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6、PCT单项及联合诊断在感染性肺炎中的意义
1
作者 杨舒婷 宋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9-0102,共4页
比较白细胞介素6,以及降钙素,原单项和联合指标诊断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就诊于西北某三甲医院的患者共1340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非感染性疾病组,感染性肺炎组。检测血清样本中IL-6以及PCT的水平,... 比较白细胞介素6,以及降钙素,原单项和联合指标诊断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就诊于西北某三甲医院的患者共1340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非感染性疾病组,感染性肺炎组。检测血清样本中IL-6以及PCT的水平,比较两组人群一般资料差异,以及血清IL-6、PCT水平差异及阳性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PCT单独及联合诊断感染性肺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感染性肺炎组男性患者人数及比例分别为461(61.30%)和312(53.06%);女性患者人数及比例分别为:291(38.70%)和276(46.94%);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感染性肺炎组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57.77±17.93)岁和(69.12±13.92)岁;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57.02±18.57)岁和(69.83±14.24)岁,两组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性疾病对照组IL-6、PCT水平(`X,M)分别为(11.14,5)、(0.25,0.08);感染性肺炎组IL-6、PCT水平分别为(68.83,14.87)、(1.41,0.22)。感染性肺炎组IL-6和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性疾病组IL-6和PCT阳性率分别为:62.90%(473/752)、93.44%(702/752);感染性肺炎组IL-6和PCT阳性率分别为:99.6%(585/588)、97.47%(573/5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PCT单独指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和0.761。IL-6联合PCT诊断AUC为0.8331。结论 IL-6和PCT联合诊断可以提高感染性肺炎性疾病的诊断效率,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PCT 感染性肺炎 联合诊断
下载PDF
床旁即时肺部超声评分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呼吸支持治疗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高星辰 侯玮玮 +3 位作者 吕媛 杨凯婷 彭娜娜 舒桂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即时肺部超声(POC-LUS)评分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患儿呼吸支持治疗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9例NI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及血气分析结果分为对照组(无辅助通气)46例、无创组(无创辅助通气)28例、有... 目的探讨床旁即时肺部超声(POC-LUS)评分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患儿呼吸支持治疗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9例NI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及血气分析结果分为对照组(无辅助通气)46例、无创组(无创辅助通气)28例、有创组(有创机械通气)15例。比较3组患儿的POC-LUS评分,并分析POC-LUS评分与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OC-LUS评分对NIP患儿需要无创辅助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预测效能。结果无创组、有创组的POC-LUS评分依次为(31.7±7.3)、(42.1±8.0)分,高于对照组的(21.5±7.3)分,且有创组评分高于无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OC-LUS评分与p_a(O_(2))呈显著负相关(r=-0.802,P<0.05),与p_a(CO_(2))呈显著正相关(r=0.807,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OC-LUS评分预测患儿需要无创辅助通气、有创机械通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95%CI:0.862~0.973)、0.938(95%CI:0.889~0.987),敏感度分别为0.767、0.933,特异度分别为0.935、0.824,最佳截断值为29.5、31.5分。结论POC-LUS评分可量化评估NIP患儿肺部病变严重程度,对临床医师选择辅助通气治疗方式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感染性肺炎 床旁即时肺部超声 超声评分 呼吸支持 辅助通气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Gal-3、IL-17水平与肺超声评分关系及对继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徐岸楠 廖崇皓 +1 位作者 李世瑶 肖宗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肺超声评分关系及对继发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测价值,本研究选取NIP患儿98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继发RDS分为RDS患儿和无RDS患儿,选取同期健康新... 为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肺超声评分关系及对继发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测价值,本研究选取NIP患儿98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继发RDS分为RDS患儿和无RDS患儿,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98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Gal-3、IL-17水平检测,研究组进行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Gal-3、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Gal-3、IL-17水平与肺超声评分呈负相关;Gal-3、IL-17是NIP继发RDS的独立危险因素,胎龄是NIP继发RDS的独立保护因素;血清Gal-3、IL-17水平联合预测NIP继发RDS的AUC值大于单一指标预测值,患者受益良好。由此可见,NIP患儿血清Gal-3、IL-17水平与肺超声评分关系密切,临床通过检测血清Gal-3、IL-17水平可评估NIP患儿继发RDS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半乳糖凝集素-3 白细胞介素-17 肺超声评分
下载PDF
试析盐酸氨溴索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左蜀媛 李梓齐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试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采用多巴胺、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在儿科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中选择80例进行观察,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氨溴索+多... 目的试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采用多巴胺、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在儿科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中选择80例进行观察,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氨溴索+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治疗后肺啰音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啰音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分别为(4.16±0.18)、(3.14±1.08)、(5.18±1.62)、(2.05±0.12)d,均短于对照组的(6.26±0.84)、(5.33±1.24)、(7.19±1.41)、(3.28±0.36)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aO_(2)高于本组治疗前、PaCO_(2)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的PaO_(2)(96.85±2.47)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81.83±2.47)mm Hg、PaCO_(2)(32.37±2.82)mm Hg低于对照组的(43.36±2.42)mm Hg,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15.0%,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接受盐酸氨溴索+多巴胺联合治疗后不良症状在短时间内消退,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对新生儿血气指标调节效果理想,且药物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是值得积极应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盐酸氨溴索 多巴胺 血气指标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曹孟宸 张晓媛 赵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3-24,共2页
