.08)ng/ml、(0.29±0.02)μg/L(P<0.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惊厥累积复发次数分别为(0.45±0.05)、(1.01±0.15)次,均低于对照组的(1.45±0.11)、(2.41±0.15)次(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0.82±0.07)g/L、IgM(0.61±0.10)g/L、IgG(6.11±0.48)g/L、CD8^(+)(0.20±0.01)均低于对照组的(0.90±0.10)g/L、(0.94±0.15)g/L、(7.84±0.42)g/L、(0.27±0.02),CD4^(+)(41.75±2.05)%、CD4^(+)/CD8^(+)(1.95±0.18)均高于对照组的(39.46±0.12)%、(1.75±0.14)(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惊厥患儿实施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提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惊厥 地西泮 苯巴比妥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高热惊厥患儿家属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陈贞贞 林丽红 陈利 《上海护理》 2024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患儿家属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于莆田市儿童医院的高热惊厥患儿的家属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关怀度指数及中文版康纳...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患儿家属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于莆田市儿童医院的高热惊厥患儿的家属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关怀度指数及中文版康纳-戴维森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调查。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0名患儿家属中消极应对者占32.00%。家属与患儿的亲属关系、家属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关怀度、心理弹性与高热惊厥患儿家属的应对方式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的母亲往往更容易产生消极应对,且患儿家属的文化程度、家庭关怀度及心理弹性得分是影响其应对方式的因素。结论 高热惊厥患儿家属消极应对主要受其为患儿母亲、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关怀度较低、心理弹性较低等因素影响,临床可据此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转变其消极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发热性 儿童 家属 应对方式 家庭关怀度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