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及影响肛瘘愈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浏荣 王留珍 张娇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分析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及肛瘘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括约肌型肛瘘治疗中肛瘘栓填塞治疗患者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肛瘘的愈合情况及影响因素。结... 目的分析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及肛瘘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括约肌型肛瘘治疗中肛瘘栓填塞治疗患者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肛瘘的愈合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60例肛瘘愈合40例,未愈合20例,愈合率为66.67%。单因素分析显示,肛瘘愈合和肛瘘未愈合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酗酒史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瘘愈合组患者的肛瘘病程<6个月比率为35.00%,高于肛瘘未愈合患者(10.00%),肛瘘外口与肛缘距离为(2.41±0.36)cm,小于肛瘘未愈合患者[(2.84±0.80)cm],血红蛋白水平为(153.46±9.24)g/L,低于肛瘘未愈合患者[(166.91±9.0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括约肌型肛瘘治疗中肛瘘栓填塞治疗患者60例肛瘘愈合影响因素包括肛瘘病程(OR=3.185,95%CI=1.360~7.464,P<0.05),不包括肛瘘外口与肛缘距离、血红蛋白水平(P>0.05)。结论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高,肛瘘愈合的影响因素包括肛瘘病程、肛瘘外口与肛缘距离、血红蛋白水平,其中肛瘘病程是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型肛瘘 肛瘘栓填塞 长期愈合率 肛瘘愈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后对膜愈合率等的影响
2
作者 应永杰 金巧智 王艺龙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1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干耳和湿耳状态的膜愈合率、听力改善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7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耳状态的不同,将干耳...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干耳和湿耳状态的膜愈合率、听力改善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7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耳状态的不同,将干耳患者归入观察组,将湿耳患者归为对照组,两组均35例(35耳)患者,均使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膜愈合率和听力改善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复发率较对照组低,膜愈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但观察组听力检测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可改善患者中耳炎症状,修复鼓膜穿孔,有效恢复患者听力,增加患者耳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干耳和湿耳状态 愈合率 听力改善
下载PDF
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及影响愈合的因素分析
3
作者 梁树华 《智慧健康》 2023年第7期75-78,共4页
目的 观察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并且分析影响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进行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10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 目的 观察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并且分析影响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进行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10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变化并且对其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统计其肛瘘愈合情况,根据其愈合情况将其分为A组(愈合)和B组(未愈合),对可能影响其肛瘘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前的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为(1.41±0.19)分,治疗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分别为(4.84±1.77)分、(2.59±0.96)分、(1.55±0.60)分,治疗后肛门失禁情况相对较为轻微。100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36.85±3.71)个月,其中共计54例患者肛瘘愈合,长期愈合率为54.00%。相较于A组,B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酗酒史以及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组肛瘘病程明显更长,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肛瘘外口距肛缘明显更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影响肛瘘栓填塞治疗后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肛瘘病程≥6个月(P<0.05)。结论 在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肛瘘栓填塞治疗具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长期疗效肯定,影响肛瘘栓填塞治疗后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肛瘘病程≥6月,为改善患者预后宜尽早实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栓填塞治疗 经括约肌型 肛瘘 长期愈合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手术固定时机对骨折不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邓利飞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手术固定时机对骨折不愈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骨折24 h后进行内固定,观察组患者骨折24 h内进行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时期指标(手术时间、术...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手术固定时机对骨折不愈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骨折24 h后进行内固定,观察组患者骨折24 h内进行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时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复查时的髋关节活动度,统计两组患者出院时骨折不愈合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出院时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复查时,两组患者髋关节屈髋、外展、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出院时骨折不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手术固定时机对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活动度、切口感染发生率无影响,但骨折24 h后进行内固定会增加骨折不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内固定时机 骨折不愈合率
下载PDF
