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曹丕诗歌中的“感发”与“理性”
1
作者 杜衍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5期36-39,共4页
曹丕是建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之一,钟嵘在《诗品》里评价曹丕的诗歌“率皆鄙直如偶语”,奠定了学界对曹丕诗歌特色评价的基调。但是仔细阅读曹丕的诗歌,可以发现曹丕的诗歌语言虽然质朴,却又深婉清丽,感于幽微而发之深情,以一种节制的情... 曹丕是建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之一,钟嵘在《诗品》里评价曹丕的诗歌“率皆鄙直如偶语”,奠定了学界对曹丕诗歌特色评价的基调。但是仔细阅读曹丕的诗歌,可以发现曹丕的诗歌语言虽然质朴,却又深婉清丽,感于幽微而发之深情,以一种节制的情感和理性的情思感染人心,故曹丕的诗歌同时蕴含“感发”与“理性”的双重特点,使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感受到韵味悠长,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诗歌 感发 理性
下载PDF
叶嘉莹对感发的认识——以《迦陵论词丛稿》为例
2
作者 潘颖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3期50-53,共4页
叶嘉莹先生词论丰富而有深度。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其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诗词的隐喻性意象、意境引发的朦胧美感。诗词既有思想、文化价值可以供人思索学习,又作为物我沟通的桥梁,具有感发意义。叶嘉莹... 叶嘉莹先生词论丰富而有深度。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其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诗词的隐喻性意象、意境引发的朦胧美感。诗词既有思想、文化价值可以供人思索学习,又作为物我沟通的桥梁,具有感发意义。叶嘉莹先生的词论博采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词,其中对于词的“感发”的认识可以从作家、读者、作品与世界四个维度作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感发 迦陵论词丛稿 文学四要素
下载PDF
“感发说”视角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路径探索
3
作者 黄文军 郭雅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第5期54-56,共3页
古诗词具备多重教育功能。小学古诗词教学,应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当下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着程式化、浅表化倾向。本文借鉴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也称为“感发说”),根据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在古诗词的欣赏学习中,通过诵... 古诗词具备多重教育功能。小学古诗词教学,应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当下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着程式化、浅表化倾向。本文借鉴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也称为“感发说”),根据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在古诗词的欣赏学习中,通过诵读吟咏,体验情境,知人论世,聚焦意象,语用训练等路径,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体味诗人的感发之情,感受诗歌的精神力量,同时发展其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发说” 诵读吟咏 古诗词
下载PDF
释“诗可以兴”——论诗性生命的感发功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伯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6,共8页
“诗可以兴”是古人对于诗的功能的一种提示,它导源于上古祭祀活动中的乐舞兴情,确立于诗、乐开始分离之际。这一命题提出后,又经历了从孔子的启人思悟,经汉儒的感动天人,以至宋儒的兴起本性之善和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有关激发生命元气的... “诗可以兴”是古人对于诗的功能的一种提示,它导源于上古祭祀活动中的乐舞兴情,确立于诗、乐开始分离之际。这一命题提出后,又经历了从孔子的启人思悟,经汉儒的感动天人,以至宋儒的兴起本性之善和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有关激发生命元气的演化过程,而其要义乃在于感发生命,以实现向生命本原的回归。在“兴观群怨”诸功能中,“诗可以兴”实居于主导地位,且由此感通以造就和谐、合作的社会群体与整全、充实的人类生活,更是我们于诗歌艺术审美活动的期望所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生命 感发功能 诗歌
下载PDF
论叶嘉莹“感发”说对《人间词话》“境界”说的接受 被引量:2
5
