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陈旭岩 张陈光 杨浩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急诊科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主战场。感染性疾病指机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患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攀升,且... 急诊科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主战场。感染性疾病指机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患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攀升,且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负担。随着对感染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新形势下,医务工作者应更加注重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本文主要就血清标志物、病原体检测、细菌耐药、急诊常见的感染部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冠状病毒感染 病原微生物 感染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原体检测 急诊科 细菌耐药
下载PDF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防治口腔感染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今 陈琰 刘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88-493,共6页
口腔为多种微生物群共生的多菌系环境,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口腔微生物群的稳态对维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口腔微生物群失衡可诱发龋病、牙周炎、牙髓根尖周病和口腔黏膜病等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研究发现天然药物在抑菌、抗炎、免疫调... 口腔为多种微生物群共生的多菌系环境,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口腔微生物群的稳态对维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口腔微生物群失衡可诱发龋病、牙周炎、牙髓根尖周病和口腔黏膜病等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研究发现天然药物在抑菌、抗炎、免疫调节、抑制骨破坏和促进骨再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防治口腔感染性疾病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疗效,本文对天然药物及其活性成分防治口腔感染性疾病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寻找天然药物活性成分防治口腔感染性疾病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 龋病 牙周炎 牙髓根尖周病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2013—2022年竹山县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3
作者 孙长喜 张华 +5 位作者 陈国栋 朱冬贵 杜飞 李郁 黄卉 刘本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湖北省竹山县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导出2013—2022年竹山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2年竹山县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1000... 目的:分析湖北省竹山县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导出2013—2022年竹山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2年竹山县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1000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8.7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其中,年报告发病率以2017年最高,2022年最低,分别为328.37/10万(1514/461071)和105.54/10万(469/444363)。2013—2022年竹山县其他感染性腹泻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912,P<0.01)。全县各乡镇均有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报告;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11月—次年1月发病例数较多,占全部报告发病例数的43.18%(4321/10006);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占全部报告发病例数的94.65%(9471/10006);病例以[0,3)岁儿童最多,占全部报告发病例数的92.72%(9278/10006),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级下降趋势。男性报告发病率为238.98/10万,明显高于女性(195.2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84,P<0.01)。结论: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应广泛开展感染性腹泻防治知识宣传,增强群众卫生防病意识,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管理,建立秋冬季节感染性腹泻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暴发苗头,并加大改水改厕力度,积极推广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遏制低龄儿童感染性腹泻感染和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流行特征 控制对策
下载PDF
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观察和致病菌分析
4
作者 施健 朱蓉嵘 朱俭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了解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endogenous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EIE)危险因素、致病菌属分布及其药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7月收治的EIE患者21例(25眼)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发热8例,伴有全身疾病20例(95... 目的:了解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endogenous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EIE)危险因素、致病菌属分布及其药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7月收治的EIE患者21例(25眼)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发热8例,伴有全身疾病20例(95.24%),其中合并糖尿病19例(90.48%),有眼外感染灶13例(61.90%),其中肝脓肿6例(28.57%),肺部感染5例(23.81%)。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15例(71.43%),其中玻璃体液检测阳性11例(52.38%);革兰阴性杆菌1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9例,大肠埃希菌1例),均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替坦和美洛培南敏感,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他啶中介,余敏感;葡萄球菌3例,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2例,分别为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和博伊德假阿什利菌。双眼EIE者4例,均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EIE患者21例中术前行眼内注射抗菌药物(intravitreal antibiotics,IVA)14例,手术行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IVA+硅油填充6例、PPV+硅油填充1例,IVA 1例,眼内容物剜除术13例(15眼),破坏性手术率达71.43%。术后随访3~6月,5眼视力提高。结论:EIE主要为细菌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导致EIE的主要致病菌。玻璃体液联合血液、肝穿刺液、尿液培养可提高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亚胺培南联合万古霉素可用于EIE的早期经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眼内炎 内源 病原菌 抗生素 耐药