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率影响因素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严婕 海健 +2 位作者 毛杰 李燕 何雄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有效性,寻求提高此期患者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经病理确诊,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的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75例...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有效性,寻求提高此期患者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经病理确诊,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的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7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术前联合抗炎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随访两组患者在术后1月手术切口Ⅰ期愈合率,并进行比较。同时治疗组进行不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治疗组Ⅰ期愈合率为62.7%,明显高于对照组(33.3%)(P=0.017)。治疗组中三个使用不同抗生素亚组间无明显差异(P=0.965)。结论术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可提高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抗生素 Ⅰ期愈合率
下载PDF
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率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宇飞 田慧颖 王晓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价进行初次根管治疗的患牙的愈合率,分析影响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的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初次根管治疗的296例患者的371颗患牙,采用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治疗,随访2年。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判治疗效果,并分析牙... 目的评价进行初次根管治疗的患牙的愈合率,分析影响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的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初次根管治疗的296例患者的371颗患牙,采用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治疗,随访2年。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判治疗效果,并分析牙根数目、牙髓活力、根管充填情况、根尖周病变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296例患者(371颗牙)中143例患者(176颗牙)参与了回访。复诊病例中有152颗(86.36%)患牙评定为愈合(无临床症状、无根尖周病变);24颗为病变,其中12颗被拔除,12颗进行再治疗。活髓牙的根管治疗愈合率(95.38%)明显高于死髓牙(81.08%),根尖周无病变患牙的愈合率(95.24%)明显高于有病变的患牙(73.24%);单根牙的愈合率与多根牙无明显差异,不同根管充填情况(适充或充填不完善)患牙的愈合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髓和根尖周状况对初次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愈合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湿耳与干耳条件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的差异及鼓膜残缘的病理特点 被引量:9
7
作者 柴伟 李大鹏 +4 位作者 徐甜甜 周明朗 黄辉 何苗 田园园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比较湿耳与干耳两种条件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的差异,以及两种状态下鼓膜残缘的病理特点。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需要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纳入研究。术前由两名耳科医师根据纳入及排除标... 目的比较湿耳与干耳两种条件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的差异,以及两种状态下鼓膜残缘的病理特点。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需要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纳入研究。术前由两名耳科医师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判定鼓膜的干、湿状态。最终纳入研究对象82例,其中试验组(湿耳)31例,对照组(干耳)51例。比较两组术中鼓膜残缘的病理图像及术后3个月两组的鼓膜愈合率。结果试验组鼓膜完全愈合患者29例(93.5%),对照组鼓膜完全愈合患者48例(94.1%),两组鼓膜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鼓膜残缘拥有更多扩张的毛细血管及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以尝试在湿耳状态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湿耳状态下鼓膜残缘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有利于鼓膜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耳 鼓膜愈合率 鼓室成形术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胃溃疡的临床愈合率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实 赵秋枫 +1 位作者 陈军贤 李维佳 《胃肠病学》 2007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糖尿病患者糖和酯类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和局部血管病变易导致微血管相对集中的心、脑、肾、视网膜等脏器的病变。消化系统因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黏膜下血管网较发达,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经病变也易影响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导... 糖尿病患者糖和酯类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和局部血管病变易导致微血管相对集中的心、脑、肾、视网膜等脏器的病变。消化系统因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黏膜下血管网较发达,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经病变也易影响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导致病理改变。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一般认为于胃酸分泌过多和(或)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时发生。糖尿病患者的局部微循环差、细胞代谢能力降低等因素易致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再生能力减弱,溃疡愈合时间延长,愈合质量下降旧。本研究选取合并和不合并糖尿病的胃溃疡患者,予正规抗溃疡治疗,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胃溃疡的临床愈合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患者 糖尿病患 愈合率 临床 胃黏膜屏障功能 血管神经病变 消化系统 胃酸分泌过多
下载PDF
