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商直播中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双路径模型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军跃 孙华悦 +3 位作者 李军锋 陈瑞 张渊 董秋霞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60,共12页
随着电商直播步入新的风口,其蕴藏的巨大商业潜力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消费者购买意愿成为影响电商直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运用双路径模型(ELM),基于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构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在电商直播中产... 随着电商直播步入新的风口,其蕴藏的巨大商业潜力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消费者购买意愿成为影响电商直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运用双路径模型(ELM),基于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构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在电商直播中产品因素与主播特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质量、价格优惠性、主播吸引力和主播交互性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主播专业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中枢路径下,产品质量和价格优惠性通过实用价值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在边缘路径下,主播专业性、主播吸引力和主播交互性通过享乐价值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直播 双路径模型(ELM) 感知价值 购买意愿
下载PDF
征迁改造居民的“知情意”——风险感知、政府信任及焦虑情绪对政策支持意愿的影响
2
作者 宋金波 钱琛 +1 位作者 冯卓 马亮 《系统管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6,共15页
以人为核心、关注民情、尊重民意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征迁改造的核心理念。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居民的多元理性认知对征迁改造意愿的影响,对于情绪在认知与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何种作用仍缺乏解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发涵盖生计风险、适应风险... 以人为核心、关注民情、尊重民意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征迁改造的核心理念。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居民的多元理性认知对征迁改造意愿的影响,对于情绪在认知与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何种作用仍缺乏解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发涵盖生计风险、适应风险和利益风险3个维度的征迁改造风险感知多维构念,以焦虑情绪为中介,建立征迁改造风险感知和政府信任对政策支持意愿影响的“知-情-意”模型。通过对18个新型城镇化改造试点地区居民的大规模实证调查发现:焦虑情绪在征迁改造风险感知对支持意愿的负向影响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政府信任通过直接方式以及减弱焦虑情绪的间接方式正向影响支持意愿,且直接效应显著大于间接效应。将焦虑情绪这一重要中介因素纳入居民意愿形成的分析框架,从及时评估并缓解居民焦虑情绪、面向不同群体实施差异化征迁改造政策、打通民意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以及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等方面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避免群体性事件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迁改造 风险感知 政府信任 焦虑情绪 支持意愿
下载PDF
医院护工工作嵌入与离职意愿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吴惠文 丘宇茹 +1 位作者 何晓静 李佳蓉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68-70,87,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护工工作嵌入与离职意愿的现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38名护工,运用工作嵌入量表与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医院护工工作嵌入总均分为(3.41±1.26)分,... 目的了解医院护工工作嵌入与离职意愿的现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38名护工,运用工作嵌入量表与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医院护工工作嵌入总均分为(3.41±1.26)分,离职意愿总均分(2.66±0.94)分,工作嵌入与离职意愿总均分呈一定负相关(r=-0.060,P>0.05)。结论医院护工工作嵌入及离职意愿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嵌入与离职意愿总均分呈负相关。建议规范医院护工的管理模式,保障护工的合法权益,推进职业认证体系建设,促进护工积极的工作嵌入,稳定医院护工队伍,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工 工作嵌入 离职意愿
下载PDF
跨层次视角下信息安全氛围对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的影响作用
4
作者 李文琴 刘荣敏 +1 位作者 孙林辉 高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79-3487,共9页
员工安全遵守行为已成为保护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侧重人因因素,讨论如何通过有效方法来规范和引导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和社会认知理论,采用跨层次分析方法,以员工信息... 员工安全遵守行为已成为保护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侧重人因因素,讨论如何通过有效方法来规范和引导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和社会认知理论,采用跨层次分析方法,以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为因变量,信息安全氛围为组织层面变量,感知严重性、感知易感性、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为个体层面变量构建研究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并获取有效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感知严重性、感知易感性、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均正向影响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信息安全氛围跨层次既能直接影响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又可通过个体层面变量对结果变量产生影响作用。为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氛围 保护动机理论(PMT) 跨层次分析 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
下载PDF
公众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PB—NAM整合模型
5