下载PDF
席建元从风寒郁表证论治急性感染性荨麻疹经验
5
作者 田优德 席建元 李玲艳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76-178,182,共4页
席建元认为急性感染性荨麻疹不仅有风寒证、风热证、胃肠湿热证和毒热炽盛证4个证型,部分患者的病机同时兼有风寒外束于表和郁热生于半表半里2个要点,治疗时不仅要解在表的风寒之邪,还要清透在半表半里的郁热,因此提出了从风寒郁表证论... 席建元认为急性感染性荨麻疹不仅有风寒证、风热证、胃肠湿热证和毒热炽盛证4个证型,部分患者的病机同时兼有风寒外束于表和郁热生于半表半里2个要点,治疗时不仅要解在表的风寒之邪,还要清透在半表半里的郁热,因此提出了从风寒郁表证论治急性感染性荨麻疹,以柴葛解肌汤化裁治疗。附病案2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荨麻疹 瘾疹 风寒郁表证 柴葛解肌汤 席建元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结肠镜检查致多例急性感染性肠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6
作者 张红 吴继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致多例急性感染性肠炎原因,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统计出现急性感染性肠炎的患者数量,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 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致多例急性感染性肠炎原因,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统计出现急性感染性肠炎的患者数量,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结果急性感染性肠炎发生率为6.67%(8/120);在急性感染性肠炎病原菌种类统计结果中,华纳式葡萄球菌占比为50.00%(4/8)、志贺氏菌占比为37.50%(3/8)、沙门氏菌占比为12.50%(1/8);急性感染性肠炎发生原因统计结果中,检查设备卫生不达标占比为37.50%(3/8)、检查操作不规范占比为25.00%(2/8)、检查前后卫生不到位占比为25.00%(2/8)、肠道清洁剂污染占比为12.50%(1/8)。结论在开展结肠镜检查的过程中,有导致急性感染性肠炎的发生风险,其中常见原因包括检查设备卫生不达标、检查操作不规范、检查前后卫生不到位、肠道清洁剂污染,需要加强对上述原因的改进及优化对策,以提升结肠镜检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肠炎 结肠镜检查 消毒 细菌 质量管理
下载PDF
万古霉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效果及安全性
7
作者 席庆 赵程程 武玉洁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万古霉素应用于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万古霉素应用于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应用万古霉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均持续治疗4 w。统计治疗结束时两组细菌清除率,对比治疗前、治疗4 w时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PCT)]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 w,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IL-6、P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6、PCT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4 w,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增高,LVESD、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更优(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联合左卡尼汀可有效提高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细菌清除率,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万古霉素 左卡尼汀
下载PDF
白带常规与阴道炎六联检在阴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中的价值
8
作者 翁宝川 王菜籽 杨雅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白带常规及阴道炎六联检对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的检测价值。方法以2022年11月—2023年4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接受妇科检查的500例白带异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先后接受白带常规和阴道炎六联检。对比分析单一方法检查和联合检查... 目的探讨白带常规及阴道炎六联检对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的检测价值。方法以2022年11月—2023年4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接受妇科检查的500例白带异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先后接受白带常规和阴道炎六联检。对比分析单一方法检查和联合检查在阴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和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白带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增高141例(28.2%),细菌性感染91例(18.2%),念珠菌感染12例(2.4%),滴虫性感染15例(3.0%),阴道炎检出259例(51.8%);阴道炎六联检显示,WBC计数增高156例(31.2%),细菌性感染95例(19.0%),念珠菌感染35例(7.0%),滴虫性感染28例(5.6%),阴道炎检出314例(62.8%);2项联合检查显示,WBC计数增高158例(31.6%),细菌性感染117例(23.4%),念珠菌感染43例(8.6%),滴虫性感染40例(8.0%),阴道炎检出358例(71.6%),联合检查的细菌性感染、念珠菌感染、滴虫性感染的检出率及阴道炎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查(P<0.05)。白带常规、阴道炎六联检及联合检测的白带清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带常规联合阴道炎六联检可提高阴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带常规 阴道炎六联检 阴道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白带清洁度 检出率
下载PDF
小儿推拿联合药物治疗对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陈倩婧 邱展业 +2 位作者 陈彦 江华 汤丽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小儿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以及福建省儿童医院的60例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小儿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以及福建省儿童医院的60例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以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肠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数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数值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肠道菌群指数丰富度指数(Chao1)以及多样性指数(Shannon)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有助于改善患儿病情,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脾虚型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小儿推拿
下载PDF
6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效果临床回顾性分析
10
作者 何忠 李生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雾化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雾...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雾化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喉鸣、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3.77±1.21)、(3.28±1.06)、(1.78±0.57)、(4.36±0.56)、(1.48±0.48)d,均短于对照组的(4.65±1.26)、(4.77±1.21)、(2.91±0.99)、(5.45±0.49)、(2.56±0.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hs-CRP水平(7.86±2.13)mg/L低于对照组的(12.67±2.7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的效果理想,可更为显著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同时其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地塞米松 小儿急感染性喉炎 临床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2022—2023年乌鲁木齐市感染性腹泻多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11