胫骨干骨折愈合率与治疗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苏培基 李大刚 黄春梅 《浙江创伤外科》 2006年第6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骨折愈合率 胫骨干骨折 治疗方式 骨折不愈合 长管状骨骨折 骨折迟缓愈合 常见因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愈合率与选择治疗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健松 胡栢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35-336,340,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股骨干骨折愈合率与选择治疗方式的相关性,探讨骨折治疗中保护骨折周围骨膜及软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本院2001~2008年收治的4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的... 【目的】通过分析股骨干骨折愈合率与选择治疗方式的相关性,探讨骨折治疗中保护骨折周围骨膜及软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本院2001~2008年收治的4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A组)198例和手术治疗组(B组)280例。A组分为2个亚组:单纯保守治疗组(A1组)105例,保守加中医药治疗组(A2组)93例。B组又分为3个亚组:切开动力加压钢板(DCP)固定组(B1组)113例,切开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固定组(B2组)98例,闭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码组)69例。分析骨折愈合率与选择治疗方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治疗方式对骨膜和软组织的损害各不相同,保守治疗组对骨膜和软组织的损害最小,骨折愈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保守治疗组2个亚组比较,单纯保守治疗组愈合率低于保守加中医药治疗组(P〈0.01)。手术治疗组各亚组间比较,DCP固定组愈合率低于LC—DCP固定组和闭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P〈0.01)。【结论】在骨折治疗中,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周围的骨膜及软组织,配合中药治疗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外科学 股骨干骨折/中药疗法 骨折愈合率
下载PDF
直切口和L型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率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路磊 王卫 梁西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6期1757-1760,共4页
目的对比直切口和L型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108例(120足),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直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L型切口复位内固定... 目的对比直切口和L型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108例(120足),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直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L型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恢复情况,准确记录并对比分析患者治疗1 d及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切口恢复效果、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直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较L型切口复位内固定的术后愈合效果更理想,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更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粉碎性骨折 直切口 L型切口复位内固定 术后愈合率 效果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与反流性食管炎愈合率的关系探讨
12
作者 陈燕萍 黄伟 魏龙富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7期710-710,共1页
幽门螺杆菌(Hp)的存在是否影响反流性食管炎(RE)的愈合率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有认为Hp的存在有利于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也有认为Hp的根治与食管炎的愈合率无关[2].本文对一组反流性食管炎作一分析,以探讨Hp的感染状况... 幽门螺杆菌(Hp)的存在是否影响反流性食管炎(RE)的愈合率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有认为Hp的存在有利于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也有认为Hp的根治与食管炎的愈合率无关[2].本文对一组反流性食管炎作一分析,以探讨Hp的感染状况是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反流性食管炎 愈合率 治疗
下载PDF
吸烟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以及HP感染根治性治疗影响
13
作者 代文洁 孙旻 王晓辉 《大连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105-106,共2页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以及HP感染的根治性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对70余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期间未戒烟者43名,戒烟者40名)进行临床调查,以了解吸烟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以及HP感染根治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烟本身...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以及HP感染的根治性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对70余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期间未戒烟者43名,戒烟者40名)进行临床调查,以了解吸烟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以及HP感染根治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烟本身并不影响抗生素对HP的根治,但影响溃疡的病程,降低抗酸剂的疗效,故十二指肠球都溃疡患者最好在治疗期间应戒烟,至少在治疗后期坚持不吸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HP感染 抗生素 抗酸剂 幽门螺旋杆菌 愈合率 根治性治疗
下载PDF
背侧入路手术对腕舟骨骨折愈合率的影响
14
作者 赵鹏飞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手术对腕舟骨骨折愈合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腕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治疗组选择背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愈合疗效优良率和术前两组腕部...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手术对腕舟骨骨折愈合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腕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治疗组选择背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愈合疗效优良率和术前两组腕部功能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腕部功能评分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手术应用于腕舟骨骨折都有很好的愈合疗效,能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入路 腕舟骨骨折 愈合率
下载PDF
