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木瓜叶片愈伤组织形成、分化及再生植株移栽 被引量:8
1
作者 朱西儒 张云开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2,T003,T004,共7页
研究了番木瓜的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 ,并进一步诱导分化 ,离体培养成完整的试管植株 ,这对深入进行体细胞突变育种 ,以及抗病毒品系筛选和种质改良或耐贮藏等基因转化 ,提供了有用的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 番木瓜 叶片 愈伤组织形成 植株再生
下载PDF
怀槐愈伤组织形成与异黄酮积累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建平 吴礼福 姜绍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 :考察怀槐愈伤组织形成与总异黄酮积累的关系。方法 :不同培养基诱导怀槐子叶和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 ,紫外分光光度术测定愈伤组织中总异黄酮并含量。结果 :NAA /BA及含 2 ,4 D组合有利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 ;MS ,N6 ,B5培养基适宜... 目的 :考察怀槐愈伤组织形成与总异黄酮积累的关系。方法 :不同培养基诱导怀槐子叶和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 ,紫外分光光度术测定愈伤组织中总异黄酮并含量。结果 :NAA /BA及含 2 ,4 D组合有利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 ;MS ,N6 ,B5培养基适宜子叶形成愈伤组织 ,而SH较适宜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具有异黄酮合成能力 ,含有NAA激素组合诱导的子叶愈伤组织总异黄酮含量较高 ,而 2 ,4 D /BA组合诱导的下胚轴愈伤组织总异黄酮含量较高 ,高浓度 2 ,4 D /KT组合抑制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积累异黄酮。愈伤组织根据发育的形态特征可分为 4种类型 ,以黄色、疏松、颗粒状的Ⅱ型愈伤组织中总异黄酮含量最高。结论 :培养基与激素组合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发育形态特征 ,并反映在愈伤组织异黄酮合成差异上 ,获得的黄色、疏松颗粒状愈伤组织为后续的细胞液体悬浮培养及异黄酮合成代谢的调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槐 愈伤组织形成 异黄酮积累 药用植物 中药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白芥(Sinapis alba)下胚轴愈伤组织形成和器官再生的影响(简报)(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童哲 宋艳茹 +1 位作者 连汉平 王东馥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55-59,共5页
以连续白光下或黑暗中生长5天的白芥幼苗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分别叫作L-外植体和D-外植体),在1mg/L NAA+2mg/L 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脱分化和芽的再分化。在白光、红光、蓝光和黑暗中培养,L-外植体都比D-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早,生长快;对... 以连续白光下或黑暗中生长5天的白芥幼苗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分别叫作L-外植体和D-外植体),在1mg/L NAA+2mg/L 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脱分化和芽的再分化。在白光、红光、蓝光和黑暗中培养,L-外植体都比D-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早,生长快;对于L-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促进作用依次是:白光>红光>蓝光》黑暗;而对D-外植体蓝光比红光更有效。L-外植体比D-外植体芽再生的能力强得多,不同光质的作用为:白光>红光>蓝光>黑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愈伤组织形成 下胚轴 欧白芥
下载PDF
喜树叶片愈伤组织形成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戈戎 袁晓颖 齐清弘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以喜树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喜树叶片置于培养基1d以后即发生细胞分裂,叶片切口处叶肉细胞最早活化分裂,随后分裂逐渐遍及整个培养材料.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叶绿体中积累大量淀粉,产生原质... 以喜树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喜树叶片置于培养基1d以后即发生细胞分裂,叶片切口处叶肉细胞最早活化分裂,随后分裂逐渐遍及整个培养材料.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叶绿体中积累大量淀粉,产生原质体芽和原质体,是叶肉细胞脱分化过程的中间演变阶段.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线粒体、内质网分布于叶绿体及质膜周围,数量较多,内质网为粗面内质网.细胞质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逐渐减少,胞间隙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逐渐增大,为裂生型胞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愈伤组织形成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花生与A.rigonii间细胞融合及愈伤组织形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相伟 王晶珊 +2 位作者 张志芬 彭广霖 黄玲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将栽培种花生8823体细胞胚和匍匐区组近缘野生种A.rigonii幼茎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用PEG方法融合后,培养在添加1mg/LNAA和6mg/LBAP的改良MSBs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或固液双层培养。3d后开始观察到细胞分裂,之后细胞继续分裂生... 将栽培种花生8823体细胞胚和匍匐区组近缘野生种A.rigonii幼茎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用PEG方法融合后,培养在添加1mg/LNAA和6mg/LBAP的改良MSBs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或固液双层培养。3d后开始观察到细胞分裂,之后细胞继续分裂生长。培养7~8周后,形成直径12mm的愈伤组织。固液双层培养优于液体浅层培养,其细胞置板率高且不易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A.hypogaea) A.rigonii 细胞融合 愈伤组织形成