作者 梁葆莉 苗贵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以其深刻而丰富的意蕴,不断吸引着学者去探究,而叶嘉莹无疑是其中成绩卓越者之一。叶氏从“境界”一词的源头去考察,先总结出其一般涵义;然后,她又从词这一特殊文体出发,在王氏所谓词“要眇宜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以其深刻而丰富的意蕴,不断吸引着学者去探究,而叶嘉莹无疑是其中成绩卓越者之一。叶氏从“境界”一词的源头去考察,先总结出其一般涵义;然后,她又从词这一特殊文体出发,在王氏所谓词“要眇宜修”之特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她所独创的“感发作用之本质”,即“感发”是“要眇宜修”之审美特质得以发生、“境界”得以形成的动力所在,是联结“要眇宜修”与“境界”之间的桥梁,从而使王氏境界说在理论上更臻于严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境界 感发 要眇宜修 接受
下载PDF
陇右山水多感发——杜甫陇右纪行诗散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家英 《兰州学刊》 CSSCI 1993年第3期33-35,共3页
以地名作诗题,分则独立成篇,合则成为一组完整的纪行诗,记行程,写山川,抒感慨。杜甫在陇右创作的两组纪行诗,别开生面,独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甫辞华州司空参军职务,携带妻儿,西行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 以地名作诗题,分则独立成篇,合则成为一组完整的纪行诗,记行程,写山川,抒感慨。杜甫在陇右创作的两组纪行诗,别开生面,独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甫辞华州司空参军职务,携带妻儿,西行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 十月间一个星月磊落、云雾苍茫的夜晚,杜甫一家于夜半时分从秦州起程,奔向别人向他介绍的物产富饶、气候温和的“乐土”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谋求生活的出路。在《发秦州》这首序诗中,诗人交代了赴同谷的原因:“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就是要解决全家人的温饱。从秦州出发,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这些是地名,也是诗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行诗 陇右 感发 发秦州 法镜寺 青阳峡 乾元二年 龙门镇 散论 审美价值
下载PDF
古诗词教学:追寻生命的“感动”与“感发”
7
作者 吴小丽 刘祥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1年第10期59-62,共4页
古诗词教学应依凭诗歌的不同特质合理界定教学内容,以作品中特有的生命存在形式和情感绽放形式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阅读鉴赏的方法。其中,帮助学生从古诗词中收获应有的“感动”,走近诗人和诗歌的“感发”的生命,进而唤起学生的... 古诗词教学应依凭诗歌的不同特质合理界定教学内容,以作品中特有的生命存在形式和情感绽放形式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阅读鉴赏的方法。其中,帮助学生从古诗词中收获应有的“感动”,走近诗人和诗歌的“感发”的生命,进而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形成学生的生命“感发”,是学习的主要着力点。而深度对话,体察多元的生命诉求,则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创作 感动 感发
下载PDF
论诗的感发生命和感发力量
8
作者 来华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7-49,共3页
真正优秀的诗歌 ,是带着强大感发生命和感发力量的。真正的诗人 ,总是以自己真挚的生命、深厚的学养 ,自觉或不自觉地 ,赋予作品以使读者感染兴发的丰富潜能 ;而好的读者 ,也必是善于发掘伟大作品中的丰富潜能 ,也必是心灵善感富于联想... 真正优秀的诗歌 ,是带着强大感发生命和感发力量的。真正的诗人 ,总是以自己真挚的生命、深厚的学养 ,自觉或不自觉地 ,赋予作品以使读者感染兴发的丰富潜能 ;而好的读者 ,也必是善于发掘伟大作品中的丰富潜能 ,也必是心灵善感富于联想的读者 ;只有这样 ,才可以在诗歌阅读的过程中 ,超越有限具体的作品和知识 ,体会到作者蕴藏其间的无限抽象的感发生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发 联想 生命
下载PDF
试论优秀诗歌的感发力量
9
作者 郑新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3-55,共3页
优秀的诗歌都带着强大感发力量。感发即感染兴发,也即"兴"。真正的诗人,总是以自己真挚的生命和深厚的学养,赋予作品使读者感染兴发的丰富潜能;好的读者,也必是善于发掘伟大作品中丰富潜能的读者。只有这样的读者,才可以超越... 优秀的诗歌都带着强大感发力量。感发即感染兴发,也即"兴"。真正的诗人,总是以自己真挚的生命和深厚的学养,赋予作品使读者感染兴发的丰富潜能;好的读者,也必是善于发掘伟大作品中丰富潜能的读者。只有这样的读者,才可以超越具体的作品和知识,体会作者蕴藏诗间的无限抽象的感发生命,享受到心灵感发的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感发
下载PDF
《论语》孔门感发之“兴”义
10
作者 李梅梅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1-73,共3页