作者 陈丽荣 万深玮 +2 位作者 王一冰 李丹 刘雨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有效的碳普惠机制与森林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对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至关重要,理清公众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对森林碳汇政策的制定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并融合生态文明思想内核,选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515份社... 有效的碳普惠机制与森林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对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至关重要,理清公众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对森林碳汇政策的制定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并融合生态文明思想内核,选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515份社会公众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公众森林碳汇购买愿意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公众森林碳汇购买意愿是理性和道德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纯理性或纯道德驱动行为;(2)行为态度、感知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都对公众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其中感知规范对购买意愿影响最大,因此公众环境道德素养是影响其森林碳汇购买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社会公众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影响因素表征变量的具体作用表现不同:感知规范中,公众个体道德规范对其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影响最大;行为态度中,公众森林碳汇生态、政治效益认知对购买意愿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中,森林碳汇信息量、森林碳汇价格等都是影响公众森林碳汇购买意愿的因素,但影响程度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购买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规范激活理论
下载PDF
预期、传统与信任:节事志愿者参与意愿研究
6
作者 马源 许忠伟 王梦莉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节事志愿者在各类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其特征明显不同于传统志愿者。基于其重要性与特殊性,文章具体研究了节事志愿者的参与意愿这一问题。文章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之上,以节事活动特征为出发点,基于节事活动预期获利水平和节事活... 节事志愿者在各类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其特征明显不同于传统志愿者。基于其重要性与特殊性,文章具体研究了节事志愿者的参与意愿这一问题。文章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之上,以节事活动特征为出发点,基于节事活动预期获利水平和节事活动预期掌控能力两方面构建了志愿者预期,并绘制出了志愿者预期的平面图,具体解释其是如何对个体参与意愿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除此之外,通过文献研究进一步阐释节事志愿者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当地志愿传统与对节事活动的信任这两大因素对个体参与意愿的影响。最后说明这一节事志愿者参与模型在节事活动志愿者管理中的启示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事活动 志愿者 参与意愿
下载PDF
“住有所居”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基于非正规产权房的视角
7
作者 林李月 朱宇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8,共11页
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在城镇安居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内容,探索影响其定居城镇的决定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住有所居的视角出发,探讨非正规的产权住房--小产权... 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在城镇安居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内容,探索影响其定居城镇的决定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住有所居的视角出发,探讨非正规的产权住房--小产权房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小产权房通过其价格低廉化和在购买后形成的事实性占有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但在现实中仍应高度警惕和重视小产权房对流动人口完整市民化和正规房地产市场健康运作带来的诸多负面挑战;第二,小产权房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锁定”效应存在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在法律意识淡薄和对廉价住房需求高的“初中”“收入低”“老一代”流动人口群体中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说明经济地位偏低和法律风险感知能力弱的流动人口在面对小产权房的低廉性时更容易作出“非理性”选择。这一结果预示着提供可负担的保障性住房和稳定城市住房价格,将附着在小产权房上的“廉价保障房”功能剥离开来,可能是解决小产权房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在治理和整顿存量小产权房时,要对蜗居其中的弱势流动人口群体予以充分的人文关怀,找寻保障弱势流动人口群体的住房权益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之间的平衡点和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产权房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保障性住房
下载PDF
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意愿多元提升路径及适配组态研究
8
作者 李连英 闵欣 傅青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基于南昌市519份调查数据,运用技术接受模型3和期望确认理论模型,采用fsQCA方法对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意愿进行组态分析,探讨消费者购菜意愿适配组态的要素构成条件及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单一条件变量均不是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 基于南昌市519份调查数据,运用技术接受模型3和期望确认理论模型,采用fsQCA方法对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意愿进行组态分析,探讨消费者购菜意愿适配组态的要素构成条件及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单一条件变量均不是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意愿的必要条件,说明变量间可能存在替代作用;存在乐趣性与顾客认可型路径、适应性与情感导向型路径、体验感与顾客评价型路径、个性化与挑战导向型路径、影响力与便利导向型路径等5条产生高购菜意愿的路径;其中,高主观规范和高满意度作为核心条件存在于4条路径中,对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产生购菜意愿发挥着更普适的作用。基于此,建议整合多元路径,根据组态效应调整购菜意愿提升策略;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重视满意度的普适性作用;建立良好口碑,发挥社交圈的积极作用,以实现平台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电商平台 购菜意愿 技术接受模型3 期望确认理论 fsQCA
下载PDF