下载PDF
影响籼稻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因素 被引量:29
6
作者 高振宇 黄大年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介绍了一些影响籼稻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的因素及部分因素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近况,并提出一些可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籼稻 愈伤组织形成 植株再生 影响因素
全文增补中
银杏组织培养研究Ⅰ.不同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德华 张占甲 +3 位作者 陈坤明 李仲芳 刘红岩 焦成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9-32,共4页
取银杏树干上萌生的幼嫩枝条的基尖、茎段和叶片分别接种到高生长素含量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可高达90%。在低生长素浓度下,诱导频率较低,但能促进茎外植体顶芽和侧芽的生长。以银杏幼茎、幼叶作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 取银杏树干上萌生的幼嫩枝条的基尖、茎段和叶片分别接种到高生长素含量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可高达90%。在低生长素浓度下,诱导频率较低,但能促进茎外植体顶芽和侧芽的生长。以银杏幼茎、幼叶作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形态结构不同:幼基愈伤组织较疏松,呈粒状,色浅黄,生长迅速;幼叶愈伤组织较致密,平滑,色黄绿,生长稍慢。叶片的放置方式很重要:下表皮接触培养基时,愈伤组织只从上表皮发生,而反向放置,上下表皮都不形成愈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形成
下载PDF
绞股蓝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全息现象初探
8
作者 黄清俊 《江西科学》 1991年第4期247-250,共4页
在以绞股蓝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时观察到: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器官再生过程中存在着生物全息现象.并对愈伤组织建成及其形态,以及愈伤组织不定根、不定芽分化产生的位置用生物全息观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 绞股蓝 愈伤组织形成 生物全息现象
下载PDF
有关果树嫁接与愈伤组织形成问题的探讨——兼谈扦插与环剥环切
9
作者 焦世德 《西北园艺(果树)》 2016年第1期4-6,共3页
笔者毕业至今一直坚守业务岗位,其间所经历的20世纪80年代苹果产业大发展、90年代苹果品种换代和21世纪以来苹果衰老园陆续更新等,都与嫁接及愈伤组织生产应用有关。现结合实践体会,谈谈这方面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愈伤组织形成 嫁接 环切 环剥 扦插 果树 苹果产业 苹果品种
下载PDF
通过昼夜变温培养提高水稻花药的愈伤组织形成率和植株再分化率
10
作者 谢国禄 冈本吉弘 《国外作物育种》 2001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形成 植株再分化率 昼夜变温培养
下载PDF
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烟草茎髓愈伤组织形成和愈伤组织器官发生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启任 王东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4期555-559,共5页
烟草(红花大余元)茎髓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生长素类物质是必需的.愈伤组织器官发生类型(形成芽或根)是受组织内激素IAA和细胞分裂素的相对浓度调控的.分析表明,分化芽的愈伤组织和未分化的比较,前者的内源 IAA含量... 烟草(红花大余元)茎髓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生长素类物质是必需的.愈伤组织器官发生类型(形成芽或根)是受组织内激素IAA和细胞分裂素的相对浓度调控的.分析表明,分化芽的愈伤组织和未分化的比较,前者的内源 IAA含量仅为后者的 1/4,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则为后者的 13倍.分化根的愈伤组织和未分化的相比较,前者的内源 IAA约为后者的三倍多.分化芽的愈伤组织和分化根的相比较,愈者的内源细胞分裂素为后者的七倍,而IAA的含量仅为后者的1/12.外源生长调节物质(IAA,KT)调控器官发生类型,可能是通过改变愈伤组织中内源激素含量而起作用的.改变内源激素含量(如IAA)可能是通过影响有关激素“库”大小的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激素 内源激素 愈伤组织形成 组织器官发生
原文传递
辐照对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及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繁荣 夏英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以高羊茅成熟种子及产生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辐照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20Gy辐照对高羊茅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出愈率比对照提高4.7%~12.3%,其中以10Gy处理的效果最好,剂量超... 以高羊茅成熟种子及产生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辐照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20Gy辐照对高羊茅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出愈率比对照提高4.7%~12.3%,其中以10Gy处理的效果最好,剂量超过30Gy对愈伤组织形成产生抑制作用。其转化前,愈伤组织被1~4Gy的剂量辐照处理,其GUS瞬间表达率随剂量的增加逐渐提高,但当剂量高于4Gy时,愈伤组织的GUS瞬间表达率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综合考虑辐照后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和GUS瞬间表达率,2Gy为高羊茅愈伤组织转化的最佳剂量。深入观察表明,辐照后继代培养24h最适合农杆菌介导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转化 组织诱导 高羊茅 愈伤组织形成 成熟种子 表达率 GUS 试验材料 抑制作用 辐照处理 最佳剂量 组织转化 继代培养 瞬间 存活率