感染性肺炎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为多发群体,会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嗜睡、脱水、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情进展较快,若未及时处理,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心力衰竭、脓毒血症,威胁身... 感染性肺炎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为多发群体,会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嗜睡、脱水、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情进展较快,若未及时处理,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心力衰竭、脓毒血症,威胁身体健康。临床针对该病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头孢他啶是临床常用抗生素,抗菌谱较广,可有效发挥抗菌、抑菌作用,但单一使用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临床多联合用药[2]。人免疫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可激活体内防御系统,进而产生多种抗体,有效控制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患儿康复[3]。本研究分析二者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 头孢他啶 人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多巴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IL-6/STAT3的影响
6
作者 王盛 刘巧荣 王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多巴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IL-6/STAT3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06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多巴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IL-6/STAT3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06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研究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联合多巴胺静脉滴注,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IL-6、STAT3mRNA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Ldyn、SpO_(2)、PaO_(2)/FiO_(2)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STAT3mRNA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多巴胺可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效果,提升康复效率,改善机体肺功能与IL-6、STAT3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多巴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肺功能
下载PDF
基层医院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唐宏毅 刘长靖 覃靖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43-46,共4页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感染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岑溪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感染性肺炎合并呼吸...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感染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岑溪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感染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2例新生儿分为通气组(31例,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和氧疗组(31例,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24h后血气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通气组比,氧疗组患儿肺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NICU住院时间均更短;相比治疗前,治疗24h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均升高,氧疗组PaO_(2)、pH值升高幅度均大于通气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氧疗组上述指标降低幅度均大于通气组(均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相比,感染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可显著缓解患儿呼吸困难情况及相关症状,同时还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王新刚 李英 +2 位作者 王健 刘晏滔 杨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观察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医学科收治的NIP患儿1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试验组患儿给予氨... 目的 观察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医学科收治的NIP患儿1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试验组患儿给予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临床症状(肺部啰音、咳嗽、呼吸急促及紫绀)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1%(83/91),高于对照组的79.12%(72/91)(χ^(2)=5.262,P=0.022);治疗7 d后,2组患儿CRP、PCT、PaCO_(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aO_(2)、OI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儿肺部啰音、咳嗽、呼吸急促、紫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08%(21/91),对照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88%(19/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8,P=0.720)。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NIP的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清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患儿症状持续时间,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氨溴索 治疗效果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老年感染性肺炎呼吸道菌群分布及临床特征观察
9
作者 汪玲玲 申潇竹 包勤文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4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感染性肺炎呼吸道菌群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感染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观察组肺部感染程度,根据CPI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C... 目的:分析老年感染性肺炎呼吸道菌群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感染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观察组肺部感染程度,根据CPI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CPIS评分<6分,36例)和重度组(CPIS评分≥6分,28例);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56例老年肺气肿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老年感染性肺炎患者呼吸道菌群分布情况,比较各组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SHDI]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并分析各组免疫功能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分布情况。结果:64例老年感染性肺炎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5.63%(42/64),共检出细菌数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81.18%,以铜绿假单胞菌属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16株,占18.8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轻度组与重度组SH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SHDI显著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IgG、CD3^(+)、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IgG、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组,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感染性肺炎患者呼吸道菌群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患者SHDI降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升高,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感染性肺炎 呼吸道 菌群 香农-维纳多样指数 辛普森多样指数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玥梅 李军文 +2 位作者 侯冬勤 谢林娟 刘璇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4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患儿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21年3—10月收治的80例NIP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呼吸衰竭发生情况分为呼吸衰竭组(19例)和无呼吸衰竭组(61例)。