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资本的视觉叙事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1
作者 邓伯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是一种以图像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图像资本通过制造“假象”意识形态,激活人们的伪欲望结构,为资本的剩余价值增殖提供源源不断的伪消费驱动。图像资本通过将影像编织成被隔离的“景观”意识形态世界,进而把资本意识形态统治纳入到无意识控制之中。图像资本通过对非实在的象征性的结构化“符号”意识形态的控制,来完成隶属于资本的能指意识形态的再生产过程。图像资本开启了意识形态直接物化的大门,建构了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真实“场境”意识形态,使受众自愿地投入到资本意识形态的逻辑框架之中。从“假象”到“景观”、到“符号”再到“场境”,验证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对于图像资本意识形态依然具有持续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图像资本 视觉叙事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当代价值
2
作者 骆奎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32-133,139,共3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经历了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转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意识形态理论的虚幻性,建构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批判的理论范式,揭示了意识形态本质及根源。在意...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经历了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转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意识形态理论的虚幻性,建构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批判的理论范式,揭示了意识形态本质及根源。在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抽象价值观,揭示资本主义“拜物教”意识形态所呈现的物对人的规训以及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
下载PDF
历史之谜的解答:意识形态批判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互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思齐 王浩斌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历史之谜的求解进路及其科学结果,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批判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张力同构。马克思将“历史之谜”提炼为人同自然、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义理阐发和现实导向之间的深层关系为立足点,以人的劳动本质为切入点,... 历史之谜的求解进路及其科学结果,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批判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张力同构。马克思将“历史之谜”提炼为人同自然、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义理阐发和现实导向之间的深层关系为立足点,以人的劳动本质为切入点,探寻到异化现实“必然构成”的破解之道。以“历史之谜的解答”为研究视域,厘清意识形态批判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逻辑互动,对于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挖掘马克思主义现实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之谜 意识形态批判 人的本质 共产主义 人的解放.
下载PDF
数据拜物教的哲学实质及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章文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30,共15页
数据拜物教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拜物教形态,它是以“物的关系”为主导的崇拜体系,本质上仍是对“物神”的崇拜,只是在大数据时代换上了“新衣”。这一拜物教外在地表征出以新的“崇拜形态”统摄人们交往空间、加速个体精神沉沦... 数据拜物教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拜物教形态,它是以“物的关系”为主导的崇拜体系,本质上仍是对“物神”的崇拜,只是在大数据时代换上了“新衣”。这一拜物教外在地表征出以新的“崇拜形态”统摄人们交往空间、加速个体精神沉沦、导致人的关系异化等症候。就其哲学实质而言,数据拜物教作为一种软性“精神力量”,并非意志、景观和感知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深嵌在资本扩张的逻辑座驾之中,对人的意识形态进行深度殖民的结果。数据拜物教在遮蔽真实对象性的同时也掩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矛盾,由此形成了价值悖论、精神悖论和权力悖论。它通过与数据帝国主义、数据消费主义、数据智能技术主义、数据自由主义等“虚假意识”的联姻,制造出种种虚幻景观。明乎此,唯有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阈,撩开数据拜物教的面纱,穿越其幻象、洞察其实质,方能廓清笼罩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迷障,进而探索出一条超越数据拜物教的数据觉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拜物教 智能技术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神圣家族》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探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启东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8,共8页
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前奏”,《神圣家族》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中揭露意识形态的辩护实质,在批判思辨唯心主义中揭露意识形态的抽象秘密,在批判抽象人权中揭示意识形态的生成变化规律,在批判空洞寓言中揭示意识形态的教化支配逻辑,蕴涵... 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前奏”,《神圣家族》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中揭露意识形态的辩护实质,在批判思辨唯心主义中揭露意识形态的抽象秘密,在批判抽象人权中揭示意识形态的生成变化规律,在批判空洞寓言中揭示意识形态的教化支配逻辑,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为即将到来的“意识形态的术语革命”(集中体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清理了思辨的障碍、确立了群众的地位、提供了历史的肉身,做着“最后的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家族》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批判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数字交往与批判理论重构:从意识形态批判到信息批判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昱辰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28,共3页
数字交往不仅意味着中心化的大众传播模式被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传播、交流所颠覆,更意味着以数字为形态的传播和交往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根本构成动力。面对数字交往带来的人类生存方式革命,传统批判理论的基础被动摇,理论范式必须革新... 数字交往不仅意味着中心化的大众传播模式被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传播、交流所颠覆,更意味着以数字为形态的传播和交往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根本构成动力。面对数字交往带来的人类生存方式革命,传统批判理论的基础被动摇,理论范式必须革新。从意识形态批判转向信息批判,推进与媒介理论的对话和协作,将有助于重塑批判理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社会 意识形态批判 信息秩序 媒介理论
下载PDF
影像中的数字劳工形象、叙事与意识形态批判
7
作者 赵一鸣 史可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2-57,共6页
数字劳工是资本家在数字时代为了加速生产,增加资本的再积累和私有财产,利用数字技术对劳动力剥削制度的升级。劳工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被打破,在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监控下他们的所有时间与空间都给予了劳动,生命在数字时代仅仅作为生存... 数字劳工是资本家在数字时代为了加速生产,增加资本的再积累和私有财产,利用数字技术对劳动力剥削制度的升级。劳工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被打破,在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监控下他们的所有时间与空间都给予了劳动,生命在数字时代仅仅作为生存而存在。劳工的处境、遭遇与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意识形态话语有着无可回避的连结,劳工形象一直是电影艺术和创作者对现实关注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工 意识形态话语 技术监控 剥削制度 意识形态批判 现实关注 数字时代 时间与空间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警示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兴林 韩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11-I0011,共1页