下载PDF
促进毛白杨伤口愈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广 王建红 +1 位作者 车少臣 任桂芳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0期8-14,共7页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筛选了促进毛白杨树皮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研究结果显示,1.5mg/L 4-IPOAA可显著促进毛白杨树皮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1.0~2.5mg/L 2,4-D在0~20 d时可显著促进毛白杨树皮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筛选了促进毛白杨树皮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研究结果显示,1.5mg/L 4-IPOAA可显著促进毛白杨树皮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1.0~2.5mg/L 2,4-D在0~20 d时可显著促进毛白杨树皮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但不利于21~40 d时的毛白杨愈伤组织的生长;1.5~2.0mg/L NAA处理下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虽然在0~20 d时较慢,但在21~40 d时极显著地高于2,4-D。ZT处理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在0~40 d时均极显著地高于同剂量下的KT-30、tZ、2-ip、KT、DPU和TDZ,且在剂量为0.1~0.3mg/L时生长量最大。最终筛选出适合毛白杨树皮愈伤组织形成和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细胞分裂素0.1~0.3mg/L ZT及生长素1.0mg/L 4-IPOAA和1.5mg/L NAA。研究结果为杨树专用伤口涂抹剂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涂抹剂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愈伤组织形成 组织生长
原文传递
米良一号猕猴桃的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田宏现 曾艳玲 +1 位作者 谭晓风 李国民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米良一号猕猴桃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1诱导培养基以MS+1.0mg/LZT为好,材料不经转移可直接分化出丛生芽,ZT浓度在1.5mg/L以上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抑制作用,且在1.5mg/LZT的同时,加0.5mg/L6-AB,这2种细胞分裂素超... 米良一号猕猴桃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1诱导培养基以MS+1.0mg/LZT为好,材料不经转移可直接分化出丛生芽,ZT浓度在1.5mg/L以上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抑制作用,且在1.5mg/LZT的同时,加0.5mg/L6-AB,这2种细胞分裂素超量后的抑制作用是累加的,致使抑制作用加剧无芽茎段褐化死亡;2出芽周期长短与茎段年龄和有芽无芽有关,成熟茎段出芽早,幼嫩茎段出芽迟,有芽茎段出芽早,无芽茎段出芽迟,幼嫩的无芽茎段出芽虽晚30d左右,但由愈伤组织形成的丛芽多得多;3米良一号生根能力不强,出芽后不经生根诱导不能生根,1/2MS+1.0mg/LIBA+30g/L蔗糖,有较好的诱导生根作用;4叶片培养再生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优先因子顺序为ZT、6-BA、NAA、TDZ,叶的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10mg/LBA+0.2mg/LNAA+1.0mg/LTD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形成 抑制作用 无芽茎段 诱导培养基 MS培养基 细胞分裂素 分化培养基 直接分化 幼嫩茎段 生根能力 生根诱导 生根作用 正交实验 叶片培养 6-BA TDZ 出芽 外植体 丛生芽 生长素 再生率 NAA 褐化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简报摘编
15
作者 陈永勤 胡传银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1-,共1页
关键词 愈伤组织形成 NAA BA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培 不定芽 生根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 组织诱导 原球茎 丛生芽 外植体培养 组织培养
下载PDF
TDZ在组织培养中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苑兆和 杨世忠 王家喜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38-140,共3页
TDZ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强烈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它能促进分生组织的形成和茎的增殖,其效应远比腺嘌呤型细胞分裂素强。根据有关研究结果综述了TDZ在组织培养中的生物学效应。
关键词 细胞分裂素 组织培养 生物学效应 THIDIAZURON 组织形成 叶片外植体 培养基 衍生物 植物组织培养 THIDIAZURON
下载PDF
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及再生R_1、R_2代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小红 陈耀锋 +1 位作者 任惠莉 闵东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331-333,340,共4页