通过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患儿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21年3—10月收治的80例NIP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呼吸衰竭发生情况分为呼吸衰竭组(19例)和无呼吸衰竭组(61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组间一般情况资料、围生期资料、化验指标、并发症及治疗措施,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呼吸衰竭有关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胎龄、出生体重、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脉导管未闭(PDA)、呼吸性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镇静剂、输血制品、机械通气天数及撤机失败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是NIP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保护因素(OR=0.004,95%CI:0.000,0.594,P=0.030);合并ARDS(OR=5 374.799,95%CI:6.458,4 473 401.554,P=0.012)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67.909,95%CI:1.231,3 744.841,P=0.039)是NIP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出生体重、合并ARDS、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联合预测NIP患儿呼吸衰竭的AUC为0.869,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NIP患儿并发呼吸衰竭与较低的出生体重、合并ARDS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关,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在诊治过程中早期识别影响因素,重点关注出生体重较低及合并ARDS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儿,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iR-223、TLR2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的变化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斐斐 孙丽芃 李亚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23(miR-223)、Toll样受体2(TLR2)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及在诊断中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67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新生儿51例... 目的探讨微小RNA-223(miR-223)、Toll样受体2(TLR2)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及在诊断中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67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新生儿5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7 d后评估其效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iR-223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LR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降钙素原(PCT)水平;利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23、TLR2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miR-223、TLR2、IL-6及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miR-223、TLR2、IL-6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223与TLR2、IL-6、PCT水平呈正相关(r=0.492、0.489、0.503,P<0.05),TLR2与IL-6、PCT水平也呈正相关(r=0.465、0.542,P<0.05)。miR-223、TLR2联合检测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miR-223、TLR2单项检测(P<0.05)。结论miR-223、TLR2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呈高表达,治疗后水平下降,并与IL-6、PCT水平呈正相关,且二者联合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能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3 TOLL样受体2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下载PDF
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APOC1、CCL5、MMP-9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翼 陈海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22-627,共6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载脂蛋白C1(APOC1)、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5(CCL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108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6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载脂蛋白C1(APOC1)、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5(CCL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108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6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清APOC1、CCL5、MMP-9水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earson分析血清各指标间相关性及其与肺功能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各指标对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并对血清各指标不同表达水平患儿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危险性进行比较。结果轻症组、重症组血清APOC1、CCL5、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FEV1/FVC、FEV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血清APOC1、CCL5、MMP-9水平高于轻症组,FEV1/FVC、FEV1%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APOC1、CCL5、MMP-9水平与FEV1/FVC、FEV1%均呈负相关(P<0.05);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APOC1与CCL5、MMP-9呈正相关,CCL5与MMP-9呈正相关(r=0.836,P<0.0001;r=0.805,P<0.0001;r=0.841,P<0.0001)。血清APOC1、CCL5、MMP-9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APOC1、CCL5、MMP-9高表达水平可增加感染性肺炎发生风险。结论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APOC1、CCL5、MMP-9水平升高,且与肺功能损伤有关,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诊断感染性肺炎,可为评估该疾病发生风险、病情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肺炎 载脂蛋白C1 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5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电动牙刷按摩肺俞穴在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曾爱华 刘天福 +1 位作者 莫婉青 陈奕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5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电动牙刷按摩肺俞穴在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儿6... 目的探讨电动牙刷按摩肺俞穴在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按摩组3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19例,胎龄为(38.81±0.87)周,出生体质量为(3280.67±416.06)g,生后日龄为(19.40±3.18)d。按摩组中男16例,女14例,胎龄为(39.21±1.02)周,出生体质量为(3428.33±361.01)g,生后日龄为(20.30±3.08)d。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使用复苏面罩进行叩背,按摩组使用电动牙刷按摩肺俞穴。比较两组患儿在操作前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入院3 d内的排痰量、住院7 d内的肺炎好转率及住院时长。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和按摩组在操作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均较操作前有所上升(均P<0.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摩组入院3 d内的排痰量[(2.29±0.29)ml]较对照组[(1.66±0.23)ml]高(P<0.001)。按摩组住院7 d内的胸片好转率[93.3%(28/30)]较对照组[70.0%(21/30)]高(P<0.05)。按摩组的住院天数[(10.43±1.70)d]较对照组[(12.10±2.07)d]短(P<0.01)。结论电动牙刷按摩肺俞穴与复苏面罩叩背均可改善患儿通气及氧合状况,而前者在促进排痰、促进肺炎吸收及缩短住院时长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牙刷 按摩 肺俞穴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张瑞 张东梅 刘雨露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NIP)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NIP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年龄和性别为配比,同...