移民安置区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贵州PQ水库为例
9
作者 陈绍军 余丹阳 +2 位作者 雷鸣 孙杰 汪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205,共8页
移民问题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乡村振兴。运用地理探测器,因子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水库移民农地转入意愿与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安置点社区融入状况... 移民问题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乡村振兴。运用地理探测器,因子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水库移民农地转入意愿与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安置点社区融入状况,转入农地的距离,种植业等技能培训,农地价值,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就业机会对移民农地转入意愿起着主要影响作用;非农就业水平,对土地权益受损的担忧程度,是否有闲置土地,非农就业机会,对土地流转政策了解程度,土地流转收益预期对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2)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两两交互关系,其中任意两因子交互作用后因子解释力均明显增强。转入农地的距离与安置区融入情况的交互作用对移民农地转入意愿的影响力最大;农地细碎化程度,是否有闲置土地,非农就业机会这3个因子与对土地权益受损担忧程度的交互作用对安置区居民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力最大,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安置区居民农地转出意愿具有隐形作用。(3)移民农地转入意愿与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存在强关联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处于农地转入意愿超前的基本协调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探测器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库移民 农地流转意愿 影响因素 耦合协调关系
下载PDF
Z世代的新质生产力特质与评价研究——基于“能力-意愿”的代际比较
10
作者 高一兰 黄晓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F0003,共13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人力资本是重要的新质生产力。Z世代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主体,以要素和协作两种形式创造新质生产力。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以劳动为变量的生产力跨期模型,根据经济...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人力资本是重要的新质生产力。Z世代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主体,以要素和协作两种形式创造新质生产力。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以劳动为变量的生产力跨期模型,根据经济学、社会学相关理论和“三新”经济统计数据有关内容,构建劳动“能力-意愿”评价指标体系,并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结果中提取劳动相关指标数据,将其代入生产力跨期模型比较不同世代群体的新质生产力水平。结果显示:在能力维度方面,Z世代群体具有更多高等学历受教育程度经历、更多参加专业领域内职业技能培训、更高频次使用互联网进行商务和工作、更高比例从事专业技术和新兴产业工作等高质量人力资本特征,以要素形式创造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并通过“七普”数据、教育信息化发展实践现状和信息产业就业情况等证据给予证实;在参与创造新质生产力意愿方面,Z世代群体表现出较高的社会服务参与热情,但对人与人关系的信任水平偏低,这可能会降低劳动的协作生产力。最后,从能力和意愿两方面给出Z世代群体创造更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能力-意愿 劳动价值论 Z世代 代际比较 高质量人力资本
下载PDF
个体特征与能力对临床医学生儿科就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李冰 申俊超 +1 位作者 韩姗姗 翟文生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184-186,共3页
目的了解个体特征与能力对临床医学生儿科行业就业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全日制本科生的个体特征(性别、年级、生源地)和个人能力(专业类别、是否有儿科行业相关知识的储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出问卷1000份,回... 目的了解个体特征与能力对临床医学生儿科行业就业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全日制本科生的个体特征(性别、年级、生源地)和个人能力(专业类别、是否有儿科行业相关知识的储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5份,问卷回收率95.5%;性别和生源地变量对儿科行业就业意愿没有相关性(P>0.05),年级、专业类别和有无儿科相关知识储备对儿科行业就业意愿有影响(P<0.05)。结论年级、专业类别与有无儿科相关知识储备对儿科行业就业意愿有影响,高校可优化培养模式,增加医学生对儿科行业的兴趣和了解,促进儿科专业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特征 个人能力 儿科学 就业意愿
下载PDF
语言思维模式与二语交际意愿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张燕琳 华明清 周娟娟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本研究以739名高职高专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探索语言思维模式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及愉悦、无聊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语言思维模式未能对二语交际意愿产生直接预测,而经由愉悦、无聊的多重中介对二语交际意愿产生间... 本研究以739名高职高专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探索语言思维模式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及愉悦、无聊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语言思维模式未能对二语交际意愿产生直接预测,而经由愉悦、无聊的多重中介对二语交际意愿产生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在课堂上成长型语言思维学习者可通过感知语言学习愉悦而增强用二语进行较交流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思维模式 愉悦 无聊 二语交际意愿
下载PDF
触觉补偿视角下消费者短视频特性感知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13
作者 陈国平 罗可 李翠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以往关于短视频营销领域的研究大多从信息生产者与创作者的角度,较少考虑短视频受众对短视频自身特性的感知如何影响购买意愿。文章从触觉补偿的视角,探究受众感知营销型短视频特性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受众感知短视... 以往关于短视频营销领域的研究大多从信息生产者与创作者的角度,较少考虑短视频受众对短视频自身特性的感知如何影响购买意愿。文章从触觉补偿的视角,探究受众感知营销型短视频特性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受众感知短视频娱乐性、互动性、场景真实性对其购买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虚拟触觉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个体冲动性购买倾向在感知短视频娱乐性、场景真实性对受众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然而在互动性对受众购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却未能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丰富移动互联时代线上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指导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商家更加有效地开展短视频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特性 虚拟触觉 冲动性购买倾向 购买意愿