孔子所说的"兴",意为"起情",即诗歌可以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激发人的情感,使人受到启发、启迪,从而使人的思想认识与修养得到提高与升华。孔门诗教"兴"义与"兴"之本义发生了混淆,造成了"兴... 孔子所说的"兴",意为"起情",即诗歌可以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激发人的情感,使人受到启发、启迪,从而使人的思想认识与修养得到提高与升华。孔门诗教"兴"义与"兴"之本义发生了混淆,造成了"兴"义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论语》 “兴”义 感发 诗教
下载PDF
感发——人与自然互动的生态审美
11
作者 李永平 《固原师专学报》 2004年第5期49-51,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诗意”的文化。农耕的生活方式 ,使我们民族心理长期以来形成执中守正、天道和人道相合的审美积淀 ,追求人与环境、人与人审美的、诗意的合生态的存在。只有归于自然 ,合于自然 ,人的一切才能合乎规...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诗意”的文化。农耕的生活方式 ,使我们民族心理长期以来形成执中守正、天道和人道相合的审美积淀 ,追求人与环境、人与人审美的、诗意的合生态的存在。只有归于自然 ,合于自然 ,人的一切才能合乎规律和目的。出于对人与自然的同体与共、亲合互融的合一关系 ,中国诗歌将自然看作家园并纳入了审美和伦理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 感发 审美积淀 合生态 伦理范畴
下载PDF
文本细读·体悟感发·材料鉴析·理论观照——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析
12
作者 李会转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6期115-116,共2页
近年来唐宋词研究成果颇著,由此探寻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路径,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重视文本的全面、透彻的解读;注重体悟感发,以深厚的感发力发掘作品的深层内蕴,以富有感发力的文字开启读者的思力;注重对材料的挖掘、分析和鉴别... 近年来唐宋词研究成果颇著,由此探寻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路径,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重视文本的全面、透彻的解读;注重体悟感发,以深厚的感发力发掘作品的深层内蕴,以富有感发力的文字开启读者的思力;注重对材料的挖掘、分析和鉴别;以深厚的理论修养、宽广的理论视野观照古典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文本解读 体悟感发 材料鉴析 理论观照
下载PDF
说说作文指导中的“感发”
13
作者 朱卫国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6年第10期42-44,共3页
著名词学大家叶嘉莹先生的系列著作中有一个关键词:感发。她认为诗歌的力量就是感发,这种感发是生生不已的,可以叫做"感发的力量"。好作品能给人感发,反过来,对生活有精细的感发,才能出文章。在作文指导中,我们缺失的正是"感发的力... 著名词学大家叶嘉莹先生的系列著作中有一个关键词:感发。她认为诗歌的力量就是感发,这种感发是生生不已的,可以叫做"感发的力量"。好作品能给人感发,反过来,对生活有精细的感发,才能出文章。在作文指导中,我们缺失的正是"感发的力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产生感触,有所生发,继而传达与抒写自己的感动与思考,才是作文指导的真谛所在。于外围的形式技法层面作无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发 作文指导 生生不已 词学 叶嘉莹 运用水平 我的母亲 话语系统 语言文字 生命规律
下载PDF
解读诗歌要注重诗歌本身的感发力量——《钱塘湖春行》两种不同的教法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菊华 《文教资料》 2016年第13期17-18,33,共3页
同一文本的不同教法,带有教者强烈的主观解读、情感印记,彰显的是理解上的不同。在面向学生时,哪一种教法更适合学生的需要,教者应更多地立足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沉浸其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读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最符合文... 同一文本的不同教法,带有教者强烈的主观解读、情感印记,彰显的是理解上的不同。在面向学生时,哪一种教法更适合学生的需要,教者应更多地立足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沉浸其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读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最符合文本的作者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湖春行》 不同教法 思考 感发
下载PDF
论孙犁晚年咏物散文的感发
15
作者 何洁 《天中学刊》 2018年第6期93-97,共5页
对孙犁散文中的感发研究,目前学界只有部分研究者在分析具体篇目时稍有提及,进一步的分析仍有待深入。"感发"不仅是孙犁晚年文体选择和散文理论建设的结果,也是其散文创作的重要方法。孙犁咏物散文正是他晚年感发体物的结果:... 对孙犁散文中的感发研究,目前学界只有部分研究者在分析具体篇目时稍有提及,进一步的分析仍有待深入。"感发"不仅是孙犁晚年文体选择和散文理论建设的结果,也是其散文创作的重要方法。孙犁咏物散文正是他晚年感发体物的结果:心有郁结,遇有景(物),遂成文字。其中包含着心与物的关系,昭示了晚年孙犁如何体物。孙犁咏物散文的叙事模式正是他感物方式的结果:通过物与心的契合点来感知物,并以物贯穿散文,在时空的转变模式中加强情感的稳定性,以及利用与物有关的细节来展现人的形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晚年 咏物散文 感发 叙事模式