作者 阳明芬 贺湘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93-0097,共5页
了解乌鲁木齐市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感染情况,为开展和制定感染性腹泻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流行病学信息,并使用微流体芯片开展实验室检测,同时分析其疾病感染特征。结果 2022... 了解乌鲁木齐市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感染情况,为开展和制定感染性腹泻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流行病学信息,并使用微流体芯片开展实验室检测,同时分析其疾病感染特征。结果 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共收集腹泻病例161例,收集其流行病学信息并采集标本,病例主要集中发病在2-4月,以散居儿童和离退休人员感染为主,检测结果发现检测阳性92例,检测阳性率57.14%,其中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同时检出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福氏志贺菌、乙型副伤寒、肠炎沙门菌。结论 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乌鲁木齐市感染性腹泻病以2-4月为发病高峰,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建议提高适龄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降低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多病原监测 防控
下载PDF
基于递进式教学方法的感染性疾病科护理教学分析
12
作者 王守花 何翠 崔珍珍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期160-163,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递进式教学方法应用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教学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3月感染性疾病科实习的护理人员30名进行随机分组,分组比1∶1,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接受递进式教学模式。调查两组实... 目的分析基于递进式教学方法应用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教学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3月感染性疾病科实习的护理人员30名进行随机分组,分组比1∶1,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接受递进式教学模式。调查两组实习护生对不同项目的担忧情况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情况,同时评定两组实习护生对感染性疾病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传染性疾病防护措施、科室实际工作的掌握情况,比较分析教学效果。结果除医疗事故担忧外,其他担忧项目指标提示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对教学工作总满意率显著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在感染性疾病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传染性疾病防护措施、科室实际工作的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递进式教学模式用于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教学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实习护生对相关情况的担忧度,增强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加认可和满意护理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进式教学 感染性疾病科 护理人员 满意度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霞 赛海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12-1316,共5页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性极大。近年来,代谢组学逐步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以了解小分子水平的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过基于核磁共振(NMR)或基于质谱(MS)的代谢组学筛选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为...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性极大。近年来,代谢组学逐步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以了解小分子水平的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过基于核磁共振(NMR)或基于质谱(MS)的代谢组学筛选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为预防疾病及探索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本综述讨论了代谢组学技术在生物标志物筛选和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中代谢物的发现以及免疫代谢组学的应用,以期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感染性疾病 生物标志物 免疫保护 综述
下载PDF
肠道益生菌补充配合补液盐Ⅲ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张亮凡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82-84,91,共4页
目的探究肠道益生菌补充配合补液盐Ⅲ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6月福建龙岩市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95例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 目的探究肠道益生菌补充配合补液盐Ⅲ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6月福建龙岩市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95例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服补液盐Ⅲ治疗,观察组则加服肠道益生菌和补液盐Ⅲ治疗,2组均持续给药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营养指标水平、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肠道益生菌补充配合补液盐Ⅲ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能促进患儿生理功能恢复,改善症状,强化营养指标水平及免疫功能,安全性高,可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益生菌 补液盐Ⅲ 小儿急感染性腹泻 营养指标
下载PDF
124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家华 岑雨樱 +11 位作者 许晓娇 杨飞 张兴文 董钊 刘若卓 黄德晖 崔荣太 王湘庆 田成林 黄旭升 于生元 张家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宏基因组学测序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依次为病毒743(59.6%)、结核分枝杆菌249(20.0%)、其他细菌150(12.0%)、真菌68(5.5%)、寄生虫18(1.4%)、梅毒螺旋体18(1.4%)和立克次体1(0.1%);2011-2020年的病例数较2001-2010年增加177例(33.1%,P<0.05);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例为1.87︰1,多在60岁以下发病;病毒以学生人群易感,尤以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较多;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以农民偏多,梅毒螺旋体感染多见于工人;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多见,脑神经受累以展神经居多;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精准性;患者中位住院天数为18.00(11.00,27.00)d,中位住院费用2.95(1.60,5.92)万元;疾病病死率1.6%。