下载PDF
风险认知、生计资本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以兰州市八里镇移民安置区农户为例
14
作者 朱莉 韩秀丽 《农业展望》 2024年第4期19-26,共8页
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对深化农村改革影响深远。研究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以及生计资本在风险认知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中的调节作用,引导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 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对深化农村改革影响深远。研究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以及生计资本在风险认知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中的调节作用,引导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兰州市八里镇移民安置区农户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风险认知与生计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进而分析生计资本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宅基地退出决策中具有显著的规避风险的意识,农户在宅基地退出中产生的风险认知对退出意愿有负向作用,而生计资本则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正向作用;此外,生计资本还可以缓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中的风险认知。基于此,加快推进农户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应完善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各项保障政策、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科学的风险意识以及构建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认知 生计资本 宅基地退出意愿 移民安置区
下载PDF
某市预防接种人员对非免疫规划疫苗推荐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梁伟 高玉芹 +1 位作者 李娜 刘婷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某市预防接种医务人员对非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疫苗推荐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管理所500名预防接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医务人员非EP... 目的探讨某市预防接种医务人员对非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疫苗推荐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管理所500名预防接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医务人员非EPI疫苗推荐意愿,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务人员非EPI疫苗推荐意愿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500名调查对象中,非EPI疫苗的推荐意愿率为65.20%(326/500),其中流感疫苗(flu vaccine,FLU)、水痘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ricella vaccine,VarV)、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aemophilusinfluenzae type b vaccine,Hib)、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推荐意愿率分别为88.60%(443/500)、84.00%(420/500)、79.00%(395/500)和77.20%(386/500),其他5种非EPI疫苗的推荐意愿率为36.60%~58.00%。单因素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收入是否与非EPI疫苗接种量有关、是否经历疫苗负性事件、是否认为预防接种工作有风险、疫苗接种流程、接种工作量及被推荐者态度不同者非EPI疫苗推荐意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岗位、非EPI疫苗知识是否知晓者非EPI疫苗推荐意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OR=4.008,95%CI1.528~10.934)、经历疫苗负性事件(OR=4.870,95%CI 1.328~17.859)、疫苗接种流程(OR=5.275,95%CI1.541~18.063)、接种工作量(OR=4.773,95%CI1.413~16.122)及被推荐者态度(OR=5.778,95%CI1.772~18.838)是预防接种医务人员非EPI疫苗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某市预防接种医务人员非EPI疫苗推荐意愿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工作年限、经历疫苗负性事件、疫苗接种流程、接种工作量及被推荐者态度均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完善非EPI疫苗预防接种保障措施,以提高预防接种医务人员非EPI疫苗推荐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 医务人员 非免疫规划疫苗 推荐意愿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非意愿妊娠女性人工流产后放置吉妮致美IUD效果
16
作者 魏岚 韦玲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非意愿妊娠女性人工流产后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IUD)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未育女性213例,对实行流产后关爱干预,其中选择IUD避孕103例为观察组,未选择IUD避孕方法110例为对照组,问卷... 目的:探讨非意愿妊娠女性人工流产后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IUD)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未育女性213例,对实行流产后关爱干预,其中选择IUD避孕103例为观察组,未选择IUD避孕方法110例为对照组,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对人工流产危害的知信行,比较流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随访1年非意愿妊娠及其妊娠原因、人工流产情况.结果:干预前后两组对人工流产危害性知识理论认知、态度信念、行为能力评分均提升(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性生活恢复时间(3.7±0.1月)晚于对照组(3.2±0.9月),非意愿妊娠发生(8例,7.8%)低于对照组(24例,21.8%)(P<0.05),两组人工流产(0.9%、1.9%)发生无差异,观察组非意愿妊娠原因均为IUD脱落,对照组为避孕措施失败(11例,45.8%)和未避孕或避孕措施使用不正确(13例,54.2%).结论:吉妮致美IUD对降低人工流产后妇女非意愿妊娠有效,但需要重视IUD脱落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后避孕 知信行 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 意愿妊娠 妊娠原因
下载PDF
农户油菜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325个油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17
