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全《幼科发挥》小儿惊风辨治探析
1
作者 钟莹莹 杨一民 +1 位作者 熊儒君 蔡文津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5,共3页
《幼科发挥》是明代旴江医家万全的代表著作,为《育婴家秘》之遗意而作,当中有关小儿惊风的理论对后世中医儿科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书中小儿惊风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以期求古鉴今,为当今小儿惊风的理论研... 《幼科发挥》是明代旴江医家万全的代表著作,为《育婴家秘》之遗意而作,当中有关小儿惊风的理论对后世中医儿科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书中小儿惊风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以期求古鉴今,为当今小儿惊风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全 幼科发挥 小儿惊风 旴江医学
下载PDF
运脾颗粒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惊风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高艳丽 郑玉艳 刘子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慢惊风患儿采取运脾颗粒+推拿手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小儿慢惊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28例)采用运脾颗粒治疗,研究组(28例)在参... 目的探讨对小儿慢惊风患儿采取运脾颗粒+推拿手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小儿慢惊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28例)采用运脾颗粒治疗,研究组(28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因子水平[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参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7,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GLU、GABA、BDNF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慢惊风患儿采用运脾颗粒+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因子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小儿慢惊风患儿的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颗粒 推拿手法 小儿慢惊风 治疗效果 血清因子水平 中医证候
下载PDF
不同厂家八宝惊风散中人工牛黄胆汁酸类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差异分析
3
作者 钟琪 陈伟康 +3 位作者 周国平 刘艳梅 刘德鸿 李晶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02-2506,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八宝惊风散中人工牛黄有效成分(胆酸、猪去氧胆酸和牛磺胆酸钠)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厂家样品中3个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3个厂家9批八宝惊风散中胆酸、猪去氧胆酸和牛磺胆酸钠的含量,色谱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八宝惊风散中人工牛黄有效成分(胆酸、猪去氧胆酸和牛磺胆酸钠)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厂家样品中3个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3个厂家9批八宝惊风散中胆酸、猪去氧胆酸和牛磺胆酸钠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μL。质谱采用负离子单四极杆模式,胆酸、猪去氧胆酸和牛磺胆酸钠的m/z分别为407.2、392.2、514.2。以3个成分的含量为指标,对9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胆酸、猪去氧胆酸和牛磺胆酸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48~548.40、5.38~538.40、4.74~474.05 ng/mL(r≥0.9993);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的RSD均不高于3.7%(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3%、103.3%、101.6%,RSD分别为3.3%、3.4%、4.2%(n=6)。9批样品中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胆酸钠的含量分别为0.702~1.711、0.599~2.049、0.664~1.752 mg/g。A厂家样品中3个成分的平均含量较高,批间差异最小;C厂家样品中3个成分的平均含量最低,批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基本可以区分不同厂家的样品;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含量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同时测定八宝惊风散中人工牛黄3个胆汁酸类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各厂家样品中3个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宝惊风 胆酸 猪去氧胆酸 牛磺胆酸钠 人工牛黄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钱乙治疗小儿惊风用药规律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妍琪 郭昱宁 +3 位作者 杨帆倩 陈锦芳 谢伟 周鹏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期130-134,165,共6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钱乙治疗小儿惊风的用药规律。方法:从《小儿药证直诀》中筛选处方48首,经规范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Cytoscape3.8.2、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钱乙治疗小儿惊风的用药规律。方法:从《小儿药证直诀》中筛选处方48首,经规范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Cytoscape3.8.2、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网络可视化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再通过TCMSP平台和TCMID平台获得药物中所含的化合物,运用Cytoscape3.8.2软件分析和预测重要的药物和化合物。结果:共获得治疗小儿惊风药物105味,以草木、无毒药居多,玉石、有毒药次之;性味以苦寒为主,辛甘温次之,归经以肝、肺、胃经为主,心和脾经次之,剂型以丸、散、膏剂内服为主。Cytoscape3.8.2软件分析得出度值排名前10的药物为麻黄、甘草、天麻、全蝎、蟾蜍、牵牛子、天南星、人参、大黄、半夏,度值排名前5的成分为β-谷甾醇、谷甾醇、植物甾醇、山奈酚、亚油酸乙酯。结论:《小儿药证直诀》中治疗惊风多以治风、豁痰、解热、通腑为基本治则,涉及药物以平肝息风药、开窍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泻下药为主,符合小儿惊风现代治疗的基本思路,重要的药物和化合物经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抗惊厥、镇静功效,可为小儿惊风的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文献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惊风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惊风病名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姜德友 周岚 韩洁茹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3期533-535,544,共4页
"惊风"一词,历经千年而沿用至今。宋代《太平圣惠方》开始将惊风与痫证区别开,并载有急惊风、慢惊风之病名,后世均遵此说,沿用惊风之名。本文从历史沿革、各医家对"惊风"病名之辨以及病名分类3个方面论述惊风之病名... "惊风"一词,历经千年而沿用至今。宋代《太平圣惠方》开始将惊风与痫证区别开,并载有急惊风、慢惊风之病名,后世均遵此说,沿用惊风之名。本文从历史沿革、各医家对"惊风"病名之辨以及病名分类3个方面论述惊风之病名,望对各位医家研究惊风一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风 病名 源流 惊风 惊风
下载PDF