下载PDF
陇右山水多感发──杜甫陇右纪行诗散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家英 《社科纵横》 1994年第4期67-70,共4页
陇右山水多感发─-杜甫陇右纪行诗散论林家英以地名作诗题,分则独立成篇,合则成为一组完整的纪行诗,记行程,写山川,抒感慨。杜甫在陇右创作的两组纪行诗,别开生面,独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 陇右山水多感发─-杜甫陇右纪行诗散论林家英以地名作诗题,分则独立成篇,合则成为一组完整的纪行诗,记行程,写山川,抒感慨。杜甫在陇右创作的两组纪行诗,别开生面,独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甫辞去华州司空参军职务,携带妻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行诗 陇右 感发 乾元二年 散论 法镜寺 审美价值 青阳峡 州司 龙门镇
下载PDF
基于文化语码的诗歌感发略谈--以李清照《一剪梅》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小淘 《中学语文》 2022年第9期69-70,共2页
《一剪梅》是李清照的名作。该词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简易,意蕴丰富。但我们在解词时,容易在熟悉的意象上滑过,从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情感逻辑,致使本词很难触动读者的内心。本文从文化语码入手,借助词中的藕、舟与水,探讨了本词的... 《一剪梅》是李清照的名作。该词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简易,意蕴丰富。但我们在解词时,容易在熟悉的意象上滑过,从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情感逻辑,致使本词很难触动读者的内心。本文从文化语码入手,借助词中的藕、舟与水,探讨了本词的兴发感动之作用,以及本词能让读者生生不已感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码 感发 《一剪梅》
下载PDF
“自行—感发”与生命显现——米歇尔·亨利非意向性现象学核心概念探赜
18
作者 江海全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5-146,共12页
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对现象学的发展趋势作出大胆预测:未来现象学是一种非意向性现象学。未来的非意向性现象学是一种生命显现学。“生命显现”理论是理解亨利现象学的“阿里阿德涅之线”。亨利不是第一个发现和分析自行—感... 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对现象学的发展趋势作出大胆预测:未来现象学是一种非意向性现象学。未来的非意向性现象学是一种生命显现学。“生命显现”理论是理解亨利现象学的“阿里阿德涅之线”。亨利不是第一个发现和分析自行—感发理论的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笛卡尔、叔本华、弗洛伊德已经发现或接近意识的源初显现。自行—感发是生命主体的自我—显现,生命在自身之中通过自身而感发,不是世界之物对我们的异质—感发。自行—感发具有情感性、非意向性、绝对内在性和先验性,相应的生命显现具有不可见性、直接性、相对超越性和被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感发 生命显现 非意向性 生命现象学 现象性
下载PDF
论李煜词中的生命感发意识
19
作者 王佩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6-51,共6页
南唐词作能屹立于词学之林中,和李煜词作给予读者的审美体验不可能不无关系,李煜词作总是带着感发人心的力量,给人以美的体悟和感受。其词在情感真挚动人、境界的扩大、选材的精心等方面是用心良苦的,同时又是词从最初为女性代言到转化... 南唐词作能屹立于词学之林中,和李煜词作给予读者的审美体验不可能不无关系,李煜词作总是带着感发人心的力量,给人以美的体悟和感受。其词在情感真挚动人、境界的扩大、选材的精心等方面是用心良苦的,同时又是词从最初为女性代言到转化为创作主体进而成为抒情主体这一模式的转变,并赋予词作感发读者的丰富潜能,词作之强大生命力也愈加彰显。而北宋时期多个著名词人或多或少都受到李煜词风的影响,可见感发力量之强大及其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 感发 创作 生命意识
下载PDF
用诗词感发人心
20
作者 周南 《人民周刊》 2020年第22期17-17,共1页
很多喜爱古诗词的人都听过叶嘉莹的名字。这位“诗词的女儿”,一生读诗、释诗、写诗、讲诗,与诗歌结下不解情缘。最近,一部关于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通过银幕光影,我们得以走近这位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去感受她跌宕... 很多喜爱古诗词的人都听过叶嘉莹的名字。这位“诗词的女儿”,一生读诗、释诗、写诗、讲诗,与诗歌结下不解情缘。最近,一部关于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通过银幕光影,我们得以走近这位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去感受她跌宕起伏却写满诗意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古诗词 感发 释诗 古典文化 不解情缘 纪录片 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