作者 张春美 曹冠乔 付江凡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2,共7页
稳定发展油菜产业事关我国食用油安全战略,为扩大全国油菜种植面积,需要对农户油菜种植行为展开研究。基于江西省325份油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元选择Logit模型,从农户生产特征、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等维度实证分析影响农户油菜... 稳定发展油菜产业事关我国食用油安全战略,为扩大全国油菜种植面积,需要对农户油菜种植行为展开研究。基于江西省325份油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元选择Logit模型,从农户生产特征、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等维度实证分析影响农户油菜种植意愿的因素。研究表明:油菜种植面积、机械化水平、菜油售价、肥田效果、旅游开发增收效果、直接补贴力度、农机补贴情况和农业保险参保情况对农户油菜种植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种植成本和水稻补贴力度则具有负向影响。其中菜油售价、旅游开发增收效果、农机补贴情况和农业保险参保情况在1%水平上显著,机械化水平和直接补贴力度在5%水平上显著。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可从加大补贴力度、完善农业技术支持体系、推广机械化种植、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开发油菜观光旅游项目等方面制定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油菜 种植意愿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下载PDF
他们为什么愿意从事技能工作?——制度理论视角下德国青年技能投资意愿研究
18
作者 贺艳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5,共13页
青年人技能投资的意愿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技能社会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相比我国青年技能投资意愿较低而导致青年失业率较高的现实,德国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工人队伍以支撑企业生产与发展,取得了全球认可的成绩。... 青年人技能投资的意愿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技能社会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相比我国青年技能投资意愿较低而导致青年失业率较高的现实,德国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工人队伍以支撑企业生产与发展,取得了全球认可的成绩。本研究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回答了德国青年为什么愿意从事技能工作这一问题,发现影响德国青年技能投资意愿的规制性因素包括劳资关系的平等程度、工作保护程度、就业保护程度、失业保护程度和工资保护程度;规范性要素包括职业价值观、技能资格证书含金量和薪酬回报程度;认知性要素包括技能工作专业化水平、技能学习过程质量水平、发展路径多样化水平。制度的规制性要素为德国青年的技能投资意愿提供了基本保障,规范性要素从价值观和实践层面激励技能投资意愿,认知性要素通过行动者自身对技能工作的理解而转化为技能投资的内生性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工作 技能投资意愿 德国 制度因素
下载PDF
上海市育龄青年三孩生育意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9
作者 陈玮 高阳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基于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生育三孩意愿的调查数据,运用卡方检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生育三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生育三孩意愿普遍偏低;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生育三孩意愿受到... 基于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生育三孩意愿的调查数据,运用卡方检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生育三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生育三孩意愿普遍偏低;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生育三孩意愿受到性别、年龄、户籍、学历、婚姻状况、现有孩子数量、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上海购房情况等因素影响,并体现不同层次生育意愿特征;生育支撑体系、家庭与生育观、个人职业发展、城市人口流动是影响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生育意愿的四大因子,其中家庭与生育观是最大的影响因子。较低的三孩生育意愿不利于学前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投入和优化配置。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的生意意愿,要实现政策导向与生育自主回归相结合,全面提升与有的放矢相结合,提倡科学生育观,完善生育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青年 三孩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上海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对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意愿的差异分析
20
作者 沈有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6,共6页
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围,在普职分流及民众对职业教育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值得关注。通过对全国1562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让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意... 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围,在普职分流及民众对职业教育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值得关注。通过对全国1562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让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比较低,仅为27.9%,在各人口学变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学段越高的教师越不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经济越发达的东部地区及地级市、省会地区的教师越不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除了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水平及职称未定级的教师外,年收入水平越高及职称越高的教师越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为此,建议:为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与职业观,很有必要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平时的课程与活动中逐步渗透有关的职业启蒙教育知识,应要求初中及普通高中教师越来越多地正面向学生宣讲职业教育,让学生明白职业教育同样是适合的成长成才途径,在正面宣讲职业教育中应更多地要求男性教师及年收入水平在10万元以下中的收入越高的教师及职称越高的教师,因他们更能接受职业教育,其有利身份与地位也更容易取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与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意愿 中小学教师 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