结论CNS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症状重、预后差。早期精准诊断及临床规范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在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凤 席艺华 +2 位作者 周鹏飞 张晓磊 于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分析对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人员70例(对照组),均应用血常规、... 分析对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人员70例(对照组),均应用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对组间的血清PCT和CRP、WBC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PCT和CRP检测结果、WBC较对照组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常规、CRP、SAA、PCT、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在呼吸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明显,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CRP SAA PCT 细菌培养 肺部感染性
原文传递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7
作者 王立立 高姝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5-0088,共4页
研究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88例,所有患者在病情确诊前均开展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 研究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88例,所有患者在病情确诊前均开展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 88例患者金标准检测,阳性、阴性者分别63例、25例。血常规检查检出阳性58例,确诊阳性50例;全血C反应蛋白检出阳性57例,确诊阳性51例;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检出阳性63例,确诊阳性62例;检出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相比,单一检测均低于联合检测,P<0.05;针对确诊的63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轻度及中度、重度感染者WBC、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即重度感染者明显高于中度与轻度,而中度高于轻度,P<0.05。结论 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即可提升诊断符合率,而且还能对疾病进行鉴别,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价值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胞因子和降钙素原的表达
18
作者 王若昕 付亮 +3 位作者 赵金龙 陈宗辉 倪寅凯 励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中12项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IFN-α、IFN-γ、TNF-α)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IE患者10例为IE组,随机选择同期入院...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中12项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IFN-α、IFN-γ、TNF-α)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IE患者10例为IE组,随机选择同期入院手术的非感染性、非风湿性瓣膜病的心内膜炎患者1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于入院时采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血常规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降钙素原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IE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Spearman法分析IE患者IL-8水平、白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E组患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10、TNF-α、IFN-α、IFN-γ、IL-12p70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2组患者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组患者中的IFN-α与IL-2、TNF-α、IL-1β、IL-12p70呈正相关;IL-2与TNF-α、IL-1β呈正相关;IL-12p70与IFN-γ呈正相关;降钙素原与IL-8、白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E患者中IL-1β、IL-2、IL-6、IL-10、TNF-α、IFN-α、IFN-γ、IL-12p70、降钙素原等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些指标的检测对于IE的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胞因子 降钙素原 心脏瓣膜病 血常规检查
下载PDF
一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多系统受累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白羽 郭益群 +1 位作者 温晓宏 谷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1,共3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往往起病隐匿,所引起的症状多样,患者常常缺乏明确的主诉。同时,IE也可以“模拟”多种疾病的表现,易在临床实践中发生延迟诊断或误诊、漏诊等情况,导致患者延迟治疗,影响疾病的整体预后。本...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往往起病隐匿,所引起的症状多样,患者常常缺乏明确的主诉。同时,IE也可以“模拟”多种疾病的表现,易在临床实践中发生延迟诊断或误诊、漏诊等情况,导致患者延迟治疗,影响疾病的整体预后。本文报告了1例病程迁延,先后诊断为结核、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等疾病的亚急性IE,并就相关临床问题进行了文献复习,希望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诊疗思路,减少IE的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抗中粒细胞胞质抗体 诊疗思路 延迟诊断 临床实践 ANCA 多种疾病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20
作者 王丹丹 王瑞 +2 位作者 罗智花 周登余 王琍琍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686-690,共5页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WBC)计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为降低临床抗生素使用率及新生儿病死率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为...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WBC)计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为降低临床抗生素使用率及新生儿病死率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为病例组,同期同科室收住的50例患新生儿非感染性疾病的病例为对照组,在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采静脉血对比两组患儿hs-CRP、PCT和WBC的差异,计算hs-CRP、PCT和WBC灵敏度、特异度并绘制ROC曲线。结果入院时病例组hs-CRP、PCT和WBC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7天时,病例组hs-CRP、PCT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虽较入院时明显下降,但仍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CT、WBC计数和hs-CRP+PCT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54、0.962、0.732和0.985。Hs-CRP+PCT的约登指数最高,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次是PCT、hs-CRP、WB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PCT和WBC计数在新生儿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hs-CRP联合PCT有助于早期判断是否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