成年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思彦 佘东立 +1 位作者 阮月 韩琳 《现代临床护理》 2022年第3期41-48,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成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愈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Cochrane、CNKI、WanFang、VIP、CBM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4月... 目的 系统评价成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愈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Cochrane、CNKI、WanFang、VIP、CBM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4月关于成年患者PI愈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纳入12篇文献,共6 733例患者,纳入文献均为高质量。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成年患者PI愈合率为44.2%[95%CI(0.331~0.553)],亚组分析显示,男性患者愈合率[48.2%,95%CI(0.322~0.642)]略高于女性[47.0%,95%CI(0.338~0.601)];2期PI愈合率最高[43.1%,95%CI(0.192~0.670)]、其次为1期[37.9%,95%CI(0.284~0.474)]、3期[32.0%,95%CI(0.155~0.485)]、4期[19.1%,95%CI (0.056~0.325)];国内患者愈合率[50.0%,95%CI (0.222~0.778)]高于国外[41.5%,95%CI (0.321~0.509)];随访时长≥140d愈合率[48.1%,95%CI (0.331~0.553)]高于随访时长<140d [40.4%,95%CI(0.242~0.566)]。PI的愈合受患者年龄、营养、组织灌注、移动能力、用药、合并症、干预措施等因素影响(均P<0.05)。结论 成年患者PI愈合率较低,PI的愈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士应对影响愈合的因素予以关注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防止PI恶化,促进早期愈合,提高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愈合率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坐标定位划痕法在研究“细胞创面”愈合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富 刘文忠 +5 位作者 雷永红 张翠萍 蔡飒 孙同柱 陈小波 包晓霞 《感染.炎症.修复》 2009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改良传统"细胞创面"模型的制备方法,提高对"细胞创面"愈合率的统计的精确性。方法:在6孔板每一孔外底面用刀尖划上横纵坐标轴,用绿色记号笔在横轴的上、下方平行于横轴各画5条等距离的绿带。接种目的细胞,待... 目的:改良传统"细胞创面"模型的制备方法,提高对"细胞创面"愈合率的统计的精确性。方法:在6孔板每一孔外底面用刀尖划上横纵坐标轴,用绿色记号笔在横轴的上、下方平行于横轴各画5条等距离的绿带。接种目的细胞,待其长满内表面时用1000μl微量移液器的吸头在纵轴的左、右平行于纵轴各划2条等距离的细胞缺损带。在观察时间点观察绿带与细胞缺损带重叠形成的"矩形区域"的宽度或面积,计算愈合率。结果:可以特定追踪观察每个"矩形区域"内"细胞创面"愈合率情况,且"矩形区域"的例数可以符合统计学要求。结论:坐标划痕法是一种较精确统计"细胞创面"愈合率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定位划痕法 “细胞创面”愈合率 矩形区域
下载PDF
慢性活动期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一期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恢复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汪祖益 张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6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活动期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一期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恢复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活动期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80例,对其临床... 目的分析慢性活动期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一期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恢复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活动期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作为咽鼓管功能障碍组,另选取同期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活动期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良好患者80例作为咽鼓管功能良好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一期鼓室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鼓膜愈合、听力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咽鼓管功能障碍组手术前的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分别为(42.6±4.5)d B、(26.6±4.1)d B,手术后的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分别为(30.2±5.2)d B、(17.0±3.7)d B;咽鼓管功能良好组患者手术前的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分别为(36.2±4.7)d B、(22.3±4.1)d B,手术后的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分别为(29.4±5.5)d B、(16.8±3.2)d B。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均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手术前咽鼓管功能障碍组患者的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均显著高于咽鼓管功能良好组(P<0.05),但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鼓膜愈合率[97.5%(78/80)vs.100.0%(80/80)]、听力改善率[72.5%(58/80)vs.75.0%(60/80)]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3/80)和1.3%(1/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活动期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一期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高,听力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期化脓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障碍 一期鼓室成形术 鼓膜愈合率 听力恢复情况
下载PDF
不同手术切口类型对乳腺纤维瘤术后甲级愈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艺 汤枫 +1 位作者 李涛 吴红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0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口类型对乳腺纤维瘤术后甲级愈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120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和改良环乳晕切口;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平均...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口类型对乳腺纤维瘤术后甲级愈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120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和改良环乳晕切口;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平均瘢痕长度,术后随访美容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术后平均瘢痕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随访美容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乳晕感觉异常及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乳晕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放射状切口,改良环乳晕切口用于乳腺纤维瘤患者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切口愈合效果,改善手术美观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状切口 改良环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瘤 术后甲级愈合率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