新安医家程杏轩治疗小儿惊风经验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冬阳 徐宇杰 +1 位作者 代鲁慧 王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总结程杏轩论治小儿惊风的临床经验,为后世医家诊治小儿惊风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通过研读《杏轩医案》及《医述》中小儿惊风相关内容,分析程氏对小儿惊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认识,归纳总结出小儿惊风的诊治特色。[结果]程氏根... [目的]总结程杏轩论治小儿惊风的临床经验,为后世医家诊治小儿惊风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通过研读《杏轩医案》及《医述》中小儿惊风相关内容,分析程氏对小儿惊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认识,归纳总结出小儿惊风的诊治特色。[结果]程氏根据病机不同,将小儿惊风分为急惊风、慢惊风和暑风惊风。认为急惊风多由邪热外感,内入心肝,发为抽搐;慢惊风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胃虚弱,肝木乘脾土而致虚风内盛;暑风惊风分为两类,其中暑邪直中心肝者为急惊风,暑邪直中脾胃者为慢惊风。由此提出急惊风初期宜清解、中期和阳熄风、末期养阴存津,慢惊风宜温补脾土,以及一切金石重坠之品皆不可用等治则治法。[结论]程杏轩对小儿惊风辨证准确,从初中末三期论治急惊风、温补脾元论治慢惊风的思想,为小儿惊风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惊风 惊风 惊风 惊风 程杏轩 名医经验 新安医家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八宝惊风散中5种成分的含量
7
作者 张艳萍 张敏 +2 位作者 周宗洲 黄婉锋 何作民 《北方药学》 2023年第3期6-9,共4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八宝惊风散中升麻素苷、沉香四醇、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黄芩苷、异钩藤碱共5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0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结果...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八宝惊风散中升麻素苷、沉香四醇、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黄芩苷、异钩藤碱共5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0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结果:异钩藤碱在质量浓度0.010~0.20mg/L,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0.025~0.50mg/L,沉香四醇、黄芩苷在0.05~1.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2),平均加标回收率(n=6)范围为93.5%~108.7%,RSD为2.8%~4.8%,10批次样品中,5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升麻素苷55.8~110.5mg/kg、沉香四醇180.4~703.3mg/kg、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53.0~199.6mg/kg、黄芩苷1860.7~3740.1mg/kg、异钩藤碱0.82~7.89mg/kg。结论:该法快速、灵敏、能准确测定八宝惊风散中升麻素苷、沉香四醇、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黄芩苷、异钩藤碱5种成分的含量,可用于中成药八宝惊风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八宝惊风 升麻素苷 沉香四醇 黄芩苷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异钩藤碱
下载PDF
小惊风,中医治疗有优势
8
作者 黄芹 魏华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7期49-49,共1页
惊风又称“惊厥”“抽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危急病症,以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本病多见于1~5岁的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持续惊风状态会对患儿的智力发展与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留下后遗症。
关键词 惊风 中医治疗 智力发展 小儿 后遗症 发病率
下载PDF
小儿惊风七厘散联合喜炎平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神经损伤患儿血清NTF、NGF、BDNF、NSE及MB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白进 王英娟 +5 位作者 亢相逢 雷伟 师改芳 丁貂 刘艳 贺译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0期1841-1845,共5页
目的研究小儿惊风七厘散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神经损伤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目的研究小儿惊风七厘散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神经损伤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94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神经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小儿惊风七厘散。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均为10 d。治疗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腹痛、腹鸣、恶心呕吐及腹泻的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血清NTF、NGF、BDNF、NSE及MBP含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观察患儿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腹痛、腹鸣、恶心呕吐及腹泻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F、NGF及BDN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SE、MBP、hs-CRP、IL-4、IL-8及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惊风七厘散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神经损伤患儿疗效较好,且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清NTF、NGF、BDNF、NSE及MB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小儿惊风七厘散 喜炎平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孔伯华治疗惊风抽搐的经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 叶明 +1 位作者 宋文芳 宋祚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9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惊风 孔伯华 治疗 抽搐 四大名医 古典医籍 临床实践 经验介绍
下载PDF
小儿惊风七厘散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兰芳 陈月 吴晖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104-1105,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惊风七厘散对小儿热性惊厥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09例既往有热性惊厥的发热患儿,随机分为2组,56例服用小儿惊风七厘散的为治疗组,53例为常规治疗组,分别统计两组病人在本次热程中出现惊厥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5... 目的观察小儿惊风七厘散对小儿热性惊厥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09例既往有热性惊厥的发热患儿,随机分为2组,56例服用小儿惊风七厘散的为治疗组,53例为常规治疗组,分别统计两组病人在本次热程中出现惊厥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56例在本次热程中出现惊厥9例(16.07%),常规治疗组53例出现惊厥20例(37.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惊风七厘散对小儿热性惊厥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惊风七厘散 预防 小儿热性
下载PDF
治小儿惊风五方
12
作者 万慎曜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1年第5期31-31,共1页
1.蟑螂煎:蟑螂3只,蝉衣、僵蚕、竹叶各6克,石膏、水牛角各50克,水煎服.此方适用于有高热症状的急惊风者.