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NIP)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NIP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年龄和性别为配比,同期选取80例行体检的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再将80例患儿中肺超声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S)<16分的患儿列为病情轻度组、LUSS评分≥16分的患儿列为病情重度组,预后存活的患儿列为预后良好组、预后死亡的患儿列为预后不良组,分析患儿心肌酶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重度、轻度)及预后(良好、不良)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儿的AST、LDH、CK、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病情重度组患儿AST、LDH、CK、CK-MB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患儿AST、LDH、CK、CK-MB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均有正相关性(P<0.05);预后良好组患儿AST、LDH、CK、CK-MB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01);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患儿AST、LDH、CK、CK-MB水平是NIP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IP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水平较高,且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正相关性,同时也是患儿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心肌酶谱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胸腺指数及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计数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沈春 马腾腾 +2 位作者 孟文颖 曹芮 杨海萍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174-2179,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腺指数及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胸腺指数、外周血ALC。采... 目的探讨胸腺指数及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胸腺指数、外周血A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胸腺指数、外周血ALC单独及联合预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203例患儿中,共42例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共161例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0.69%。预后不良组患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占比、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肺部超声评分、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水平高于或长于预后良好组,胸腺指数、外周血ALC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肺部超声评分、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增加是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胸腺指数、外周血ALC增加则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腺指数、外周血ALC单独及联合预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0.800、0.890,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胸腺指数、外周血ALC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胸腺指数、外周血ALC降低可增加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二者对此类患儿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且二者联合应用时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 胸腺指数 绝对淋巴细胞计数 预后 影响因素 预测效能
下载PDF
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构建模式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秋兰 刘露 董盼盼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计82例新生儿感染肺炎的患者,对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2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路径,而... 目的研究对比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计82例新生儿感染肺炎的患者,对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2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路径,而试验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护理满意度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临床路径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及对促炎因子、气道重塑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次苗苗 马苗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及对促炎因子、气道重塑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及对促炎因子、气道重塑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9.33%(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促炎因子水平,调节气道重塑因子水平,改善通气状态,促进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 促炎因子 气道重塑因子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小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国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1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运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纳入肺炎组,其中包括支原体感染患儿27例,病毒感染患儿27例,细菌感染患儿26例。选... 目的分析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运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纳入肺炎组,其中包括支原体感染患儿27例,病毒感染患儿27例,细菌感染患儿26例。选取同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肺炎组和对照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及不同感染类型肺炎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肺炎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5.75±1.21)μg/L vs.(0.26±0.05)μg/L,P<0.001]。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病毒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血清降钙素原>0.5μg/L为阳性标准,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诊断检出率为97.50%(78/80)。结论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采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患儿的对症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染性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诊断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19
作者 淡育蕾 程东良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采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免疫球蛋白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NIP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采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免疫球蛋白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NIP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IVIG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及sICAM1、VEGF、G-CS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两组治疗后sICAM1、VEGF、G-CSF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采用IVIG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降低sICAM1、VEGF、G-CS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人免疫球蛋白 盐酸氨溴索 免疫球蛋白 可溶细胞间黏附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病人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京南 武全莹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02-1205,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重症病人多在发病5~7 d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重症病人多在发病5~7 d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1])。截至2023年3月28日,全世界已有超过7.61亿人被诊断患有COVID-19,其中死亡超过687万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重症病人 低氧血症 感染性肺炎 脓毒症休克 新型冠状病毒 咽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