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冲突与矛盾在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有所映射,以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看待当下中国社会现实,所具备的警示作用在新时代中国需要被高度重视。若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审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 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冲突与矛盾在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有所映射,以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看待当下中国社会现实,所具备的警示作用在新时代中国需要被高度重视。若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审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会发现我国消费主义层面意识形态对信念、理想的解构等潜在隐患须引起警惕。重新审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问题,核心旨归在于引发社会群体对有关问题的高度重视,进而有的放矢地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体系构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中国社会现实 消费主义 潜在隐患 警示作用 冲突与矛盾
原文传递
日本传播“中国威胁论”的意识形态批判——基于23本日本《防卫白皮书》的文本考察
9
作者 胡芳 胡子薇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0-35,共6页
“中国威胁论”滥觞于日本,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国被“围歼”的重要话柄。出于对国家利益、资产阶级统治利益、地缘政治以及历史文化遗传惯性等多种因素的考量,日本利用《防卫白皮书》这一兼具直白性和欺骗性的意识形态工... “中国威胁论”滥觞于日本,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国被“围歼”的重要话柄。出于对国家利益、资产阶级统治利益、地缘政治以及历史文化遗传惯性等多种因素的考量,日本利用《防卫白皮书》这一兼具直白性和欺骗性的意识形态工具,蓄意制造“中国威胁论”,向世界传播“中国威胁”焦虑,意图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认同度,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为积极应对和有效反击日本这一行径,我们不仅要主动“发声”,更要借助平台“发大声”;既要守住国内意识形态阵地,也要积极抢占国际社会舆论高地,切实维护和传播中国真实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威胁论” 意识形态批判 日本 《防卫白皮书》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内涵价值及当代启示
10
作者 赵耀 孙涛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4-122,共9页
马克思意识形态自建构之初就秉承着科学的批判精神,作为唤醒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锁钥,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致力于揭示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指导现存社会革命化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就理论渊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承... 马克思意识形态自建构之初就秉承着科学的批判精神,作为唤醒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锁钥,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致力于揭示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指导现存社会革命化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就理论渊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承继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封建神学的批判、英法唯物主义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意识形态批判;就创立前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奠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阐述的“现实的个人”和科学“实践观”;就历史地位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成为“元批判”学说的开端,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一切批判领域的始终。对其理论渊源、创立前提及历史地位的再梳理有助于体悟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真精神,更好地指导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辩证认识与旨归——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分析
11
作者 舒彩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揭示了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意识形态家们的错误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方法,以人的解放为旨...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揭示了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意识形态家们的错误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方法,以人的解放为旨归,致力于对意识与现实之间颠倒的关系进行还原,以构建更为合理的意识形态。很多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研究只局限于对其本身的认知,看不到意识形态批判之外的东西,那将会出现两种结果:不是曲解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意图,就是停留在马克思所说的“虚假意识”层面。辩证地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才能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 虚假意识 人的解放
下载PDF
“虚假意识”与“匿名权威”:马克思与弗洛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对话
12
作者 宗姝辛 《哲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27-833,共7页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形成的经典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是一种虚假意识的原因,在...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形成的经典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是一种虚假意识的原因,在于其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本末关系,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统治,并异化性遮蔽了自由和民主。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虚假意识”又有了新发展,体现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埃里希·弗洛姆的“匿名权威”理论。“匿名权威”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想控制手段,表现为利润、常识、舆论等不易察觉的样态,使人们“顺从”与“求同”,造成了自由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异化。“虚假意识”和“匿名权威”存在着对话的可能性空间,弗洛姆作为一个“弗洛伊德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将意识形态与人性、心理相关联,并通过社会性格分析发展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尽管二人共同批判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大有不同,究竟谁更高明?本文通过探析二人意识形态理论的联系,并加以对比,试图说明在当今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意识 匿名权威 弗洛姆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泛娱乐主义的消费逻辑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13
作者 王小叶 吴凯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13,共6页
娱乐与消费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泛娱乐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渗透,离不开消费逻辑的推波助澜。泛娱乐主义内含着一定的消费逻辑,消费景观催生泛娱乐主义,消费异化操纵泛娱乐生产,消费逐利渗透泛娱乐传播。消费逻辑操控下的泛娱乐主义陷入... 娱乐与消费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泛娱乐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渗透,离不开消费逻辑的推波助澜。泛娱乐主义内含着一定的消费逻辑,消费景观催生泛娱乐主义,消费异化操纵泛娱乐生产,消费逐利渗透泛娱乐传播。消费逻辑操控下的泛娱乐主义陷入消费茧房,致使符码消费肢解理性消费观念,符码价值解构和谐文化意蕴,符码象征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应对泛娱乐主义的消费逻辑,必须在意识形态维度对其进行深刻批判,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抵制消费娱乐陷阱,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以引领娱乐消费文化,加强泛娱乐主义治理以培育良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娱乐主义 消费逻辑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论卢卡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诠释