关键词 小儿惊风 惊风 惊风
下载PDF
1275例小儿惊风中药处方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远灿 骆海莺 《海峡药学》 2011年第7期180-181,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小儿惊风的用药规律以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1275例治疗小儿惊风的中药处方进行临床研究。结果1275例中药处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钩藤、天麻、金银花、知母、全蝎、石菖蒲、蝉衣、浙贝、白芍、柴胡...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小儿惊风的用药规律以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1275例治疗小儿惊风的中药处方进行临床研究。结果1275例中药处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钩藤、天麻、金银花、知母、全蝎、石菖蒲、蝉衣、浙贝、白芍、柴胡等.频数为395~1100次。结论治疗小儿惊风的中药以平肝熄风、清热、安神、补虚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惊风 中药处方 用药规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刺推拿治疗小儿惊风50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文 王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15期1504-1505,共2页
关键词 针刺 推拿 治疗 儿童 惊风
下载PDF
宋之前小儿惊风病名演变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史焱 傅海燕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第4期28-30,共3页
小儿惊风,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称为"婴儿病间(痫)"、"婴儿瘛",在《内经》中称作"痫惊",《神农本草经》中称为"小儿惊痫"、"小儿痫",《颅囟经》中称为"小儿风痫"。《诸... 小儿惊风,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称为"婴儿病间(痫)"、"婴儿瘛",在《内经》中称作"痫惊",《神农本草经》中称为"小儿惊痫"、"小儿痫",《颅囟经》中称为"小儿风痫"。《诸病源候论》根据病因不同将小儿痫分为三类,分别称作"惊痫"、"风痫"与"食痫",并从阴阳的角度将痫病分为"阴痫"、"阳痫"两类。《千金要方》中的"痫"多指惊风,如"五脏痫",也指癫痫,如"六畜痫"。《黄帝明堂灸经》首次提出"小儿急惊风"、"小儿缓惊风"的病名。至《太平圣惠方》明确提出"惊风"的病名,并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惊风"的病名逐渐取代"痫"成为主要称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之前 小儿惊风 病名 中医文献
下载PDF
钱乙辨治小儿惊风病案赏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呼兴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4-55,共2页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危重证候,又称"惊厥",俗名"抽风"。北宋著名的儿科大家钱乙所传(宁人阎季忠整理)《小儿药证直诀》中以"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立法,指导临床仍有现实意义...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危重证候,又称"惊厥",俗名"抽风"。北宋著名的儿科大家钱乙所传(宁人阎季忠整理)《小儿药证直诀》中以"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立法,指导临床仍有现实意义。现就《小儿药证直诀》中卷所载三则惊风病案分析于下,以探钱乙如何辨治惊风,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惊风 病案分析
下载PDF
耳穴贴压惊风丸治疗不寐68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红 《四川中医》 1996年第5期54-54,共1页
不寐亦称失眠.祖国医学称为:“不得卧”或“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我科从1991年3月至1995年4月,采用耳穴贴压惊风丸治疗神经衰弱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 不寐亦称失眠.祖国医学称为:“不得卧”或“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我科从1991年3月至1995年4月,采用耳穴贴压惊风丸治疗神经衰弱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病例共68例,其中,男29例,女39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7岁,其中30岁以下10例,31~50岁26例,51岁以上32例;病程1个月以内33例,2个月~1年24例,1年以上11例.本组病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排除器质性疾患,确诊为本病后,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各3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中医药疗法 耳穴 惊风 贴压疗法
下载PDF
近十年中医治疗小儿惊风概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静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83-185,共3页
惊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证侯,为儿科四大症(痘疹惊疳)之一。临床发病率高,且病情吉凶反掌,变化瞬息,常常威胁小儿的生命。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历代医著记载甚多。本文就十年来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情况作一综述,以进一... 惊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证侯,为儿科四大症(痘疹惊疳)之一。临床发病率高,且病情吉凶反掌,变化瞬息,常常威胁小儿的生命。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历代医著记载甚多。本文就十年来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情况作一综述,以进一步探求治疗本病的新途径。病因的认识急惊风:不正常的气候变化以及外邪感染是导致小儿急惊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儿童 惊风
下载PDF
钱乙对小儿惊风辨治的认识和经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锦章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15-16,共2页
钱乙(公元1032~1113年)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儿科学家,他的代表著作《小儿药证直诀》(下简称《直谈》,1119年书成于其弟子阎季忠之手)是我国现存最早理论联系实际的儿科专书。本文兹就钱氏对惊风辨治的认识和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惊风 儿童 钱乙
下载PDF
八宝惊风散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百日咳68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福权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49-149,共1页
采用八宝惊风散(天麻、麝香、冰片、沉香、川贝等),配合复方鸡胆汁穴位注射,治疗百日咳68例,治愈64例,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解表祛邪、祛风止咳的作用。
关键词 百日咳 中医药疗法 八宝惊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