研究了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和再生R1、R2代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变异,结果表明,粗毒素对3个不同基因型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胚芽萌发及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绿苗分化的影响有相同的趋势。①毒素浓度为6.0g/L时,愈伤组织... 研究了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和再生R1、R2代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变异,结果表明,粗毒素对3个不同基因型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胚芽萌发及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绿苗分化的影响有相同的趋势。①毒素浓度为6.0g/L时,愈伤组织生长受明显地抑制,但胚芽萌发生长受到促进,低于此浓度时,毒素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毒素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苗分化均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前者的抑制作用最强;③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 ̄4.5g/L,在这一浓度范围内对愈伤组织形成无影响,而对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有明显抑制,但又能使其保持有一定的分化能力。④经毒素筛选的抗耐毒素细胞系再生R1代植株中,抗病穗的比例明显提高,R2代再生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分离,并趋向于感病方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赤霉病性 禾谷镰刀菌 培养特性 小麦幼胚 粗毒素 愈伤组织形成 组织诱导 组织生长 胚性组织 抑制作用 绿苗分化 胚芽萌发 萌发生长 浓度范围 分化能力 再生植株 基因型 细胞系 筛选 分离 抗病 感病
下载PDF
培养基及植物激素对烟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名红 李天飞 陈学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6-79,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培养基中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烟草叶肉细胞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MS基本培养基进行琼脂糖固体平板培养,对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的发育速度、分裂频率及愈伤组织形成效果最佳;培养基... 本文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培养基中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烟草叶肉细胞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MS基本培养基进行琼脂糖固体平板培养,对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的发育速度、分裂频率及愈伤组织形成效果最佳;培养基(1/2 MS+NAA 0.5 mg/L+2,4-D 1.0 mg/L+6-BA0.5 mg/L+1.2%LMA)+(1/2MS+2,4-D 2.5 mg/L+KT 0.5mg/L)的培养效果最好,再生细胞团的数目及愈伤组织最多;用1/2 MS+IAA 2.0 mg/L+KT 0.5 mg/L和1/2 MS+IAA0.5 mg/L+KT 2 mg/L两种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时出芽率高;在再生芽诱导生根时直接用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烟草 原生质体 再生植株 烟草原生质体 基本培养基 植物激素 愈伤组织形成 叶肉原生质体 叶肉细胞
下载PDF
翦股颖不同外植体高频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鲍荣静 梁栋 梁慧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0期91-91,92-94,共4页
以翦股颖品种高地的吸涨种子、胚芽生长点和胚根生长点为主进行不同外植体高频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愈伤组织的诱导还是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以及丛生芽的分化,均以胚芽生长点为最高,其次是吸涨种子,胚根生长点最低;高浓度的2,... 以翦股颖品种高地的吸涨种子、胚芽生长点和胚根生长点为主进行不同外植体高频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愈伤组织的诱导还是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以及丛生芽的分化,均以胚芽生长点为最高,其次是吸涨种子,胚根生长点最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但适时调整激素配比及继代时间对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分化更关键有效。试验分析得出高频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激素配比为2.0mg/L2,4-D+0.1mg/L6-BA+0.5mg/LNAA,高频丛生芽分化的激素配比为2mg/L6-BA+0.1mg/L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翦股颖 外植体 组织诱导 胚性愈伤组织形成 丛生芽分化
下载PDF
猕猴桃夏季嫁接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亚妮 《西北园艺(果树)》 2012年第3期21-22,共2页
1嫁接时间 猕猴桃嫁接成活率与温度、水分、砧穗亲合力、操作熟练程度密切相关。单就温度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嫁接环境气温越高,愈伤组织形成越快,嫁接成活率越理想。嫁接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枝条木质化后进行。
关键词 嫁接技术 猕猴桃 嫁接成活率 夏季 愈伤组织形成 嫁接时间 环境气温 亲合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