14
作者 周思含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8期75-77,共3页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卢卡奇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青年卢卡奇通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核心观点的重新阐释,丰富了自身哲学体系的建构。一是卢卡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本质的观点的重新阐释;二是卢卡奇对马克思拜物教意识...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卢卡奇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青年卢卡奇通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核心观点的重新阐释,丰富了自身哲学体系的建构。一是卢卡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本质的观点的重新阐释;二是卢卡奇对马克思拜物教意识的重新阐释;三是卢卡奇强调了意识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卢卡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继承、诠释以及建构,体现了卢卡奇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承之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1
15
作者 韩叶秀 杨成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共3页
马克思把具体的思想类型与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相结合,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也启迪了意识形态批判的美学或文学批评维度。作为一套激进的批判资本主义的话语体系,意识形态批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它把... 马克思把具体的思想类型与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相结合,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也启迪了意识形态批判的美学或文学批评维度。作为一套激进的批判资本主义的话语体系,意识形态批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它把社会关系主要归结为镜像关系,又有它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11
16
作者 欧阳友权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3,共4页
随着网络文化从“文化边缘’’进入‘‘文化主打”的角色,这种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对当代文化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日渐凸显。理性地清理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辨析其意识形态的功能取向,探寻网络文化价值理性的意识形态建构方式,是... 随着网络文化从“文化边缘’’进入‘‘文化主打”的角色,这种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对当代文化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日渐凸显。理性地清理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辨析其意识形态的功能取向,探寻网络文化价值理性的意识形态建构方式,是网络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学术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批判 网络文化 意识形态功能 意识形态属性 价值理性 文化边缘 当代文化 功能取向
下载PDF
意识形态批判与中国社会现代性成长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先春 关海宽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发轫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现代性指引人类创造了伟大的现代文明。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将现代化建设作为自己的战略任务和目标,追求现代性成长,表明现代性仍是人类未完成的谋划。现代性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势,为当前... 发轫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现代性指引人类创造了伟大的现代文明。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将现代化建设作为自己的战略任务和目标,追求现代性成长,表明现代性仍是人类未完成的谋划。现代性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势,为当前社会发展指引着方向。然而,社会现代性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警示我们不可盲目地对待现代性问题,对其进行正确的意识形态批判应是必然的思维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性成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批判 现代性成长 思维选择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反思——“人机关系”视野中的批判向度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余聪 张亮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1,共8页
当人工智能可能进化出人类历史上不可比拟的"自主性"技术维度时,这种"自主性"在学界引起的迷惑并不仅仅是对它所激起的新一轮"技术异化"的批判能够化解的,稍加不慎的"祛魅"路向便可能会导致对... 当人工智能可能进化出人类历史上不可比拟的"自主性"技术维度时,这种"自主性"在学界引起的迷惑并不仅仅是对它所激起的新一轮"技术异化"的批判能够化解的,稍加不慎的"祛魅"路向便可能会导致对技术异化背后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从一个极端趋向另一个极端。"人机分离"的吊诡逻辑在揭穿"人奴役人"的合理化阴谋的同时却又可能使得"机器奴役人"的合理化辩护死灰复燃,不加反思地承认"人机关系"历史认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很难在思想上真正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总体性边界。那些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教训向我们今天做好人机关系中意识形态批判工作提出了更加严肃且紧迫的要求——对"意识形态"批判的批判和对"人机关系"反思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技术异化 人机关系 意识形态批判
原文传递
西方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方蒸蒸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0,共4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逐渐流行,对学校教育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西方社会各国不断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教育重建,以引进市场要素为核心,对教育路线、教育原则、学校运作模...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逐渐流行,对学校教育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西方社会各国不断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教育重建,以引进市场要素为核心,对教育路线、教育原则、学校运作模式、政府评估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打破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固有模式和体制。但是应该警惕的是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的理论实质是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教育改革 全球扩张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西方媒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演变脉络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曦珍 何眉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2,共2页
在西方的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媒介批评理论中,意识形态理论以其强烈的批判性又被称之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过去两个世纪内,在西方的媒介及其文化批判领域,随着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内涵的不同阐释,先后形... 在西方的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媒介批评理论中,意识形态理论以其强烈的批判性又被称之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过去两个世纪内,在西方的媒介及其文化批判领域,随着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内涵的不同阐释,先后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全球主义以及后现代学派等四种媒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媒介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